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300字(精選14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35W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並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於經驗總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植樹節的心得體會300字(精選14篇),歡迎大家分享。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300字(精選14篇)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我們六年級生來到公園植樹。來到公園,那的景色不是一個“美”字就能夠形容得了的:桃花含苞欲放,柳樹綠柳垂掛,再加上清清的河水,好一幅美麗的春景圖啊!

不一會兒,老師帶領我們取了桂花樹苗,來到一塊還沒開墾的土地上,只見這兒沒有樹,只有綠油油的菜田和剛剛探出黃色的小腦袋的油菜花。我們每個人先選好一塊地,便開始了植樹了。我對着畫好的圈圈猛的一挖,坑要挖得能把整個樹根放進去,但是挖坑畢竟不是件簡單的事。在挖坑的過程中,我們挖到了一個大石塊,經過同學們的齊心合力終於把石頭搬走了,坑也挖好了。然後我們就將樹苗插進去,扶直了,便開始培土,土不能太緊,但也要填實,這樣水才能滲到根部。我們將坑填成一個小丘的樣子,再把水澆上去了。樹終於栽完了,我們種得那一排排樹,手拉着手,好像在跟我們説再見。

植樹是為大地做一次美容,真有意思啊!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2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到了,陽春三月,麗日晴空,春姑娘邁着輕輕地腳步來到人間。大地萬物復甦,小草從土裏鑽出來了,這是春天的眉毛。花壇裏開出一簇簇的鮮花,這是春天的眼睛。班主任xx老師帶我們來到市外的公路邊植樹。

我們抬着樹苗,扛着鐵鍬,拎着水桶,興高采烈的來到公路旁。我們分好小組,我和xx、xx是一個小組。xx和xx一起使出吃奶的勁兒,用鐵鍬剷出了一個坑,再把樹放進坑裏,又用鐵鍬埋好土,踩結實了。

我拎着水桶去找水,走了十分鐘,終於看見一條小溪。我從溪水裏撈起滿滿一桶清清的水,然後拎着水桶跑回樹下澆水。劉慶龍也跑來幫我,我們來回拎了好幾桶水,老師當場表揚了我倆。我們雖然很累,但是很高興,因為我們為綠化祖國做出了貢獻。

願天下所有人都種一棵小樹,看着他們長大,那多麼有趣!讓我們都來植樹,人人都有綠色意識,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和諧,地球的未來一定是綠色的!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3

星期五,徐老師講讓我們星期天去植樹,我們乘着車子,來到植樹地。

我從王藝凝爸爸的車子上拿了鐵鏟,一把插進濕潤的泥土裏,然後又一腳踩在鏟子上,鏟子滑下泥土中,接着,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把鏟子抬起來,泥土也被盛進小鏟子中,把黃黃的泥土堆放在一邊。

我又兩腳插入泥土中,然後,抓住鏟子,張開大嘴,嘴裏發出“呀”的聲音,接着,使出渾身的力量,把鏟子撥了出來,最後,又插進泥土中,直起鏟子,跳上鏟子的“肩膀”,一跳一跳,大坑被我弄得坑坑窪窪,結果,大坑越來越大,爸爸走過來,半蹲着,掏出我想念已久的手機,拍了一張帥氣的照片。

過了一會兒,我又認認真真拿鏟子,開始幹活了,我一把將鐵鏟壓入泥土中,然後又用力一翹,泥土“飛”進了池水中,就這樣經過了好幾輪,被我挖出了一個巨無霸洞,我又使出渾身解數,將大樹搬起來,放入坑中,又把泥土盛入坑中,我又把泥土踩平,向阿姨要了一張名字牌,掛在樹上。

爸爸拿來手機,拍了一張照,只見我雙手擺着勝利的樣子,跳了起來,微笑着,臉紅紅的,一旁的樹直直的,風吹在葉子,就搖搖擺擺起來,掛片上刻着我的名字,泥土上也印着我的腳印了,一看見這張照片,我就想起了植樹。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4

3月12日植樹節的日子,每逢到這一天,我都會想起植樹造林的意義。其實人生也像小樹苗那樣從幼小的枝幹慢慢成長,經過風霜雨雪,阻擋風沙,抗拒暴風冰雹的洗禮,依然慢慢茁壯成長,葉茂枝繁,成長為頂天立地的一棵大樹,綠化了地球村,還可以造福人類,共建美好家園。

