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36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1

一口氣把此書讀完,深有感觸,全書以提問牽引與實際的管理實踐聯繫甚為緊密,此書還非常確定的回答了一個問題“卓有成效是否可以學會?”答案是肯定的。與此同時發現自身在管理實踐中確有很多方面考慮欠周全。記錄心得以備後鑑。

書中開篇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管理者,書中將“管理者”的定義擴大為能為組織作出貢獻的知識工作者均可稱之為“管理者”。我認為,現代意義的管理者可以有更為寬泛的理解,即擁有“管理需求”的人均可稱之為管理者。這是一個泛概念。例如一個清潔工,他需要管理自己的工作以及支配自己因以怎樣的方式和時間來完成工作,只要自身有“管理”這方面的需求,那麼,我認為他就可以稱之為管理者,至少是自我管理者。

對於管理者真正的制約不是金錢或是其他資源,而是時間。所有的資源都可以創造而唯獨時間是無法被創造且是絕對固定的。但由於他的免費,很多人都忽視了、那麼,對於這樣真正稀缺和高價值的資源,我們應當給予絕對的重視和精確的管理。把自己的時間花在真正創造價值上,這裏,德魯克提供給了我一個方發,抽樣記錄自己一個月的時間消耗,不要事後回憶,要馬上記錄,這樣可以不斷查看自己的時間支出,以作出正確調整。此外,德魯克還提出,時間應當整塊運用而不是零散支出,比如一個報告,我花3小時寫完要比我每天10分鐘花18天寫完質量高出許多,這點我深以為然,並在實際中應用。

管理者自身還應當準確定位自己在組織中的位置,想清楚,我能貢獻什麼。這是我作為SIFE隊長和學生會副主席欠思考的問題,在SIFE,考慮的事項過於細節,求全責備。結果弄得自己比較疲憊,周邊的夥伴也跟陀螺一樣跟着我轉;與此相比,在學生會我就不盡責了,很少主動策劃事情,更多的是事來受命,雖能解決問題,但畢竟未能作到自己的最好(做到自己的最好也未必就是最好,人際關係等方面的考慮),如此説來只是説明自身未能很好的給自己定位,以明確自己在組織中的“貢獻點”在何處。想清楚這個,還需要重點花功夫的就是人際關係和有效會議了,通過這兩者來控制組織的作為以及體現自身的貢獻。

組織中的人不可能勸全是“通才”,往往是各種人才都有,這樣的組織也才平衡。從我的角度來開展工作就需要明確他們各自的長處和需求是什麼,然後關注他們的長處併發揮他們各自的長處來提高業績,而不是把焦點放在短處,這樣往往選出來的人是“不差的人”,而組織需要的是“優秀的人”哪怕只在一方面。但這並不是不考慮短板,這對於不同的工作或崗位來説有不同的標準和底線,這是我需要把握清楚的。同時,應該明確什麼事情是重要的事情,可以按照“緊急”、“重要”來劃分四個維度從而決定做事的先後順序。

小結一下自身要明確的項目:

1、自身在組織中的位置;

2、自身的貢獻點在哪;

3、明確成員的長處;

4、明確事情的性質。

我在組織中的工作其實大部分就是做決策,那麼決策的有效性就直接決定組織工作和我自身貢獻的有效性。德魯克給出了很好的參考準繩,即,以結果為導向。把所有決策的焦點放在最後的結果上,這樣就不至於偏頗。

通過此書的一些啟迪,我非常贊同德魯克先生的觀點,“管理者必須卓有成效”。否則,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2

德魯克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管理學大師之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則是先生眾多著作中的經典。其獨到之處在於對"管理者"的含義進行了重新定義,同時提出"卓有成效"是可以學習的,又進一步從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注重對外界的貢獻、善於發揮他人的長處、重要的事情優先處理、怎樣做出有效的決策五個方面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本書不是一部管理理論字典,而是德魯克先生以其紮實的學識、豐富的企業諮詢經驗以及敏鋭的洞察力,從實際出發,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從人性、組織、社會的高度對"管理者應該做什麼"和"怎樣做才能夠卓有成效"這兩方面,提出了思考方向和可行性措施,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全新的管理學畫卷,文中所述一針見血,直擊管理工作的弱點以及盲區。

