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通用20篇)

欄目: 傳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39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通用2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通用20篇)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1

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每個城市和每個家庭也有不一樣過春節的習俗。

我家的風俗習慣是這樣的。

大年三十晚上,也就是大家所説的除夕,除夕大家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寓意着大家團團圓圓。吃完飯後要在院子裏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寓意是他們在天堂也過春節,給紙錢過年買新衣服過得快樂。之後我們開始包餃子,媽媽和麪,爸爸剁餡料,我來擀麪皮,全家一起出動,包餃子還要放進一枚硬幣,包好後放入冰箱內。忙完後,大家坐在沙發上,8點準時打開電視看春晚,春晚結束了,我們也該睡了。

第二天醒來,大年初一了,新年的第一天,這天我們不能出門,待在家裏一整天,早上媽媽煮水餃,看誰能吃到硬幣,便可以領兩百元紅包,可我並沒有吃到,算了,明年可以的我告訴自己。

大年初二,媽媽每年這個時候都要帶我去雞鳴寺燒香,到雞鳴寺買了票的同時他們會給你三根香,然後我們開始爬樓梯,剛爬一層,便感到有人在我後面推我,便一回頭,哇這麼多人,再抬頭往前看已水泄不通,只好這樣擠着擠着上樓了,一樓到了我和媽走到小荷花燈旁,燈上有火,把香點燃,然後對着東南西北拜一拜。

二樓是各種廟,裏有許多尊佛和神,大家需跨過門檻,不可以踩不然是對土地公公的不尊,跪在墊子上叩拜三下,投一塊錢在箱子裏才可以起來,這樣你才能得到祝福,就這樣一層一層的拜。

到了最後一層就得去寺裏的飯堂吃飯,我最喜歡吃行是素雞面,素雞甜甜鹹鹹,麪條特別有嚼勁,回味無窮,下樓時我還想去拜拜,我便問了媽媽,但媽媽告訴我香燒只能一層層拜和燒不能下樓時再拜,這是寺廟的規矩。

我們過年的習俗就是這樣你們的呢?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2

年獨特的聲音,在臘月廿五就開始了。

臘月廿五一早,在村子裏醒來,聽到的是用竹枝扎的掃帚用力掃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的聲音,腦海裏浮現的是奶奶粗糙的手緊握着掃帚把,與掃帚一起移動到門口的情景,身體甚至能感覺到灰在空中揚起。

起牀後,是一連串我最喜歡的聲音——潮潮的抹布在乾淨的能照出人影的桌上擦拭產生的短暫刺耳的聲音,整齊的書籍在書桌上立起的低重的聲音,已經理好的衣櫃櫃門合上的細小的聲音,衞生間洗拖把的水流聲……平日裏不喜嘈雜的我也不反感這些代表家已一塵不染的聲音。

到除夕以前,更多的就是垃圾袋打結時塑料摩擦的聲音了。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寫的大概是詩人陸游看到除夕之夜迎來瑞雪,心裏非常高興,來不及喝酒慶祝,趕着寫桃符換下舊桃符迎接新年的樣子。村子裏的除夕,雖然沒有下雪,但人們的心裏可與陸游無異,因為整整一年沒見的兒女們都早早的回來幫着洗菜做飯,好不熱鬧。晚飯很早就燒好了,但先要把魚肉端去正廳,點上蠟燭,斟上燒酒,開始燒紙錢、紙元寶,然後拜一拜,就祭神祭祖了。

吃完飯,大人們聊天時,才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間——放鞭炮。其實也不能叫它“鞭炮”,因為有很多樣式:丟丟炮——往地上一扔就會響的、仙女棒——女孩子最喜歡的、竄天猴——一點着就往天上衝的……由最大的孩子向大人借一個打火機,幫每個年齡小點兒的孩子點着煙花,最後才點燃自己的。

丟丟炮的聲音清脆“啪”;仙女棒的聲音很長“呲——”;竄天猴的聲音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啾——”……每一種鞭炮都有它自己獨特的聲音。

年的聲音,很獨特。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又把新桃換舊符”。 又到一年一度的春節。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代表着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一天會有很多講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家鄉的春節習俗。

