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傳統節日作文500字(通用14篇)

欄目: 傳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9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節日作文500字(通用1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統節日作文500字(通用14篇)

傳統節日作文1

五月初五,端午節。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都是我的家鄉里最熱鬧的日子。

相比春節時我們每家每户關起門來的熱鬧,端午節的熱鬧是大家一起的熱鬧,是包粽子吃粽子的熱鬧,也是賽龍舟劃龍船的熱鬧,哪怕這一天需要祭奠屈原,端午節還是熱鬧的。

印象中的端午節,我都是跟着爸爸媽媽先去到屈子廟去祭奠屈原老先生的。我的爸爸媽媽告訴我,屈原是為了我們的國家而犧牲的,他是高潔的詩人,他不願意同流合污,這才有了他的投江,才有了關於端午節的種種傳説。我不是很懂得屈原老先生的想法,卻能夠明白他的犧牲是值得我們紀念的,我們在端午節這一天裏,理應祭奠他老人家。

祭奠完了屈原,我會跟着我的爸爸媽媽去江邊看賽龍舟。每年端午節,江邊就會匯聚五湖四海的人來此地以賽龍舟的方式祭奠先神。整整齊齊的十支龍舟隊伍在江面上一字排開,我們都等着那一聲令下,等着比賽開始那一刻的到來。一旦裁判發令,那我們也就有好戲看了。這十支龍舟隊伍都是經過了專門訓練的隊伍,在我們大家的搖旗吶喊聲中,發現不了他們有什麼區別,直到龍舟進入了最後的決勝區域,我們才能注意到許多隊伍因為先前的使勁兒,現在已經幾近停住了,而那支走到最後的隊伍,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和歡呼聲。

賽完龍舟,正好是我們快要吃端午午飯的時間,媽媽早已把粽子包好煮好,我們只需回到家熱一熱,再炒上媽媽為端午節準備的美食,我們也就在家正式過端午了。有時候家裏過端午節的人多,有時候家裏過端午節的人就我們仨,但不管是多還是少,粽子才是端午節的主角。

傳統節日作文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熱熱鬧鬧的春節,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端午節,掃墓祭祖的清明節,而我最喜歡元宵節。

元宵節的這一天,我們家早早開始包湯圓,媽媽告訴我首先要做一個湯圓皮,再用勺子放上一勺餡,最後把它裹成球狀。就這樣我下子包了十多個呢!包好後就把它們放進鍋裏,一個個又圓又嫩的湯圓像一個個跳水運動員,齊刷刷地跳進了鍋裏,媽媽用湯勺把湯圓來回攪拌,這樣湯圓才不會粘在鍋底。湯圓們在鍋裏翻滾着。好似在跳着舞,不一會兒,湯圓變浮了上來,好像在説主人,我熟了,快來品嚐一下吧!″

湯圓出鍋了,那香甜的味道饞得我口水直流,我把他們,沉靜了碗裏終於可以開動了,我們全家人坐下來一起品嚐湯圓。這湯圓的皮可直是晶瑩細膩。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柔軟無比呢!細看看原色澤不同,原來媽媽做了各種口味的湯圓,有隻貓喂有紫薯味,有杏仁味的……爸爸説道:“什麼東西這麼硬,咬的牙疼,媽媽笑盈盈的説恭喜你中了彩頭,我放了幾個硬幣進其中幾個湯圓裏,吃到的人會平安幸福!″

晚上,我們來到大朗體育館,這裏可熱鬧了,到處都是人山人海,街上有許多節目的舞龍。賞花燈。有五一表演,道路兩旁的樹上掛着許多燈籠,燈籠上面寫着。很多燈謎,人們圍繞着燈謎猜着廣場中間有正在表演着豐富多彩的節目,熱鬧的。鼓敲起來。五彩的金龍舞起來歡樂。歌聲迴盪在月色下。天越來越黑了,人們陸續回家了,我們也玩得精疲力盡,只好依依不捨的回家了。

今年的元宵節給我帶來了許多歡樂,也給所有的人們帶來了歡樂,真期待明年的元宵節呀!

