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熱門】兵馬俑作文8篇

欄目: 兵馬俑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5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兵馬俑作文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兵馬俑作文8篇

兵馬俑作文 篇1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於中國北部陝西省臨潼縣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秦始皇陵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着都城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着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佈着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秦陵陵園東側1500米處。目前已發現三座,坐西向東呈品字形排列。其中共出土了約7000個秦代陶俑及大量的戰馬、戰車和武器,代表了秦代雕塑藝術的最高成就。兵馬俑陪葬坑均為土木混合結構的地穴式坑道建築,象是一組模擬軍事隊列、旨在拱衞地下皇城的“御林軍”。從各坑的形制結構及其兵馬俑裝備情況判斷,一號坑象徵由步兵和戰車組成的主體部隊,二號坑為步兵、騎兵和車兵穿插組成的混合部隊,三號坑則是統領一號坑和二號坑的軍事指揮所。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西側出土了兩組形體較大的彩繪銅質車馬,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所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結構最複雜、製作最精美的銅鑄馬車。它與兵馬俑交相輝映,為始皇陵增添了新的光彩,也為研究秦代歷史、銅冶鑄技術和古代車制提供了實物資料,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青銅之冠” 。

兵馬俑作文 篇2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專程去臨潼參觀聞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馬俑,終於一睹其風采。

導遊告訴我們,秦始皇兵馬俑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導遊的話音剛落,我便迫不及待地飛奔進館內。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一號俑坑。三個俑坑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一號俑坑了。一號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面積約為14220平方米。一號俑坑為步兵部隊。一排排的俑人,神態、動作各不相同。士兵們手拿弓弩,整裝待發,彷彿一支所向披靡的部隊,浩浩蕩蕩,即將出徵。除此之外,俑坑中還有各類青銅的兵器和鐵器。

走出一號俑坑,我們又來到二號俑坑。二號俑坑呈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軍陣也最為壯觀,是遊客們通常參觀的俑坑。

跟隨導遊,我們來到三號俑坑。三號俑坑呈凹字形,面積為520平方米,三號俑坑就像是統帥一、二號俑坑的指揮機關。

走出秦始皇兵馬俑,我不禁感歎: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才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為古代勞動人民能創造出如此氣勢宏偉的陶工藝品而感到自豪!

兵馬俑作文 篇3

秦兵馬俑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它是家喻户曉、舉世聞名的珍貴歷史文物遺產。它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0千米的臨潼區。

今年暑假,我就有幸來到臨潼參觀兵馬俑。

買了門票,進入眼簾的便是一段羊腸小路。哇!這兒可真大呀!我們隨着講解員阿姨的腳步,走進了博物館大廳。

我們參觀完博物館,對兵馬俑有了大概的瞭解。便向今天的參觀目標--俑坑出發。

聽講解員阿姨説,這裏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在三個俑坑中,就屬一號坑最大,總面積就已達14260平方米,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足有一個半足球場那麼大。一號坑不僅最多,而且兵馬俑也最多,竟達到6000個左右。聽完這些介紹,就早已被嚇得甘拜下風。走在拱形大廳之上,向遠鳥瞰,那一排排、一列列整齊的軍隊多麼像當年秦始皇帶領的南征北戰的大軍啊!

6000多個俑,6000多張臉,6000多個動作。講解員阿姨介紹,經專家研究,俑坑裏的兵馬俑竟然沒有一張相同的臉。我仔細端詳着離我最近的那個兵馬俑,他惟妙惟肖,活像一位威風凜凜的戰士,每一個都是如此,真像一支所向披靡的大軍隊。