春節是指正月初一立春日這一天,可春節慶祝準備活動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臘八粥,是在臘八節那天用各種豆子和米熬製的粥,軟軟的甜甜的,很好喝,現在想起還回味悠長!臘月廿三,俗稱農曆小年,傳説這天是“灶王爺”上天之日,要吃燒餅喝豆腐湯。臘月廿四,掃房子,打掃房屋,既有驅除病魔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舊迎新的願望。臘月廿五,磨豆腐,古時候人們以為灶王爺上天后,玉帝要下界查看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人們要吃豆腐渣表示日子清苦。臘月廿六,燉年肉,人們會上街置辦年貨,殺豬割肉。臘月廿七,宰雞殺羊,趕大集。臘月廿八,貼畫畫,這天人們要把準備好的年畫貼上,樹上車上都要貼,表示來年紅紅火火。臘月廿九,蒸饅頭,表示來年日子過得蒸蒸日上,有個好彩頭。年三十,捏鼻,這天家家户户要包餃子,吃豐盛的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這一天是全年的最後一個晚上,要守歲熬除夕,還要放鞭炮鎮邪,現在我們為了空氣清新,不再放鞭炮,好懷念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啊!不過,從今天開始就可以掙壓歲錢嘍!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充滿歡樂、充滿希望的春節。它總是那麼令我陶醉、令我激動。我愛我家鄉的傳統節日。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4

春節又到了,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在響亮的炮竹聲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

每年春節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家家户户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對聯,小孩子穿上新衣服,大家坐在一起吃團圓飯,最開心的事就是放煙花。

吃過團年飯,我和弟弟便搬出許多寶貝煙花,出門找樂子。我拿出一支禮花,小心翼翼地點燃了,禮花“撲哧、撲哧”地響,我們伸頭縮頸地望着。忽然,這枚大大的禮花衝上了天空,如晶亮的清泉,灑向人間,如彩色的珍珠貫穿天地,如盛開的秋菊綴滿夜空。

這時,弟弟拿出一個小燈塔放了起來,片刻,小燈塔放射出五顏六色的火花,紅的、黃的、綠的……—圈—圈,接連不斷地往外冒。臨完了,小燈塔裏又滾出好幾種顏色的煙火,把小燈塔打扮得更漂亮。弟弟拍着小手,高興地叫着笑着……

我的膽子漸漸大了起來。我點燃了一個“二踢腳”,跟着便跑出五六米外觀看。只聽“咚”的一聲,“二踢腳”便升上了天,又是“咚”的一聲巨響,一片耀眼的火花在空中綻放,絢爛至極。弟弟可沒閒着,他又點燃了一支“鑽天猴”,“鑽天猴”拖着長長的尾巴,呼嘯着竄入夜空。我也不甘落後,點燃了“閃光雷”隨之響起,“噼裏啪啦”了好一陣子,這才落到地上。

再瞧左鄰右舍的夥伴們,也趕到各自的場院裏放起了煙花,響亮的、清脆的聲音,接二連三地響起。夜空中閃閃的火花,惹來一陣陣尖叫和一陣陣歡笑,我和弟弟連手心都拍疼了。

還沒到午夜,鞭炮聲便趕來湊熱鬧。所有的聲音攪和在一起,匯成了一支支歡快的迎春交響曲,迴盪在夜空中……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5

“過年了,過年了!”我們大喊着,這可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最紅紅火火的節日!我們過除夕總有一些習俗,下面我來説説我們過除夕的習俗。

首先,過年怎麼能少了貼春聯。這次,可是我自己親手寫春聯。我拿來幾張紅色底的紙,再拿起毛筆蘸墨,便在這紅紅火火的紙上揮起毛筆,開始了我的書法作品之旅。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未免有些失誤。把撇寫長了,蚯蚓變成了長蛇,或是手一晃,直直的線條成了上下起伏的波浪……最後寫成的作品,簡直是“千瘡百孔”,“破爛不堪”,所以,只好再寫一張。這一張,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認認真真,專專注注地寫,一定要寫好!終於,一副美觀的春聯展現在大家眼前,媽媽還把它貼在了我家門口,別提有多高興了!