一顆小樹真的很了不起,經過年輪的週轉,變得更堅強,葉子更寬厚,可以遮風擋雨。義務當護林員,是人們友好的綠色天使。一顆小草,有一天也會變成蒼天大樹。植樹造林,防沙治沙,營造綠色家園。在祖國的邊疆,有許多像樹林般堅強的衞士,為我們保家為國。他們犧牲自己寶貴的青春,他們用青春捍衞祖國。我們感謝他們,我們只有通過種一棵小樹的行動,來支持他們。

植樹造林,為大自然增添氧氣吧。在四季變化的季節裏,我們能看到小樹在春季的温暖陽光下,萌發出小芽,並逐漸到夏季變得枝繁葉茂,再到秋季的落葉歸根,冬季的堅強,我們能感想到人生好比這樣。

我們堅決制止濫伐濫砍林業的不法行為。為大自然當好造林員,環保宣傳員。相信樹林將會變成最美好的生命常青樹。

植樹節你行我動,將環保進行到底!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5

好幾個朋友問我對於種植有什麼心得,那我就簡單的總結一下吧,也許對也許不對,但總應該有值得借鑑的地方。

一、農場的級別取決於經驗值的多少,增加經驗值一般有下面三種方法。

1、快速的種作物,期間可以通過購買化肥加施化肥,縮短作物原來成熟期。一般收穫、種植作物的時候都可以增加相應經驗,增加多少以及作物成熟時間在作物説明中很明確。

2、殺蟲、除草、澆水都可以增加經驗,包括對自己和別人幫忙。

3、用金錢購買裝飾農場也會增加相應經驗,經驗值增加多少在裝飾品介紹中也很明白。

二、每天經驗值的增加都有上限,具體多少我沒測算。達到上限後就只增加金錢了。

三、金錢除了配合級別開闢農場外,還可以購買狗糧、化肥、種子以及農場裝飾品。建議不要吝嗇手中的錢,要大量購買裝飾品裝飾農場,以便增加經驗,儘快提升級別。當然,要統籌兼顧,切不可只顧一方面。

四、幫別人摘取果實的最佳時間為早6點至早8點時間段。中午12點至2點左右也可。

就説這些吧,我總得給自己留點。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6

又是一年植樹節,在學校的號召下,我們來到了學校食堂後進行植樹活動。當我們來到空地後,發現這個地方雜草亂長。然後因為我們敬愛的團支書同志走的有點慢,沒有借到挖坑工具。於是在我們下去之前,那個地方依然是塊沒有坑的草地。

我們就去向別的班級借了工具,然後開始了熱火朝天的挖坑之旅。坑好挖,但是草根不好挖,不知道是不是時間悠久的原因,這裏的草的根粗而長,十分的難處理。但是“世上只有不想做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大家一人接一人賣力的揮舞着工具,有的同學早已汗流浹背了但是仍舊不肯放棄。最後,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處理掉了草根問題,我們的坑成功的挖好了。後來樹來了,我們成功的種下了新的一棵樹。

這棵樹不僅僅代表着是一個小樹,還寄託着我們128班對綠色生活的嚮往和支持,這是我們用汗水種植的小樹,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會成長成參天大樹,佇立在校園中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經過了這次幸苦的植樹的經歷以後,我們大家都明白了植樹的艱辛和植樹人的辛苦,我們沒有義務去砍伐樹木相反,我們有責任去愛護和呵護每一棵小樹。這次植樹我們懂得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7

3月12號的植樹節即將臨近,所有的人都開始宣傳保護樹木、植樹造林的理念。

我們的綠化應該是全面的綠化,而不是甲地搞綠化,把乙地的樹移到甲地,正如象山縣一位小學生在作文中把這種現象叫做綠化的農轉非。他在調查後發現,原本在數十年農村長得好好的樹,有的移到城市後死了,人挪活,樹挪死,這也是一種形式主義,這邊綠了,那邊禿了,這是在糟蹋綠化,值得深思。

在綠化中當然也有不和諧的音符,濫砍濫伐、毀林事件時有發生,有些單位未經審批就把樹鋸掉,有些商店認為樹木遮蔽了店面,就自作主張鋸去行道樹,有的把樹幹當作搭建涼棚支撐,有的在樹枝樹幹拉上一條繩子涼曬衣服被子,更有人在樹旁生起爐子經營早點快餐,樹木受此折磨,以至萎縮縮死亡,令人痛心不已。

砍伐樹木的壞處很多。大家都知道樹木可以循環二氧化碳,如果大量砍伐樹木,樹木的數量就會急劇減少,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無法得到循環。茂密的樹木可以阻擋沙塵暴,前兩年北京遭遇沙塵暴,整個城市被沙子所籠罩這也是因為缺少樹木的保護所造成的。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保護樹林、保護樹木,讓都市的生活添一分綠色!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8

