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基礎護理知識心得體會(精選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8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基礎護理知識心得體會(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基礎護理知識心得體會(精選5篇)

基礎護理知識心得體會1

護理要從心做起,聽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如何才能從心出發把我們的老年科護理工作做得更好?

一、滿足生理需要的困難多、要求高

隨着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各系統的功能都在減弱,出現衰老現象,致使一些高齡老人身體衰弱無力,還有些老人因為疾病而致殘,使他們在自我活動照顧中發生困難。如有的老人長期卧牀,有的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大小便失禁,還有的老人因視力、聽力發生障礙,與外界溝通困難。此類狀況均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對一般人非常容易解決的事情,對老年人來説都是難事。照護者要充分認識和理解老年人所面臨的日常生活料理上的困難,經常想一想“我老了也會這樣需要人幫助”,以使自己在照護中遇到困難、深感疲憊時,不煩躁、不退縮。

二、老年人對安全的需要增加

由於老年人大腦反應遲鈍,控制身體姿勢的能力降低,肢體的協調功能下降,使得老年人跌倒、墜牀的發生率增加。跌倒常是老年人致殘卧牀而發生感染、壓瘡等卧牀併發症,還有的老人在進食過程中,吞嚥功能不全易發生嗆咳、噎食或誤吸、誤食而導致生命危險。照護者瞭解老年人身體的特點,在飲食照護中注意食物的調配、進食的姿勢、進食的速度,以防發生誤吸、噎食等情況。在老人外出時注意照顧,走路不要過快、過急,外出活動的時間不要過長,每次30~60分鐘,每日兩次,以防老人過度疲勞而發生意外。在雨雪天、霧天、大風天或炎熱天氣都不宜外出。室內外環境的設備,如廁所、浴室、樓梯等設備都要考慮老人安全的需要,以防意外傷害的發生。

三、老年人容易發生感染

老年人機體抵抗力低下,感染性疾病的發生明顯高於年輕人,尤其是呼吸系統與泌尿系統的感染性疾病。照護者要重視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如注意老人的保暖,生活環境和老人身體各部位的清潔衞生及飲食的衞生等。同時照護者在照護老人的前、後,要認真洗淨雙手,並做好個人的防護,鼓勵能自理的老人積極鍛鍊身體,以增強抗病的能力,預防疾病。

四、老年人患病不容易被發現

老年人機體反應力低下,患病後常沒有典型的臨牀表現,使得老年人患病後不容易被及時發現,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而延誤病情。因此,照護者要熟悉老人的飲食、睡眠、精神及日常生活習慣等,隨時觀察老人有無身體不適,即使最普通的異常表現,也要引起重視,如食量減少或愛睡覺等,都要及時與醫生聯繫,以便得到及時的診治。

五、關愛是照護是基礎

關愛使老人得到温暖、勇氣,關愛使老人在困難中得到支持,關愛使老人在疾病中增強抗病的信心,關愛使老人健康,感受到快樂、幸福。

照護是人與人之間表達關愛的一種形式,老年人需要關愛、親情,需要照護者的理解、支持和幫助,但老年人由於各種原因與社會的溝通減少,或因獨居、喪偶、子女的外出工作或因疾病的困擾,常使老年人缺少關愛,甚至處於孤獨無助之中。照護者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機體情況和心理、社會狀態的基礎上關心、照顧他們,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温暖,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但是,在照護中也可能會遇到老人的心情不好、誤解、不合作等情況,此時照護者真誠的理解、關心,努力設法滿足老人的需要,有利於克服相互的隔閡。所以當老人情緒不穩定時,照護者要儘量順從他,不要違背老人的意願,這樣可有助於抑制其情緒的惡化。同時也要區別老人的需求、慾望和心理疾病的情況,妥善處理,因勢利導,才能完成好照護工作。

六、護理要依老人的情況而定

每位老人的身體、心理、社會環境都是不同的,需要照顧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對於長者能自己照顧自己是一種健康的標誌,自理可使老人改善生命質量,生活的充實而有信心,同時,對多種疾病和機體多種功能退化的預防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有相當多的老人因機體的老化,疾病的困擾,自我照顧的能力下降,有的甚至完全不能自理。為了老人的健康和使老人在不能照顧自己的時候能得到周到、有效的照顧,照護者要評估老人的身體情況及自理能力的程度,在老人能自理時為老人創造方便、舒適的條件,使老人生活的充實而有意義;在老人能部分自理時,照護者就不要完全代替老人的活動,要補充老人不能自理的那部分照護工作,如為老人洗衣服、買菜等;對於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應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如對長期卧牀、意識障礙的老人定時翻身、餵食、洗漱等,使老人在卧牀期間能生活得舒適,不發生併發症。

