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教師暑期學校學習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4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暑期學校學習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暑期學校學習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

教師暑期學校學習的心得體會1

對於走向教育工作者的我,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瞭解到作為一名教師,有良好的教育素質是很重要的,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瞭解他們所需要的,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個性特徵,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但是,良好的教育方法對於教育學生也是很重要的。當我接觸了這本書後,心中發出深深的感歎:

魏書生老師不是一個一般的教育家,他異乎尋常的迷上教育,立志獻身這一崇高事業,有一種忘我精神,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家所能做好的。他把自己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宗教學等學科的知識,有意識地,不斷地滲透到學生中去,從而使他的教改遠遠超出了語文教改的範疇。那麼,他又是如何改變他們、轉化他們的呢?他的教育方法又有什麼特色呢?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耐心的職業,沒有耐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學生有時候做錯了事情,老師可能會平心靜氣地指導他,但是有些時候,學生一錯再錯,老師的脾氣也沒有那麼好商量了,畢竟,老師也是一個平常人,也會有發脾氣的時候,儘管努力剋制不好的情緒,但想到自己教育了學生這麼多,而學生還是犯同樣的錯誤,心中的怒氣就難以平息了。

而魏書生老師就做到了避免發脾氣,即使是在批評學生,他也不是厲聲惡語。儘管有時要發脾氣,但也都在他選的一位控制自己發怒的學生提醒下壓下去了,他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剋制了人人都可能犯的發火和極大的耐心與學生進溝通,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他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能更好”、“我們必須堅信我們會做好的”等等,讓學生感覺到老師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助他,他是老師的助手。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魏書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魏書生認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着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和耐心,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再有,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如同醫生診病一樣,醫生只有在治療疑難雜症中才能提高醫療水平,教師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魏老師的這一認識應該説是非常獨特、耐人尋味、給人啟示的。書中的“尊人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強者”,“堅持道德長跑——寫日記”,“每天點燃一盞思想的明燈”……這些內容強烈的震撼了我。他的教改確確實實地在育人。

教書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他的班級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從學生怎樣做人開始的。教會了學生怎樣做人,築好了思想教育這一“地下工程”,知識之樹也就根深葉茂,碩果累累了,也就水到渠成了。魏書生老師那深邃的哲學氣質和深厚的文化素養,讓人仰視,讓人望塵莫及,但這並不妨礙我認真地去做,學着他去做,讓自己在未來的教育工作方面做得更出色。

教師暑期學校學習的心得體會2

拜讀了特級教師黃愛華的文章,觀摩了數十節精彩而又妙趣橫生的課堂教學,使我深受感染和啟發。黃愛華老師在教學上孜孜不倦地思考與實踐的成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

1、數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

按照《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的發展包括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和情感四個方面。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這幾個方面的發展是交織在一起的。從某種程度上説,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數學教學應該以發展為核心,學生要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會做人。從黃愛華老師的課堂教學中,相信每一個人都不難發現這一點。

2、尊重學生,與學生“和”、“平”相處。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同時學生又是一個個存在個性差異的活動對象。由於學生在情感態度、興趣愛好、發展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必然導致課堂教學中的“差參不齊”,但我們絕不能就憑此而人為地把學生分為好學生與差學生,只是發展的進程有快有慢罷了。黃愛華老師在尊重學生的問題上,把握好了兩個字:“和”、與“平”。“和”指的是“和諧融洽的氣氛,“平”指的是“地位平等的交往”。

教學的過程教師不應該是一位“獨裁主義者”,應該是一位致力於幫助學生、涉身處地為學生着想的擁有先進教育理念、善於合作的“良師益友”。在黃愛華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他對學生髮自內心的表揚與鼓勵、蹲下身子走下講台與學生交流合作;我們也經常聽到“再想想看,老師和同學們都相信你一定行”、“你得想法真得太偉大了,堅持下去前程似錦”等許多沁人心田的話語。所有這些無不反映出黃愛華老師高尚的師德、先進的教學理念也為人處事的原則。