書中,先生特別提出了作為一名管理者,腦海中要時常有"我能貢獻什麼"的概念。在日常工作中,大多數管理者只是關注所服務的組織或者上司該為他們做些什麼,或是抱怨自己沒有職權,所以做事情才會沒有效果,卻很少有人會考慮自己究竟能夠為外界貢獻什麼。而先生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問自己我能為外界(社會、組織、上司、同事以及下屬等)做出什麼有效的貢獻,才能夠挖掘出工作中尚未發揮的潛力,才能夠做出卓有成效的決策。在這種貢獻思維的驅動下,管理者才能夠在根本的意義上去思考什麼才是對組織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才能夠讓組織更加長久的發展。這不僅是管理理念的變革,更是在管理哲學層次上的昇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3

看到這本書首先是被開篇的一句話所吸引,“一羣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嗎?”雖然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但是我們都想讓自己活的更有價值不是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告訴我們,“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我們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這更加堅定了我們團隊努力的方向。

管理大師德魯克認為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具備的五大要素:有效的善用自己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發揮個人所長、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決策。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決定組織工作成效的最關鍵因素,並不是只有醫院的高層管理者才算管理者,所有負責患者診療及服務的部門都應該像管理者一樣工作和思考為提高患者診療及滿意度做出貢獻。

通過閲讀,我認為關鍵有以下幾點:

首先要把工作當做一種樂趣,重視自己對工作的貢獻。

既然我們選擇了醫療的行業就註定是需要付出的,註定是沒有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看到門診上的醫生為了解決患者的病痛甚至連午飯都吃不上的時候真的從心底佩服他們更心疼他們,有一次跟一位醫生交談問到此事,她的回答是看到患者的病痛減輕了就覺的自己做的工作是有價值比任何物質獎勵來的都要好。只有把工作當做了樂趣去做你才能從中收穫不一樣的快樂。

其次要懂的善於利用有限的時間。

作為一名管理者我們要懂得利用有限的時間,每天要制定自己當日的工作計劃根據緊急重要四象限將重要不緊急的事情羅列下來做好決策,建立了預約自己的時間才不會被別人所佔用,從而就能有效的開展工作。

再次要知人善用,利用別人的長處。

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於用人所長,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誰誰有什麼毛病、嫉妒心強、不夠勤快、或粗心大意等等。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小問題,但也都有其擅長或優點。作為一名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發現下屬身上的閃光點並將其優點發揮出來,揚長避短。特別在帶教新員工時,下屬犯錯其實也是我們做為管理者關注不夠,他們要允許員工犯錯但是同樣的錯誤不能出現兩次,多發揮員工的長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只有團隊的每個人都做到卓有成效我們才是一支強大的隊伍。

最後要善於做有效決策。

作為一名管理者我們經常面臨着決策和選擇,我們要善於利用團隊的智慧發揮頭腦風暴的形式,更要注意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提出的觀點,最終從不同的觀點中吸取自己需要的決策點。

作為一名年輕的管理者深知自己需要學習與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將以管理大師德魯克所説養成良好的管理習慣,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懂得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以結果為導向鑑定自我目標,多發揮團隊人員的優勢整合資源,懂得聽取不同人員的意見從而吸取自己需要的決策,調動團隊人員的積極性讓每個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打造一支強有力的管理隊伍,將紅房子醫院建設的越來越好!作者:常州趙璐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4

彼得·德魯克是著名的管理學家,是在大學的管理學課程上被屢屢提起的管理學界大師級人物之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舊譯《有效管理者》)就是其管理學名著之一。那會在學校昏暗的夾雜着腐爛的書的味道的圖書館某開架閲覽室,在各種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書中間,發現了一本《有效管理者》的小冊子。我讀完頗受啟發,對課堂學的管理學有了新認識,可惜的是很快隨着大學生活的流逝淡出記憶了,留在腦海裏的只剩下那個書名和時間管理、自我管理等那麼幾個名詞。

管理學是一門關於實踐的科學,其理論是建立在幾百年來的管理實踐基礎上的,並不是憑空想出來的。學院派的所謂管理學家們,把管理原則和管理方法從實踐中抽象出來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提升組織效益或者管理者能力。而管理學只有放到具體的管理實踐中,才會發揮其作用。管理學科的學生,經常被認為專業性不強的原因,就是在於他們沒有管理實踐的背景,從而只能機械的學習理論知識,暫時不能活學活用。這種觀點,也是我畢業參加工作很久後才認識到的。

如今再次打開這本書,就會和平時的工作結合起來,看到很多話能夠感同身受,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反省。

