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選】兵馬俑作文彙編七篇

欄目: 兵馬俑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2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兵馬俑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兵馬俑作文彙編七篇

兵馬俑作文 篇1

兵馬俑是西安偉大的奇蹟。我一聽就心癢癢的 ,真想一下子坐飛機飛到那兒。

兵馬俑分為三個大坑,一號坑最大,裏面有六千個兵馬俑。兵馬俑有許多。如:騎兵,炮兵,矛兵,盾兵。鎧甲很威武,手中持着匕首,真是帥呆了。那些兵與將神態各異。有些兵一臉嚴肅,彷彿幾百個幽靈呆呆地站在那兒。還有些兵目光炯炯有神好像胸有成竹的的能打敗敵人。也有些兵眺望遠方,似乎擔心家人有沒有出事。更多的兵目光堅定,等着將領待命出征。將領有些翹着二郎腿,啃着下酒菜,喝着酒,悠閒直得。好像打仗不關他們的事。也有些將領用食指指着遠方,指揮兵卒,好像在説:“這次打仗一定要只許勝不許敗。”

馬的品種也不同,棗紅馬必須給將領騎,騎兵騎的是白龍馬,至於秦始王嘛,那當然要用不折不扣的千里馬。

秦國的兵馬俑果然名不虛傳。兵馬俑真是我國的一顆璀璨明珠。

兵馬俑作文 篇2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展出秦兵馬俑的湖南省博物館,我剛踏入博物館的門就被裏面的情況驚呆了,那兒是人山人海的,沒一個人都在不時的讚歎,我心想:“怎麼回有這麼多的人呢?他們有在讚歎什麼呢?………”一個個問題湧上了我的心頭。為另外弄明白這些問題我經過爸爸、媽媽的允許鑽進了人山人海之中。我剛進入人山人海看見許許多多的陶俑和陶馬。駕車和坐騎的挺立陶馬,臂肥腰圓,肌肉豐滿,筋腱隆實,鬃毛飛揚,馬頭方正,鼻大口闊,耳如削竹前縱,睛如系鈴圓睜,四蹄佇立,神駿機警,露出不待揚鞭即欲奮蹄神態,一看就知是可千里追風趕月的駿馬良驥。而敷千名恍若真人的陶俑,神態各異互不相同,喜怒哀樂,各有其情,表現出肖像性和寫生性特徵。、將軍俑身材高大魁梧,頭戴冠,足登方口翹尖履,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魚鱗甲,長鬚飄漓,額頭皺紋深刻,昂首挺胸,拄劍而立,氣宇軒昂,雍容大度,煥發出陽剛之氣。軍吏俑身穿襦,外披鎧甲,頭戴長冠,一手執兵器,目光炯炯,神情冷峻,表現出剛毅勇猛的性格。眾多的武士俑也塑造得十分生動傳神:有的年輕幼稚,眉宇舒展,洋溢天真活潑的神氣;有的老練深沉,額頭上皺紋橫布,記錄下生活對他的磨練;有的濃眉大眼,闊口厚脣,憨厚質樸;有的側耳凝神,聰明機敏;有的笑口微啟,開朗灑脱;也有個別的武士俑滿面愁雲,悠心忡忡。滄海桑田,雄壯的兵馬俑軍陣曾沉寂千年。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一代又一古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中,古老的兵馬俑煥發出了新的生命,走向了新的輝煌。

兵馬俑作文 篇3

我是兵馬俑,一個人類熟悉而又不太瞭解的名字。

我是秦始皇花費心思建造的陪葬品,見證了這個朝代的興衰,見證了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我的出土,震驚了全世界,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人類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

當我被現代人挖出來時,心中充滿喜悦。人們在感歎秦代人民的智慧才能和豐富的想象力的同時,我也被眼前新鮮的一切所吸引。

我多麼想講一講我的故事啊!我們那時候每人都身穿古裝,彬彬有禮。秦始皇也不像人們説的那樣兇殘暴戾,其實他是一個英明能幹,頗有遠見卓識的君王,將國家治理的條條是道,也為後朝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正因為他的仁慈,用陶俑替代最原始的“活人陪葬”陋習,才有了我的誕生,面世。

我在現代人的眼中儼然是一個“大明星”,每天來“拜訪”我,來看我的有很多,有學生、老師、工人……有些人對我很尊重,有些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對我開着閃光燈拍照,還對我丟垃圾。不過現在經濟發達了,誰要是碰我一下,呵!那就賠錢吧!誰要是想跟我合照,哼哼!白日做夢!只能與我的相片合照,還要收費,我現在可是個貴人呢!

