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敍事作文

初中敍事散文範文

欄目: 敍事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1W

範文一:簡單的生命】

初中敍事散文範文

曾經有人告訴我,櫻花最美的時候,不是在它開得如火如荼的豔麗時分,而是在它即將死去之時,每一朵花的細碎花瓣都凋零於空中紛紛揚揚。

櫻花落的時候,最美。

曾經有人告訴我,一個人最快樂的時候,不是他終於取得了成功時,在別人的羨慕與祝賀中笑容燦爛,而是在失敗的痛苦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永不言敗的自信與努力的過程,最快樂。

曾經有人告訴我,最亮的光芒不是城市夜景中如白晝般的燈火通明,而是在漆黑的山路上,那些趕路上學的孩子們燃起的那一星火把。

為需要而在黑夜中燃起的光芒,最明亮。

曾經有人告訴我,世界上最美味的東西,不是山珍海味的滿漢全席,而是一個寒冷的冬夜,一個接的乞討者從施捨的人手裏接過的一碗熱粥。

能夠温暖人心的食物,最美味。

曾經有人告訴我,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笑容不是有着天使面容的女子的傾城一笑,而是一個幾乎走投無路的人終於為家人謀到一份薪水微薄的工作時,那種舒心的笑容。

生活的笑容,最具感染力。

曾經有人告訴我,世界上自認為最絕望的女孩在想要自殺時被父母救下,父母告訴她,世界上最絕望的人不是自殺未遂的你,而是看着絕望的你痛心萬分而又無能無力的我們。

因為愛的力量而衍生的黑暗,最絕望。

所以生與死的凋零同樣美麗,快樂也可以在痛苦中衍生,在需要時燃起的光芒,像希望一樣明亮,感恩之心最美麗,温暖人心的善舉最令人舒心,而愛與陰影同在。

所以生命是簡單的,熱愛與尊重生命,努力快樂,燃燒希望,温暖他人,掌握愛與被傷害的尺度,而無論何時,請帶上感恩的微笑。有人説,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範文二:倒掉鞋裏的沙】

星期天,兒子玩耍歸來,一進門就迫不急待地喊:“媽媽,快幫我把鞋脱了,倒掉裏面的沙子。”把鞋收拾乾淨,重新穿上,兒子跺了幾下腳,滿足地笑了。“這下可舒服了。”無獨有偶,兒子剛下樓,女兒回來了,她把鞋一脱,赤腳坐在沙發上:“跑了半天,累死我了,可憐的腳疼死了。”不舒服,就另換一雙吧。我勸她。“千萬別,為漂亮哪顧得舒服。”

同樣是鞋子,兒子講究的是感覺,女兒在意的卻是外表。由此,我不僅想到商店裏那些琳琅滿目的鞋子,還有那些穿着各式各樣鞋子,匆匆行走的路人。

鞋子,高中低檔,最名貴的莫過於灰姑娘那璀璨奪目的水晶鞋,最平凡的無疑是村民腳下那千針萬線自做的布鞋。誠然,水晶鞋華麗高貴,豔壓羣芳,可是,千萬別忘了,唯有美麗絕倫的灰姑娘,穿着才正好大小合適。

人生如鞋,命運如鞋,婚姻如鞋,事業如鞋,舒適與幸福,全憑自己的感受,外人根本無法體會和理解。他們表現的方式也無非只有兩種,一種是寫在臉上,不合適,就整天無休止地抱怨,甚至乾脆扔掉鞋子,赤腳走路。合適,就無憂無慮,沾沾自喜,幸福時刻掛在臉頰。另一種則是藏在心裏,逆來順受地忍耐,為了所謂的面子,委屈求全,人前人後則還要裝出優美快樂的姿勢。

在當今競爭的時代,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人們常常是你追我趕,誰都希望自己出人頭地,鶴立雞羣,事業一帆風順,成為浪尖上的佼佼者。要求進步當然無可厚非,可是,慾望和虛榮心也時時推波助瀾。生活畢竟是實實在在的,沿途佈滿了坎坷和挫折,就如我們在一望無際的大海里搖櫓航行,水面絕不會永遠風平浪靜,陽光明媚。狂風暴雨隨時都會無情地襲來,你是搏擊風雨,勇往直前,還是一厥不振,跌入無底的深淵,消失得無影無蹤。倘若能夠順利的到達幸福的彼岸,當然值得欣慰。否則,悲觀消沉失望,未來便是一塌糊塗,在唉聲歎氣中生活的人,是不可能抓住幸福之手的。這時候,貪婪虛榮絕望,猶如灌滿沙子的鞋,成為你跋涉的絆腳石,令你喪失前進的信心,從而放棄追求的目標和理想。殊不知,成功不是必然的,努力卻是必須的。

