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幼兒園探索型主題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7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探索型主題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探索型主題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幼兒園探索型主題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1

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它始終以主題活動作為主線,強調活動性,各個主題活動有機的融合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和要求,體現了新綱要的精神,為我們教師展現了全新的教學理念,每個主題的目標制訂,都是以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為根本,尊重教師的教育智慧和幼兒的自主創新。

教師是知識的引導者,而不是傳授者,要從傳統的老師教,孩子被動的接受轉變為孩子主動的去探索,教師是主題的開發者,又是實施者、創造者,參與構建,參與研究。教師的作用就在於在實施的過程中衡量主題是否適合幼兒,然後進行調整,不斷的實踐、反思、提煉,逐步形成一個不斷滾動變化的,適合幼兒發展的主題。

在主題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根據主題內容自主選擇活動組織形式,集體的、個別的、家庭的有機結合,班級的、年級組的、混齡的有機結合。在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教師遵循整體性、和諧性、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在研究、切磋的基礎上隨時進行修改、拓展、生成。有的內容難度過大,可在進度上調整,有的內容不適合本班幼兒,可適當調換,有的內容在一週內難以完成,可在時間上拓展。如中班主題活動《水的祕密》中,有參觀自來水廠的內容,由於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活動無法實施,可改為故事的形式,由教師來講述小熊跟着爸爸去參觀自來水廠的所見所聞,生動形象,幼兒非常感興趣,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瞭解了自來水廠的一些知識。

幼兒園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為老師們搭建了一個展示與交流的平台,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孩子的某些不良的行為習慣,自己解決不了的,可以和大家共同探討,找出解決方案和對策。如有的班級孩子常規不是很好,好吵鬧,好喧譁,令老師們頭痛不已。有的老師提出試着讓孩子們聽聽輕音樂,一段時間後,幼兒常規明顯好轉。

反思和評價是調整和改進主題活動,促進幼兒發展的必要手段。通過反思和評價可以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對於活動設計的內容,要隨時記錄,分階段進行交流,期末進行修整,使其不斷完善。

我認為,家長的教育觀念,參與教育的積極性直接影響幼兒的教育質量,所以請家長了解並參與幼兒園課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通過家長會、家長問卷等形式進行。還可以把家長請進來,當我們的老師。如在開展換牙的主題活動時,我們請來了當牙醫的家長,向孩子講解換牙的有關常識,還帶來了很多牙齒的模型,並教給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孩子們對這位陌生老師很感興趣,聽的也格外認真。

對幼兒來説,生活化的主題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去參觀、訪問、實驗、探索,從而養成愛觀察、愛提問、愛思考、愛動手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索的意識。在活動中他們情緒飽滿,思維活躍,語言也變的特別豐富,能運用各種形式大膽表達對主題的認識和理解,充分體驗要成功的喜悦,增強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

對老師來説,通過主題活動生活化的實踐探究,更深入的理解了綱要的教育理念,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主題活動的設計,以實踐者的身份進行嘗試探索,以旁觀者的身份大膽反思和調整。教學觀念、教學能力等得到了提高。

對家長來説,通過參與幼兒園的主題活動,更加了解、支持我們的工作,主動收集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參與設計、組織、評價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幼兒園、家長、社會的互動與合作。而生活化的教育作為一種新理念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教育教學中,但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着問題:首先,我覺得教師在實施主題活動的時候缺乏系統性和計劃性,過於關注形式的新穎,對目標的制訂考慮的不周到,不深入;

其次開展生活化的主題活動對教師的素質要求很高,我一直在努力,但缺乏反思和研究的能力;

再次,要努力做到針對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促進發展;