連我這個幾千歲的人都知道文明禮儀,現在的人為什麼卻要肆無忌憚的去破壞這份美好呢?他們在我面前胡亂拍照,只管這張拍的好不好,怎麼P圖,這個衣服那個衣服的,完全不顧導遊的講解,有的甚至還往俑坑裏丟垃圾,這樣的行為太不應該了!

作為一箇中國人民,我們要遵守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懷敬畏之心,愛惜、保護古文物,把我們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好好延續下去!

兵馬俑作文 篇4

5月2日,我同爸爸媽媽一起參觀了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我們主要參觀了兵馬俑紀念館、1號坑、2號坑、3號坑。

站在1號坑前,我們看到坑裏按兵種不同分為步兵俑騎兵、俑車兵、弓箭手、將軍俑等,只見這些兵馬俑相貌各異,有的沉穩剛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有的凶神惡煞,他們分別穿着不同的戰袍和鎧甲,真可謂是栩栩如生。排在後面的陶馬高1。5米,長2米,體形健碩,昂首佇立,鬃毛分飛,表情機警敏捷,匹匹都象奔馳在戰場上的駿馬。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兩輛銅馬車,它們車蓋是圓形的,馬車是方形的,代表着天圓地方。其中一輛車蓋形如龜殼,寓意着乘車的人像龜一樣長壽;另一輛銅車上堅着一個陽傘,那把傘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可根據太陽的位置靈活調動,以便遮擋陽光,傘還可以從車上拆下來,插在地上或用手高舉。每輛馬車前面都有四匹神態各異的馬拉着。在每匹馬中都有橫樑,用來控制馬與馬之間的距離。駕車人手中握着六條馬韁繩,它們是用來掌握每匹馬前進速度和方向的,可見駕車人一定具有着嫻熟地駕馭技能。車輪部件細微處都雕刻得極為精緻,這兩輛馬車的設計精巧實在讓人歎為觀止。

兵馬俑作文 篇5

秦始皇兵馬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陵以東1。5千米處,不僅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

在殷商時期,奴隸主死後,奴隸就要作為殉葬品,與奴隸主同埋。周王朝大量抑制人殉,但並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人殉復燃。及至秦國,便正式廢除了人殉制度,開始以俑殉葬。

一號坑緣於1974年3月被農民挖井發現。兵馬俑可分為高級軍史俑、中級軍史俑、下級軍史俑、一般武士俑。他們個個都被雕得惟妙惟肖。有的兵馬俑手握青銅長劍,準備奮勇殺敵;有的手持盾牌,拼盡全力地抵抗敵方士兵;還有的手拿弓弩,正在拉弓射箭……不知不覺間,我也有了身臨其境之感。怪不得它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成了一張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金字名片呢!

二號坑最為壯觀,分為4個單元。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有弩兵俑220個,有的立着射擊,有的跪着射擊,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單元位於俑坑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個個五官清晰可見。有的前蹄飛起,有的蓄勢待發,還有的後腿踢着泥土,準備與敵人決一死戰。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由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鞍馬俑排成11列。他們都站得筆挺,目視前方。似乎只要聽到將軍一聲令下,他們就會衝出去奮勇殺敵。我不禁感歎勞動人民的妙手。

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項羽的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的.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十分鮮豔。從內部佈局看有一個指揮部,裏面還有許多將軍皺着眉頭,彷彿在思考軍事方案。