每年一次的植樹運動,今天又到來了。

之所以稱之為運動,是因為形式已超過內容。

事先挖好的坑,事先運到的書,事先放好的工具,浩浩蕩蕩的車輛,嬉鬧嘈雜的人羣,構成了喧囂的畫面。各單位的頭頭腦腦紛紛持鍬扶樹,擺着不盡相同的POSE,在相機的咔咔聲中,為報紙雜誌的版面提供光輝的形象。

看到這一切,頓感索然無味。年少時,每逢植樹節,都會感到無比的責任,在勞動中體會快樂。那時的新聞中,中央領導植樹的畫面,始終可在腦海裏,但今天為什麼感到有很大的不同?難以回答。

隨着領導的退場,記者的消失,除了歪斜的樹木,和正在返工的園林工人外,留下的只有濃重的汽油味,還有雜亂的車轍。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9

長假結束上班第一天,領導叫我參加縣裏組織的植樹活動。於是與單位同事一行三人來到了我們單位的植樹點。我記得植樹節是3月12日,是以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的植樹節的,今年的植樹比往年提早了一點,這或許是因為年假天乾物燥,燒山平平發生,加之天氣預報説近日有雨所以提早了。

這是我參加工作後第一次參加的植樹活動。小時候參加植樹活動時覺得只是一次春遊,因為路程遠還要帶上乾糧什麼的,反正玩玩就回來了,這一次的植樹活動讓我感觸頗多。每個來到植樹點的人都很自覺地拿起鐵鍬挖坑栽樹,當我搬運樹苗時,更感覺到自己手臂的力量的不足,有的人還為討個彩頭,邊種樹邊唸叨:栽下一顆發財樹,今年一定發大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路邊的這一片荒地上,我們種上了將近上百棵小樹苗,才過立春,就為那片土地增加了些春的氣息,為這個城市帶來了些綠色!植樹活動進行得迅速而順利,雖然種下的桉樹參差不齊,大小不一,但一棵棵都種得很正,昂首挺胸,我在心裏想,希望樹苗能夠存活下去,等到若干年後,我們從這裏經過時,看見濃郁的樹木,成就感將油然升起。

森林是地球的肺,由此引申,樹木對於世界不啻於肺泡對於人體,微不足道卻又舉足輕重。每年的植樹節,國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植樹節的誕生,也是一些國家為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所採取的一項有力措施,希望明年還有機會來,再看看我們親手種下的樹木,是不是依然挺拔,依然美麗……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10

春晴日暖,又到植樹黃金季節。各地幹羣紛紛進公園、上荒山,共栽一片新綠,共建綠色家園。

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參加義務植樹,不僅是為了履行一種法定義務,更大的意義在於倡導綠色發展新理念,讓每個人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不斷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變為現實圖景。

綠色是咸寧的底色和本色,生態是咸寧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通過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持續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厚植咸寧生態優勢,為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的生態資源和綠色財富。

生態興則文明興。我們要全域協調推進生態林、經濟林、景觀林建設,堅持適地、適時、適林原則,精準施策、補齊短板、久久為功,不斷推動我市國土綠化向高層次、高質量發展,讓綠色釋放更多紅利,為加快建成全省特色產業增長極、轉型發展示範區和全域公園城市建設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綠色發展人人都是參與者。每個市民要從現在做起,積極參與愛綠、植綠、護綠行動,並從衣食住行的一點一滴做起,處處體現綠色、環保、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讓綠色發展新理念根植心間,讓綠色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成為一種文化、一種時尚、一種習慣。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是植樹節,很多人都去植樹了,植樹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綠化,保護環境,但是單憑植樹節植樹就能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嗎?我們要做的還不止這些。

朋友你去過雲南嗎?那裏的天空高遠深曠,明淨亮麗,藍藍的天,潔白的雲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卷;朋友你去過江南的水鄉嗎?那裏的空氣是那樣的清新,深呼一口氣你會感到無比的舒暢,小橋流水追隨着你的足跡,水是那樣的潔淨,你可以清晰的看見水底的沙石。而在淄博卻不能看到過這樣如畫一般的風景,我多麼希望我們淄博也能隨處可見亮麗的風景呀!這時我就想大聲疾呼:讓我們共同保護環境吧!

我們的城市是一座老工業城市,每天大大小小的工廠排放着各種煙氣,污染着我們的空氣環境,危害着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連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都保護不了,我們還在拼命忙些什麼?有什麼比健康還重要呢?