最後,要充分發揮家長和社會的作用,增強合作。

幼兒園探索型主題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2

主題探究活動大多侷限於中大班,小班很少開展。我認為小班幼兒有意注意已經開始萌發,對外界新鮮的刺激能產生興趣,容易進入情境中。因此在小班進行主題探究活動是可行的,關鍵在於組織引導和把握主題探究活動的深度和廣度。主題活動建構的原則應是符合幼兒生活經驗的、幼兒感興趣的、容易取得所需材料的、可運用家長和社區資源的、方便幼兒實際操作的。根據以上認識,結合我園《構建幼兒園生態小環境主題活動的實踐與研究》的課題的開展,針對小班幼兒特點,我進行了大膽嘗試,在班級開展了“可愛的小兔”的主題研究活動。現將實施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總結一下:

一、主題的建構多采用教師引導、師生共同建構的方式,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經驗對活動隨時進行增刪

開學初,小朋友的情緒已經基本穩定,而一些適應能力較弱的以及平時在家照顧過細的,在家很少和同齡夥伴接觸的小朋友的情緒卻很難穩定。無意間,我帶來了一隻小白兔放在教室,讓幼兒觀賞,不料,這一天連平時最愛哭鬧的小朋友都會擦乾眼淚,跑過來看小兔,一下子教室了聽不到哭聲了,取而代之的是“小白兔真可愛!”“我家裏也有小白兔的”,看到小朋友對小兔子的喜歡、充滿好奇以及流露出一種關愛、照顧的感情,因此,我們結合孩子的興趣所在,選取最接近兒童生活的也深受幼兒喜愛的動物,我想我們可以開展一個關於“小兔”的小主題,這樣既可以幫助幼兒喜歡上幼兒園,又可以在活動中使孩子們快樂地成長,於是和孩子們一同探究“小兔”的活動開始了。而活動的設計也主要以故事、詩歌、繪畫、兒歌以及一些操作性的活動為主。

二、根據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注重活動的生活化,加強活動中的情感體驗,注重利用家長資源

在活動前期,我們常在户外活動的時間帶領幼兒去科學發現室觀察小動物,以激發幼兒對觀察動物的興趣。在活動初期,我們讓幼兒從家中帶一些食物給小兔吃,並鼓勵家裏也有飼養兔子的小朋友,讓他們把兔子帶到教室與小朋友一起餵養,或講述自己家小兔的一些事情和自己對小兔的一些認識等,以提高幼兒探索的慾望,更進一步地瞭解小兔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等。通過引導和活動的實施,引起了家長的關注,他們中的一部分能主動地引導和鼓勵幼兒去餵養、觀察和關心小兔。家長的參與無意中帶動了幼兒積極參與探索的興趣,而他們的活動熱情也刺激着其餘部分幼兒的活動熱情。

幼兒年齡小,能力弱。因此,在一般的活動中,老師的引導和啟發較多,動手操作的活動需要老師的不斷鼓勵或幫助才能堅持完成。在活動中,幼兒有參與活動的願望,積極性也很高,他們很重視和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不管過程如何,完成後都很開心,並引以自豪。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我們發現幼兒特別喜歡故事、兒歌、繪畫活動,尤其是遊戲和表演活動,通常是爭先恐後地舉手要求上來表現自己。而與之對比,談話和討論活動則顯得稍微冷清了些,能隨着老師的引導主動觀察和思考的幼兒不多。針對幼兒的這些實際表現,在談話活動中,我們準備了實物、實物卡或一些調查活動開展談話和認知活動,並準備了一些小卡片及時把幼兒的言談用文字或圖象表現出來,並作為環境創設的一種形式展現出來,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增進幼兒對活動的興趣。通過嘗試,發現這種形式很受孩子們的喜歡,許多幼兒會在課後主動到主題牆前左看右看,欣賞自己作品的同時也在學習其他孩子作品好的地方。

