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週記

迎中秋週記400字

欄目: 週記 / 發佈於: / 人氣:2.04W

過中秋,在我國是一項十分古老的習俗。下面我們來看看迎中秋週記4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迎中秋週記400字

【篇一:過中秋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傍晚,夜幕開始慢慢降臨。天上的小鳥早就鳴叫着回了巢。晚霞也逐漸消失了,不見了它們的蹤影。黑色的幕布籠罩了整個大地。月亮也已經升上了天空,竭力驅趕着黑暗。

“哇,今天的月亮好圓呀!”我身邊的弟弟突然叫了起來。我説:“怎麼大驚小怪,中秋節嘛,月亮當然又大又圓!”“果然如此啊!”旁邊的妹妹接着説。這時,我發現天空中的星星特別少,真是月明星稀呀!

今天晚上的小菜特別豐盛:有糖醋魚、排骨綠筍湯,白斬雞……真是讓我看得眼花繚亂。吃飯的時候,我覺得特別好吃,吃得津津有味。平時,一頓飯我要吃半個多小時,今天我吃得特別快。不到十分鐘,我就吃完了飯。爸爸誇我吃得快!我笑了,心想如果每一天的小菜都這樣好,那我的飯一定會天天吃得快。今天,我們家裏到的人也特別多,真的是吃了一餐團圓飯。

吃完飯,過了一些時間,我去把月餅盒子打開,然後分給每一個人一個月餅。大家坐在院子裏一邊吃着月餅,一邊欣賞月亮。我抬起頭看着深藍色的天空中那一輪金黃色的圓月,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篇二:快樂的中秋節】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是傳統的中秋佳節。又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

今天,我們全家人到奶奶家去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我們就到奶奶家的陽台上去賞月,突然姐姐給我們提了個建議説這樣吧,今天是中秋節,是團圓和賞月的節日,我們姐弟4人就來比揹帶有月亮的古詩吧!“這個建議好”媽媽高興的説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媽媽的話剛剛説完,弟弟就來了一句,然後我又接了一句“少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姐姐不假思索的説道“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好”2伯説的,背得好!哥哥也不甘示弱,他學着古代詩人的樣子,一邊搖着腦袋一邊背到“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他那油嘴滑舌的樣子,惹的我們哈哈大笑。弟弟覺的他被我們給冷落了就故意説:“我想到了一句!”我們異口同聲説,“是啥呀?”弟弟笑了笑喊道:“月亮代表我的心”説完就唱了起來……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

時間過的可真快,現在已經9點多了,就這樣我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奶奶家,我們全家人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篇三:快樂的中秋節】

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每逢中秋的夜晚,小朋友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提着燈籠,快樂地滿街跑。

我們也不例外,提着燈籠和蠟燭往天台跑去。天台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小朋友快樂的臉上,顯得十分可愛。我們坐在板凳上,欣賞着美麗的月光,品嚐着美味的月餅,十分開心。這時,一位小女孩走了過來,坐在板凳上,記錄着這快樂的時刻。温柔的月光照在小女孩那恬靜的臉上,顯得十分美麗。正當我們高興的時候,微風吹來,把蠟燭吹滅了。們只好重新點燃蠟燭。

夜色漸漸暗了下來,人們的笑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繁星在天空中頑皮地眨着眼,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着綠茵茵的草叢,極像一隻擦亮的銀盤。啊,眾星捧月的景色多美啊,多像媽媽在和孩子們講故事,孩子在聽得入了神。

月亮漸漸升高,她身穿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温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樹梢,留下温和的笑容。中秋的夜色多美啊,在我的童年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四:難忘的中秋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確,中秋節的前一天,奶奶就打來了電話,讓我們去過中秋節。

我們一到奶奶家,就已經可以吃晚飯了,奶奶可熱情啦,桌上的飯菜豐盛極了,有一隻只大紅色的龍蝦,一塊塊烤熟的豬肉,還有綠油油的青菜、黃燦燦的玉米餅、白切雞肉、紅燒鯽魚……這些都是我平時最愛吃的小菜。可是今天我無心品嚐這些美味佳餚,因為我急着要去賞月。奶奶説:“現在還下雨,沒有月亮出來。

好不容易等到停雨,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袋月餅就像兔子一樣竄到了門外。可是月亮被前面的房子遮住了,我急的上竄下跳,連忙叫來了我的助手——爸爸來幫忙。我坐在爸爸的肩膀上,終於看到了月亮,月亮又圓又亮,好像還在走路呢!它把銀光灑下大地,把黑夜照得如同白天一樣明亮。定睛一看,月亮上好像真有傳説中的嫦娥和玉兔呢!