二、追求卓越的教學藝術

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已成為廣大教師和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共識。藝術是什麼?藝術就是“無意於法則,而自合於法則”“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完美體現。黃愛華老師的教學藝術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求“實”。

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結合自己的特點、學生的實際來進行教學。“沒有教學的合規律性和合個性,就沒有教學藝術的創造性、表演性和審美性。只有教學的合規律性和合個性的統一,教學才成為引人注目、令人為之傾倒的藝術品,教師才能成為受人欽佩的教學藝術家。”

求“活”。

運用各種教育教學手段、方法或技巧來豐富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益。教學藝術是在科學地再現的求“實”中,師生對特定的教學內容進行“活”化,以達到科學再現與藝術表現的完美統一。

求“美”。

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審美意識與情趣,使他們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通過誘發和增強學生的審美感以提高教學效果的手段,這種手段的運用能使學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積極愉快的求知氣氛中。獲得知識的營養和美的享受。

求“趣”。

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數學這門課,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説:“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們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們以研究學問的方法。”

求“新”。

在學習別人教學藝術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創新與發展,顯現自己鮮明的個性。創造是一切藝術的特質,沒有創造也就無所謂藝術。這些創造,或表現為對常規的、傳統的教學形式的突破而代之以各種革新;或表現為對課堂結構的新穎而獨到的設計;或表現為對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塑造;或表現為對教學內容的科學選取與藝術的加工。

求“效”。

學生在藝術的課堂教學中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取得了非一般的教學效益。

寫到這裏,我似乎又有了一種更深的體會:與其説黃愛華老師是一位名師,倒不如説黃愛華老師是一本書,一本只有認真思考、認真實踐後才能讀懂的書。

教師暑期學校學習的心得體會3

經歷了12天的小學數學假期集訓,從最初的抱怨和迷茫到最後的.快樂和收穫,我覺得今年的集訓更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特別是縣級集訓中的集訓團隊專題報告、觀看錄像材料和小組內交流對我的影響。回憶集訓歷程就像老師們説的“集訓是一個勞累、充實,收穫的過程”。下面簡要總結自己在本次集訓中的收穫:

一、集訓使我對教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從畢業到現在我大部分是教高年級,記得前年在課標考試中出了一個低年級的教學情境,讓説出教學目標和設計教學案例我沒有做好,還有從前年我接收了一年級,為了熟悉教材,我違反規定兩週沒有上新課。我想大部分老師都有這種感受,對於自己沒有任教的年級無論是教學目標還是知識結構都不是很瞭解。而本次集訓恰恰彌補了這一點,在學校集訓中,我從第一冊到第十二冊,一冊一冊的研讀,仔細揣摩知識間的聯繫,使我明確了教學知識在學生髮展中的地位,在鎮及集訓中,任教老師提出自己教學中的困惑,老師們一塊討論,共同提升了自己。在縣級集訓中,我收穫的是重新認識了教材中“統計和概率”“綜合與實踐活動”這兩大部分的作用。在自己的教學中這些內容沒有得到重視,以後應當改進。

二、集訓更新了我的教學觀念。

農村老師外出學習的機會很少,教學觀念落後是現實的,這次集訓我充分認識到數學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教學和技能培養,數學教學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教會學生用數學的思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數學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態度與價值觀,這一點我一直覺得很迷茫,韓老師的一句話對我啟示很大:“學生的態度和價值觀主要體現在學生是不是喜歡數學上”。此外本次集訓還使我瞭解了自主探究課、解決問題課和統計與概率課等課型的教學模式。

三、集訓解決了自己教學中的一些困惑。

本次集訓充分發揮了團體的力量,通過在各級集訓中和老師們交流,解決了自己在教學中的很多困惑。如:在二年級教學中學生在計算375+243時,學生很容易寫成357+243或375—243開始我一直把原因歸結在學生粗心上,現在想來是學生的認知能力還沒有完善。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的錯誤,從挖掘學生錯誤原因中找到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起點。再如學生在認識完米和釐米後,對於單位的實際長度很難理解經常出錯,我也很迷茫一直沒有找到原因,現在想來學生消化知識應當有一個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能理解並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