本次主題活動的開展,對於年齡較小的小班幼兒來説,能做到這樣已經是很不錯了。當然,所取得的成效除了老師和幼兒的共同努力外,和家長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是分不開的。通過這次主題活動的開展,從小班幼兒熱情的迴應中,足以證明他們完全有能力進行探索活動,只是他們的探索活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小班幼兒的探索活動中,幼兒探索的內容必須是低結構,具有直觀性的。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和技能水平畢竟有限,而且喜歡形象生動又有趣的東西,因此活動的內容應該面廣而淺顯,活動形式應該生動有趣,從而做到寓教於樂。探索活動的目標還應以小班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為基礎,重點在於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進一步的發展,切忌把成人的意願強加在幼兒身上。在小班幼兒的探索活動中,探索的內容應來源於生活,讓周圍的環境衝擊幼兒的視覺、味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從幼兒好奇的發出第一個“為什麼”“怎麼樣”的問題開始,充滿新奇和快樂的探索就已在他們心中拉開了帷幕。因此,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符合小班幼兒特點的教育契機來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小班教師應從幼兒的生活中尋找閃光點,以小見大,先從小處提煉主題,繼而將活動內容輻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許小班幼兒的主題探索活動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樣能產生較多、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實生活中自然地沉澱着、積累着。教育並非演戲,取之於生活而又用之於生活的經驗才是最可貴的。總之,符合幼兒的需要,有利於每一個幼兒提高和發展的活動才是成功的。

幼兒園探索型主題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3

主題探究活動大多侷限於中大班,小班很少開展。我認為小班幼兒有意注意已經開始萌發,對外界新鮮的刺激能產生興趣,容易進入情境中。因此在小班進行主題探究活動是可行的,關鍵在於組織引導和把握主題探究活動的深度和廣度。主題活動建構的原則應是符合幼兒生活經驗的、幼兒感興趣的、容易取得所需材料的、可運用家長和社區資源的、方便幼兒實際操作的。根據以上認識,結合我園《構建幼兒園生態小環境主題活動的實踐與研究》的課題的開展,針對小班幼兒特點,我進行了大膽嘗試,在班級開展了“可愛的小兔”的主題研究活動。現將實施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總結一下:

一、主題的建構多采用教師引導、師生共同建構的方式,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經驗對活動隨時進行增刪

開學初,小朋友的情緒已經基本穩定,而一些適應能力較弱的以及平時在家照顧過細的,在家很少和同齡夥伴接觸的小朋友的情緒卻很難穩定。無意間,我帶來了一隻小白兔放在教室,讓幼兒觀賞,不料,這一天連平時最愛哭鬧的小朋友都會擦乾眼淚,跑過來看小兔,一下子教室了聽不到哭聲了,取而代之的是“小白兔真可愛!”“我家裏也有小白兔的”,看到小朋友對小兔子的喜歡、充滿好奇以及流露出一種關愛、照顧的感情,因此,我們結合孩子的興趣所在,選取最接近兒童生活的也深受幼兒喜愛的動物,我想我們可以開展一個關於“小兔”的小主題,這樣既可以幫助幼兒喜歡上幼兒園,又可以在活動中使孩子們快樂地成長,於是和孩子們一同探究“小兔”的活動開始了。而活動的設計也主要以故事、詩歌、繪畫、兒歌以及一些操作性的活動為主。

二、根據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注重活動的生活化,加強活動中的情感體驗,注重利用家長資源

在活動前期,我們常在户外活動的時間帶領幼兒去科學發現室觀察小動物,以激發幼兒對觀察動物的興趣。在活動初期,我們讓幼兒從家中帶一些食物給小兔吃,並鼓勵家裏也有飼養兔子的小朋友,讓他們把兔子帶到教室與小朋友一起餵養,或講述自己家小兔的一些事情和自己對小兔的一些認識等,以提高幼兒探索的慾望,更進一步地瞭解小兔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等。通過引導和活動的實施,引起了家長的關注,他們中的一部分能主動地引導和鼓勵幼兒去餵養、觀察和關心小兔。家長的參與無意中帶動了幼兒積極參與探索的興趣,而他們的活動熱情也刺激着其餘部分幼兒的活動熱情。