第一章《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開宗明義,是總綱。把這一章讀懂了,基本就明白了全書的核心內容,後面的幾章,都是對第一章的展開。

講有效的管理者,就要定義什麼是有效,什麼是管理者,為什麼需要有效的管理者,而管理者為什麼需要卓有成效。

首先,為什麼需要有效的管理者?因為這是時代的呼喚。百年以來,世界從體力工作時代逐步過渡到知識工作時代,從單一組織形態發展到多組織形態。知識工作的不可衡量性與組織的複雜化,交融在一起,使得知識工作者只有有效的開展工作,才能確保組織的效益和個人價值的實現。可以説這是一個時代大背景。

其實,對管理者來進行定義。什麼是管理者?德魯克提出,並非有了下屬才叫管理者。“在一個現代的組織裏,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藉其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該組織的經營能力集及達成的成果,那麼他就是一位管理者”。這個説法拓展了管理者的範圍,當然不用咬文嚼字的去給這個管理者下定義,而是要明白這是一個成果導向的概念。

第三,為什麼管理者需要有效性?因為他們面臨着殘酷的現實,埋沒着他的能力。如果不致力於改善,將使他難以取得好的績效和成果。

1、他的時間往往只屬於別人,而不屬於自己;

2、他往往被眼前的事務困住,而無法高瞻遠矚,又或者原地踏步,拘泥於固有的工作方式方法;

3、管理者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不足,無法發揮彼此的長處;

4、管理者更多的關注組織內部,而忽略外部的現實、趨勢和變化。

第四,什麼是有效性?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多才多能,所以有效性不是給高大全的完人準備的,而是更專注於某一領域。如果每個領域都實現了有效,那麼這個組織就會興旺發達。有效性也不只是有效率,而是“使能力和知識資源能夠產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種手段”。

第五,卓有成效是如何實現的?有效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後天實踐的一種習慣。

1、時間管理:知道時間花費在什麼地方,控制時間,系統工作。

2、成果導向: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沒有成果的工作是沒有意義的。

3、取長補短:善於利用自己和別人的長處,善於抓住有利形勢。

4、要事優先: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順序,並堅守這個順序。

5、有效決策。

好了,我們看到,第一章介紹了有效管理概念出現的時代背景,定義了管理者和有效性,面對嚴峻的管理低效困境,提出了實現有效性的五個方面。後邊幾章,就會是詳細的展開,也會有一些具體的方法。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5

在20xx年進入xx工作的時候,當時記得在南二環四樓集體辦公室,看到很多領導看一本書《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期待去看看,但是一直忙碌的沒有閲讀,現在時隔兩年多了,前兩天才開始讀這本書,以前領導們都推薦看很多書,所以我也經常給助教也推薦優秀的書籍,不讀書不去實踐,很快就要掉隊,不是身體與時間的掉隊,而是思想掉隊,趕不上很多身邊的同事與朋友,他們都在進步,他們每天都會分享更多的東西,所以我也在空閒時間,給自己定嚴格的讀書標準,部分優秀的書籍要寫讀後感,否則一年結束了,回首一年,什麼都沒有做,20多歲就死掉了,70歲拉出去埋葬,我們不想過平庸無的日子,多多去交往更多的優秀朋友,去閲讀優秀的書,去更多的把理論知識轉化實踐。

20xx年初給自己定目標,要讀30本書籍,可惜只讀了三分之一,記憶猶新的讀徐小平老師的《圖窮對話錄》 讀樑文俠的《哲學與人生》 古典的《生活中的心理學規則》讀《成功人生的九商修煉》————特別有收穫,這兩天又讀完了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本書的目錄中有六個推薦序言,其中推薦序言一是海爾總裁張瑞敏。也詳細的閲讀了彼得德魯克的詳細簡介。

以前經常寫作文用的張瑞敏的海爾案例,張總他認為這本書對從事企業管理的人來説是一本非常有效的書。德魯克講的一句話讓他感觸頗深,即“管理得好的工廠,總是單調乏味,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件發生”,起初他也是不理解的。

在中國的習慣就是轟轟烈烈、忙忙碌碌、激動人心,然而從本質上看這些對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沒有任何的幫助,唯有靠紮紮實實的管理機制。德魯克講:“在組織而言需要個人提供其貢獻;在個人而言,需要組織作為達到個人目的的工具。個人對組織的貢獻體現在如何以最快速度去創造和滿足用户的需求,而組織為個人所提供的工具就是要支持其實現這一速度。”那麼,管理者就應該學會有效性。