總之,我感覺這次集訓使我的思維更活躍,使我對教學中的出現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以後的時間裏我將進一步消化所學知識,並把所學的新思想,新方法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

教師暑期學校學習的心得體會4

為期3天的鎮校級暑期研修剛剛結束,7月9日,我們又匆匆趕赴縣實驗中學,參加縣級研修。雖然身體比較累,但還是對縣級研修充滿期待:縣裏會怎樣組織呢?會有哪些活動?我們鎮的數學老師一致認為,我們的數學教研員韓國棟老師歷來求真務實,工作講求實效,瞧好就行!

果真,第一天的研修活動就讓我們眼前一亮。韓老師將小學數學組的研修活動準備得井井有條,非常精彩。

首先,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力圖通過研修,使每一個數學教師學會準確把握教學目標、設計課、講課、説課、説講課、評課,提升每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其次,他為我們組建了一個非常棒的集訓團隊。集訓團隊成員全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全縣小學數學界腕級人物,有高春霞、成玉麗、趙立芹、郭軼順、孫秋生、張清芳。為我們準備課例展示的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響噹噹級人物,是翟慧、張玲、郭長寶、張敏四位年輕教師。他們不但水平高、能力強,而且對此次研修非常重視,都做了充分的準備。

第三,活動的各個環節清晰、條理、科學、高效。韓老師首先給每位教師發放了一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並將標準的三項十五條分為四部分,然後把全體參加研修的數學教師也分為四個研討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除了全面關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以外,重點關注評價標準裏面的四部分之一。研修的基本路子是,首先由課例展示的教師進行説講課,聽完課後分組到指定地點進行主題研討,每組一個集訓團成員負責組織和指導並彙總意見,最後回到原地集合,進行集體交流。

分組研討能夠使每一位教師都有發言的機會,而集體交流又實現了集體智慧的大融合。老師們都説,活動的目標明確,方法得當,節奏合理,科學高效,這樣的研修好!

教師暑期學校學習的心得體會5

今年暑假期間,我們第一批閲讀種子老師再次相聚在一起,參加了由閲讀·夢飛翔基金組織的進階種子老師集訓,這是一次高標準、高效率的集訓學習,三天的集訓時間雖短,卻讓我們收穫了感動、收穫了快樂,更重要的是收穫了新的閲讀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

三天的集訓中,我時刻被感動着。我深深感動於基金團隊在集訓之前的嚴謹安排和精心準備,感動於睿智、創新、合作、團結的基金團隊無比辛勤的付出,感動於樑校長和基金老師們毫無保留地與我們分享創新獨到的閲讀教學理念和方法。

三天的集訓中,我始終是快樂的。在這裏,我們一起傾聽、一起探討、一起交流、一起展示,我們暢所欲言、互相競爭、互相促進,我感受到了夥伴們熱衷學習、勇於探究的精神。各組學習成果的分享更讓我視野開闊,思想昇華。

三天的集訓,我汲取了營養,得到了提升。此次集訓,內容豐富,對我而言,讓我最為深刻的是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如何進行優質教案的編寫,彌補了以往傳統教案編寫中存在的不足,優質教案中的教學目標特別提到了“應用”,這將學生開拓思維學以致用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到了更為重要的位置;而閲讀策略在教學中的應用,則告訴我們老師在課堂中如何扮演好引導、示範的角色,讓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學會深入思考;主題閲讀的集訓,告訴我們如何把閲讀和各科教學有機融合,併為全體老師參與其中,提供了最為直接的方法方式。

三天的集訓讓我想到,作為直接的教育者,我們是否有過這樣的思考:除了知識,我還應該給學生什麼?除了讓學生“學會”,我是否告訴過他們“會學”?什麼樣的課堂能幫助我的學生更好地應對中考和高考,應對未來社會發展?我是否可以通過閲讀教學這個平台來解決上述問題呢?雙峯縣的閲讀教育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面臨着一個瓶頸,即:閲讀教學如何與各科教學結合?如何通過閲讀教育獲取更大的效益?這一系列的問題,本應由我們自己去努力探究並解決,可我們又努力了多少呢?這是最值得我們反思的。幸好,通過這次集訓,樑校長為我們指明瞭方向,解決了很多的疑惑。接下來,我們應該在如何編寫優質教案上、如何把閲讀策略應用到教學中、如何開展主題閲讀等方面去努力!

