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敍事作文

繼承與創新優秀作文

欄目: 敍事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06W

繼承是我們學習技能的開始,對於文化的珍惜,對於先人的尊敬;創新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造屬於自己的個性,注入新的元素,使文化與時俱進,更加具備先進性,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繼承與創新優秀作文

  繼承與創新優秀作文【篇一】

在生活中,要想獲得成功,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繼承,創新便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樣,便難以成功。只有既懂得發揚自己的特色,勇於創新,又善於繼承前人的傳統,才會更易成功。

創新,並不是所謂的閉門造車,不是靠自己的主觀臆造去隨意地瞎編亂造,而是要注意繼承前人優秀的成果,在別人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創新才會顯得更有意義。英國17世紀的科學巨匠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運動的三大定律,創新不可謂不豐富。可當別人問及他為什麼會取得如此的成績時,他説:“如果説我看得更遠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雖然這只是一時謙虛之詞,但細細想來,如果沒有伽利略夜觀星空,如果沒有第谷數十年如一日研究天體的運行規律,那麼牛頓想要總結出物體運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費周折了。可見,繼承和創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繼承中創新才是可取的。

馬克思作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用畢生的心血寫成了光輝鉅著《資本論》,他的創新精神鼓舞和造就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為社會的進步而奮鬥。誠然,大英博物館的一桌一椅見證了他的冥思苦想之後的豁然開朗,之後的奮筆疾書,見證了他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理論。但是如果沒有他翻前人之作時的專注,摘抄資料時的認真,聖西門、傅立葉他們的空想理論,他也不會成功的。甚至可以斷言,如果沒有他們,《資本論》也許不會這麼快地完成,我們也許還要在黑暗中摸索着前進。可見,在繼承中創新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實不用更多的證明,那指導我們走上富裕之路的鄧小平理論,那真知灼見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便雄辯地説明了繼承和創新的關係。

盲目的創新往往會弄巧成拙,讓人傳為笑談。君不見那“邯鄲學步”的鄭國人,總想學習別人的步法,以便自己跟本國的人走路不一樣,似乎是創新了,但是動機不純,方法不對,不知繼承,落了個爬回去的下場。前幾年的小品《如此包裝》也是説的這個道理,本來評劇便是一門值得繼承的藝術,可是那個“總監”非要進行“創新”,將原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流行音樂與民族藝術強行配伍,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那“創新”出來的“四不像”讓我們津津樂道了好些年。若不得要領,便很容易犯同樣的錯誤。

繼承和創新是雨與水的關係,沒有了繼承如同只有魚沒有水,再好的創新也會成為空中樓閣,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沒有魚似乎更表現出只有繼承沒有創新的死寂,毫無生氣。只有魚和水統一在一起,才會變得有生氣。正如創新和繼承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才會結出成功的果實一樣。

創新是重要的`,但是繼承同樣是重要的。你要想獲得成功,繼承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沒有了繼承便是無源之水,而沒有了創新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才會真的“清如許”了。

  繼承與創新優秀作文【篇二】

兩個書法家,一個在學習前人中僵化,一個在自我獨創中漂泊。其實,真正的藝術是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結合。

沒有繼承,創新就沒有了依據。正如沒有土地,草木就沒有了根基,一切的枝繁葉茂,春華秋實便無從談起。在繼承中,中國文化貫穿着歷朝歷代的縮影,從唐詩的意境到宋詞的音韻,從曲劇的情節到小説的豐盈,沿襲下來的一部《紅樓夢》震撼了多少心靈?如果沒有繼承,“集大成”的“中國封建社會百科全書”將會成為一部揭露黑暗封建統治的論文,毫無意趣,看得見明清,卻看不見歷史。

沒有創新,繼承就沒有了動力。正如沒有浪花,大海便沒有了生命力,一切的急流勇進,劈波斬浪都會茫然失措在一絲風也沒有的平靜裏。在創新中,雜交水稻昂然屹立在狂風暴雨裏,試想若只是順其自然生長,水稻只能抗倒伏而低產或是易摧折而高產。是創新,讓雜交稻以絕對的優勢解決了十億人口的糧食問題。這只是創新的一個階段,我們看得到的階段。而人類農耕文明從刀耕火種,從牛耕;從自然取種,從自西域引進新品種到今日機械化作業,人工優化作物品種。這期間,不知要經歷多少次的創新!

繼承與創新就像歷史長河的兩岸,有了岸,歷史才源遠流長,奔湧不息。無論缺了哪一邊,都會使歷史乾涸。我們需要繼承,我們只有繼承;我們呼喚創新,我們學會創新。歷史的變遷與沿革中,對於尚未形成完整的價值體系的人來説,繼承是一種指導,一種啟蒙。繼承告知人們前人走過的路,而這是沒有必要從新探索的。當路已到盡頭,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荒漠草原時,你已熟諳行路的技巧。這時,創新便是你的指南針,在人生這塊未知的土地上將道路延伸。

學會繼承,我們是幸運的,在繼承中,我們變得理智;學會創新,我們是幸福的,在創新中,我們變得清醒。就像那兩個書法家,學習前人是他博採眾長,總結出構書造字的一般規律,因而理智;自我獨創,是他意識到個體的存在,獨立人格使他清醒。我們與其批判他們是兩個極端,應該中和,不如將他們看成兩個階段,認識由繼承向創新的過程。這樣,繼承與創新才統一起來,人生也因其而豐富多彩。

  繼承與創新優秀作文【篇三】

鄭板橋的書法之所以聞名,被稱為“板橋體”,是因為他的作品有自己特色,不是盲目臨摹學來的結果。

板橋體雖説既不是隸書也不是楷體,卻是將它們融合在一起,形成獨一無二的字體。這種作品“不可有一,不可無二”。後世人仍想模仿“板橋體”,卻忘記板橋體的來源,因此學習者最多隻能得其形,卻不能得其神。

“板橋體”本屬於書法,漸漸演變成一種創新文體,成為了創新的一個代表。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期,“創新”是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馬雲是當今中國的另一個“創新代表”。在開創淘寶之前,人們買東西都要親自到各個商場去挑,這給快節奏的現代人帶來了很多麻煩,每次選購往來的時候都要費許多時間,馬雲就是抓住了這一點,開創了淘寶,讓人們在家裏就可以輕輕鬆鬆購物,讓零散的時間變成購物到樂趣,給人帶來方便,馬雲成功了,成為中國網絡購物的鼻祖。

説到馬雲與板橋體,是不是在否認我們還要傳承前人的東西?這當然也是必需的,傳承是文化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創新則為之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任何創新都不能離開它原本的意義,脱離現實的創新是難以有生命力隊。

現在的人們習慣於用電腦打字,這導致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忽略了漢字。為了防止此現象繼續蔓延,有關部門就舉辦《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使人重視漢字書寫。——這是很值得提倡的,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不會因為有了電腦,我們就不再運用漢字了,

過於講究創新有時也是會衝昏設計者頭腦。前段時間媽媽的朋友送給我們一套碗具,家裏人都説好看,誰知第一次使用這套碗具時卻發現它們卡在了一起,原來在碗的外面,設計者特意設計的的那些稜看起來很有個性,結果卻是最大毛病,疊放一起就會造成所有的碗卡在一起,要想把它們分開需要費好大的力氣,結果一不小心卡壞了碗邊,還劃傷了媽媽的手,這種創新設計就是中看不實用。

傳承是人們生活的基礎,創新可以改善生活質量,生活需要創意,也要有傳承,二者不可分離。

Tags:創新 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