幼兒年齡小,能力弱。因此,在一般的活動中,老師的引導和啟發較多,動手操作的活動需要老師的不斷鼓勵或幫助才能堅持完成。在活動中,幼兒有參與活動的願望,積極性也很高,他們很重視和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不管過程如何,完成後都很開心,並引以自豪。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我們發現幼兒特別喜歡故事、兒歌、繪畫活動,尤其是遊戲和表演活動,通常是爭先恐後地舉手要求上來表現自己。而與之對比,談話和討論活動則顯得稍微冷清了些,能隨着老師的引導主動觀察和思考的幼兒不多。針對幼兒的這些實際表現,在談話活動中,我們準備了實物、實物卡或一些調查活動開展談話和認知活動,並準備了一些小卡片及時把幼兒的言談用文字或圖象表現出來,並作為環境創設的一種形式展現出來,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增進幼兒對活動的興趣。通過嘗試,發現這種形式很受孩子們的喜歡,許多幼兒會在課後主動到主題牆前左看右看,欣賞自己作品的同時也在學習其他孩子作品好的地方。

本次主題活動的開展,對於年齡較小的小班幼兒來説,能做到這樣已經是很不錯了。當然,所取得的成效除了老師和幼兒的共同努力外,和家長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是分不開的。通過這次主題活動的開展,從小班幼兒熱情的迴應中,足以證明他們完全有能力進行探索活動,只是他們的探索活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小班幼兒的探索活動中,幼兒探索的內容必須是低結構,具有直觀性的。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和技能水平畢竟有限,而且喜歡形象生動又有趣的東西,因此活動的內容應該面廣而淺顯,活動形式應該生動有趣,從而做到寓教於樂。探索活動的目標還應以小班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為基礎,重點在於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進一步的發展,切忌把成人的意願強加在幼兒身上。在小班幼兒的探索活動中,探索的內容應來源於生活,讓周圍的環境衝擊幼兒的視覺、味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從幼兒好奇的發出第一個“為什麼”“怎麼樣”的問題開始,充滿新奇和快樂的探索就已在他們心中拉開了帷幕。因此,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符合小班幼兒特點的教育契機來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小班教師應從幼兒的生活中尋找閃光點,以小見大,先從小處提煉主題,繼而將活動內容輻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許小班幼兒的主題探索活動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樣能產生較多、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實生活中自然地沉澱着、積累着。教育並非演戲,取之於生活而又用之於生活的經驗才是最可貴的。總之,符合幼兒的需要,有利於每一個幼兒提高和發展的活動才是成功的。

幼兒園探索型主題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4

《指南》中建議:“讓幼兒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其中要求:“4—5歲幼兒能常喝白開水,不貪喝飲料。”“5—6歲幼兒能主動飲用白開水,不貪喝飲料。”本學期,我們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將班級的小專題定位為“優化喝水環節,促進幼兒健康”。通過一學期的摸索和實踐,現總結如下:

一、環境處着手——環境

1、靜態的牆面變成動態的,激發幼兒主動喝水的興趣。

把原有的喝水插吸管記錄牆換成“小魚愛喝水”的牆面,每一個小朋友就是一條小魚,根據自己的喝水量讓寫有自己學號的小魚遊起來,游到相應的水杯處,如喝了兩杯,小魚就游到第二隻杯子下方。

2、藉助符號圖示、以及數字告訴幼兒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去喝水,喝多少量的水。

3、記錄統計法,促幼兒自主飲水。

4、堅持一天一記錄,對做得好的,表現優秀的幼兒提出表揚,給予鼓勵。同時發給小紅花貼紙進行表揚,還附上明星榜張貼,讓喝水多的幼兒感受自豪,激勵其他孩子學樣多喝水,並對喝水少的`孩子多進行鼓勵。同時在學期後期還請家長配合在家記錄孩子在雙休日飲用白開水的情況,從而家園共育共促孩子健康發展。