傳統節日作文3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這天大家會聚在一起包元宵,吃元宵。南北對於元宵和湯圓的稱呼有所不同,但是在一起過節的寓意都是一樣的,預示着大家團團圓圓。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糰。我們先把手洗乾淨,拿出一隻碗。開始和麪了,只見爸爸在碗裏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爸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麪的工序完成了。

開始包湯糰了,我照着爸爸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後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進剛揉好的麪糰,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裏,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爸爸叫住了我説:“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裏滾一滾就不粘了。”我照着爸爸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了。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着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地上百子炮噼裏啪啦的響個不停。小孩子手持煙花棒飛舞着,歡笑着。

我愛包湯糰,但我更愛元宵節。

傳統節日作文4

每年的九月初九,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俗話説得好: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月去登高。每年的重陽節,無論多忙,我們都要到爺爺奶奶家,和他們團聚。

在去年重陽節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開心得來到了商店,我們東挑挑,西選選,終於選到了自己滿意的禮物------按摩器。因為爺爺年紀大了,經常會腰痠背疼,按摩器很適合爺爺。

重陽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買了好多菜,來到爺爺家。正好姑姑姑父帶着小寶哥哥也到了。我拿出我精心挑選的按摩器,小寶哥哥也拿出他親手做的賀卡送給了爺爺。我們爺爺説:“爺爺,你喜歡我們送給您的禮物嗎?”爺爺眼睛都笑眯起來了,把我和小寶哥哥一把摟進了懷裏,連聲説:“你們送的禮物爺爺很喜歡,我的寶貝們懂事兒了,長大了!”轉眼間媽媽和姑姑做好了飯菜,我們把菜端了上來,哇!好多菜,還有爺爺最愛吃的剁椒魚頭,大家一起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晚飯後,我對小寶哥哥説:“哥哥,我們用給爺爺捶捶背吧!”哥哥笑着説:“這個主意不錯哦!”於是,我讓爺爺坐在椅子上,我給爺爺捶背,小寶哥哥給爺爺捶腳!爺爺享受着我們的服務。我和小寶哥哥又給爺爺講了我們在學校裏發生的有趣的故事,爺爺樂得哈哈大笑了起來。“爺爺,我們不在您身邊的時候,您覺得痠痛了,就用按摩器!”我一邊按摩一邊跟爺爺説,爺爺連連點頭。

看到爺爺這樣開心地笑,我也很開心!我們以後只要有時間,就陪陪老人,陪他們聊天,陪他們吃飯!

傳統節日作文5

春節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歷史長河中始終都有着春節的影子。這不,很快的,一年一度的春節就要來臨了。

在等待着春節來臨的時候,每個人的心裏都對這個節日是期待的。我家裏人人都在期待着春節的來臨,這畢竟是一個大節,還是一個團圓節。這個節日裏,不管在外多遠的人們也都紛紛趕着回家,家鄉情結在這個熱鬧的團圓節裏格外的濃烈。

我期待着春節,期待着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年飯的那個晚上,期待着這個傳統節日帶給我們的喜悦。相較於我的期待,弟弟妹妹們的期待就簡單得多了,弟弟説,他喜歡春節這個傳統節日,因為在這個節日裏,他能吃到很多好吃的零食。妹妹則説,因為她又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所以她喜歡這個傳統節日。當然還有最不容忽視的一點,那就是,春節來了,紅包也就來了。

春節裏,紅色是主要的色調,熱烈的紅色在這一天裏裝飾着各家各户。就連馬路上都遺留着紅炮竹的紅色外衣,喜慶的一天裏,處處都是人們拜年的笑語。我喜歡春節,很多人都喜歡春節,因為這屬於人類的歷史文化,是已經每個人深入骨子裏的一種意識。

這個傳統節日為我們帶來了不僅有團圓的熱鬧,還有新年的希望。春節一過,新的一年又將開始,我們回首逝去的一年,在舊的一年裏我們可否留有遺憾?那麼在新的一年裏,我們又是否有新的打算?

