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敍事作文

誦國學經典傳中華文化作文

欄目: 敍事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44K

我們的國學源遠流長,我們的文明熠熠發光。讓我們膜拜儒家經典論語,讓我們同沐唐風,共淋宋雨,讓我們一起把我們的國學傳承下去!路漫漫其修遠兮,國學,將伴隨着我們上下求索!本站小編整理了相關作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誦國學經典傳中華文化作文

  誦國學經典傳中華文化徵文【篇一】

經典浸潤童年,智慧點亮人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名篇佳賦,燦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閃爍着光輝思想和深遠智慧的篇章,這些經典已經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寶藏!

為了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激發全體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我校舉行這次集吟誦、演唱、表演、背誦為一體的國學經典詩文誦讀比賽。

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們誦讀經典詩文,在誦讀中品悟,在品悟中傳承。閲讀經典可以使我們心情愉悦,眼界寬廣;可以使我們撥雲見日,柳暗花明。《論語》字字珠璣,教我們如何做謙謙君子;《弟子規》諄諄教誨,教我們學修身齊家;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告訴我們怎樣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訴我們如何尊老愛幼;“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告訴我們懂得怎樣感恩。一篇篇經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結晶,不僅能讓我們享受閲讀的快樂,還能讓我們悟出做人的道理,從而提高人格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追求美好人生。

同學們,老師們!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是短暫的,但是,誦讀的任務是延續的,是長久的。愛中華,讀經典,讓每個人,每個青少年學生都參與到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中去。在中華美德的滋養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陽光燦爛,我們誦讀千古美文,在書聲琅琅的氛圍裏,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我們舉辦經典誦讀比賽,就是要讓經典滋潤我們的心田,伴着我們成長,使文明溢滿校園。

  誦國學經典傳中華文化徵文【篇二】

國學是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與學術;是從古至今無數代人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是受無數世人所矚目與敬仰的高尚學術;是經受歷史的錘鍊打磨與自然的甄選淘汰所匯聚而成的文化瑰寶。大到治國安邦,小到智慧啟迪。讓我們一起來學國學,品國學,用國學,讀有所悟,學有所得。讓我們一起來領悟國學的魅力吧!

——題記

阿柴折箭教子這一典故讓我感悟頗多。吐谷渾的國王阿柴身染重病時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召集在一起,他拿起一支箭給自己的大兒子讓他將其折斷,大兒子不費吹灰之力輕鬆的將箭折斷了,接着他又讓大兒子將剩下的箭全部折斷,大兒子這次卻無論如何也折不斷。兒子們終是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在阿柴去世後,他們團結一心,致使吐谷渾王國日漸強大起來。

即使自己是一顆星星,也應明白一星獨亮不算壯觀,浩瀚星海才最耀眼;即使自己是一塊石頭,也應明白一石之大不算雄偉,高聳入雲才最巍峨;即使自己是一艘遊船,也應明白一船入畫不算風景,千帆競發才最壯麗。一滴水微不足道,滲入泥土便會消失不見,可匯聚成河卻是川流不息;一粒沙卑微渺小,散落風中便會吹落遠方,可匯聚成沙漠卻綿延萬里;一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很難有大作為,可當我們團結起來卻可以創造無數奇蹟。阿柴折箭教子這一典故正是要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團結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強大的敵人,任何困難的環境,都會向我們投降。

曾有人問哲學家:“一滴水怎樣才不會幹?”哲學家回答説:“把它放進海里。”這句話同樣簡短的揭示了一個道理:個人離不開集體,只有團結互助的集體才會有無窮的力量,反之如果沒有團結,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會枯竭。

團結是什麼?我認為團結就是一人拾柴火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同心協力;團結就是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座山的眾志成城;團結就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同甘共苦。團結是五指緊握的拳頭,是細線擰成的一股麻繩,是最美的音符彈奏出最動人的旋律。這就是這則典故所帶給我的啟發。

團結,有的時候不需要長期的合作,但它一定要有瞬間的默契;團結,有的時候沒有完美的結局,但它一定需要辛勤的汗水;團結有的時候不需要精湛的技藝,但它一定需要堅定的信念。這就是我通過這則典故所延伸得來的心得。

國學如海,團結作舟,泛舟於海,方知海之深邃。國學如山,團結為徑,循徑登山,方知山之高大。國學如歌,團結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動聽。學國學,品國學,悟國學,悟其深理,學有所得。

  誦國學經典傳中華文化徵文【篇三】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10月20日上午,文學院2010級第四團支部走進閩侯縣蔗洲小學,帶領一年級(1)班全體同學誦讀《論語》,朗朗的讀書聲引來老師駐足觀看。

此次《論語》誦讀以弘揚孝道為主,共分為兩個環節:分發《論語》讀本、宣講孝道故事。首先,由團支書藍曉娟帶領全體同學齊聲朗誦《論語》,同學們十分活躍,整齊而有力的讀書聲讓在場班主任喜笑顏開。支部成員還就國學經典誦讀的意義與同學們交流,鼓勵堅持晨起讀論語,繼承傳統文化精神。隨後,支部成員輪流上台講述孝道故事。以“孔融讓梨”的故事為引子,教導同學們懂得謙讓;通過“遊子吟”的講解分析,進一步讓大家體會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最後在支部成員精心安排的小遊戲中,此次蔗洲行圓滿結束。

班長邵園春介紹道:“此次團日活動只是開頭,將以弘揚國學精髓、關愛農村孩子為目的,到更多農村小學開展活動。”

農村孩子有着質樸、勤奮的美德,父母的辛勞讓他們明白要積極進取,孝敬長輩。該支部結合文學院特色,用準教師的責任,走進孩子們,播撒下愛的種子,讓愛的教育促進孩子們茁壯成長。同時弘揚國學經典,讓經典走進孩子們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