就這樣,我以激動的心情參觀完了兵馬俑,同時也領略了兵馬俑的氣勢宏大。

兵馬俑作文 篇4

哥哥在西安上學,假期回來給我捎回來一盒兵馬俑的工藝品。打開包裝盒,古色古香的兵馬俑立刻就出現在了我的眼裏。

盒子裏共有四個人傭和一個馬傭。

三個人傭分別是武士傭、文官傭、跪射傭和將軍傭。

武士傭穿的衣服很簡單。長袍、短上衣。上面佈滿金色的金屬鱗片。那應該是古代武士打仗時用來保護自己的鎧甲吧。武士的頭上扎着一個向左傾斜的簡單的髮髻。他方臉,高鼻樑、大眼睛,鼻直口方,眼睛瞪得圓圓的,好象一對銅鈴,顯得炯炯有神、英姿勃勃。文官傭穿的衣服也是長袍,僅僅胸部有一排鱗片似的鎧甲。跟武士傭不同的是他的衣服上有兩條飄逸的絲絛垂在胸前,一下子就顯得很斯文的樣子。而且他的頭上帶着文官那樣的方形的高帽,脖子上還象今天的女孩那樣圍着圍巾。這些裝束都把他的身份體現出來。他也長得很英俊。也是方臉、高鼻樑大眼睛,但眼神比武士傭的温和多了。跪射傭是跪着的。左腿屈膝,右腿跪地,一手捂在胸前、一手放在大腿側,眼睛凝視着前方。看他的衣服跟武士是一樣的,他可能也是一個武士吧?他正在彎弓射箭嗎?看着不象。他更象跪在那向長官彙報什麼呢?可他為什麼叫跪射傭呢?最威武的就是將軍傭了。將軍傭的身上是很複雜的長袍鎧甲,不僅胸前有鱗片,而且上面有各種裝飾的帶子、扣袢、花邊。將軍頭上帶着象龍角那樣的高帽,脖子上也圍着絲絛,臉上表情莊嚴凝重,顯得威嚴無比。看他的`年齡也很大了,一定是一位久經沙場、戰功卓著的老將軍吧?還有一個就是馬傭,馬的身上也披着黃金的鞍子,它正昂首挺胸,耳朵直立,雙眼圓睜,望着遠方,嘴大大地張開着,好象正在發出響亮的嘶鳴,它一定是在渴望遠處的疆場吧?

這幾個兵馬俑神態各異,惟妙惟肖,好象活生生的人和馬一樣。而且一律都是土黃色,還特意在有些地方塗抹上了銅綠色,顯得很古老。好象是真的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兵馬俑一樣。如果不知道情況,説不定還真的把他們當古董了呢!

這盒工藝品很有趣,我喜歡它!

兵馬俑作文 篇5

位於我國西北的咸陽,曾經是當時東亞乃至整個亞洲最為強大的國家秦。雖然如曇花一現,但它為世界留下了不朽的長城和永遠守衞中華的兵馬俑。那一個個鮮活的兵馬俑為人們講述着千年之前那段血腥與生機並存的歷史,那威嚴的軍陣與磅礴的氣勢告訴世人他們是百戰餘生的戰士,是敵人眼中可怕的死神,他們的刀劍如同死神的鐮刀收割着敵人的靈魂,正是因為這強悍的戰力與絕對服從的意志使的秦皇死後也要把他們帶入自己的陵墓,使他們為自己守衞皇陵直到永遠,在當時秦國士兵的意志可以説是非常之強,他們橫掃六合完成統一大業,北拒匈奴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馬,南打百越為祖國擴土開疆。

這樣的軍隊發達的今天也很難找出幾支。我十分敬佩這樣的軍隊不止是因為他們的赫赫戰功,更是我敬佩的是他們不移的信仰,在當今社會多是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來之徒,很少為了堅持信仰而放棄利益,隨着時代的發展一些珍貴的東西卻被人們所遺忘了。

兵馬俑作文 篇6

我和媽媽去西安參觀了兵馬俑,印象很深。

秦兵馬俑在陝西西安的臨潼區出土,它是秦朝的陪葬品。兵馬俑的修建始於秦始皇登基,當時他只有十三歲,一直到五十歲,也就是秦始皇去世的時候,陵墓一直修了三十六年還沒修好。

三十六年中,秦始皇徵集了無數能工巧匠,製造了八千多個無可挑剔的兵馬俑,就連指甲都一絲不苟的雕上。兵馬俑一共被分成三個俑坑,一號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由步兵俑、武士俑和戰車組成。二號俑坑只有一號俑坑的一半,約6000平方米,由弩兵俑、跪射俑、立射俑和戰車組成。三號俑坑面積最小,只有520平方米,考古學家認為它是我們所説的指揮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令全中國人自豪,令全世界人驚歎!