過春節,這已然不是一種節日這麼簡單,春節結束了冬天,迎來了春天;結束了過去,走向了未來。過完春節,我們要在新的一年裏找到我們的新目標,要我們在新的一年裏擁有一個新的自己。

傳統節日作文6

昨天是元宵節,雖然過去了,卻萬分不捨,又回味無窮。故作此篇,紀念昨日元宵的美景,並抒發感慨之情。——題記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代詞人秦觀面對元宵佳節,在《生查子》中這樣寫道。亦唯有元宵佳節,才會有如此佳句。平日中古代禮儀是非常多的,一年中的熱情在今日便會釋放,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詩句,這也真可稱為“中國的情人節”。而今日的元宵佳節有戲劇性的與西方的情人節相逢,是一樂趣。

元宵節剛至時,是從睡夢中便迎來了。當第一縷陽光從窗外射入屋中,我睜開雙眼,覺得這是不尋常的一天,總算是清醒了,想到今日便是元宵節,心中萬分歡喜。

洗完臉,只聽媽媽喊道:“吃元宵了。”我迫不及待地衝出去,進入廚房,端起那熱氣騰騰的元宵,十分歡喜。這元宵是那樣白,那樣糯,進入口中的香甜,更是喜悦,無法用任何語言所能來表述。

吃過元宵,便出門去,哪個臉上不是洋溢着歡樂呢?雖然自此我也未曉得為何要過元宵節,吃着節日特有的元宵。去書上查元宵節的由來,又有頗多説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是富有美好願望的。那團團圓圓正是美好的寓意,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元宵,其樂融融,誰又能不歡快呢?

過元宵節,只有晚上才是這個節日的盛事。且出門去看,家家燈火通明,人們都出來了,煙火佔據了天空,是那樣的絢麗多彩。人們熱熱鬧鬧地走在街上,此時似乎無人覺得是夜晚,是如白天又更甚於白天的明亮,而歡樂也隨處可見。再抬頭去賞那月光,是那樣的明亮,那樣圓滿,這大概也是中國幾千年文化所代代期望的家人團圓。

元宵節已過,只留下對它的回憶,但卻抒發不少感慨。並留下無數期待……

傳統節日作文7

相信一提到粽子,大家都會想到端午節。端午節這天,媽媽一大早就進入廚房,準備給我們包粽子。於是我也搬來小椅子,看媽媽做的過程。粽葉在媽媽手裏繞成了一個圓錐形,好像一個漏斗。媽媽把在游泳池裏的糯米寶寶放入漏斗,蓋上粽葉,好像幫糯米寶寶關上門,讓糯米寶寶安心入睡,然後把門再加固,綁上一根長而細的線,這樣一個粽子就好了。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但粽葉在我手裏好像格外不聽話,好不容易把米灌進去,準備綁繩子時,糯米寶寶竟然蹬開了帳篷,弄的我手忙腳亂。媽媽見狀,過來幫我,並告訴我要領,在媽媽的幫助下,一個完整的粽子終於包好了。包粽子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卻很難。

我和媽媽邊包粽子,邊聊起端午節的來歷。原來在古時候,有位名叫屈原的人,他在國家衰敗之時,想為國家出力,卻懷才不遇,憤而跳江。他為官時,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念及他,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用粽葉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希望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因此,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就吃粽子悼念屈原,所以如今端午節也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聽完後我覺得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不知不覺中,所有的粽子都包完了,我趕緊把包好的粽子放進桑拿房,蒸了一會,粽子寶寶出鍋了,香氣四溢。於是我喊來爸爸、爺爺、奶奶一起品嚐。我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格外香甜。

過節真好!我們一家人圍着吃粽子,沉浸在節日歡樂温馨的氣氛中。粽子甜,家人的笑容更甜!