下面介紹一下,我們老家東陽的特別習俗——灌糯米腸。顧名思義,就是用糯米灌的腸子。灌糯米腸是個細活,工藝特別講究,稍一馬虎就壞了。如果糯米太多了,就會像炸彈一樣,煮的時候會炸掉,但是如果太少了,吃起來就會不香。做好的糯米腸,十分滑,像一條泥鰍一樣,彷彿要從我手中逃脱。灌糯米腸給工我們讓除夕“年味十足”生活“多姿多彩”。

最後,就是一個最重大的習俗——吃年夜飯。一碗一碗香噴噴的飯菜從廚房中端了出來,有綠油油的青菜,猶如一塊塊綠翡翠,還有金亮亮的大黃魚,在燈光的照耀下,像一塊金子似的,閃閃發光,還有白胖胖的在年糕,它可是寓義着年年“糕”(高)的含義……這頓年夜飯,我們吃的乾乾淨淨,心滿意足,似乎還想再吃一次,令人難以忘懷。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6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着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悦,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説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結尾: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説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7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家家户户都會團聚在一起,一起過這個節日。在中國,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習俗。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説法是春節有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既天子之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説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在我的家鄉,有一個這樣的傳説。傳説在遠古時期,有一種野獸叫“年”,它長得十分猙獰,生性兇殘,每到過年的這一天晚上,它都會下山禍害百姓,於是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躲到山上去。一年上山途中遇到一個老人,這個老人是神仙變的,老人問他們原因,人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老人,老人説年它怕紅色和巨大的響聲。於是人們就在門口貼紅色的紙,然後敲鑼打鼓,放炮竹,年獸看到了這場景就逃回山上了。雖然年獸從此不再下山禍害百姓了,但人們還是把這一習俗留了下來。在年二十四的那一天,人們就貼對聯。

在小年過後人們就開始了過年的準備,大掃除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買年貨。

最熱鬧的還屬過年的除夕了,吃完年夜飯以後,大人們就圍在火爐邊聊天,小孩們則在門外開心地放着煙花。人們熬夜守歲,十二點整還要放炮竹。

初一之後,龍燈花鼓就敲了起來了,耍龍的那是家家躥啊!耍龍的在每一家門前都會耍出不一樣的花樣,收紅包時,有的主家把紅包掛在高高的屋樑上,那耍龍的人疊羅漢一樣,疊得十分高,最上面那一個人順手一拿就到手了。到了元宵節,春節就慢慢地結束了,耍龍的也是飛快地從每一家飛奔而過。

我喜歡春節,這個熱鬧又愉快的日子。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8

過年了,街上到處掛着紅燈籠,喜氣洋洋。説到過年,可有很多的風俗禮儀。快隨我看看吧!

大年三十,我回到了老家銅川市耀州區。剛走進家門就看到爺爺奶奶忙忙碌碌地在打掃衞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打掃庭院,撣浮沉掃蜘蛛網。我非常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原來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還有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用意。

打掃完衞生,爺爺開始貼春聯了。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户户把春聯貼於門上。我幫着爺爺貼春聯,看到貼好的紅紅火火的春聯,感到非常開心。

貼完春聯後,爺爺在門上貼了個倒着的“福”字。我不明白了,為什麼“福”字要倒着貼?原來“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美好未來的願望。“福”倒着貼,就意味着“幸福已經到來”或“福氣已經到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真淵博啊!

晚上吃團圓飯時,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因為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圓合歡。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吃餃子,有“招財進寶”之意。所以大家在過年時要一起吃餃子。過年的時候還有守歲、燃放爆竹、拜年、給壓歲錢等各種習俗。

中國年是紅紅火火的,既有文化禮儀活動,也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在這裏祝大家鼠年吉祥、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身體健康!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9

春節,福州的習俗稱為“做年”。閩俗諸年最重做年,節慶時間從正月初一開始,到初三止,有的延續到初九玉皇誕,甚至會延續到元宵節,一般是自從初四起,就開始復工了。

春節的前一天夜為“除夕”。福州有透夜點燈(稱長明燈)的習俗,意思是“長生”、“吉祥”。家家在天未明前點燭鳴炮,以迎新歲。廳堂中陳列酒果和貴(檜)花飯甑,焚楮帛,拜天地,謂之“供歲飯”這天早餐不煮新飯,而吃除夕的“餘飯”,取來年"有餘"之意。先吃年糕湯,“年年高升”再吃太平面,象徵一年太平。之後重振衣冠,首拜祖先與家中長輩,然後出門往親友家中慶賀,互相來往,謂之“拜年”至初四為止,小孩向長者祝福,長者則分糖、餅桔子或“壓歲錢”給小孩。王式念《夢竹齋詩草》雲:“兒童連日拜新年,紅線穿來壓歲錢,最妙袖中懷桔滿,壘壘墮落畫堂前。”路遇熟人時互道慶賀,台江的羣眾多叫“發財”城內的人則雲“恭喜”與“拜年”。清人吳繼錢《半野軒詩存》雲:簇新衣服耀眼前,禮數依然未變遷,路上相逢共長揖,發財恭喜賀新年!”