二、多種方式促進幼兒喝水——花絮

1、榜樣示範法。可以是教師自己示範大口喝水的樣子或抓住小朋友大口喝水、有序排隊等契機進行榜樣引導,使幼兒進行着有趣開心的喝水環節。

2、同伴交流法。幼兒的健康意識還比較淡薄,不能及時關注自己身體狀況的變化。在平時發現幼兒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而導致感冒發燒等各種情況,及時跟幼兒討論交流,讓幼兒看到自己身邊的真實例子,才能讓孩子銘記於心中。如悦悦小朋友父親在早上送來時特意囑咐老師讓孩子多喝水,老師就抓住這一契機進行晨間談話,讓該名孩子自己説説父親為什麼讓其多喝水的緣故,通過20號小朋友的講述,全體孩子知道了喝水可以幫助趕走體內的感冒病毒。幼兒進一步加深知道水對人體的重要性,知道要及時補充水分。

3、理論學習法。學習《平湖市幼兒一日活動規範》其中的喝水環節篇章,在平日裏進行親身引領,引導幼兒學習和養成。如:告訴幼兒喝水有益與健康及正確的方法;定時提醒幼兒喝水,保證幼兒每日喝水量;教育幼兒接水時學會輪流、謙讓,不喝生水,防熱水燙傷,並注意安全等。

4、巧用植物缺水的表現,引導幼兒喝水。我們要善於抓住幼兒的興趣,積極加以引導。如幼兒發現水培區的若干種子死亡了,就抓住幼兒的好奇心理引導幼兒將死亡的種子與長勢良好的種子放一起進行對比,從而發現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空氣和水,如果長時間不給植物續上水的話,植物就會乾枯而死,從而懂得水對於生命的重要。知道不喝水會造成身體哪些部位不舒服等生活小常識,從而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

三、不斷完善——調整

1、喝水姿勢改變。因為一開始擔憂孩子們水接的太滿會灑出來,不滿的話又達不到基本的飲水量,所以讓他們接完水就喝掉。後來通過《平湖市幼兒一日活動規範》中喝水環節的學習,我們從最先的在飲水機處接完水後直接喝逐漸引導至安靜坐在座位上喝水。

2、水量的改變

從冬季的6杯調整至現在夏季的8杯。

3、統計人的改變

從最初的老師統計到現在幼兒的自主記錄。

反思:個別幼兒在園喝水很被動,需老師多多提醒,據瞭解在家是父母把水杯放至嘴邊才喝的,怎樣進一步引導其養成主動喝水。還有個別孩子曾出現過的26杯,22杯,不真實,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喝水量的單位統一以及孩子喝水量的前後對比分析等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解決。

孩子的喝水問題,看起來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讓孩子們從“要我喝水”到“我要喝水”這一過程的轉變,任務重,意義遠。作為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方法,多種途徑,持之以恆地幫助幼兒建立一日生活常規,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地發展。

幼兒園探索型主題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5

剛入園的時候,我們班孩子午睡的情況很不好。有的在牀上玩踢被子、咬被角;有的從衣服口袋裏拿小玩具出來玩;有的孩子,眼睛睜着,東張西望,和臨牀的、甚至是隔一個牀的孩子嬉笑,説話;有的不愛午睡,出現哭鬧、緊張等情緒;有趴着睡的,有悶頭睡的。中午12點開始午睡,1點左右大部分的孩子睡着了,要1點30分甚至1點45分才能所有的孩子全部入睡。12點到2點30的午睡時間,最晚入睡的孩子只能睡45分鐘。問題相當棘手。經過一上午遊戲、運動、學習、生活多種活動,消耗了不少能量和體力,午睡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着幼兒的生長髮育以及下午的活動體力狀況。如果這些情況長期的持續,將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據觀察瞭解發現,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們班93%的孩子之前都沒有上過託兒所,沒有午睡的習慣。在家有午睡習慣的孩子很少,只有6分之1,然而其中有些孩子午睡的時間和幼兒園的午睡時間不一樣。有的在家一睡就是一下午,吃完午飯一直睡到吃晚飯。午睡時間沒有規律,孩子睡到幾點就幾點。