趕快徹底倒掉鞋裏的沙子,輕裝上陣,以一顆平凡寧靜的心,去對待事業生活中的不如意,使阻力變動力,讓感受跨越浪漫,重新找回人生的軌跡,恪守執著,過濾往日的泥濘坎坷,做一名優秀無比的勇敢舵手,讓自己的生命之樹,事業之花,枝繁葉茂,五彩繽紛。縱然你不在輝煌耀眼,縱然你不在發號施令,縱然你不在春風得意,縱然你不在腰纏萬貫,但你卻感受到了生命的真實,靈魂的淨化,平凡的快樂,幸福的人生。

我見過一對夫妻,雙雙下崗,在學校門口賣燒餅。冬天,寒冷的北風刺骨地吹,男人便把自己的圍巾纏在女人的脖子上,女人也會心地用雙手捂一下男人凍紅的耳朵。那份温馨,那份甜蜜,好生令人羨慕。原以為他們是過着一種枯燥貧窮,毫無樂趣可言的生活,事實卻恰恰相反,歡聲笑語,幸福快樂紛紛爭先恐後地圍繞在他們身邊,名稱又有什麼關係呢,玫瑰不叫玫瑰,仍依然芳香迷人,充滿魅力。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雖然,他們只不過是一雙再普通不過的鞋子,可是,他們覺得確實那般輕鬆温暖,就因為裏面沒有沙子,沒有陰暗,處處充滿陽光,充滿了愛。

有一少婦,丈夫是老闆,住別墅,開奧迪,穿名牌,天天珠光寶氣,日日燈紅酒綠,猶如灰姑娘那高貴華麗的水晶鞋,讓人嫉妒不已。然而,物質上的富有,卻永遠代替不了精神上的貧乏和空虛。丈夫在外面尋花問柳,小三一大堆,獨守寂寞的房,淚灑傷心的夜,只有委曲求全,才能擁有眼前的一切。如此昂貴的鞋子,城外人充滿了嚮往,城內卻盛滿了無奈。倒不如,痛下決心,倒掉鞋子裏的沙子,男人只活一輩子,女人也只活一輩子,男人活得如此瀟灑風流,女人何不也活得漂亮真實,何必違心地穿着那灌滿泥沙的鞋,忍痛跋涉,度日如年,讓腳淌血,讓心流淚。其實,女人只要想開了,何苦在一棵樹上吊死,那麼你失去的只是鎖鏈,而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男人一旦變心,便很難救治,別再自欺欺人,別再奢望蒼老的時候迴心,那時已青春不在,別再祈禱失敗的時候轉意,那時已事業荒蕪。他已今非昔比,不必向世人去證明什麼,珍惜自己,義無反顧地飛向那更廣闊的藍天。做自己最真實,最美麗,最快樂,也最幸福。

鞋不但是看的,更是穿的,外表固然重要,但感覺更不容忽視。人在旅途,最使你感到疲憊厭倦的往往不是那荊棘的征途,而是你鞋中那看似微不足道的沙子。不要一味地去欣賞它那光彩照人的靚影,不要一味地去羨慕它精巧絕倫的做工,關鍵取決於腳的內在感受。人的地位不同,人的'環境不同,人的經濟條件不同,人的自身素質修養不同,選擇的鞋子也就各式各樣。其實,幸福的開關就在你心底,所謂的倒掉沙子,只不過是換種活法,也就是換種方式,從而,使自己活得更輕鬆一點,更快樂一點,更幸福一點。