但在水上居住的船民則有所不同,他們年正月初二至初四,三五結伴手攜籃子,登岸沿街挨家“賀年”,口唱“十二月花”等民間小調,受賀人家則以年糕等相送,俗稱“討(米齊)”。取一年吉祥之兆。這個賀年之舉,盛行於清末民國初年,新中國成立後,隨着船民漸漸上岸定居而消失。

福州民間初一晚上天未黑就要趕着睡覺,謂之“鬥夜燈”,也稱“鬥早登”。據民國蔡人奇《藤山志》釋:“除夕人家守歲,商家結賬徹夜不眠,因而元旦之夜,宜鬥(比)早登牀也。”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10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你猜猜這首詩寫的哪個節日?對,就是春節。春節遊很多很多習俗,如:倒貼“福”字、給壓歲錢、貼年畫、請門神……給壓歲錢和倒貼“福”字是我最感興趣的。

給壓歲錢的習俗源於一個神話傳説。傳説有一個叫“祟”的怪物,他的身子是黑黑的,只有爪子是白的,頭上長了一對尖尖的角,看起來好可怕的樣子。

“祟”在除夕的那一天,他就會出現。一到除夕夜裏,他就會用白白的爪子摸熟睡小孩的頭。第二天,那個被“祟”摸到的小孩就會發燒,第三天就會死去。有一户人家的老婆婆為了不讓“祟”摸孩子的頭,就給了小孩幾個銅錢玩。小孩很高興,一直在那裏玩啊玩,玩啊玩。不料,小孩玩着玩着睡着了。“祟”看到時機已到,就準備過去摸那個小孩的頭。突然,那幾個銅錢閃閃發光,把“祟”給嚇跑了。這件事情傳了出去,大家就給小孩子發壓“祟”錢,習俗就這樣來了。

倒“福”的故事也很有趣。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那時,朱元璋要求每家每户都貼上春聯和“福”字。可是有一家的老爺爺不識字,把“福”字給貼倒了。朱元璋大怒,要求士兵們把這個老爺爺拉去砍頭。一位大臣看這個老爺爺可憐,就説:“您不該罰他,應該賞他。他多有心意啊!福‘倒’,福‘到,’多好啊!”朱元璋大喜,把這個老人好好獎勵了一番。這是“到”福的由來。

我講的這兩個春節習俗有趣吧?其實,中華民族還有很多傳統文化習俗,等待我們去發掘它們的祕密。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11

歲月匆匆,時間過得非常的快,在炮竹聲中,我們迎來了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每個人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家家喜氣洋洋的,每個人都在忙碌着。

每到春節我就會美美的睡上一覺,最後一個起牀,可是今天我卻不是最後一個起來的。我早早的起了牀,人們把自己手中的鞭炮燃放,聲音很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個祝福傳遞給所有人,炮竹聲接連不斷,熱鬧非凡。我當非常喜歡看煙花綻放的那一瞬間,看着煙花一衝而上,直入空中,劃過閃亮的軌跡。然後,綻開,綻開,越來越大,綻放出蓮花的花瓣,像無數顆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天空還綻放着其他花朵,有的像一顆顆流星,有的如菊花,各種各樣,讓我目不暇接。它打破了黑暗中的寧靜,將自己最美的地方展現給所有人,變得光彩奪目。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吃完團圓飯後坐在了電視機旁,看着春節聯歡晚會。晚會佈置得非常漂亮,幾位主持人穿的喜氣洋洋,讓我感覺到了年的味道。

大家也為了春節晚會做了許多的努力,各各表演的都很精彩,尤其是劉謙表演的魔術,非常令人不可思議,完全搞不懂這是怎麼回事,讓人充滿了疑惑,觀眾們也連連拍手叫好。但是最讓人期待的就是那趙本山演的小品,幽默而搞笑。在裏面趙本山為了不借給鄰居錢,而讓小偷偷他家的東西,把小偷都逼“瘋”了。小偷竟説趙本山家地下是個古墓,聽了就叫人毛骨悚然。最後才知道這個俗稱自己是盜的小偷其實是來自於精神病院,小瀋陽和趙本山另一個徒弟也出來了。這個節目內容非常精彩,我都不知道怎麼説,我開心極了……