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我採取了以下措施與方法,以改善我班幼兒的午睡情況:

一、做好睡前準備:

1、飯後帶幼兒外出散步,在陽光下慢慢的走一走,看看幼兒園的花花草草,曬曬太陽,草坪上講講故事。外面逛完一圈嘴巴里食物嚥下了,幫助了消化,情緒也不興奮了,這樣平穩了情緒易於孩子入睡。

2、將窗簾拉好,把燈關掉,避免強烈的光線。打開窗户通風,保持安靜的午睡環境。

3、夏天天氣炎熱、冬天天氣寒冷時提前15分鐘打開空調,調節室温,營造舒適的午睡環境。

二、做好午睡常規:

1、在牀上貼上不同的粘紙,幫助孩子記住自己的牀。不睡別人的牀,預防疾病的傳染。

2、在睡前提醒幼兒小便,以免午睡時有尿牀現象,影響幼兒的午睡質量。

3、在午睡中,發現有孩子在牀上輾轉反側,不停地動時,及時詢問是否要去小便。我們班有個孩子,平時很乖,很老實,自理能力也不錯,但是一到午睡時就尿牀。我鼓勵他不要害怕,並且在日常活動中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一開始,他還是有尿牀的現象,他很不好意思,媽媽來接他的時候,他哭了。我摸摸他的頭,對他説,“沒關係的,下次早一點和老師説就不會尿牀了,對嗎,你會做到的是不是。”他點點頭。後來,我提醒他午睡前去小小便,睡覺前不要喝太多的水,午餐時不要喝太多湯。午睡時我特別關注他,這個孩子睡覺很老實,所以只要發現他用力的閉眼睛、流眼淚、動幾下、翻身等跡象時,我都會問問他要不要去小便。一開始他聽到我的詢問會馬上跑到廁所,連拖鞋也不穿。後來多次以後,他的動作開始慢了,會睜開眼睛看着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經過2個月之後,他會自己和老師説要小便了。小班的孩子剛入園時與老師之間比較陌生,午睡中間想小便,生怕老師會説他,所以不敢去,憋不住了就尿在牀上了。但是有的孩子看到別的孩子要去小便,即使沒有需要也會跟着起鬨説要小便,這時候要及時制止這種現象的發生,以免影響其他幼兒的午睡。

4、在生活活動時可以以兒歌的方式教孩子穿脱衣褲、摺疊衣褲,朗朗上口的二個便於孩子記憶。在娃娃家裏也可以請孩子們幫娃娃穿脱衣褲、摺疊衣褲,以提升他們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安撫幼兒情緒:

有的孩子入睡前有緊張、興奮等情緒,此時講故事、聽音樂是個好方法,可以安撫幼兒的情緒。小班孩子剛入園時,情緒不穩定,在一個不熟悉的新環境午睡會有一些不適應,此時安撫他們的情緒就極為重要。我們班有個小女孩,睡覺的時候就會想媽媽,哭哭啼啼的。午睡講故事時,我會坐在她身邊,一邊摸摸她的頭,安撫她的情緒。幫她擦乾眼淚,抱她一會,對她説,媽媽下午就會來了,她問:“媽媽,下午什麼時候來?”我告訴她:“等你睡醒了,吃完點心,我們玩一會,媽媽就在門口等你了,所以你快點睡着。”她不一會兒就不哭了,睡着了,是不是午睡中會驚醒,哭着叫媽媽。午睡時同樣的對話很多次後,她自己會説:“老師,等我睡完覺,吃好點心,媽媽就來了對不對,你坐在我旁邊看我睡好不好?”時間長了她適應了,沒有老師的陪伴,她也能自己入睡了,只是會做些小動作,要有一會兒才能睡着。不過至少小女孩能自己獨立午睡了,驚醒少了,這讓我感到很高興。

