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實用】我們的家風作文3篇

欄目: 家風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7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的家風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我們的家風作文3篇

我們的家風作文 篇1

在我們家沒有什麼成文的規定,大家也不會把家風這個詞掛在嘴邊,我認為家風並不一定要書面化、固定化。長輩們雖沒有説,但他們的一言一行無不在為子女樹立榜樣,在不經意間影響着我們,改變着我們。

我的奶奶是一個勤儉持家的人,她總是捨不得花錢,她很珍惜每一件物品,衣服破了也捨不得扔,總是縫縫補補繼續穿。奶奶的節約意識也很強,凡是洗過手,刷過碗的水,全部都存在水桶裏,用來拖地、沖廁所。有一次吃完飯,我放下碗筷便去寫作業,剛拿起筆,還沒有寫一個字,耳邊就響起奶奶的聲音:“清清,快過來把飯桌上的飯米粒吃乾淨。”“哎呀,我能不能不吃啊?”我極不耐煩地説。“不行!”奶奶的態度很堅決,“怎麼能浪費呢?要是每個人都像你這樣,那得浪費多少糧食啊!現在不是實行光盤行動嗎?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聽了奶奶的話,我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把剩下的米飯都吃乾淨了。現在我也慢慢養成了不亂花錢,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奶奶用自己的言行詮釋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含義。

奶奶也有十分慷慨的時候。又一次,鄰居家遇到急事,要用錢,可又一時拿不出那麼多錢,變向奶奶借,奶奶二話不説,從自己房間裏拿出錢來,還不停地問他們夠不夠,事後還讓他們不用着急還。起先我還不怎麼理解奶奶平時一向那麼節儉,這次卻如此大方,把錢借給別人。於是,我便去問奶奶,奶奶笑了笑説:“你想想,人家現在正困難,平時在生活上節儉一點,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

勤儉持家,待人真誠,是我們家的家風,但家風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個家的家風會被不斷充實與更新。家風的內容需要每一個成員去實踐,並且代代相傳!

我們的家風作文 篇2

“福不唐捐”來源於《普門品》,是指努力絕不會白費。唐字在這裏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唐捐就是白白地丟失。所以福不唐捐可以解釋為:世界上所有的福德與努力,都是不會白白付出的,必然遲早是有回報的。

從小爸爸媽媽讓我讀誦、背書、做事,有時我很不願意,他們總是説這是福不唐捐,讀小學懂事後,爸爸對我説,福不唐捐是我們的家風家訓,是指你所做的點點滴滴的好事、實事,最終將惠及於你,不會毫無作用,不會白白的流失,當然反過來説,你做的壞事也不會白做,遲早會受到處罰的,這跟民間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這是鼓勵我努力和做好事。

每個認識我的人都會誇我是個懂禮貌、講文明的`好少年,因為爸媽從小就引導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不僅多年堅持下來愛閲讀、練書法,還參加了杭州經典讀誦會,到現在為止已讀誦了《三字經》、《老子》、《大學》、《中庸》、《論語》等,爸爸説這些活動你從小努力了,長大後肯定會受用的,福不唐捐。我現在已從古文化中領略到做人的道路,做人先要修身養性,再齊家治國,只有從小自己的道德修養做好了,長大後才能為國家做貢獻!

我還熱心公益,關愛他人志願服務,認識到不僅要關心大自然,更要關心周邊需要幫助的人,只要人人付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雙休日到小區義賣,去湘湖邊撿垃圾,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到麗水山區和小朋友結對子等,做這些都是最開心的事,媽媽説你做了這些好事,就是對你的鍛鍊,福不唐捐。因為人一定要有愛心、有理想、有精神追求,這樣才是一個高尚的人。

福不唐捐,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

我們的家風作文 篇3

關於我們家的家風,長輩們一致認為:

誠實守信,善良正直,樂觀向上,勤奮好學,謙虛寬容。

關於家風,我的看法是:

我認為家風是人們對社會,對他人,對家人,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象徵。它是修養、道德、氣質、及一切美德的凝聚。它使人們以德修身,以慈育人;以寬待人,以禮接物;以謙虛對待成功,以樂觀對待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