兵馬俑作文 篇7

去年,爸爸帶我去了兵馬俑。

一進大門,“陝西秦始皇陵兵馬俑”九個大字映入眼簾,再往裏看,透過一扇玻璃門,一個俑坑中整齊排列幾千多名士兵,好不氣派。就這一眼,我已經被他的氣勢所震驚了!

走進一號坑,我終於見到了地下大軍,他們個個手持兵器,弩箭,身披鎧甲。戰馬的前蹄揚起,造型也栩栩如生。一手鞭策馬前進一手緊握兵器的戰車俑更是震懾出一種英勇威武的氣魄。整個軍隊規模龐大,佈局嚴密,氣勢磅礴。

接着,我們來到了二號坑。它由四個方陣構成,跪式和立式的弩兵個個手持弩弓,目不轉睛地注視前方,張弓待發。步兵一手持盾防禦,一手持矛攻擊,眉宇間彷彿有一種必勝的信念。四個方陣組合為曲尺陣型,攻防兼濟,應變靈活。

比起前一,二號坑,三號坑更像是主基地,它有駟馬戰車一輛,除兵車俑外,其餘衞士手持皇陵儀仗,端莊肅穆,威嚴無比。看樣子,它是這支軍隊的統帥指揮部分。

時光飛逝,參觀在不知不覺中結束,我感慨萬分:兵馬俑真不愧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兩千多年前科技不發達,卻實施了現在也無可比擬的偉大工程,這全在於勞動人民勤勞的手和智慧的心啊!

兵馬俑這個凝聚了無數勞動人民心血的工程,是中國的驕傲。

兵馬俑作文 篇8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來到了西安。早就聽聞“秦兵馬俑”的盛名,今日一來,怎能不看?在我的懇求下,我和媽媽來到了西安以東30多千米臨潼觀賞兵馬俑。

在導遊的指揮下,我們來到了一片茂盛的小樹林裏。小鳥“吱吱”叫着,似乎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又似乎在向我們講述西安悠久的歷史。往裏走去,進了一座大廳,我們來到了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在驪山為自己建的陵墓,歷時38年才修建完畢。1974年,在驪山陵東側3裏處,發現3個兵馬俑陪葬坑,俑坑規模宏大,內藏文物豐富,是研究秦代軍事和雕塑藝術的珍貴資料。”導遊聲情並茂地為我們介紹,“1987年,它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呢!”“快,快!”我已經不受語言的控制了,只想早點見到秦兵馬俑的壯觀。

“哇!”到了俑坑,我不禁失聲叫起來。遠遠望去,人和馬整齊排列着,好似一支正要出征的大軍。我快跑了幾步,想仔細看看。“一位將軍耶!”在800軍士中,我一眼便看中了那身材魁梧、威風凜凜的將軍。只見他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站在隊伍前列,好似在指揮身後的士兵前行。我們還看了武士傭、騎兵俑、車兵俑、馬傭等等。不過,我最感興趣的是弓,弩手。他們雖不如大將軍神氣,可是兩眼直視前方,或立或跪。我放佛又回到了幾千年前,見到了他們個個張弓搭箭,隨時準備將利箭射出去的英勇模樣和如銅鈴般的眼,莊重的神態……

通過這次旅行,我深刻明白了:秦兵馬俑是中國的象徵也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

啊!我愛你,秦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