四、糾正幼兒睡姿:

剛入園時,孩子們各種睡覺的姿勢都有,有趴着睡的,悶着頭睡的,手指放在嘴巴里睡的……我告訴他們,睡覺時頭朝天,手放兩邊,不要玩被子,不把手指放在嘴巴里,不把被子悶着臉,把頭露出來。在孩子午睡時巡視,我會及時幫孩子糾正睡姿。

五、表揚鼓勵:

表揚睡得快的孩子,獎勵他小紅花、五角星等。我們班的孩子睡前的小動作很多,有喜歡咬被角的,有眼睛睜着東張西望的,我對他們説“誰本領很大能自己很快睡着,不用老師陪的,等他睡醒了我給他一個閃閃發亮的五角星。”孩子們用力緊緊地閉上眼睛,一動也不動。有了物質的刺激,12點15分,除了個別午睡不太好的孩子,基本都睡着了。小班的小朋友很喜歡這些小東西。不要小看這些小玩意兒,老師這些小小的獎勵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很開心,增進了師幼間的感情,同時也在幼兒中樹立榜樣。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幫助孩子改掉午睡時做小動作的壞習慣,讓他們儘快入睡。

六、個別教育:

每個孩子的午睡情況、自理能力都不同。有的孩子會自己穿脱衣褲,能力強的孩子還會疊被子。有的孩子在老師的幫助下動作還是很慢。個體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對於不能熟練自己的穿脱衣褲,動作比較慢的孩子,可以讓他們比其他孩子早幾分鐘睡、早幾分鐘起牀。讓他們有多一點的時間穿脱衣褲,同時也不會比別的孩子慢太多而沒有自信。平時經常尿牀的孩子提前一會兒叫醒他,讓他去小小便。要經常巡視,有的孩子愛踢被子,要留意幫他把被子蓋蓋好,注意當天生病幼兒的情況等等。

七、家園共育:

幼兒午睡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在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可以養成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培養。光靠幼兒園單方面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園共育。

我們班的張俊煒小朋友,剛來園時,一走進午睡房間就開始哭鬧,即使在老師的陪伴下,一箇中午都睡不着。慢慢地發展到一看到保育員推牀,就開始哭鬧,以至於剛吃的午飯都嘔吐出來。一開始,我們還不瞭解情況,以為是孩子性格愛哭。經過與家長的溝通了解到,這個孩子平時在家從來沒有午睡的習慣,家長照顧太細緻,溺愛孩子。在家晚上睡覺時,要窗簾拉得很嚴實,沒有一絲光,在及其安靜,沒有一點聲音的情況下才能在奶奶的陪伴下入睡。中午陽光強烈的情況下,幼兒園的窗簾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完全遮光。由於幼兒園所處的地理位置,周圍的聲音難免存在,午睡的環境讓這個孩子完全的不適應,在午睡時他會出現眼皮抖動,嘴巴不停地張開、合攏,冒汗等緊張的情緒。我們對其進行個別引導,調整了他午睡的位置,用小毛巾替他遮住眼睛,擋住強烈的光線,逐步讓他適應幼兒園的午睡環境。同時把孩子在園午睡的情況與家長反映,並且請家長在週末時也讓孩子在12點至2點30分這段時間午睡,不要過分營造午睡的環境、溺愛孩子、慣着孩子,讓孩子儘量養成獨自入睡的習慣,適應集體午睡的環境。由於這個孩子有很長一段時間只來園半天,經過近一個學期家園共同的配合下,俊煒小朋友的午睡情況得到了改善,在老師的陪伴下能在12點30至45分入睡,精神也好多了了。看到他的這些變化,我們也感到高興。

充足的午睡關係着孩子們下午的活動情況,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有利於孩子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