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據推測,這可能是秦末農民起義造成的。

兵馬俑淋漓極致地展現了秦朝時的輝煌,以及勞動人民的智慧。看着這一排排的兵馬俑,一股自豪感便會油然而生。

兵馬俑作文 篇6

大千世界,奇觀多處有云南石林、黃山,錢塘江大潮等奇觀讓我們驚歎不已。可是這些事物都比不過世界八大奇蹟之秦始皇陵兵馬俑。

暑假期間我隨着爺爺奶奶和幾個哥哥去了一趟秦始皇陵兵馬俑。

七月二十五日的上午,夏日炎。我們那輛要去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人太多我們好不容易的擠上車。在去的路上,風景非常優美,沒來看過的人對這裏的風景讚歎着。風景如詩如畫一絲微風吹到花兒那就像柔軟的絲線扭來扭去。花兒五顏六色讓人看了眼花繚亂。小草非常茂盛,到現在還有水珠在草那綠油油的,金銀透剔的,讓人眼睛睜都睜不開。微風一吹樹發出噼裏啪啦的響聲讓人聽了舒心。車到站了,我下來看見了許多少,真是人山人海連一個能站穩的地方都沒有。一眼望去男的、女的、老的、年幼的甚至連外國人都來參觀了。

一踏進大門發現秦始皇陵兵馬俑這幾個醒目的字金光閃閃。這裏的樹為人乘涼,中間有一個巨大花壇。

秦始皇陵兵馬俑有三個俑,共一千八百多個俑人。已經掘土出來七百個。這些俑人裏面有將軍俑、軍土俑、車馬俑和軍吏俑。這些人物身份不同,騎着不同的馬,穿着不同的衣服。我仔細觀察,發現最前面的是將軍俑,他們騎着“寶馬”持着寶劍威風凜凜。後面的沒有盔不過他們挺立着,精神抖擻這應該是軍土俑……看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這些肯定是最小的一層官。走到後面,聽着導遊的訴説看着文字,我彷彿身臨其境在這的古戰場上。我覺到了一股可以讓我衝鋒,讓我廝殺的感覺。

這些俑人都是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做出來,在科技不是很發達的兩年前,這些工匠作出令人驚歎的俑人,這充分展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才華。

下午我戀戀不捨的和爺爺奶奶離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路上我心浪翻滾思緒萬千。我想,我們中華民族真不愧為一個有着燦爛文化遺產的偉大民族。

兵馬俑作文 篇7

西安的兵馬俑舉世有名,來到兵馬俑博物館,首先就買了票,請了個導遊就要開始參觀了。

首先導遊帶我們走入一號坑,映入眼簾的是許多的兵馬俑,導遊跟我們説:“這時一號坑,裏面有6000多個兵馬俑,裏面包含前鋒部隊、戰車、戰車側翼、中鋒……”我仔細一看,原來每個兵馬俑都不同呀,他們神態不一,動作不一,臉型不一,甚至身高也不一樣,真是奇妙!古代任命可真有想象力呀!這真是巧奪天工!這麼多的兵馬俑竟然可以不重複真令我佩服。怪不得秦始皇能南征北戰,統一六國。

走完一號坑,我們就來到了二號坑,二號坑是一個支援部隊,裏面有跪射俑,立射傭,戰車,立射傭和跪射俑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軍陣。右腳跪下,左腳立起,身着戰甲,腳蹬長靴,表情嚴肅,髮髻向左,手上彷彿拿弓箭,而立射傭差不多跟跪射俑一樣,只不過他是站起來的,為什麼他們沒持兵器呢?根據專家推測因為埋在地下的時間太長的緣故,這些兵器全部腐蝕掉了所以這些傭的手型明顯有“握”和“拿”卻兩手空空。我彷彿聽見了設計的“刷刷刷……”看見了密集的箭,聞到了濃烈的火藥味。

接着我們又來到了三號坑,聽導遊説,三號坑是一個司令部專門指揮部隊的,裏面有兩輛馬車,一輛是當護工的,一輛是秦始皇的。秦始皇真是雄才大略,我不禁看到了馬蹄揚起的灰塵,聽到了馬蹄踏在地上的聲音。我彷彿看見了他坐在戰車上指揮千軍萬馬,統一中國,南征北戰。

導遊還説了四號坑沒開放,是一個儲備糧食的地方。

這隻地下軍隊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心血,這是我們祖國的驕傲,這麼壯觀的景象,怪不得成為了世界的第八大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