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我們的傳統作文三篇

欄目: 傳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08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們的傳統作文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我們的傳統作文三篇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1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節來了,國慶節也來了。

在中秋節的第二天就是國慶,似乎寓意着讓人們多團圓幾日。在中秋節這天,我們一家三口去了鄭州。

在鄭州市隴海路和桐柏路交叉口,我們找到了目的地——眾享教育培訓基地,因為我曾在網絡上聽過眾享教育七年級的課程,所以獲得了一次珍貴的免費特訓機會。我選的課程是數學,特訓老師姓王,長得很漂亮,她步履輕盈,像陽春三月的楊柳一樣婀娜多姿。

王老師首先對我們和顏悦色的説:“在中招考試時,數學成績好的考生錯在計算上的題達到70%以上,因此可見計算的重要性。我們今天特訓的`內容,就是計算。”王老師講課很獨特,為了防止我們不專心聽講,她的語速飛快,但又恰到好處,只有認真聽才能跟上她的思路。她用了僅僅十分鐘的時間總結了我們在學校學過的內容。接着從我們易出錯,易困惑的地方下手,進行拓展提升。整整一中午,我們都是在思想高度集中下度過的。3個小時飛逝而過,轉眼到了下課時間,老師給每人發一張隨堂測試卷,上面雖然只有三道題,我卻不敢大意。在我深思熟慮反覆檢查後,終於得了滿分。

“勞逸結合”這個詞説得好,經過一上午的腦力勞動,爸媽帶我來到了科技館,我從一樓開始,不放過每一個實驗,忙的不亦樂乎。我不僅感受了模擬開車的樂趣,同時也瞭解了做宇航員的艱辛,在玩樂之中發現了許多科學原理。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皓月當空,今夜格外明亮,回到家,我和爸媽開始品嚐香噴噴的月餅,“團圓”二字便隱在其中了。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2

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年”的故事吧!可你們知道為什麼我們每次過年總是有一道菜只能看不能吃,一定要留到初三以後才能吃嗎?你們知道為什麼我們給長輩拜年,長輩就必須要給我們壓歲錢嗎?你們知道為什麼過年第一天一定要吃雞翅雞爪嗎?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講講吧!

我們過年每家每户餐桌上有一道菜是不可少的!大家猜猜那是什麼?沒錯,就是魚。人們為了“年年有餘”,所以每家每户在過年的時候都要做“全魚”這道菜,可是這道菜每次都是最後上桌的並且只能看不能吃。這是因為要“年年有餘”所以才不能吃,一定要留到初三以後才能吃,不然的話,就年年沒“魚”了!

我們小朋友每次給大人拜年,大人們就要給我們壓歲錢,其實它有個傳説。傳説,以前有一個叫“祟”的小孩,每到過年的時候它會摸熟睡孩子的頭,孩子就會變傻。到了第二年“祟”又來了,有户人家在孩子睡覺時把用紅紙包着的八個銅板放在孩子的枕邊。夫妻不敢閤眼,他們在孩子身邊守着談着話。半夜裏,“祟”來了,當“祟”準備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突然閃出一道紅光把“祟”給嚇跑了。

早上,這户人家把用紅紙包錢能嚇走“祟”的事告訴了大家,接着他們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把事搞得全世界都知道了。以後每到過年大家都學着那户人家,果然以後“祟”不來害小孩子了。又因“祟”與“歲”諧音,隨着時間流逝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至於過年第一天一定要吃雞爪,那是因為吃雞爪寄意“抓財”,大人吃了打牌就能贏錢,上班就可以漲工資,小朋友就要吃雞翅,是因為雞翅寄意“展翅高飛”,吃了學習成績好。

我們過年每一道菜,每一個傳統規矩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個故事、一個説法。現在這個發展事業的年代,人們只注重發展事業,卻忽視了年。我作為一個現代的小朋友,自我感覺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所以讓我們回味我們以前的傳統年俗,把我們缺少的年味呼喚回來吧!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3

手工藍印花布技藝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一種草藥叫“藥斑布”,就是“板藍根”,它的根可以入藥,葉和莖,發酵後可以做染料。相傳秦漢時期,杭州的先民在葛嶺一帶找到了這種藍草,於是杭州就出現了許多染坊,扎染就是其中的一種染色工藝。上週末,媽媽就帶我去河坊街體驗了一回手工扎染。

扎染其實是通過遮蓋被染色的原理,對織物進行結、捆、綁、縫扎,然後放在染液中進行煮染。

聽了扎染手工藝傳承人吳阿姨的介紹,我迫不及待想要親手體驗一下製作過程。我學着阿姨們的方法,把要染色的布包裹住一塊小石頭,用力的擰緊,然後用皮筋纏繞,就用這樣的方法把整塊布都不規則的紮起來,完成後將結好的布放進有特殊染液的染缸裏浸泡。焦急的等待了十幾分鍾後,我的作品就算完成了!可是我發現由於我的力氣不夠大,每個結大小松緊也不同,使得織物染色不均勻,每個花案也很不同,但是正是因為這樣,這塊經我“創作”後的花布才非常獨特呢!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