傳統節日作文8

月出於東山之上,蘇東坡如是説。

生活在這個屬於太行山餘脈的小城,看見月亮在東山或西山上懸掛,遊移,是司空見慣的。

而今天,九月中秋,月亮緩緩的升起在東山之上,靜靜地揮灑着薄涼的清輝。仰視着她的靜默,她的沉着與淡定,心忽然揪了一下;雖然兒子代表我去看望了他的外公外婆,畢竟我沒去,心裏的牽念依然;雖然通了電話,幾句家常,心裏還是過意不去。

我的家鄉是平原,記得小時候,到處是望不到頭的田野,看到的都是莊稼和樹木,對山沒有多少概念,直到小學時離開家鄉,來到這個很少有平地,除了上坡就是下坡的小城,山的概念才漸漸清晰起來。

家鄉的月亮總是從屋頂或樹梢上升起 ,很大很亮,月光如水,清澈明媚,感覺很近,彷彿上到房頂或爬上樹就可以夠得着。

每到中秋這天晚上,家鄉的習俗是祭拜月神。一張小供桌放在庭院西側,上面擺上自家蒸的月果,以及蘋果,梨等水果。媽媽會一直注意着東邊的天空,看月亮是否上來了,可以看到了。當月亮在屋頂剛一出現,如水的月光傾瀉下來,照亮了院子的一切,媽媽就會虔誠地跪在供桌後,雙手合什,衝着月亮祭拜,口中喃喃有詞。現在想來,雖然那時不知道媽媽唸叨些什麼,一定是乞求即將到來的秋收會有一個好的收成。之後我們就可以吃掉那些供品,因為據説,吃了上供用的祭品可以去災祛病。

後來,月餅代替了月果,但這個習俗依然傳承至今。有時趕到中秋這天回家 ,晚上上演着多少年來延續下來的對月神的祭拜,一家人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在靚麗的月光裏,樹影婆娑,親情無限,愛意濃濃,月圓人圓。

今天,九月中秋,月光如水,拉長我的影子,也拉長我的思念......

傳統節日作文9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熱熱鬧鬧的端午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要數喜氣洋洋的春節了,在這個長長的節日裏,人們除舊迎新、走親訪友,談天説地,其樂融融。

每年春節,我們一家都要到鄉下的爺爺奶奶家度過。在除夕來臨前,爺爺奶奶早早的就把家裏的各個角落都打掃得乾乾淨淨了,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爸爸媽媽也買了各種年貨,從除夕的白天開始就準備晚上的年夜飯。我也拿出了一份神祕禮物,那就是一副我自己寫的對聯:一路順風吉星到,萬事如意福臨門,橫批:狗年大吉。我迅速地摘下去年的對聯,清理乾淨後,再小心翼翼地貼上了我的得意之作,頓時家裏又增添了幾分過春節的氣氛。爺爺看着不住地點頭,誇獎我説:“不錯啊,比去年進步很多呀!”

除夕之夜,一盤盤可口美味的菜餚端上餐桌,我們全家圍在一起吃年夜飯,這天不管有多忙,家人都要團聚在一起吃飯,象徵着團團圓圓。吃完年夜飯,奶奶又忙活起來,準備年初一的早餐——酒釀湯圓,那可是我的最愛呢!而媽媽開始收拾碗筷、清理垃圾,因為大年初一是不能掃地倒垃圾的,因為那象徵着財富。今年,我決定和家人一起守歲,我們一邊看精彩的電視節目,一邊嗑瓜子説笑話。很快,在噼噼啪啪的炮竹聲中,趕走了惡獸“年”,迎來了農曆羊年。

大年初一,晴空萬里,真是個難得的好天氣!今天是相互拜年,問候的日子,我吃完湯圓,就向長輩們拜年,祝他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們也會給我壓歲錢,祝願我快樂成長,學習進步。

歡聲辭舊歲,笑語迎新年,我最喜歡過春節了,因為她象徵着新的希望,新的開始,充滿着積極向上的能量。

傳統節日作文10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很多,有吃月餅、賞月的中秋節,就吃粽子、賽龍舟的端午節,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喜氣洋洋的春節。

要説春節最温馨的時刻就是掛燈籠、貼對聯和吃年夜飯了。和爸爸一起貼對聯,和媽媽一起掛燈籠,紅紅火火、五光十色,到處都是濃濃的年味。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坐在一起,有説有笑,一邊吃着年夜飯,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餐桌上都是我最喜歡吃的菜,有紅燒肉、清蒸排骨,還有水煮魚,饞得我口水直流。我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夾菜,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給我和妹妹夾菜,一家人在一起好温馨啊!