本書針對如何卓有成效,德魯克先生提出了掌握時間、講求貢獻、發揮人的長處、要事優先及有效的決策,必須成為管理者思想上的習慣。換言之,“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綜合的實踐。”而“既然是一種習慣,便是可以學會的”。管理者要學會這種習慣,必須經過訓練。“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這些訓練,則無論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象力和多豐富的知識,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努力的去接受訓練,培養使自己有效的習慣。儘管德魯克先生的要求,部分內容我還無法會意,當時在酷學酷玩做管理工作,雖然管理工作有很深刻的感覺,比如時間管理。發揮人的長處,決策,要事優先等等。

在工作中,有效性是可以學會的,但有效性的學習是一種挑戰、一種實踐。如果我們既不去挑戰自己的目標,又不去應對市場的挑戰,就不會有學習有效性的壓力和動力。在當今社會,一個知識工作者只要他的工作影響着一個組織的績效和結果,他就是管理者,讓自身成效不高的管理者管好他們的同事和下屬,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會給其他的人樹立錯誤的榜樣。要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要做到某些事情,這些事情雖然簡單,但一定要實踐,只有通過實踐,最終才能將追求成效變成一種習慣。如果做不到卓有成效,就談不上“績效”,不管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從張瑞敏的序言中我體會到這是他經營企業管理多年的切身體會,也是他成功的最基本經驗,非常值得每一位管理者的借鑑。

這本書闡述了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五項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的決策。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細細想來,確實切中要害。對於管理者特別是高層管理者而言,卓有成效至關重要,讀了之後深受啟發和教育。《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訴我們:一羣平凡的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只要我們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決定組織工作成效的最關鍵因素;並不是只有高層管理者才是管理者,所有負責行動和決策而有助於提高機構工作效能的人,都應該像管理者一樣工作和思考。但是,怎樣才能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通過閲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認為關鍵有以下幾點:

首先要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清楚自己對工作的貢獻。“學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只有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着濃厚的興趣和發自內心的喜愛,才有可能在工作中用心思考,努力完成。認清自己對工作的貢獻,才能激發我們工作的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常自問,我在這份工作中能做出什麼貢獻,才能不負於公司給予我的這份薪水。把工作當成樂趣,主動完成任務,在工作中做出對公司發展、項目部建設有益的貢獻。

其次要善於利用有限的時間,集中精力於重點領域。如何管理時間是管理者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配置自己的時間是很重要的,往往就決定了個人的成就。管理者不能面面俱到,親力親為組織裏所有的事情,如果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處理許多的瑣事之上,那樣既累了自己,又提高不了工作效益,最終也一事無成。管理者必須懂得輕重緩急,堅守有限次序,把握“要事優先”的原則。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一次只解決一件事情,面向未來,抓大放小,集中有限的精力於重點領域和工作上,才能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也才能帶動整個組織工作效率的提升。

再次要知人善用,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除了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外,還要懂得上司、同事、下屬的長處。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之上,懂得放權,讓他們各司其責,充分利用他們的長處做好各項工作,不苛刻他們是完人,重視他們的專長和優勢,才能最大化的做好工作,提高效能。

管理是實踐,管理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書中提到:“無論一個人的才知有多高,只是多廣,是多麼勤奮以及富於想象力,只要他沒有做多這些訓練,那麼他在工作效益上總是有缺陷的。”一個人的才能,只有通過有條理、有系統的工作,通過實踐,才有可能產生效益。管理者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豐富的實踐,才能使得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管理經驗得到完善。

管理者必須做出決策,並且是有效的決策。決策是一種判斷,是若干項方案中的選擇。管理者的職責就是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就是要進行有效地決策。決策是“不同意見的討論”的基礎上的判斷,不是“一致意見”的產物。他們需要正確的思考和研究,一個人是否可以做出正確的決策是長期經驗的積累。在做出決策時,要確實瞭解問題的性質,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做出決策。

閲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使我懂得要成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必須要有良好的習慣,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善於利用時間,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知人善用,懂得放權;善於做出有效的決策。要實現這些,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身體力行,才能有新的收穫,成為卓有成效的人。以前自己與朋友合夥開學校的時候,對於管理是空白,只知道自己努力幹活,努力工作,管理的是自己,決策也是很失敗的,應該讓決策變成可以貫徹的行動,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管理者還需要承擔做出決策的責任,不能推脱,為自己所做決定引起的錯誤與缺點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如果企圖迴避這項責任,那麼他將會失去下屬的信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6

