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中學語文研修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5W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語文研修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語文研修心得體會

中學語文研修心得體會1

通過研修學習,我對教師的成長有了新的認識,與教師成長的策略產生了共鳴。一是大量閲讀,仔細咀嚼;二是深入課堂,自我反思;三是及時總結,着力提升;四是團隊合作,真誠交流。我們將這四種策略融合、交流、提升,學習過程中,與電腦相伴,大量閲讀專家與同行的作品。每個階段都有學習的任務,完成定量的作業。帶着困惑和認識又投入到新的教學實踐中,回到平台將新的感悟與大家分享。我們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把班級的簡報辦得精美,辦出特色,讓大家的思維碰撞,熱情高漲。研修正是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學習的平台,展示的舞台。

研修讓我快樂。從走進研修班的第一天開始,我就融入了這個嶄新的集體,我的學習過程是快樂而充實的,我除了完成本身的學習任務外,還積極參與到點評互動中來,取長補短,認真吸取他人經驗。指導教師劉淑愛評價我的作業:“方法多樣,語言簡練,值得借鑑”。指導教師崔玲玲評價我的作業:“見縫插針”是個不錯的閲讀“巧”法。還有好多的同學同事給了我很多精彩的點評。我在研修班濃濃的學習氛圍中奮發向上,找到了學習的快樂。

研修讓我成長。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鍛鍊和展示的平台,只有鍛鍊、磨練、歷煉,才有成長和蜕變。我在研修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實踐,在實踐中成長。既然站在了研修的起跑線上,便只顧勇往直前,我在收穫中成長。

研修讓我思考。我喜歡這句話:帶着思考的大腦,從事每天平凡的工作。只要努力追求這種境界,生活就會過得有意義,有價值。因此,我化壓力為動力,化被動為主動,讓自己主動融入班級,聆聽專家的教誨,關注課程動態,點評學員文章……忙得不亦樂乎,學習的過程真正考驗了我的耐心,磨練了我的意志。暑假研修期間,我走進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天地,面對新事物總有好奇心,總想探個究竟。走進這個世界,駐足停留,我才覺得課程的豐富多彩。我喜歡上這個對話的窗口,窗子打開些,温暖的陽光就照射進來,暖暖的。再也不是好奇心使然,而是心之所向。我覺得研修就是一個讓我不斷反思、實踐的過程

研修,一路走來一路歌。蔣大光老師説:“研修有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我覺得研修,就是路。滿懷信心與熱情的人,正踏着矯健的步子,唱着歡快的歌兒,收穫着美麗的風景!

網絡教育給了我們一把學習的鑰匙,通過此次培訓,我收穫很多,體會深刻。教師專業發展給教師提供的是“與一些新的思想、新的學習材料、共同體成員進行智力、交際和情感方面的碰撞”。教育方面的改革體現為新的學習理念,也就是將學習看做是通過積極的活動參與建立自己的理解的過程,從這一思路出發,最好的專業發展,是體現探究、合作和對話的建構主義學習理念。教師需要通過活動,通過與共同體成員的深入的交互,通過這些機會建構我們自己的知識;我們需要嘗試,可能還會冒一定的風險;我們需要在一個能夠為我們的學習提供尊重和支持的環境當中從事我們的學習。

中學語文研修心得體會2

我愛我的語文教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運用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和學習情境,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充分感受語文學習的情趣、理趣和自然美、人文美。

為了讓孩子們自主感悟文學的人文素養,不斷提高寫作水平,我要求所有孩子每人每週寫500字以上的作文,其中可以摘抄。第一次作業終於在七天後的週一放在了我的辦公桌上。當時的情況是即便是好學生也是這樣完成這項作業的:作文中自己寫的部分捏着鼻子抄所謂的中學生作文選;摘抄部分則摘抄課外書中打動自己的名人名段。

令我欣慰的是其中有一篇作文雖然稚嫩,但不乏對生活的感悟及優美的語段。只是字裏行間流露出“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説愁的”青春期孩子所謂的“成熟”。就在那時我有意識地記住了他的名字———辰。

接着的好幾次作業,我留心觀察,發現他每次作業都完成得非常認真。只是每篇依然有着桀驁不遜的孤獨。我開始關注並瞭解他。

他是個懵懂頑童,優點是成績好,不惹是生非,雖自由散漫和不合羣,但也沒有人指手畫腳,所以同學很少注意他。

為了鼓勵他繼續努力地學好語文,尤其發展他顯示出來的寫作天賦,也為了給其他學生樹立榜樣,我決定在全班把他的幾次作文作為範文朗讀,並請其他同學討論評價。

記得朗讀的過程中他始終就那樣低着頭,坐在位子上聽我念,只是臉不由自主地一點點變紅。我知道那是他想法張狂,但行事低調造成的少有的輝煌時刻的無限膨脹的虛榮心在作怪。

我開展了有關語文知識的欣賞課,希望藉此機會激發同學們的語文及寫作興趣。由於這種課比較感性的原因,同學們都積極地參與,課上聚精會神地耳聽目視,點頭微笑,偶有兩三小聲議論。上課的次數多了,作業質量明顯有了提高。遺憾的是他從來不加入其中,要麼自己寫作業看書,要麼趴桌子上睡覺。為什麼會這樣?我很奇怪。又是一個學生欣賞古典詩詞的午自習,王菲、鄧麗君的美妙演唱配以恰如其分的flash畫面,把學生帶入音樂與詩詞文化的雙重享受,可他依然如故。我悄悄地走到他身後,原來他在入神地看着動漫,以至於我站在身後也渾然不知。“試着聽聽,你應該不會失望的。”我輕聲誠懇道。也許被我的到來嚇了一跳,他迅速收起書,抬頭“委屈”地注視着我。我選擇了無語的`走開。

