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民風作文

民風作文600字集合七篇

欄目: 民風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24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風作文600字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風作文600字集合七篇

民風作文600字 篇1

春節

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門前都貼起了紅紅的對聯,還有大燈籠。大人們還把“福”字的對聯倒着貼,寓意“福到”。早上,大人們帶着小孩到親戚家走家訪友,互説着吉祥祝福的話語。大人們還會給一盒年糕給我們。這一天,小孩們都分外開心,因為都穿起了新衣服,還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壓歲錢。

在吃年 夜 飯 時,家家的餐桌上都擺着魚,這吃魚也是有講究的,只能吃魚腰,叫“有頭有尾”。飯不能全部吃完,要留一點,叫“年年有餘”。

打鬼節

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打鬼粑、長壽麪。打鬼粑是用來打鬼,長壽麪是用來捆住鬼的身體。

這個打鬼節也是有傳説的。

傳説在三月初三,有一個農夫晚上在山上砍柴,突然看見一座墳上冒起了點點火光。他走近一看,嚇了一跳!這火竟是藍色的!不僅從墳裏往上冒,還會移動。農夫看了,放下鋤頭,撒腿就跑。回家後,他就跟村民們大肆宣揚,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全村都知道了。也有不信的人前來上山驗證,結果皆是如此。

還有一個傳説是這樣的:説三月初三是閻王的生日,在那一夜,他會放一些厲鬼下山,有人便説要吃桃,寓意“桃過一劫”。

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

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首先要買粽葉,然後再買糯米,還有配料。包好之後,要用繩子捆着,最後再放進鍋裏煮熟。粽子煮好後,就可以吃了,色香味俱全,有一種沁入心脾的感覺。嚐了一口才知道。

這就是我們的節日,你們呢?

民風作文600字 篇2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五十六朵鮮花一齊綻放,每朵鮮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風民俗,最吸引我的還是傣族。

對於我這種業餘“吃貨”,最先要乾的事就是品嚐傣族的獨特小吃——竹筒飯。將新鮮的竹節砍下,將糯米放在竹節裏,加水侵泡若干小時,用芭蕉葉或乾淨的甘蔗葉將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將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輕輕敲擊,剝去竹筒的薄皮,便獲得一條圓柱形的米飯。傣族的竹筒飯美味菜譜,將糯米放入竹筒裏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於一體,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風味食品。

傣族是一個盛產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飯,就連他們住的房子都是竹樓。之所以用竹子,是因為竹子可以防酷熱和濕氣。

如果你是陽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來遊玩,那麼你要小心啦,因為這是傣族在過新年——潑水節,所以稍不留神,就會成為“落湯雞”!到了潑水節,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節日的盛裝,挑着清水,先來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它象徵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潑水節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優美、雅緻、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種姿態為基礎,在去與美的再創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兒女的審美旨趣。還有不少的舞者盡情的揮灑自己的即興之作,有的邊跳邊唱,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連續跳上幾天似乎也不會累。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傣族雖然是少數民族,但他們的熱情、古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飾裝點着這片土地,裝點着傣族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

民風作文600字 篇3

中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一個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獨特的習俗。我是瑤族人民,我們的民風民俗多着呢!但是最讓我意猶未盡的,就是在端午節的那天,跟着媽媽一起做一鍋香甜可口的艾子粑粑。

在端午節前夕,媽媽會到市場裏買一大些竹葉和農民採來的艾葉回家做艾子粑粑。

回到家裏,媽媽把麪粉倒進盆子裏,摻一些白糖,放入適當的清水。把麪粉和水和成一團麪糰後,再把麪粉和白和水和成一團麪糰後,再把艾葉洗乾淨,放到鍋裏熬幾分鐘後,倒掉艾葉,把剩下來的艾葉汁到在麪糰裏,多揉幾下。揉麪時要注意,不能揉太久,否則包出來的粑粑就會鬆鬆軟軟,沒有嚼勁兒,揉麪的力氣要適中,才能做出有嚼勁的粑粑。

接下來就是包粑粑了。首先,把2片大竹葉重疊在一起,然後從麪糰裏取出一些面,做成小麪糰,從中間凹下去一個小窩,放入準備好的餡兒,這餡兒是媽媽剛剛切好的,裏面有香花生、糖塊、和芝麻、美味十足。放完餡兒後,在把口封起來,裹上一層香噴噴的茶籽油,一則是為了更加的香,二則是為了避免粑粑粘在竹葉上。然後搓成一個小圓兒,放在竹葉上,把下面的竹葉向下折一下,再纏上帶子。一個香甜可口的粑粑就抱好咯!