隨着時間的流逝,晚會結束了,人們一定念念不捨。在新的一年中,我會取得新的成績。在此,祝大家春節快快樂樂的!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12

時間過得好快啊,眨眼間春節就要來了。要知道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每家每户都在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這是過年的習俗!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説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中每家每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 ,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13

“爆竹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的氣氛就是如此,今天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惠來的春節習俗吧。

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二十四就開始了,此時家家都忙着大掃除,打掃去這一年的灰塵,寓意着“辭舊迎新”大掃除完後,家家户户都去置購年貨,預備過年的東西。在除夕前,在外的遊子都準備回家,馬路上也因此車水馬龍,街道人山人海。大街小巷都是洋溢着熱鬧的氣氛。

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趕忙做起了年菜,貼上了紅紅的對聯,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處處是一片萬象更新的情景。年菜做好後,家家都去自家的祖祠祭拜祖先,而小孩子們則與同伴在空曠的地方放鞭炮,噼裏啪啦,與這濃厚的過節氣氛融在一起,到處是一片熱鬧非凡的情景。除夕晚上,一家人坐在餐桌旁吃年夜飯,聽着窗外噼啪作響的鞭炮,看着窗外絢麗多彩的煙花,歡聲笑語,在屋子傳開,呈現出一幅團圓温馨的情景。吃完年夜飯。打開電視,看春節聯歡晚會,又是一片歡聲笑語。

正月初一,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因為可以收到父母給予的壓歲錢。而在這一天,人們也要走街串巷,到親戚朋友家拜年,也得給親戚家朋友家小孩紅包。這一天,大街上人來人往,各家商店都掛上了象徵性的“紅色”,到處是一片喜慶的情景。

正月十五元宵節,店鋪都掛出各式各樣的燈籠,在各各的彩旗的點綴下,更加絢麗多彩,人們在這一天都是要吃元宵,寓意着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晚上的時候,大家走出家門,走到那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可以去店鋪裏猜燈謎,各種各樣的燈謎讓人冥思苦想,在得出結果的一剎那的樂趣,也使人頗有成就感。

元宵過後,春節就算真正結束了,大家也投入到新的工作,新的生活。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14

在我的家鄉湖南,過年有着許多風俗習慣,與北方有着些許不同。

在我們這裏,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人們開始準備過年的小吃—糰子,而不是北方的年糕或餃子。這是一道用麪粉製成的美食,麪糰中夾雜着胡蘿蔔丁、幹豆腐、豬肉等,包好之後放火上蒸,不多久,香噴噴、熱騰騰地一籠團長就出爐了。光看那白嫩的外皮,就饞得人口水直流,咬上一口更讓人讚不絕口,脣齒留香。糰子不僅可以蒸着吃,還可以煎着吃。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在這天,街上比以往都要熱鬧。家家都在準備年貨,而小孩子們也在為過年做準備,買爆竹,買小玩意兒。

過了小年,人們更忙碌了,家家户户進行大掃除,給家中的大小物品“洗個澡”,將家裏裏裏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

除夕眨眼就到了。家家户户貼對聯、貼年畫,準備年夜飯。到了晚上,鞭炮聲絡繹不絕,此起彼伏,好不熱鬧!一家人圍着在一起邊看着聯歡晚會邊吃着年夜飯,不知不覺就迎來了新的一年。在除夕夜,大人、小孩是要守歲的,長輩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寄託着“歲歲平安”的美好祝福。

初一這一天很講究。早上一般都煮麪條吃,寓意着長長久久。在這一天人們通常都閉門不出,各自在家休息。春節的假期也就基本上從初一至初六,過了初六,人們就陸陸續續上班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放花燈、猜燈謎在這裏是不流行的,只是煮煮湯圓吃而已,所以相對於北方的元宵節,就不那麼熱鬧了。湯圓有各種各樣的,有芝麻餡兒、花生餡兒、奶黃餡兒……如玉盤珍珠,惹人喜愛。

過了十五,年就算過完了,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大家夥兒又開始了一年的忙碌。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15