課後我找到他,和他聊天,問他對語文學習的看法及建議。開始他不僅拘謹,而且言談中充滿了不信任。也許是我的懇切打動了他,他慢慢道出了原委。原來他是因為懶,又覺得語文枯燥沒有成就感所以不愛學;語文欣賞課對考試來説沒有實際意義,所以雖然有意思他也不願浪費時間,還不如藉此發展發展興趣。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們從學習聊到生活最後聊到彼此的興趣愛好,非常地愉快。

也許是我與他平等的交流打動了他,他漸漸地變了。語文課聽講越來越認真,每週一次的作文內容也由對人生理想積極的追求取代了原來的諸如春歎秋悲,憤世嫉俗以及莫名的渴望愛情等成分。更可喜的是他和同學的關係也發生着微妙的變化,開始關心同學,關心集體。由於他成績好,同學們潛意識地開始向他學習。在他的影響下,寫作開始浸透在學生的生活裏。

中學語文研修心得體會3

語文教研組共有教師15人,40歲以下教師佔60%,整個教師隊伍正朝着年輕化、知識化邁進。隨着XX年教師全員合同聘任制的實施,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職的每位教師都能感到一種壓力的存在。有壓力才有動力,正是在這股動力的驅動下,全組每位教師努力鑽研教材教法,積極運用最先進的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力爭做新時代的“科研型”教師。

一、在教研內容上下功夫,轉變觀念,從課堂教學入手,將教改落到實處。

教研活動每週一次,是交流經驗、提高認識的一個大好機會,教研組有效地運用這寶貴的一個多小時,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讓每位教師在每次活動中取得哪怕是一丁點的收穫。教研活動不是被簡單地讀讀報紙、學學一兩篇教學論文所替代。針對新教材、新大綱的出台,作為教育第一線的我們,要想教好書,就有必要將大綱吃透,教研組在活動中帶領教師學習新大綱,瞭解新教材,為自己今後的教學指路。教研組還採用播放電子幻燈的方式讓教師瞭解我國教育的未來前景。除此之外,教研的內容也更豐富充實,讓每位教師參與進來,經常地將最新的教育信息輸送給教師,迅速轉變了以往陳舊的觀念與模式。例如,就今年區教研室申報的課題“語文評估辦法的多種形式”,各教師提出意見,獻計獻策;再如從觀念上改變以往初語課堂內重分析輕語言的模式,鼓勵教師創造性地處理教材,並落實到課堂內,落實到學生身上。

二、嚴肅教研時間。

如果將教研活動切實地開展起來,那麼每週一次的一個多小時對我們來説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而遵守活動時間就成了開好會的關鍵。教研組每次的活動時間提前在黑板上公佈,到點準時開會,決不讓時間在無謂的等待與閒聊中流逝。 語文教研組共有教師15人,40歲以下教師佔60%,整個教師隊伍正朝着年輕化、知識化邁進。隨着XX年教師全員合同聘任制的實施,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職的每位教師都能感到一種壓力的存在。有壓力才有動力,正是在這股動力的驅動下,全組每位教師努力鑽研教材教法,積極運用最先進的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力爭做新時代的“科研型”教師。

包場中學初中語文教研組共有教師3人,年齡都在32歲以下,整個教師隊伍正朝着年輕化、知識化邁進。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職的每位教師都能感到一種壓力的存在。有壓力才有動力,正是在這股動力的驅動下,全組每位教師努力鑽研教材教法,積極運用最先進的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力爭做新時代的“科研型”教師。

首先我們在教研內容上下功夫,轉變觀念,從課堂教學入手,將教改落到實處。 教研活動是交流經驗、提高認識的一個大好機會。教研活動不是被簡單地讀讀報紙、學學一兩篇教學論文所替代。針對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作為教育第一線的我們,要想教好書,就有必要將新課標吃透。在開學前夕,我們自發組織學習了《語文課程標準》,使老師們明確《語文課程標準》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明確了所教學段的階段目標及教材修訂的意圖,做到教學伊始,整體把握,有的放矢。本學期,在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貫徹、落實上我們努力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教研的內容也更豐富充實,如從觀念上改變以往課堂內重分析輕語言的模式,鼓勵教師創造性地處理教材,並落實到課堂內,落實到學生身上。經常組織教師觀看優秀課堂教學錄相,或外出參加教研活動,拓寬教師視野,學習先進教學經驗,瞭解教學前沿的最新動態。

其次,努力提高説課、評課的水平。 以往我們忽略了説課的作用,即便是説,也往往側重於教材內容的分析,而忽略了教者在教學方法、教學程序、板書等方面的設計,內容空泛,缺乏説服力。今年我們致力於改變舊面貌,提高説課的水平。教者也不需要全面説課,只需以重點説課和微型説課這兩種方式闡明你的教學意圖,例如在哪個教學環節中滲透了你的什麼教改思路,你是如何貫徹的。 在評課中 ,教研組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評課氛圍,決不光説好聽話,大家都從幫教的角度上誠懇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在評課中還能體現出創新意識。今後我們還將把這種好的風氣保持下去,

再者是嚴肅教研時間。 我校教研活動每週一次,如果將教研活動切實地開展起來,那麼每週一次的一個多小時對我們來説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而遵守活動時間就成了關鍵之一。我們教研組有效地運用這寶貴的一個多小時,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讓每位教師在每次活動中取得哪怕是一丁點的收穫也決不讓時間在無謂的等待與閒聊中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