過春節最高興的事就數放鞭炮和放煙花了。雖然近幾年因為環境污染不再放了,但我還能清楚的記得小時候放煙花的情景。天剛剛黑,我就迫不及待的拉着爸爸跑到屋外,我看着爸爸非常小心的點燃導火線後,就急忙像風一樣跑開,躲在遠處捂住耳朵,只聽噼裏啪啦一陣響,一串串煙火就飛上天空,在空中形成了美麗多彩的圖案,好看極了!

春節我最喜歡的一個習俗就是收壓歲錢。正月初一早上起來,我就跑到爺爺奶奶的卧室去拜年,我説:祝爺爺奶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每當這個時候,爺爺奶奶就高興的對我説:來!拿着,給你的壓歲錢。”然後我又跑去給爸爸媽媽拜年,這時爸爸媽媽就會塞給我一個紅包,對我説:又長大了一歲,要好好學習啊!”這些年收到的壓歲錢,我都存在我社小豬存錢罐裏面,在我需要橡皮、剪刀等學習用具時,拿出來買。

春節,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又有好吃的,還能收到壓歲錢,我真希望下一個春節馬上到來!

傳統節日作文11

陽光明媚的一個早晨,紅星小學六年級一班的一位小姑娘,穿着一身藍色的校服,胸前戴着紅領巾,紅紅的臉蛋,水靈靈的大眼睛,她在路上邊走邊想,今天是教師節,該送什麼給老師代表我的心意呢?送禮,不行。不行,送??,老師平時日夜操勞,給我們批改作業講解課文,有些同學弄不懂,老師一遍又一遍地給同學講解??,走着走着,就到了田野邊,一朵朵小巧玲瓏的野花美麗極了,這麼漂亮的野花送給老師當>禮物不是很好嗎?説着她便走進田野中摘起花來,然後用自己最喜愛的紅絲帶綁成了一束,準備送給老師。

一會兒就走到了學校,當走到李老師的辦公室前,她發現辦公室的門和窗都是敞開的,她將頭伸進窗子裏,左瞧瞧、右瞧瞧,一個人也沒有,空蕩蕩的,但李老師的辦公桌上已放好了語文課本、備課本??在備課本上還沒全乾的筆跡。説明李老師走了一會兒,可能有一點事出去了吧?小姑娘想。他她把頭探進窗子裏,從書包裏拿出摘好的一束野花,小心翼翼地放入老師的筆筒裏。這是她突然想起了李老師為她補課的那件事,

那次是因為她生病,已經幾天沒去上學了,功課也落下了好多,一天夜晚,小姑娘剛要睡覺,突然聽到“咚咚咚”的'敲門聲,她開門一看,原來是李老師,她問:“李老師,您這麼晚找我有什麼事嗎?”李老師説:“你幾天沒有上學,我是來給你補課的。”每當她想起這件事,就很感動,眼淚就忍不住要掉下來。

“李老師早”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後,趕忙離開了,向教學樓走去上課了。

傳統節日作文12

我的家鄉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其中我最喜歡元宵節和中秋節,不僅僅是因為有好吃的湯圓和月餅哦!最重要的還是節日的習俗。

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風俗和習慣;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傳統;不同的節日有各具不同的特色。

元宵節,傳統的習俗就是舞龍燈、吃湯圓。每逢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在這一天裏,每家都要吃湯圓。早上到上午的這段時間,賣湯圓的店鋪在這時候生意會特別的紅火,因為有很多人在這一天會買湯圓吃。當然,也有一些人家會買一袋糯米粉回家自己做湯圓。晚上,一家人坐在桌子前吃熱氣騰騰的湯圓,寓意在新的一年裏一家人會團團圓圓。吃完湯圓,這時候到了元宵節最精彩的部分——舞龍燈。熱鬧的敲鑼聲、打鼓聲,雙目炯炯有神的大龍頭,長長的龍身,漂亮的龍尾。龍燈轉過街道,就像“神龍擺尾”。龍燈經過的地方,家門口就會燃放煙花。五彩繽紛的煙花在藍得發黑的夜幕中綻放,就像一朵朵美麗的菊花。煙花,為元宵節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中秋節,傳統的習俗就是吃月餅、看圓月、賞桂花。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在這一天的夜晚裏月亮會特別圓。白天,人們會到商店裏、店鋪上去買水果月餅、蛋黃月餅、牛肉月餅……各種各樣的月餅。晚上,所有人都會到陽台上看月亮。八月十五,正是桂花盛開的時間,在夜晚大家會在空地上看白玉盤似的月亮,吃圓圓的月餅,這時,遠處還會傳來桂花的芳香。在月圓之夜賞桂花、吃月餅,這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在異國他鄉的人也會借皎皎圓月遙寄對家人的思念。