集訓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沒有結束,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恩,帶着信念,帶着激情,努力去踐行。

是的,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羣人,可以走得很遠。祝願我們的閲讀教育在樑校長以及基金團隊的指導下,能走得遠一些,更遠一些……

教師暑期學校學習的心得體會6

今年暑假,我校組織了為期兩週的教師培訓,培訓內容不僅豐富全面,而且非常細緻。從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及修養到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光華教師;從學部教育教學工作思路、具體計劃到任課教師該如何上好課、如何佈置作業;從如何搞好班級管理到問題學生的個案分析等等。許許多多與我們教師自身工作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在幾天的培訓中找到答案,平時教師們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根本無暇抽出時間進行全面的培訓,所以這次暑期培訓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在培訓期間,叢校長帶領大家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及修養》。雖然這一話題每年提起,但是已從教幾年的我通過今年的培訓,才真真切切意識到,職業道德修養對於教師這個職業而言,是多麼重要。因為作為一名教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和標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種年齡階段,教師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過他們的父母。因此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和關係到學生未來的品德發展。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心得體會這是教師這一職業的特殊性,也是倍受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我覺得《教師的職業道德及修養》,與我們教師的日常工作息息相關,集中體現在教師的教育責任感,關愛學生及教學質量三方面。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應該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只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帶動起工作的熱情和動力,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職業的重要性而投入全部精力。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並留意學生的反應和變化,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改正不良習慣。比如改正吸煙的習慣、改正隨地吐痰的習慣都是教師的基本責任。如果缺乏對學生負責的心態,又如何將工作熱情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呢?更別談兢兢業業地為學生服務了。光有責任感還不夠,教師不應只成為學生的導師和幫手,更應該是學生的朋友。所以關心、愛護學生是一個好教師最起碼的要求,也是強烈責任感的體現和昇華。關愛學生首先應當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以公平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和評價每一個學生,不能以偏見、片面的態度對待他們。除了關心他們的學習以外,還應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引導他們向着積極、樂觀、上進的方向發展。除了關心他們在校的行為,還應瞭解他們課堂以外的生活,以便及時、適當、全面地幫助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更重要的還要體現在教學質量上。教師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奉獻自己的知識,傳授學生最新的文化,保證教學質量。教育可以是一件簡單、輕鬆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艱難的事,關鍵看一個老師如何看待。如果只是單調地將課本上的知識從前至後講完,這就是件很簡單的事。如果要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既能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學習,又能懂得思考,主動學習,這就是件艱難的事。優秀老師面對不同學生,研究不同的教學方法,堅持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時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在培訓中,學校還組織了部分光華學校老員工及部分優秀教師作了《和光華一起成長》、《師德標兵》等報告。聽了報告,我深有感觸,身為一名老員工,我親身感受着學校從小到大,從當初的幾十個學生壯大到現在的幾百個學生,這發展過程中的每一小步變化,無不驗證着學校高層領導的英明決策,無不凝結着光華員工的辛勤付出。學校發展的同時,也為每一位員工尤其是年輕員工,創設了足夠的成長空間。回顧自身幾年的變化,雖然沒有取得什麼驕人的成績,但對學校為自身發展提供的這一平台仍心存感激。老員工及優秀教師的報告如同一餐豐盛的的精神食糧,使我進一步堅定了信心,堅信大光華學校會一步一步走向輝煌,同時我們也深刻意識到,在學校不斷髮展壯大的過程中,我們唯有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不斷充實自己,才能跟上學校發展的腳步。

十幾天的校內培訓即將結束,培訓之初因耽誤假期而滿腹牢騷,現已蕩然無存,培訓中的所有收穫,將結合日後的實際運用到自己工作中去。我們從教之路任重而道遠,儘管“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