在我的家鄉,進入臘月,就等於來到了春節,臘月初八,要喝用糯米、五穀、蜜棗等,熬成的黏糊糊的八寶粥,預示着一年的好收成。

臘月的二十三,是傳統的祭灶,據説那一天,是灶王爺和灶王奶奶,上天拜玉帝的日子,上天向玉帝彙報的日子,去報告人間人民的生活,所以要拜祭灶王爺,還要吃灶糖,灶糖香脆可口,眼預示着全家人粘合到一起,甜甜蜜蜜,之後,就陸陸續須的備年貨了。

臘月二十四,是全面打掃的日子,全家人出動,把家裏一年來堆積的灰塵清理得乾乾淨淨,迎接新春的到來。

臘月二十五,我們要磨一塊大大的豆腐。

臘月二十六,家鄉人都會殺一頭肥嘟嘟的胖豬豬。

臘月二十七,我們會殺幾隻香香的柴雞。

臘月二十八日,我們會把新桃換舊符。貼上喜慶的.新春對聯。

臘月二十九日,我、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會中各式各樣的花饅頭,還會炸好多好多好多的魚、丸子、蝦。

臘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被記作除夕,今天我們洗菜、剁餡、包餃子 ,到了晚上,會祭祖、吃餃子、放鞭炮,我還會收到很多很多的壓歲錢。

正月初一,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我們會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拿着各式各樣的糖果,零食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這些天家鄉的鞭炮聲連續不斷,晚上會點很多很多的煙花。

正月十五,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日子,除了吃餃子和元宵外,老爺會扎很多很多的花燈籠,村裏到處也都是掛滿搭滿了燈籠,從初一到十五間,每天晚上都會舞龍舞獅,鑼鼓聲振天,熱鬧異常,小朋友笑着、鬧着、喊着,挑着燈籠,追逐着……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了!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16

春節就是農曆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降臨,萬象更新,象徵着一年的開始;標誌着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春節之所以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是因為通過這個節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繫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這些習俗都在提醒人們家庭在社會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無不隆重而熱烈的慶祝這個節日。

在古代,帝王繼位,是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曆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繼位,決定重修曆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採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後,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

春節一共是十五天,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春節的習俗也有很多,比如像吃年夜飯、守歲、貼春聯、放煙火等等。

吃年夜飯——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

守歲——除夕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貼春聯——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户户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

春節的習俗就是那麼有趣,就是那麼有意義。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17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了,我興奮地期待着。要知道春節可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節日,在這一天,我們可以放煙花,吃餃子,貼春聯,還可以拿到壓歲錢。春節真是太棒了。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是最重大的節日非春節莫屬,今天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節的習俗吧。

春節習俗一:放煙花

傳説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兇猛的怪獸,名叫“年”,每年的大年三十夜裏,它都會從山裏跑了崍,殘害生靈,還喜歡吃人。但是,年有三個弱點,一是怕光,二是怕紅色,三是怕“啪”的響聲。於是,每年到年三十的時候,人們就貼上春聯,點上明亮的蠟燭,燃放鞭炮,把“年”獸趕跑。後來,這成了中華民族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春節習俗二:吃餃子

餃子作為中國的傳統美食,深受大家的喜愛,也是過春節必不可少的食物。你知道嗎?關於餃子還有一個傳説哩。

傳説,一年的大年三十,天氣十分寒冷,許多窮人凍掉了耳朵。名醫張仲景見此十分心痛。於是,他就讓妻子把羊肉、辣椒用包在一起,做得象耳朵的開關,然後放到鍋裏煮,煮熟了就分送到窮人家中,人們吃了身上發熱,就不怕寒冷了,也不會凍掉耳朵了。這就是“餃子”的原型了。不過,那時候可不叫餃子,因為它像一個個耳朵,所以叫“銀耳”。

春節習俗三: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也有的人家是父母在晚上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的枕頭下。你知道嗎?關於壓歲錢還有一個傳説呢:

傳説很久以前,有一個叫“歲”的妖怪,來吃小孩,人們發錢來壓“歲”,保孩子平安,這就是壓歲錢的由來。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18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域、每一個民族、甚至每一個家庭都有着不同於他人的風俗。在我家,有一個不成文的風俗。

大年初二,我們本應該去外婆家拜年。可是這一天,姑姑們會帶着表哥表姐們來我家做客。這讓我很糾結:去外婆家能和舅舅家的兩個表姐聊東聊西,而在家裏姑姑家的表哥表姐能帶我玩。以往總是初二一大早就去外婆家,陪老人聊天、吃飯。下午兩點多便急匆匆地趕回家陪姑姑,就剩下外婆一人獨自在家。