就這樣,差不多一個下午的時間漸漸流逝了。終於,一鍋艾子粑粑總算是包完了,最後就是蒸粑粑了,可我早已經饞得口水流下上千尺了,迫不及待地打開火,蒸起了粑粑。

吃過晚飯,粑粑被盛放在茶几上,我拿起一個熱氣騰騰的艾子粑粑,“哎呀!”這粑粑可真燙手,手中的粑粑被我拋來拋去,嘴裏還吸溜吸溜地吹着氣,粑粑總算涼了下來,咬着清香美味的粑粑,我心裏美滋滋的'。

到現在,提起端午節時做艾子粑粑的情景,我還是記憶猶新。

民風作文600字 篇4

隨着“哈哈!”五(7)班裏傳出的爽朗的笑聲,大家多感到疑惑吧,他們為什麼這麼開心,想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嗎?那還是從上個星期説起吧。

上個星期,李老師告訴我們下週要開展“多彩的民風民俗”綜合性學習活動。聽了這個消息,我很快與幾名同學結組,起名為“中國傳統節日風俗研究”,我們還做了精心的準備。

接下來,就讓我向大家介紹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小組吧!“節日風俗知多少”小組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其中,由黃子暢、王子騫、劉子豪表演的雙簧最為精彩。

首先,他們三位同學相繼上場。不一會,表演就進入到了最精彩的片段。蹲在椅子後面的王子騫多次搗亂,讓坐在椅子上的黃子暢被燙傷、被炮炸……看到台上精彩的演出,許多同學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演出最終在同學們的一陣陣的笑聲中結束了。説了給我印象最深的小組。接下來,就讓我大家介紹介紹我們小組的展示吧!

首先,是由我們組的三位同學分別朗讀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的簡介與風俗習慣。接着,就該我出場了。我的任務是為大家讀燈謎,讓大家猜一猜。我開始讀了,我剛開始讀的時候,心裏有些緊張,但是由於我的一字不錯,我緊張的心終於慢慢的放了下來,我馬上就順利的讀完了。我展示後,我們組的其它同學也開始了他們的展示,他們展示的也十分精彩。不一會兒,我們組的展示就圓滿結束了。觀看了每個小組的展示,我們評出了一、二、三等獎,我們組得了二等獎,雖然我們沒有拿到一等獎,但我們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多彩的民風民俗”綜合性學習活動結束了,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與快樂。

民風作文600字 篇5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具不同的特色,各有不同的習俗。如:西藏的藏戲、雲南的竹竿舞、維吾爾族的賽乃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民風民俗大觀園吧!

藏戲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是以民間歌舞形式表現故事為內容的綜合表演藝術。藏戲在歷史上多半隨節慶、廟會、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動,主要在拉薩、日喀則等地演出,形式與風格具有強烈鮮明的藏民族特點和濃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藏戲最大的特點和優勢:不用戲台,就可以在廣場演出,演出時,貼近觀眾,易於人們接受。演出時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稱為“頓”,是開場白;第二部分稱為“雄”,是正戲;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不用化粧,主要是戴面具。藏戲傳統目具共有十三大本,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結諾桑》等,大多含有佛教內容。民間藏戲劇團在西藏是十分普遍的。隨時可見農村的廣場上,或大帳篷,或扯大帆布,藏戲班子就地演出,引得方圓十里的羣眾趕來觀看。藏戲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師傳身授下去。藏戲藝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輕巧、優美,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樂觀開朗的性格。賽乃姆(集體舞)是最普遍的民間舞蹈形式。有時獨舞,有時兩個對舞,三五人或十幾人同舞也很常見,大型活動中心還會出現百人共舞的壯觀景象。每逢喜慶場合,維吾爾族人都要唱歌、跳舞、表演節目。其實,除了能歌善舞,維吾爾族還有許多饒有趣味的風俗。同學們如果你想更多地瞭解各地的民風民俗,就和我一起走進民風民俗大觀園吧!

