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熱門】春節傳統作文合集9篇

欄目: 傳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傳統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春節傳統作文合集9篇

春節傳統作文 篇1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記事春節。每到大年三十,商場里人來人往,大家都忙着買年貨。但你知道嗎?過年還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我講給你聽吧!

記得有一個傳説,在一個山谷裏住着一隻叫“年”的怪鼠,每到春節的晚上“年”都會襲擊山下的一個村子。村子裏的人非常害怕年,準備到城裏過年,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仙人,仙人對他們講“年”最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人們聽了以後,連忙去買了春聯和鑼鼓。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太平了。

現在我們每到過年吃完午飯的時候,就興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裏買許多禮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禮花撕開包裝袋,取出禮花,用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燃後向天空發射,只聽一聲、“啪”,一束美麗的煙花掛在天空上,五彩繽紛,好看極了。放完禮花後,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和家人觀看晚會。

春節傳統作文 篇2

春是一年的開端,逢時必過的春節就在這美麗的季節裏。

大年初一,邁出家門,空氣中瀰漫着濃濃的火藥味,巷子裏到處都是放鞭後的殘跡。踢開腳前的紅色鞭炮紙,跟着家人去各家拜年,路上見着不少也去拜年的同村人,和往常一樣,問候一聲,然後繼續各自的路程。

去了很多家,卻也有很多家庭是關着門的,在門外吆喝幾聲,沒人應答,只好掃興離開。我因為看着這麼多的閉門户,便不想再繼續跟着,獨自一人轉身回家。

這時候街上的人已經很少了,繩上掛着的燈籠在寒風的吹拂下飄飄欲墜,如同大雪之下的孩子,渾身發抖,竟顯得如此冷淡。

記得以前的春節,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想借此機會,拿着壓歲錢去買把槍來玩,再找一棟紅磚頭、沒封門、未建成的樓房,開始所謂的槍戰。學着電視上的軍人,聽到嘣嘣的聲時,翻滾到另一個遮蔽物後,然後找時機繞到敵人的後方,突然跳出,打他個措手不及。就這樣一直玩到天黑,也不肯結束。

可是現在,冷冷清清的大街小巷,別説聽到鞭炮的聲音,就連個小孩子的人影也看不到。這些孩子在如今豐富的物質生活的束縛下,也不願出來玩一些有劇烈聲響的遊戲,只想窩在家中,和摯愛的手機電腦,度過這本應出去玩鬧的時光。

我繼續着回家的路程,腦海中回憶着以前熱鬧、歡快的春節,留下匆匆的足跡,消失在原先一直留戀的巷子口。

傳統的節日正漸漸地被人忘卻,就連人們最期待的春節也變得如此落寞。

春節傳統作文 篇3

大年三十,全國人民歡天喜地,到處張燈結綵,洋溢着喜慶的節日氣氛。我家鄉過大年非常熱鬧。

我家鄉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那是一個神祕而迷人的地方,每當大年三十來臨之際,小山村被我們裝扮的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響亮的鞭炮聲打破了小山村往日的寧靜,大家問候新年好,遠方的鼓樂聲在山間悠悠地迴盪,呼喚春的到來。村民組織的文藝表演隊,開始在村民的大院裏表演精彩的節目。村老年活動中心以往是寥寥無幾,現在熱鬧非凡,也增加許多年輕人的身影,有的向老人問候,有的下棋,有的打牌。村東頭的大樹底下有羣小朋友在玩遊戲,放鞭炮,猜謎語……一片歡聲笑語。村邊周圍的田地裏,山坡上似乎看不到農民伯伯勤勞的身影,整個山村都籠罩在快樂祥和的節日裏。

我家鄉大年習俗還很多,要做年糕、掛燈籠、貼春聯、拜天地等。

我家鄉過大年很樸實,比不上城裏的富貴和華麗,我喜歡在家鄉過大年三十。

春節傳統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舅舅一個,外公一個,外婆一個……我滿載而歸,手中十幾個大紅包。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倒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春節傳統作文 篇5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到春節,人們就喜氣洋洋。有的放着煙花爆竹,有的在貼對聯,還有的在掛燈籠。你們知道春節是怎麼來的嗎?就讓我來講講這個神話故事吧!

傳説,非常久以前有一隻叫做?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夜都會到村莊裏面去禍害百姓,搞的民不聊生。後來有一個老人來到這個小村莊,老人問農民:?聽説每到除夕夜,你們這裏就會有一隻叫'年'的怪獸來搗亂,我是特地趕來處理這件事的。?人們不相信這位老人可以趕走年獸,所以沒人理他。到了除夕夜,人們又像往年一樣躲了起來,只有那位老人留在村莊裏。年獸出來了,老爺爺拿出一副對聯貼在村口,又點燃了一掛爆竹,年獸一看,嚇得趕忙逃跑。原來,那位老爺爺是神仙,特地來趕跑年獸,保護百姓。另外,老爺爺臨走前,還留下三件東西來對付年獸,分別是燈籠、爆竹、對聯。從此這件事就被傳開了,以後每到除夕夜,人們就在家門口貼上對聯,燃放爆竹,從此以後年獸就再也不敢來了。

這個故事是不是非常有意思?過年還可以吃年糕,吃餃子,放煙花,還有非常多其他的習俗。

過年真是非常的有趣,家家户户都是喜氣洋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我非常喜歡過年,因為有非常多好吃的東西,還有新衣服穿。希望每個人都過一個開開心心的年。

春節傳統作文 篇6

我們國家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正月十五鬧元宵、五月初五端午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其中最大的傳統節日就數過新年了。