基礎護理知識心得體會2

我是一名護士,剛剛參加工作,對於自己在醫院裏做護理工作,我也將近工作有一小段時間了,就來談一談我的護理心得吧。

進入醫院工作,我是普通病房的護士,每天只要負責病房裏病人的護理就行,包括打吊水、檢查身體、記錄病情等等,這些都是起目前要做的。雖然我是剛入的`這家醫院,但是我之前在其他醫院也做過,自是有自己的護理方法,經驗也是足的。

在這裏不管忙成什麼樣,我都能夠做的遊刃有餘,把自己護理部分的工作做好以外,還可以幫助其他護士護理病人。護理講究的就是要有耐心、細心,不然面對一些不講理、不配合的病人,就很難處理好,所以要耐心的開解病人,把病人情緒穩定住,再去做護理,讓他們得到良好的服務,幫助病人病情好轉。護理過程中,要讓病人信任你,才有更多的機會去做護理,把每天病人的吊水完成,幫助他們康復。

護理還有一項重要的事情就是隨時關注病人的情況,在他們有任何突發狀況,要及時做搶救,採取適當的措施。要充分的顧及病人的心情,生病的人這會都變成了小孩,容易產生消極情緒,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讓他們保持樂觀的心態,才能讓病轉好,離健康也就不遠了。我們是護士,是距離病人最近的一個羣體,跟他們相處也最久最多的,理應關照好他們,既然選擇了我們,就要負到全責,不能有半點失誤,不然後果都是無法設想的。

在醫院工作,是很辛苦的,但是把病人們護理好了,又是滿滿成就,那時買不來的東西,是自己能力得到證明的開心。我學習護理多年,做護理的工作也多年,現在可以為病人把身體護理健康,也是在工作中不斷的探索和積累護理經驗的成果,很高興可以把這個做好,併為之付出。在護理過程享受的就是看見病人覺得有希望的臉上洋溢着的喜悦,才覺着是值得的。護理也並不是見到的那麼容易,我每天要記得藥品名字以及練習扎針時的緊張而出的汗水,如今我可以順利的做好這些,都是一直不懈怠的結果,感謝護理讓我得到的東西,那是我一生的財富,是什麼都換不來的,是我自己擁有的無比珍貴的東西,未來一定把它做的更加好。

基礎護理知識心得體會3

最初選擇護士,並非為了救死扶傷,也都與病痛死亡無關,只是憧憬於燕尾帽的輕盈和一襲白衣的美麗,這只是一個年輕單純的夢。甚至於走上崗位那一刻,依然是滿頭滿腦的幻想。然而,在神經外科一年多的工作學習後,我開始真正體會到“護士”兩個字所藴含的意義。

雖然我在學校學習了很久,也在臨牀實習過一段時間,但畢竟跟正式工作不一樣,角色的轉變、環境的陌生、工作流程的差異,都讓我感到茫然。而神經外科又是一個特別的科室,病人發病急驟,病情危重、變化快,死亡率極高,每天要求24h對病人的神志、瞳孔、呼吸等密切觀察,所以神經外科護士必須具備熟練的護理技術、良好的心理素質,學會自我調節,自我減負,這些讓我感到害怕和焦慮,我能否擔起觀察病情的重大責任,能否做好神經外科的護士?

入科後,為使我們能更快進入角色,科裏組織了多次入科教育,介紹了神經外科的發展史,及眾多優秀的老前輩帶領神經外科取得的輝煌成就,我為能來到有這麼多優秀人才的科室而感到慶幸和自豪,循着老前輩的足跡和他們寶貴的經驗,神經外科定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我相信我也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神經外科護士。

真正進入到臨牀工作後,護士長帶我們熟悉工作環境,並親自講解一些基礎操作的要領和注意事項,讓我們從開始就形成規範操作、嚴謹工作的良好習慣。由於神經外科需要對病人的神志、瞳孔、呼吸等密切觀察,而且還要做好各種引流管、氣管導管、靜脈通道等的護理以及頻繁面臨緊張的搶救,而我們又都是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和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護士長安排了各個崗位經驗豐富的老師給我們帶教,老師們把自己工作多年的寶貴經驗和一些規則教給我們,並告訴我們一些能讓工作變得簡便的小竅門,而且她們總會有巧思妙招來解決一些條件不足帶來的難題,這些讓繁瑣枯燥的工作有了色彩、有了情趣,讓我受益匪淺。老師們帶教時的寬容和認真,也讓我深深感動,我做事毛手毛腳而且很慢,有時候同一件事情我會多次犯錯,但老師們從來不會嫌棄,而是每錯一次都給我重新糾正一次,而且告訴我做事前先思考一下這樣做對不對,會不會給他人帶來麻煩,有時候事情是做對了,但卻不方便他人工作。我會盡快地熟悉並融入這樣一個優秀的團體,向老師們學習優秀品格和做事嚴謹認真的作風,做一名合格的神經外科護士。