一座茅山,一方風水,拉動一方經濟,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這就是民風民俗,你是否走進了民風民俗的大觀園呢?

民風作文600字 篇6

泱泱華夏,浩浩中華,綻放着五十六朵耀眼的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別具一格的民風民俗。讓我們走進民族大觀園,一起去了解一下各具不同的民風民俗吧!

首先讓我們走進哈薩克族,認真瞭解一下哈薩克族的民風民俗。哈薩克族大部分從事畜牧業。在牧區,春、夏、秋三季他們都住在可以拆卸攜帶的圓形氈房,冬天住平頂土房。哈薩克族飲食很豐富,他們愛吃用牛、羊、山羊奶製成的奶皮子、酥油、奶酪,愛喝馬奶、駱駝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區,牧民多食肉,夏季吃新鮮肉,冬季吃事先薰好的幹羊肉,並喜歡吃馬腸子。肉煮好後,把它削成片,混以面片、洋葱、大葱、胡椒,便成為哈薩克族最愛吃的“納仁”。另外,哈薩克族人還吃用馬油、小米、白糖混制的“傑尼提”、饢、“包爾沙克”、抓飯等食物。

然後讓我們走進塔吉克族,詳細瞭解一下塔吉克族的民風民俗。塔吉克族分佈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裏,每年春天播種青稞、豌豆、小麥等耐寒作物,初夏趕畜羣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後回村收穫、過冬,過着半定居半遊牧的生活。塔吉克族人衣食起居等都有適應生活環境的特色。男子穿無領對襟長外套,繫腰帶,寒冷時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圓高筒帽,以黑絨為面,上繡數道花邊,帽沿下翻時,掩住雙耳和麪頰,可御風雪,已婚女子系後身圍裙,所戴圓頂繡花棉帽綴有後簾可保暖,外出時在帽上系方形白色頭巾,新嫁娘則系紅色頭巾。男女都穿氈襪,穿野羊皮軟靴,用耗牛皮作靴底,輕柔堅實,適於攀緣山路。塔吉克人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製品,飲奶茶,以肉食為上好食品。各具不同的民風民俗,就像鮮豔的花朵,五彩繽紛,美不勝收。

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這赤縣神州,上下五千年之中,盛放着五十六朵鮮豔的民族之花。不一樣的菜餚,不一樣的習俗,不一樣的服飾,不一樣的風景,無不讓我們回味無窮。

民風作文600字 篇7

在我們全國各地,有不同的省,也有不同的民族,課本上不是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嘛,所以,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我家鄉山東的節氣風俗習慣。在這裏,我就給大家講講立春、夏至和立秋的風俗。

立春裏的風俗最好玩。在山東的各地都有“咬春”或“嘗春”的習俗。在農村,很多人認為,立春的時候咬一口生蘿蔔,就可以消除春天睡懶覺、賴牀的習慣。在臨沂地區的一些農村,立春這天人人手裏拿着一個生蘿蔔,待立春時刻到來的那一瞬間,人們就會不約而同地咬下蘿蔔。據説誰在立春那一瞬間咬住了蘿蔔,誰就青春永駐,長生不老。不過我認為,這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的幻想,因為我到現在還真沒聽説過有那一個人真是青春永駐,長生不老呢!

而“嘗春”類似剛才説的“咬春”,只是吃的是春餅和春盤。這種習俗早在南北朝時就已經有了。杜甫的詩裏説“春日春盤細生菜”講的就是“嘗春”。不過現在人們已經用麪條、餃子代替了春餅、春盤。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都要吃麪條,俗稱過水麪。諺語裏都説“冬至餃子夏至面”。不過,在山東也有的地方在夏至時煮新鮮的麥子吃。

而到了立秋這天,山東南部的地區的兒童比賽採集楸葉或桐葉,剪成各種花樣,或插於鬢邊,或佩於胸前。山東在立秋後,天氣仍然很熱,但一些地方的人們卻忌諱在立秋洗澡,他們認為立秋洗澡不吉利,會長痱子或者拉肚子。不過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天天洗澡,也沒有拉過肚子,或許這和某個歷史故事有關吧。

這就是我家鄉山東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