傳統節日作文13

八月十五,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在這樣的節日裏,最當仁不讓的“明星”就是月餅。

大約在一個月之前,在商場、超市、臨街小商店都已開設月餅專賣區,造型各異,包裝精美,各類,各廠,各式的月餅,使人眼花繚亂,一派喜迎中秋節的氣氛。

中秋節,雖然沒有春節那麼熱鬧,但從骨子裏,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文化中,流露着一種對家人,對家鄉的深深的思念。

在我家,每年臨到中秋前幾天,爸爸媽媽總會抽出時間,帶着我,帶着精心挑選的月餅,去看望爺爺奶奶,姥娘和姥爺,還有去姥姑、姥姨、姥舅等等十幾家親戚家。

剛開始,我還覺得挺新鮮,可是走了幾家後就感覺煩了,然後問媽媽:“咱們就這樣挨着去這麼多家送月餅有必要嗎?人家也不是沒有,煩不煩啊!”

媽媽摸着我的頭,語重心長的對我説:“孩子,你可不能這樣想啊!孝敬老人,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平時爸媽上班忙,顧不上,可是,在中秋節這樣的團圓的節日裏,我們就應該抽出時間去看望長輩們,感恩他們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給予我們的養育之恩及照顧之情,等你長大後,也要這麼做,不管多忙,也要回家看看,走走親戚。有句古詩講的很好,“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詩就是期盼團圓的詩句。”

我聽了媽媽的話以後,頓時明白了,也深深的記在了心裏。也在心裏默默的祝願全天下人們都能團團圓圓,沒有分離,也要把爸媽教會我的孝敬長輩傳承下去。

  中國的傳統節日繽紛多彩,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朝氣十足的端午節、綠色環保的植樹節,還有這一家團圓的中秋節。

我愛我們的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作文14

春節燈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着這些年年依舊的節日,和親人一起度過一年又一年的。這些節目,包含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濃濃的血脈親情,在這眾多的節日中,我則獨情於春節。

每年的春節,都異常的熱鬧,家家户户的門前都掛起紅燈籠,親戚朋友都大老遠的回到自己的家為的只是吃上這一年才有一次的團年飯。飯桌上,大人們都講述着這一年的所有經歷,而孩子們則毫無忌諱的吃着、喝着、玩着、鬧着。 我最喜歡的是大年三十的夜晚,等到了十二點整時,千家萬户都會拿出早已準備了許久的煙花,隨着“轟轟”的響聲,天空中綻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奼紫嫣紅,美麗極了,隨着這一陣陣聲響,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裳,早早地跑到親戚家,逐個地給長輩拜年。這時,長輩便會拿出好吃的點心和一個紅包塞進我的口袋中,望着自己的收穫,心中真是比吃了蜜還要甜,不禁開心的蹦跳起來……

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家中的主婦便都到廚房準備吃的去了,沒多大會兒,一頓豐盛的午餐便做好了,有香噴噴的烤鴨、烤雞、蒸肉,還有各種各樣的炒菜,但都以豬肉居多,因為家鄉人都喜愛豬肉嘛!不僅有菜,還有孩子們愛喝的各種飲料,大人們愛喝的各種酒、茶。飯間,家中的主婦總是主動地給大家盛飯、遞菜,讓大家吃飽、吃好。

大年的初四或者初五,我都會隨父母去外婆家,同樣給他們拜年,然後得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紅包,讓自己再一次陶醉在甜蜜中……

瞧,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熱鬧,充滿了人情味的春節。我愛我的家鄉,也同樣愛自己家鄉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