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教師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8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對學生的態度與行為心得體會

“嘉賓們個個身着華麗禮服,或杯光酒影,或優雅曼舞,或熱情交談……”這是高一(5)班李琳同學在欣賞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第一部分後所描述的畫面,很形象、很貼切。一個平行班的學生能這樣形象表述自己對深層作品的的瞭解,相當不錯。而這不是個別現象,整個高一年級的學生對我曾經認為是較難的樂曲,學生都能有較高程度的欣賞理解。真是成績喜人,令自己上課也很舒心。而這一切的轉變只是我對自己和學生的態度有了新的要求。

我這裏所説的態度轉變不是指上課時教師的語言方式、肢體方式,眼神方式的'轉變,這些“親民”的教學方式一直是我的教學着意點。我今天要説的`“態度”是指教師對教學內容掌控態度和對學生學習要求的態度,直接決定學生的學習的深度。

曾幾何時,“學生興趣不濃,基礎不紮實”成了很多老師降低教學要求的理由,這一認識直接導致我校學生的學習狀況每況愈下。我也是其中的一個,作為音樂課,似乎更沒有必要太認真。 “音樂課還要備課嗎?”因為總有教師會這樣問我。課肯定是要備的,只是在以往的教材篩選上我總認為學生接受不了這樣深度的作品,而換成較為熟悉一些,易懂一點的作品來代替。同時也減少了自己對樂曲的琢磨,減少對重難點的研究。(因為教材一直在換,很多樂曲自己也很陌生,再加上教學條件不夠)。而今年因為有學校教研工作為契機,我在態度上有了一個新的轉變。

一、教師的轉變

首先要深研教材。由於本學期課安排很集中,時間很充裕,我總是用半天的時間來研究教材和教參,把本科內容的重難點了解透,然後能聽五遍以上樂曲,再來琢磨怎樣突破重難點,達到教學目標。然後認真備課:我總是花半天的時間寫教案,從導入的設計,到內容的編排,啟發提問設置,都精心準備。最後製作課件:以教案為藍本,上網尋找視頻資料和相關圖片,儘量讓課件做到好看易懂。

二、對學生學習要求態度的轉變

我不再以學生“基礎差”為理由,降低對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程度的要求。因為有了之前教師備課的付出,有了對教學內容的深度掌握,有了突破重難點的方法,對學生學習要求不自覺也就隨着提高了:要求能對樂曲進行分段,對主旋律能哼唱,對樂曲進行聯想等,這些要求慢慢讓大部分學生適應了;我對一些後進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玩手機,不能睡覺,否則被點名的留下掃地。這部分學生散漫行為也慢慢有所收斂。

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課堂呈現了良好的轉機:課堂紀律越來越好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慢慢變強了,參與的學生愈來愈多了,聯想也逐步豐富了。學生能在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中體驗到耶穌的受難經過;能在《c小調練習曲》中領略出肖邦的愛國情懷;能在《命運交響曲中》感受貝多芬的不屈精神;在《愛之夢》中體驗李斯特的夢幻與詩意……

音樂課有很多課型,現在西方音樂的學習欣賞課我基本上已建立了一定模式,其它課型我也將慢慢去完善。因為有了這種態度的轉變,才能使我校學生藝術學習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