過新年的時候,大家都忙着把自己的家打掃的乾乾淨淨,裝扮的漂漂亮亮,有的在貼對聯,有的.在貼大紅福字。還準備了許多各種各樣好吃的食品、水果、和小朋友喜歡的零食等等。

年三十除夕夜,全家人會熱熱鬧鬧的圍坐在一起吃豐盛的年夜飯,有魚、有鴨、有蝦很多很多,大家都會相互説一些祝福的話,爸爸媽媽和長輩還會給我壓歲錢,媽媽教我把它壓在自己的枕頭下。每一年我們總是會留下一條全魚到新年裏,外婆説:這叫“年年有餘”!吃完晚飯,大家有的看春節晚會,有的聊天,好熱鬧。到了十二點,窗外響起了鞭炮聲,絢麗的煙火在夜空中慢慢散開,緩緩灑落,美極了!

第二天早上,媽媽給我穿上漂亮的新衣裳,外婆給我們燒熱氣騰騰的年糕和桂圓,外婆説:這叫“年年高”!哈哈,難怪我長得這麼高呢!

過年真好!

春節傳統作文 篇7

我們祖國有着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長河中,流傳着許多動人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説,還有許多傳統節日也保留下來,比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

這些傳統節日都各具特色。元宵節,猜燈迷、吃元宵;端午節,採艾葉、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賞圓月;至於春節,那可是最熱鬧、最喜慶的節日了。

我喜歡春節,節日裏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慶的氣氛,穿新衣服、貼春聯、放鞭炮、掛大紅燈籠,我們小朋友更是忙着給大人們拜年,拿壓歲錢。

説到春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呢!很久很久以前,每逢過年的時候,人們都急急忙忙上山去,為什麼呢?原來呀,每逢過年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大怪物來到村子裏,破壞莊稼,吃人、吃動物。又是一年春節,當人們都急急忙忙上山的時候,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卻留了下來。大家都擔心的問:“你怎麼不下走呀?再不走就會讓大怪物吃掉的”。老爺爺説:“你們先走吧,讓我來對付它”。善良的人們不忍心讓一位老人單獨去對付大怪物,就都留了下來。這時大怪物來了,只見老爺爺不慌不忙的貼上紅紙,點燃爆竹。大怪物看到後害怕地轉身就跑,人們歡呼起來。老爺爺告訴人們,大怪物怕紅色和聲音,説完老爺爺就不見了。

後來每逢過年的時候人們就貼上紅紙,春聯、燃放爆竹,這些習俗延續至今。

這就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節日——春節。

春節傳統作文 篇8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只要一到春節,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例如北方的習俗是吃餃子,南方的習俗是先要祭拜祖先再吃。當然不論南北方,春節都是一年裏團聚的日子,不管你身在何處都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過春節。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很興奮,因為要知道過了這一天就是春節了,也意味着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我們全家人聚在一起,在大年三十晚上,一起吃年夜飯,吃飯前當然要祭拜自己的祖先。我們點上蠟燭祈禱祖先的靈魂保佑我們,我也默默地許下了願望。祈禱之後,就吃年夜飯,年夜飯可豐盛了,年夜飯裏有魚,象徵年年有餘。又有年糕,象徵年年高,另外就是雞鴨等食品了。吃年夜飯時,大家開開心心地吃,臉上洋溢着笑容。我想明年就馬年了,這一點讓我非常高興,因為明年也是我的本命年,這時我不禁想起了一個年傳説,相傳每年一個日子就是“年”出沒的日子,在這一天,“年”就出來吃人。有一位老神仙下凡來幫助村名抵抗“年”。説“年”怕紅和怕響聲和熱鬧,從此以後的過年就是掛燈籠,放鞭炮。

我們吃完年夜飯,這時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便圍在電視機前看電視。一首首歡快的歌曲和一個個令人捧腹大笑的小品與我們接近了十二點的鐘聲。隨着“小彩旗”的轉動,當北京時間進入倒數“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我們家全都歡悦起來,外面的鞭炮聲也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這些都意味着馬年的到來。

這就是我的春節,一場快樂的春節。

春節傳統作文 篇9

在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是春節,最令人難忘的也是春節,兒時的春節尤其難忘。

在我成年之前,家裏比較貧困,平時很難吃上肉,唯有春節,可以吃上羊肉。

我們兄妹5個,母親身體又不是很好,只有父親一個人是壯實勞力,家裏經濟困難,平時買不起肉,所有吃肉的問題,就是家裏的一個難題。

父母雖然是農民,很有一點“戰略眼光”。為了解決孩子們吃肉的問題,父母想了一個辦法就是養羊,記得有很多年,家裏都養兩三隻養。放羊的任務就責無旁貸地落在了家裏老大我的肩上,每年臘月的二十六七,就是我們家殺羊的時候。

養血是捨不得扔掉的。殺羊的時候,把養困住放在一個較大的桌子上,一刀下去直到心臟,血流出來用一個盆子接着,凝固之後,用火慢煮,羊血軟香可口,比豆腐好吃多了。

為了讓我們在春節的時候過足“肉癮”,一隻綿羊所殺的肉,被我們春節吃完。

可能是父親為了獎勵我平時放羊的“成績”,春節過後,我可以賣羊皮、羊骨頭。在那些年月,公社裏有土產收購部,土產上專門收購羊皮和骨頭,已經記不得羊皮的價格,因為羊皮賣的錢,是要交給父母的,唯有記得羊骨頭是5分錢一斤,每年的羊骨頭,我都可以賣1毛多錢,這屬於我“個人”收入。這很讓弟弟妹妹們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