最近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感覺受益良多。其中最令我受益之處,一是要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二是有效地管理取決於有效的決策。

有效的時間管理是很多管理者面臨的頭疼問題。很多管理者面對開不完的會議、出席不完的應酬、處理不完的瑣事,常常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那麼,到底怎樣才能管理好時間,讓每天的時間都過得充實呢?首先,要學會做計劃,並按照計劃去執行。每天下班前把第二天要做的工作按照時間順序和重要性羅列出來,這樣可以保證不會遺漏工作,也可以保證工作有序開展。今日事今日畢,做了工作計劃,那麼就一定要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拖延症是時間管理的大忌,克服它是掌握時間管理的重要一步。在完成日計劃的基礎上可以繼續做周計劃、月計劃,這樣就能充分利用我們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做事要分輕重緩急,要堅持要事優先的原則,先集中時間辦理重要的事情,不是很重要、不着急的事依次辦理。

有效地管理取決於有效地決策,所以決策對於管理者來説至關重要。管理者日常要處理的事物紛繁複雜,事務性和常規性的工作佔大多數,這些工作往往佔用了管理者大量的時間。但是,時間花費的多少與事務的重要性並不成正比。對管理者而言,決策是管理者一項獨有的職責,管理者必須做出正確有效的決策。首先,管理者要有豐富的經驗。決策的過程就是管理者個人的見解經過反覆論證後,上升為組織戰略的過程,所以一個經驗豐富的管理者對有效的決策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決策應是一個不同意見相互融合的過程,不能搞“一言堂”,一個好的決策是不同意見反覆討論、碰撞,從不同的角度反覆審視決策的可行性,發現決策方案中可能出現的不可預見因素,從而形成集體智慧的結晶,使決策在執行的時候更加順暢。最後,決策還需要判斷時機,同一決策方案在不同時間提出來,可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在做出決策之前必須要非常謹慎地思考,並把握時機。

總之,有效的時間管理和有效的決策對管理者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必修課,只有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在工作中提升能力、豐富閲歷,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最終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決策者,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7

德魯克是管理學界有名的大師,大家肯定都聽過,並且很熟悉,我在這隻能是淺談一下我的感受。由於時間問題,只看了書的一半。後面的內容是根據題綱的字面意思來寫的。這本書的主題是關於如何使自己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管理好別人最起碼的一點是得先把自己管好,自己是成效高的人才可管理好同事與下屬,最重要的是親力親為。

一、卓有成效的管理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可以學會的。

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動力,取決於他是否具有有效性,以及他在工作中能否有所成就。這一點體現在我們工作中:我們的前台工作不能作為朝九晚五在前台消磨時間的人,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現在的前台工作除了家長諮詢的時候腦子處於高速運轉狀態外,別的時間大部分是在消磨時間,應該給大家一些別的事情來做,當然不是説佔用大家的休息時間來工作,休息是在合適的時間休息,不是一味的休息。誰是管理者?對於我們來説我們都是管理者,一個公司的強大與成長,凝結了每一位員工辛勤的汗水和努力的付出。就拿前台來説,員工內部培訓,只是教會我們在固有思維模式下如何解決棘手問題,這樣是完全不夠的,需要的是我們學會舉一反三的能力,在不損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現實中:我們的上級領導培訓只是訓練我們知道在某這情形下應該如何處理,至於到了現實當中該怎麼做,應由我們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判斷,決策雖然在我們的領導,但是行動的實施操作卻是由我們在前台的自己來決定的。我們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的收入。我覺得與這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因為處理的事情的大部分是我們一線人員來做,而不是領導在做。

二、掌握自己的時間,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包教授的話説就是善用有效的時間。

做有系統的時間管理,合理利用有效時間,合理安排個人時間,積極落實具體時間:譬如我們的員工招聘,簡歷是一份份的來,沒有任何時間的規律性,只要有人來面試,我們的領導就得放下手頭的工作去做員工面試,這樣不僅浪費時間,還擾亂了正常的工作計劃,簡歷的接受人員,第一步應該將所有簡歷做一個初步的劃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應該分批次的進行篩選之後,留下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定時定期的進行面試。這樣才可以做到有效地利用時間。

三、我能貢獻什麼我能貢獻什麼?我會貢獻什麼?我會得到什麼?我能得到什麼?