可近些年變了,在大年三十,大舅,二舅和我們一家人都齊聚在大舅家裏歡聚一堂。那天早上我和姐姐們一同跟隨大舅去給已經“住”在山上的外公上墳。

讓我最記憶猶新的是兩年前的一件事。那時弟弟才三歲多,還是一個可愛的小不點兒。正準備出門上墳前,弟弟卻拉住我的手可憐巴巴地説:“姐姐你帶上我吧!好不好?”當時我心裏咯噔一下,心想你那麼難纏,又是個愛哭“鬼”我才不帶你呢!於是就對他説:“你在家多好啊!我又不和你搶電視啦!你還不趕緊去看,還想去那荒草叢生的地方?就憑你這身高,你這小短腿還沒那荊棘高呢!”小弟一聽到不帶他,就急了,又是哭又是跺腳,拉着我的那隻小手越拽越緊,就是不鬆開這時,兩個姐姐出來了,看到他鬧騰的樣子,就説:“沒事兒,帶上他吧!”頓時我的臉上寫了一百個不願意。

到了山上,還真被我説中了,那雜草長得比人都高。大舅在前方“披荊斬棘”,我們四個緊隨其後。由於弟弟較矮,他那胖胖的小手總能和荊棘來個親密的接觸,劃出了不少的道道。

一到家,便向媽媽訴苦,大家都不禁笑弟弟是自討苦吃。

特殊的一天,不一樣的習俗,形成了我家一道不一樣的風景。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19

“哦!過年嘍!”你猜我為什麼這麼高興,因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興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點燃,只聽見“砰”的一聲,炮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正當我疑惑不解時,突然頭頂上“噼噼啪啪”的嚇我一大跳。啊!原來是鞭炮啊!虛驚一場!終於到激動人心的時刻了,只見哥哥拿出一個“大三角”,用打火機一點,那“大三角”噴出了五顏六色的火星,正當我們以為它快熄滅時,突然,天空又出現了五彩斑斕的煙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來。

你們知道這天為什麼叫除夕嗎?而且還要放炮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從前,山上有個怪物,叫做“夕”,“夕”無惡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動物吃人,誰見了它都嚇的魂飛魄散,人們恨之入骨,卻又無能為力。後來,有個神仙告訴人們嚇跑“夕”的方法。第二年,當“夕”再下山時,突然發現大量的火光,“夕”驚慌失措,這時,到處都響起了爆竹聲,“夕”更是驚恐萬狀,立刻拔腿逃跑,從此,“夕”再也沒有來害人了。

當然,我的家鄉過年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吃餃子,餃子裏包硬幣,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裏幸運;還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變成了“大富翁”;還有吃團圓飯......

春節,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來,也包含着炎黃子孫濃濃的情感。

教師評語:文中作者介紹了家鄉的春節習俗,着重對除夕進行了詳細的描寫,內容充實,表達了作者對春節的之情。文章結構完整,層次清晰;不足之處在於語言過於口語化,表達不準確。如:“夕無惡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動物吃人,誰見了它都嚇的魂飛魄散,人們恨之入骨,卻又無能為力。”

春節傳統習俗優秀作文600字 篇20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你一定讀過這首詩吧,當然,這是王安石的《元日》,描寫了春節歡快活躍、萬象更新的景象。

春節,是國人最重要的節日。馬上就要迎來新的一年,可春節究竟有什麼習俗呢?或許我們都多少知道一點,那麼我來給你係統地講述一下吧。

談到習俗,還需先講一下由來。這是一個傳説,具體是這樣的: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裏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裏,"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為了紀念這次勝利,在每年的這一天大家都會張燈結綵,互相拜“年”。

説到這兒,你應該知道了春節的其中幾個習俗“貼對聯”“燃放爆竹”。相對來講,我更喜歡放爆竹;更極端來講,我還是喜歡守歲。守歲嘛,在我看來就是通宵,畢竟在黑漆漆的夜晚,是做不了重要的事情的,這樣我就能做我喜歡的事啦!和家人一起看看春晚,吃個宵夜,應該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了吧。

希望在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裏,長大一歲,也成長一歲,開啟嶄新的一頁,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