我們拿出月餅準備對月品嚐,這時媽媽提議:我們來説帶月的詩句,説出了才可以吃月餅。我們都同意了。我先説:“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説:“秦時明月漢時關”、“月落烏啼霜滿天”。接下來該爸爸説了,可是他説了“海上生明月”,下面就説不下去了,就胡亂地説了句“十五月亮十六圓”,惹得我們哈哈大笑。

【篇五:中秋節】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們傳統的節日。今天令我特別開心的是姐姐她們一家回來了,和我們一起過節。

晚上,我們坐在一起,一邊吃着月餅,一邊等着月亮出來。那月餅可真香,有橙子味、荔枝味、蛋黃味,還有蘋果味。姐姐最愛吃蛋黃味,我最愛吃荔枝味,爸爸、媽媽最愛吃的是蘋果味。奶奶正忙碌着敬月亮,我和姐姐幫忙搬來了一張桌子,奶奶在桌上放滿了水果和月餅,我還幫忙點起了蠟燭。爸爸在門外放起了鞭炮。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月亮出來了。於是我立刻抬起頭來,只見天上的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半邊臉躲在雲層後面,探着腦袋張望着,漸漸地整個月亮從雲層裏鑽了出來,掛在天空,像個晶瑩剔透的大圓盤。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身上,灑滿了整個大地,照亮了整個世界。

我問爸爸:“我們為什麼要敬月亮啊?”爸爸説:“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節,也叫團圓節。每年這時都要敬月亮,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哦,我知道了,我學的古詩中也有這樣的一句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説道。爸爸笑着説:“説得好!敬月亮還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

聽到這裏,我覺得我真是太幸福了,祝願家家户户都像我們家一樣幸福!祝願所有的小朋友們像我一樣快樂!

【篇六:中秋之夜】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中秋之夜月亮顯得格外圓也特別亮。家家户户都喜歡座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據説吃月餅像徵着閤家團圓幾百年來我的家鄉一直有這一傳統風俗。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陽台上一邊賞月一邊吃着月餅。桌上的月餅各式各樣有豆沙月餅、水果月餅、火肉月餅……還放着各種糖果。月亮漸漸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圓月彷彿像一個大月餅微風吹拂着我們的頭髮像媽媽的手在輕輕地撫摸着我的頭這時勞動了一天的奶奶開始為我們講起了“吳剛劃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許多神話故事。聽聽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圓月我覺得自己也彷彿進入了角色。

這時在一邊喝着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話茬他用手指着圓月説:“你看月中的吳剛正在砍桂花樹呢?”我抬頭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個人在使勁地在砍一棵樹呢。爸爸又喝了一口茶笑容可掬地説:“吳剛砍了一年才從桂花樹砍下一片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就變成了金葉子這一片金葉子會掉在人間最勤勞的人家門口這家人便會富起來所以你長大了要勤勞勤勞就是財富。”聽着爸爸的故事我又一次進入了想像之中我彷彿看到那桂花葉子正在飄飄悠悠地從天上飄下來正巧落在我家的門口……

沙、沙、沙……起風了旁邊的樹木起伏不停我彷彿像童話中的小仙子在夢中游蕩……

王樹軍老師薦評:中秋賞月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小作者以這一傳統風俗為線索完整地記載了一家人賞月時的歡樂場面讚揚了勤勞致富這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篇七:中秋節】

過中秋,在我國是一項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人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隨着社會的發展,這種風俗逐漸影響到民間

中秋節,大家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説:“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吃月餅寓意成家人團聚的象徵。

説起月餅,大家一定都想到了賞月吧!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時,形成了以賞月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賞月,你們一定都知道了,不過,“拜月”的故事你們有沒有聽説過呀?嘿嘿,讓我來給你解釋解釋吧。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年幼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的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就任命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説了這麼多,我都累了,讓我們一起賞月吧。瞧,今天的月亮多亮啊!

【篇八:中秋節賞月】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而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賞月、吃月餅都是必不可少的事。

瞧!我們家早早地在陽台擺設了一個宴席,上面有月餅、橘子、蘋果等等。我們邊吃邊等着天暗下來……

終於夜幕降臨了,我看到一個明亮的月亮從山坡上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的穿過一個一個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着、升着,突然,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淺了,然後又變白了,白了!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了。圓園的、亮亮的,它是那樣的可愛、那樣的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看着這潔白的月亮,引起了我的想象。嫦娥偷吃了仙藥,正在寂寞的廣寒宮裏守着夜;吳鋼正在月亮裏砍桂花樹,我多麼想去陪寂寞的嫦娥啊,又多麼想去幫助吳鋼砍桂花樹,而且還想去逗一逗正在搗藥的小玉兔呢。

這個中秋的夜晚,我們一家一邊賞月,一邊吃着香甜的月餅,真幸福。

Tags:中秋 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