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關於家教家風的作文4篇

欄目: 家風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5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家教家風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家教家風的作文4篇

關於家教家風的作文1

“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國家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一個家庭也有自己的家庭準則。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於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裏,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劣之分!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早在戰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和《曾子殺彘》的優秀家教故事,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注重家教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就是告誡那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於是像孟子、岳飛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便在這樣的家教中應運而生。

家教,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傳男不傳女”,已被歲月的流沖走,而那些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中華民族文明的腳步正在新時代的家風中穩步向前!

關於家教家風的作文2

我住在農村,爸爸媽媽常跟我説:“人窮志不窮,我們一定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要拾金不昧。”我那時並不明白那句話,直到八歲那時候,樂樂才讓我明白了這句話的意義。

覺得八歲那年,樂樂和我一起到花都湖騎自行車。樂樂和我正騎在中途的時候,我忽然看見了一個很漂亮的錢包。和樂樂説:“樂樂,快看!有一個很漂亮的錢包被別人給丟在地上了,我們得發財了!我們把它撿回家吧!”樂樂聽了,十

分生氣,説:“我們不能把這個錢包撿回去,如果我們把這個錢包撿回去的話,那這個錢包的主人一定會十分着急的。我們還是把這個錢包送到失領處吧。好嗎?”我聽了,感到羞愧萬分。於是,我和樂樂説:“樂樂,那我們現在就把這個錢包送到失領處吧。”樂樂聽了,心情就變好了,馬上一邊拿着那個漂亮的錢包,一邊拉着我到失領處哪裏了。

我和樂樂一起騎着自行車,有説有笑的。騎了差不多七分鐘,我和樂樂就到了失領處。到了失領處的時候,樂樂就把錢包交給了失領

處的阿姨,阿姨見了,對我和樂樂説:“你們真是兩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呀!”我和樂樂聽了,甜甜地笑了。

不久,那個錢包的主人來到了失領處,那個阿姨告訴她:“看,坐在那兒的兩個孩子。您的錢包就是她們找回來的。”錢包的主人知道了,對我們連連道謝。我們連聲説:“不用謝!”於是,我和樂樂就一起繼續騎自行車了。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誠實。

關於家教家風的作文3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無規矩不成方圓,好的家訓、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家風,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道德是天地的規律,本分是個人的規律。自古以來真正有勇氣的人他的德行一定很高,源於他們自身相信“男兒當自強”,相信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去創造,他們的成功就是從自己的道德開始的。道德就是用來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行為規範,也是一種精神財富,無形的東西。

家訓,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但能真正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生活中,我的家訓也有很多,如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要上交,做完作業才有娛樂時間,自己的事自己做,當天的事情當天做,見到長輩要問候,每天讀課外書等。正是有了這些家訓、家風,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績,我也希望我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時間在遞減,生命在輪迴,青春在消失,道德在希望!希望我們都要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真心祝願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擁有美好的人。

關於家教家風的作文4

家,給人以温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説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規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大山塌了,我們後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一詞是新聞聯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為是家裏人的一種行為,是好是壞。我認為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着,因為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説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如果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現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訓,我認為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是鬆。如果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為就要使用殺手鐗了。如果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為規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一個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Tags:家風 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