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中學生讀《大學》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生讀《大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生讀《大學》心得體會

中學生讀《大學》心得體會1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於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定……”兩千年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所説的話。“大學”、“大學”非我們所上的大學,而是博大的學問。《大學》是部淨化心靈的寶典!

孔子、曾子、朱子等一代代的偉人,寫着這部彌揚我們中華民族的文的人明史書。

我最喜歡是的其中的這一段:“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思是:知道要達到至善的境界,意志才有定向;意志有了定向,才能心不妄動;心不妄動,才能所處而安;能夠所處而安,才能處事精詳;能夠處事精詳,然後才能達到至善的境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要這樣。“心不妄動,才能所處而安”這句話非常好。是啊,如果做任何事都不靜下心來,是做不成的。只要心靜,有專一的目標,這件事才能做好。這樣,至善就離我們不遠了。不要以為至善只有偉大的人才能做到。其實,我們每個人只要做到以上的事,至善就離我們不遠了。

我還喜歡下面的這句話:“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凡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終結和開始,能夠明白這本末終始的先後次序,就接近大學所講的道理了。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事要講究次序。最重要、最緊急的事先做;次重要、次緊急的事後做。如果次序亂了,事也做不成了。所以我們做事一定要講究次序。

中學生讀《大學》心得體會2

假期培訓提前半天結束了,沒有急着回家,到新華書店讀了半天書。回來時、在半價書櫃處淘到一本《大學》,視為寶貝。這本書本來是推薦給青少年成長的必讀書,對我來説似曾相識,其實還很陌生,回到家伏案細讀,品出些味道。回顧工作的體驗,成長的感受,人生的感悟和自我的修養,對書中談修養的觀點可謂“情投意合”。

我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擴大,對修養有了一些新的'更廣泛,更全面的認識。在讀古人書籍,與古人對話的過程中,我就會很強烈地感到那些思想深邃、學識淵博的人是多麼有修養!在閲讀人物傳記的時候,感到那些榮辱不驚、淡泊寧靜的人是多麼有修養!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感到那些平易近人、尊重別人的人是多麼有修養!那些有修養的人,又曾經給我的心靈帶來過多少震撼啊!他們的修養,有時就是啟迪智慧的心曲;有時是照亮思想的明燈;有時是慰籍靈魂的詩韻。

我在不斷地反思自己,甚至否定自己的過去。在這種不斷的反思和否定之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逐漸懂得了修養的真諦。

修養其實就是一種“心底無私天地寬”的胸懷,是一種“會當擊水三千里”膽略,是一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着,是一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韌,是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自信念,是一種“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決心。

中學生讀《大學》心得體會3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 “修身”就是我們所講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説,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説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過來講,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則永遠被懷念、被學習。

除了做人,《大學》中最具有借鑑意義的,就是誠意中“慎獨”了。所謂“慎獨”,説的就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後的表現如一,而小人,卻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大學》中説:“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知,見君子而後厭然,人之視己,如視其肺肝然”。説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內心真誠,表現才能端正,只有誠於中,才能形於外。

讀書自然不是為了統治國家或者從政,説親民可能扯得過遠,古代的大學指君子之學,為人君,至於人,恐怕現在人或者學生早已忘了何為仁,當然我也承認,我從沒有認真考慮過仁是什麼含義;我讀了《大學》這本書之後,並沒有從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學會了一種處世心態。

親民、至善——大學之道,強調的不僅是人們的道德實踐,它還要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應用於社會政治實踐,是一個推已及人的過程。親民,説到底,就是將自己的道德修養普遍地施及於天下百姓,並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認到自己心靈中所具有的誠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共同創造出一個和諧社會,這樣就能做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於至善”了。

大學短短的二千來字,深刻闡明瞭人生和社會的大學問,以及做學問的最高境界。學問不在於某一具體的技術,不拘泥於世俗的瑣事。學問在於明辨世間的大是大非,在於促進社會進步,為天下人樹立榜樣。“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

想想當今的大學,早就忘了什麼是大學,一味的迎合社會的需要,屢屢降低教育標準、或調整方向。大學生不再是懂得“明德、親民、至善”等大學問的學子,而僅僅是有一技之長的工匠。匠氣十足,何能推動社會進步,促進技術發展。今天中國是最多的士人生產國,博士、碩士、學士數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甚至是第一,但在科學技術、社會哲學、文藝等等多個領域的成果卻遠遠少於國外。這是為什麼呢?今之士,胸無大局,眼界狹隘,每日只為生計,缺少了獻身事業的精神。得一善則欣欣然,不精益求精,止於至善。大學是時候認識到大學教育的本質了,不是授人一技,而是授人以道。

現在的社會很複雜,處處充滿誘惑,刺激,和“殺戮”。而在這個環境中要做到獨善其身的卻很難,人和人之間的間隔和牴觸不信任越來越多,在外面幾乎每個人都是帶着面具在生活,偽裝、自我保護、缺乏安全感。。。如此多的不安定因素造成很多人沒有幸福感。更多可能是社會因素,但是我們不能改變社會但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自我的處世態度,讓一顆浮躁的心靜下來,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不管慮的是什麼,能在忙綠浮躁的時候自我反思一下或者回憶一下過往的種種,不也是一種自我提升的方式。我們做不到聖人一樣可以考慮到天下,但是我們能做到的是修身,修身更多的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了自我能活的更高尚。倘若一個個自我都能正其心,誠其意,國何能不治。