神經外科是一個温暖的大家庭,雖然忙,雖然累,但卻充實而温暖,給予我的不僅僅是工作,是成長,是堅強,更是責任。我要不辱使命對病人負責,對他人負責,對自己負責。

基礎護理知識心得體會4

還記得我當時來到醫院工作時候的不知所措,那個時候經常因為自己對醫院的不瞭解總是手忙腳亂的,那個時候總是能夠看到我在科室裏面的各個病房快速的出入,現在想來,那已經是三年之前的事情了,讓人不由得感歎一句時間過的真是快啊。如今的我早已經不是那個莽撞的少女,經過這麼多年的護理工作,對於各項工作已經是的得心應手了,拿藥、打針這樣簡單的工作已經是得心應手了,一般是不會再出現之前那般手腳無措的事情了,但是我絲毫沒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因為護理的工作和醫生的工作一樣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也是十分危險的,是不能夠懷有不重視的思想的,這樣的思想是會為自己的工作和病人的安全帶來很大的麻煩的事情。

我知道自己肩上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從來都沒有放鬆過自己的思想建設,我對自己的'工作有堅定的信念,自己的護理工作都要以病人的健康為中心,要幫助病人接觸病痛,幫助病人的家屬減少他們的擔心。我負責的可是是專門負責肝膽的,經常有年紀比較大的人來祝願,因為常年喝酒導致肝臟受損,我們是命令他們禁止喝酒的,即使是做菜裏賣弄放的就都是不可以的,病人的年紀本身就很大了,肝臟本就比較脆弱要是再收刺激的話影響是很大的。但即使是我們不准他們喝酒,到那時因為老人想喝,他們的家屬明知道很危險還是給病人提供酒和,要是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是直接禁止他們的,還會批評他們的家屬,即使這很有可能會讓病人及家屬會對我有不好的看番,但是我還是回去做,因為這是我做護士的職責,要為病人的健康着想。我們護士的護理工作就要為病人的健康考慮,既然他們來到我們醫院了我們就要對他們負責。

我們護理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必須要有嚴格的紀律遵守和不斷學習的思想。我們無論是在工作當中亦或是生活上面都要嚴格遵守醫院的規章,護理的工作上面要關心病人,工作當中要富有責任心,同時也要對自己的工作有清楚的認識,雖然護士的工作是重要的,但是自己也要保持一顆平凡的心,千萬不能因為自己工作的重要,就能對病人亂髮脾氣這是不對的事情。同時護理的工作對於病人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在工作至於從來都沒有放下過自己的技能學習,在工作當中充實自己。

基礎護理知識心得體會5

南丁格爾説:一個護士就是一隻沒有翅膀的天使。

當一個人生病了,第一次走進醫院,心裏存在着各種惶恐和不安的時候,他首先接觸到的是我們護士,如果我們給了他一個温暖的微笑,然後耐心的詢問他的感受,那麼接下來的交流自然而然就會更加的順暢。相反,如果我們只是冷漠地和他交流,我相信接下來就會出現很多的不愉快。

病人首先是“人”,其次是“病”,人是各種各樣的,疾病也是各種各樣的,人和人溝通好了,才可以更好地去治病。由於社會、職業、地位、民族、信仰、生活習慣、文化程度和病情輕重不同,要使千差萬別的病人能達到治療和康復所需的最佳身心狀態,本身就是一項精細的藝術。而護士則是集走路的藝術,談話的藝術,操作的藝術於一體的,都是給病人帶來幸福、安寧、健康。

我們要重視和病人有效的溝通,履行告知義務,對病人的生命與健康,權利和需求,人格和尊嚴高度關注,讓病人感覺就醫方便、舒適、滿意。要學會換位思考,給病人真誠,信心,愛。用優質的服務讓病人及其家屬感受到關懷。

人的需要有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所以,我們更要因人、因時、因病、因實、因境、因式而異為病人營造舒適的就醫環境,讓人、健康、環境、護理與人性之愛融為一體。

以往護士只是被動的執行醫囑,注重疾病護理,忽視病人的心理感受與生物體驗,習慣於醫院要我做什麼,只是單純地重複地機械地把護理工作當任務來完成,工作中對病人缺少關愛、尊重和理解。現在我們要轉變“護士實施什麼樣的護理,病人就接受什麼樣的護理”為“病人需要什麼,我就護理什麼”。多走幾步去病房巡視觀察,多問幾聲病人的主觀感受,和病人的每一次的交流多留笑臉。

護士是沒有翅膀的天使,天使是播撒愛的精靈。我們要用無盡的愛温暖每一個生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