適合自己的,沒有沙子的鞋,永遠是最好的。

【範文三:山水之外】

秋雨壯行,漸進江南,靜穆的黃河淮河長江都好奇地打量我們這些行色匆匆的北方客人,高高低低的山在夜色中恭立,如嘔啞嘲哳的江南小調在雨中迷離。

小橋流水、吳音媚好、廊亭迴轉、才子佳人--江南曾是我的嚮往,尤其白居易的《憶江南》更使我縈縈於心。然而真正走進江南,感覺這裏的山水與北方並無多大區別,皆因區位水土之異,就像北方的粗獷雄渾和南方的纖細柔媚一樣。是我寡趣,可沒有任何嫉妒心理。只能慨歎南方人的天然福分。

看山水是主題之外的插曲,於是就順從主人安排。只是苦累了自己一向懶惰的肉體。我很贊成歐陽修在安徽醉翁亭説的那句話:山水之樂,得之心,取之酒也。我不會喝酒,就改為:山水之樂,得之心,取之人文也。所以,江南山水的差異在我看來不是高低緩急大小美醜,而是自然之外的人類造化。

黃山歸來不看山,其實這話套用在五嶽中的任何一個都合適。大同小異的石頭溝壑,氣候差異的喬冠林木,都一樣的養眼。同是名山,九華山論名氣似乎比不上黃山,可我感覺它比黃山厚重。林立的寺廟,繚繞的香火,氤氲的人文,仰望山門心裏便陡然生出一份莊嚴。雖是過客,面對熙熙攘攘的善男信女,從無鬼神之虞的人也不由警覺起來,心理的虔誠漸漸超越了視覺的欣賞。高大的塑像讓你仰視中覺出自己的渺小,森嚴闊大的風格建築讓你真切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遊黃山人是自然的主宰,遊九華山佛是人的主宰;遊黃山累的是身,遊九華山累的是心。腳步輕重並不在山,而是山之外。好在有現代化的介入和無孔不入的商品的侵染,才讓我們不至於過於沉重。佛家聖地處處透着人間煙火:林櫛節比的旅館飯店、高聲吆喝的商販和樣式繁多的紀念品、銀行、電信、彩票,應有盡有。小和尚們拿着手機旁若無人的笑談,讓我詫異。更令我驚奇的是,在彩票發售處一個老和尚正專心致志看着手裏的彩票。至此,我腦子就蹦出一個詞語:與時俱進。遙想當年白馬馱經佛教東進之初水土不服也遭遇冷落,兩千多年來佛教在起起伏伏中與中國國情逐漸相融合,終成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想來確實讓人深思感慨。

安徽是內陸省份,可並不封閉,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激活安徽人的思維;黃山九華山這兩個南方主要名山的靈氣映襯着安徽人的不俗。所以,徽班進京成就了京劇這個舉國文化品牌,走南闖北的徽商奠定了安徽人的智慧和誠信。所以就有了胡雪巖、胡適、陳獨秀等等人傑在中國近代和現代史上熠熠生輝的亮色。

我們常説人傑地靈,此話誠然。人傑在先,沒有人傑的山水只是大自然的一張名片,有了人傑的山水才是有了靈魂的勝境。沒有想到,先人用來防火的馬頭牆會成為徽派建築的標誌。沒有想到,因為窮山惡水而外出謀生的窮少年若干年後會成為富商。更沒有想到,富商們當年把從外地賺來的錢為自己修建的居所、如今會成為子孫們再次賺取外地鈔票的資本---徽派建築羣:宏村、西遞、屯溪老街,還有我們沒能一睹芳容的南屏、關麓、龍川等等。馬頭牆、古村落、高祠堂、各式牌坊、精美雕刻、曾經喧鬧如今沉寂的碼頭和店鋪,都在朗日下散發着悠遠光芒。封閉的環境換來的是歷史文化切片的完整,倒是我們華北大平原敞亮的便利招致了炮火和種種人為的毀滅。欣賞、感歎、留影,憑弔中多了一份思索。

山依然矗立,水依然流淌,我們輕輕地離開,就像我們輕輕地來。路上,我想起了去年的桂林之行。同樣,那裏的山水也不似我想象的那樣瞠目,讓我難忘的是張藝謀導演的以山水作舞台的《印象劉三姐》,因為那裏至少有人類的智慧,而不僅僅是大自然的慷慨賜予。

長江淮河黃河又目送我們一路北去,家鄉的親切山水漸行漸近,在這裏我不是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