修身治國平天下,此乃中國傳統。以小見大,自身品德都修養不好何以治國,治國太遠,切説説齊家。每個身邊都可能出現一些就家庭不和睦的情況,有人説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而我看來婚姻是愛情的昇華和考驗,愛情在最後終將昇華成親情,不離不棄,不會變質。自古就有相近如賓,舉案齊眉的夫妻的關係。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忍讓的處事方式古人比我們現代人更看的透徹,因為他們懂得以修身為本。懂得明明德,懂得何為薄厚。

中學生讀《大學》心得體會4

《大學》一書,文辭簡約,內涵深刻,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業等均有啟迪意義。

很早以前就接觸過這本書,最近也經常在早晨基礎教育的學校裏聽到朗朗的讀《大學》的孩子們的聲音,每次聽到我的思緒都不禁會出現短暫的停頓,仔細分辨讀的是哪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對於像《論語》、《大學》這種儒家經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有着不同的感悟,但是有一點是不會變的,優秀的、經典的道理是永恆的,是不會發生質的變化的,這是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態度,我覺得我的態度應該是比較端正的,但我也非常清楚我對諸如《大學》這樣的'中國經典文學的理解是膚淺的,是需要不斷學習的,但總礙於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一直停滯不前。

也許是機緣巧合,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北京教科院組織的“北京市農村成人教育骨幹教師培訓班”,並以學員的身份參加了“中華傳統文化講師團培訓”,其培訓的內容就是《大學》。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認真的聆聽了包括學習大學的重要意義、大學之道、知止而後有定等內容,從學習者的角度聽取了馬教授對大學的講解。下面就説説我的學習感悟,也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

且不説國家政策要求我們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單從儒學在中華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發揮的影響與作用來看,就是值得我們繼承和學習的。再者,在物質生活高度發展的今天,金錢至上、信仰缺乏、宗教侵蝕等,影響着中國年輕的一代,甚至是更多的中華兒女。從這一點來看,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拾“明明德”與“克己復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麼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提升個人國學文化底藴,也應該做一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這一觀點在開班當天王東江處長那熱情洋溢的講話,那充滿期待的口吻,證實了我的觀點。所以,我非常感謝教科院安排的這次培訓。

馬教授那種待人謙和的性格,給我以長者和儒學弘揚者的感覺,而講解的內容給我以行政領導或者退休老幹部感覺,換句話説,我是學到了從政層面的大學。

回憶整個學習內容,給我最深刻的是“格物致知”、“明明德”以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這些都是最樸素的道理,都是修身的範疇,但是在生活中做起來還是有些困難的。

“格物”是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不同的人對其有不同的理解。宋代朱熹解釋為,即物而窮其理。簡單理解為觀察分析萬事萬物並解其根本,轉化為人心靈之認識,而得其道,並以致其知。明代詩人認為格為“正”,物為“意念”,“格物”就是要人糾正意念的不正,克服內心的非道德意識,從而恢復其本體的至善或“良知”。也有佛學大師認為“格物致知”是格除掉人心之物慾,方能顯其本有真知。這些解釋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或者生活環境中產生的,雖看着不盡相同,但歸結起來都是深層次的挖據事物本質,而獲得某些知識或者達到某種境界。在我看來“格物致知”其實就是探究、認識事物的規律或本質,而獲得知識或真理,更深層的含義如果從“致知格物”的角度來理解,就是做事情我們要遵循事物的規律。如果每個人都懂得“格物致知”又怎麼會有“拔苗助長”的故事。在當今社會家長們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應該謹遵“格物致知”。

對“明明德”的理解,分歧不多,意思是人要弘揚光明的德性。用在當下就是弘揚正能量。作為農村教育工作者要以格物致知的態度去明明德。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千古錦句,在這裏不多説了。

四次培訓結束,留給我更多的是思考,學校裏雖然有繞樑的《大學》讀書聲,而沒有幾個孩子懂得它的含義,甚至沒有幾個老師説的上來,更不用説“學而時習之”了。生活中誇大其詞、拔苗助長、精神空虛的也大有人在,我希望有關專家和領導能掀起一陣重拾儒學經典之風,希望北京教科院的領導和老師出一套有關最普通的老百姓的諸如《身邊的經典》之類的教材或者微課,以為廣大公民提供優質的傳統文化學習資源。

中學生讀《大學》心得體會5

近日無事,便拿起閒置已久的《大學》細細品讀。品讀中,被其中儒家先賢的大智慧所折服,產生寫讀後感的衝動。奈何個人水平有限,在此便與諸君討論其中皮毛。

書中,我最喜歡這段:“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便是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處。在這段話中,明德天下者,既大賢與聖人,必先治國。國不能安定,何以明德?而治國又必須齊家,齊家在於管理好家族,使家族和睦。家人知禮而友善,從而社會人人皆仁。齊家在於以小見大,以家印國,一家不治,何以治大國?齊家又在於修身,以身印家,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如何修身?明心見性,格物致知,養成一腔浩然正氣,此謂養性!

宋有大儒張載,修一身仁義之軀,養一身浩然正氣。以此發下大宏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立那“天理之心”,立那仁孝之心;做那安身立命之事,做那國泰民安之事。

到了新時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如何齊家是未來我們必然要面臨的問題;對於有意官場的大學生來説該如何治國又是一個問題。現在我們自問,屆時該如何齊家?又該如何治國?回首過去,我們是否修身?又是否養性?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作為當代青年,我認為,我們要做,就做那,修得一身仁義禮智信,養的一身浩然正氣,做事問心無愧又胸懷壯志並且心繫國家的人。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等生來不凡,何必平庸一生?我等壯志凌雲,何苦今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