我很茫然,我們既然能在垃圾堆、廢棄地上創造出奇蹟,把城市建設這麼好,經濟發展這麼迅速,我們為什麼不能保護好環境呢?難道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不能兼得?不是的,我們完全有能力改善環境,只是還缺少一些行動,這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雖然我們不能阻止汽車尾氣的排放,不能讓那些工廠不再污染空氣,但是我們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倡導綠色出行,帶動身邊人一起保護環境,將我們的環保熱情彙集,同樣會產生無窮大的力量。

攜起手來,讓我們象愛自己的家一樣,愛我們的城市,讓我們的城市環境更美好!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12

為迎接一年一度的植樹節的到來,3月12日上午,我們學校團委學生會組織體育學院大部分學生在學院內的空地裏進行了植樹活動。

上午九點許,同學們就帶着必須工具和樹苗來到了植樹地點。頓時大家都忙碌了起來,挖土、施肥、封土、澆水,大家一個也沒閒住,互相幫忙,團結協作。1點左右植樹任務基本完成。

活動之後,大家看着一棵棵挺拔的樹苗,臉上掛着勞動後高興與喜悦笑意。體育學院團委書記對植樹活動進行了總結,並強調: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學生必須認識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大計,認清肩負的責任本次活動美化了校園環境,增強了同學們的協作能力和相互間的友誼,更使同學們認識到了肩負的責任,影響深遠。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13

都説綠色是代表生命的顏色,看見綠色會讓我們的心情非常的愉快。因此,我們有了植樹節。在這一天裏,世界各地,不同時間,不同人物,不同原因,但我們幹着同一件事情――為世界增加綠色!

萬幸,經過一個多月的梅雨季後,植樹節這一天,天空難得的放晴了!當陽光驅逐空氣中的濕氣,心情變得格外的好。我們帶上了種子,搭乘公交車來到了紅豐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年邁的爺爺奶奶們也許比我們更需要綠色帶來的生機蓬勃。

許是久未見太陽的緣故,爺爺奶奶們都搬了藤椅,帶上枴杖,安詳地坐在陽光下。明媚的光芒裏,神情温和而酣暢!在這個和諧的畫面裏,你彷彿可以感受年華積澱的醇香!

我們鎖定了一位奶奶,她總在撥弄那些花花草草,矯健的背影很容易吸引我們的視線。我們猜想,這位奶奶也是一給喜愛綠色的人。跟奶奶交流了幾分鐘後,弄明瞭我們來意的奶奶爽快地答應了幫助我們播種!

我在一旁攝影,看着同學們跟奶奶時不時地交流着,覺得畫面分外融洽。奶奶嫻熟地撥弄着泥土,再撒下種子,協調的動作證明我們的猜測沒有錯誤!當最後一粒種子掩入泥土,再澆上幾滴水,我們個個都輕輕呼了口氣。像是剛剛進行完一場神聖地儀式。氣氛莊重而肅穆,因為我們都明白,種下的不僅僅是種子,還是我們的一份期待,一份對未來的憧憬!我們都明白。

這就是我上大學後的第一個植樹節。

簡單,卻意味深長!

植樹節的心得體會 篇14

植樹節是為了動員全民植樹而規定的節日。中國古代在清明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而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植樹是一項造福子孫的事業,可以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下文由活動總結網為您精心整理,歡迎參考。

每年的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為了從小培養幼兒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為了進一步瞭解樹木的作用,在幼兒園內舉行了“你來,我來,大家來,共創綠色幼兒園”的活動。

首先,我們通過圖片給孩子講解了植樹的好處,帶領孩子們瞭解樹木的作用。如:植樹可以減少噪音,植樹可以防風防沙,減少水土流失,可以控制氣候,維持生態平衡,此外,樹木還是自動的調温器,天然除塵器,氧氣製造廠、細菌的消毒站等等,雖然孩子有的還不是很明白但是在他們的心裏,已經知道了種樹有很多的好處。

接下來,我們與孩子們一起到户外分年級組進行了不同的教育:

1、小班給校園內的樹澆水、鬆土、修枝——給樹掛牌,與小樹合影,小樹比比高——和“樹姐姐”(扮演)做遊戲。

2、中班在幼兒園種植園地,和老師一起種植小樹——掛牌合影(寫上種植人及名稱如“愛心樹”“心願樹”“成長樹”等)。

3、大班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護送下騎小自行車和興社區內認識各種樹木並做調查——繪畫樹木。

這次的活動有很大的意義。通過我們植樹節的這次活動,孩子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我們已將“環保的種子”播撒在每一位孩子的心中。而我們的家長們也通過和孩子的共同體驗更加的關注綠化、環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