這四句話道理很簡單:社會是公平的,有付出就會有回報,我們努力了,公司的每一位領導都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因為努力就會有成就,有成就公司就會強大,發展速度就會提升,合理安排時間,盡我們每個人的最大努力,以公司利益為重,公司的強大,也就意味着我們的發展空間的強大,公司衰我恥,公司興我榮,總之一句話:在最短時間為公司創造最大效益,為我們自己的人生儘量的着色,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四、如何發揮人的長處分為了三部分,分別為:用其同事之所長,用其上級之所長和用其本身之所長。

用其同事之所長:為了實現目標,有效的管理者會用人所長,充分發揮人的長處,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十項全能。要用人來做事,不是用人來投主管之所好。以學校來説,第一流的優秀教師會不會奉承校長沒有多大關係,就算他正面與校長髮生衝突,只要能給學校帶來效益就是好的老師。我們在用人的時候不能僅考慮“我喜歡這個人嗎”或者“這個人能用麼”,應該考慮“這個人在這個職位上,是不是能幹的非常出色”。任何人都擔任不了的職位,説明這個職位是存在某些問題的,應該考慮這個職位是否設計得當,而不是找個天才來擔任此職位。用其上級之所長:上級也是人,所以肯定有其長處,也肯定有其短處。要使上司發揮長處,必須知道他需要知道些什麼?他需要我完成些什麼?這就需要我們和上司有效地溝通。除了溝通還得有一定的想象力。像小涵姐,謝老師讓他做一個什麼數據,他會和謝老師有效地溝通,問他用這個數據是有什麼用途以及他用這個數據的急需時間是多長?小涵不但做了謝老師現在急需要的數據,並且做了謝老師下一步想要知道的數據。這樣雖然小涵姐當天是累了點,但是他有可能幫謝老師做出更加想要的數據。人一般分為“讀者型”和“聽者型”,如果是一個好的中層管理者,他會知道他的上級是哪種類型,這樣就能更有效地溝通。用其本身之所長: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習慣,自己最清楚,每個人都一定有自知之明。人分為好多種,我屬於從頭到尾一手包辦型,在某些時候我覺得有些事情自己一個人就能幹好,何必還要麻煩別人,再説別人想不想幹還是另外一碼事。根據以上三種方法來,最後我們肯定養成重視人之所長及善用人之所長的態度。

五、學會時間管理,堅持要事優先。

每天我們的工作量很大,每個人都會很累,如何讓我們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有效工作量,那就是對每天的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主次的做好一個計劃和安排;一個做事情有條不紊,條理清晰的人相比工作節奏會快很多。這就讓我想起了起源於日本的5S運動:SEIRI+SEITON+ SEISO+ SETKETSU+SHITSUKE,即: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這五點雖然説是對於環境的,其實也照樣可以應用到我們處理時間上,對我們的時間,事情,工作做到5S,我想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在快樂中創造效益。具體地説就是要做好時間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記錄下自己的時間使用情況,而不是依靠記憶去猜想過去時間的分配。我們每天都應該精確記錄自己的時間使用,至少也應該有相關的工作日誌來記錄每天時間花費情況。有了積累的時間記錄後,我們才有可能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檢討,找出浪費時間的非生產管理活動,制定更好的時間使用和分配計劃。一個管理者不應該高估自己地位,低估別人的能力,而應該勇於授權,削減自己不必要的工作。小涵姐做的很好,我看見她會把一週的時間表羅列出來,按照時間表來有計劃的做事,但是往往事與願違,總會有突發事件會找上門來,這樣她的計劃就會打亂,我相信小涵肯定留了一部分時間給這些突發事件。要事優先,譬如我在那天和郝亞楠上班時的投訴事件,我應該考慮到先處理這類比較難以處理的事件,也許就會避免這起投訴發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8

近日,閲讀了德魯克的經典著作之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此書雖然寫於1966年,但是其基本的理論和思想,在四十多年後,仍然影響着許多現代的管理者,在企業經營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本書圍繞着“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的核心觀點,分為八章展開。第一章主要論述了管理者為什麼要卓有成效及先關問題,二到七章則針對如何實現卓有成效的五點要求分別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最後一章回扣主題。整部著述結構清楚,層次分明,使人一目瞭然。雖然,書中有些專業的內容我並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讀過此書,仍然使我受益匪淺。在我看來,書中的許多觀點並不僅僅適用於管理者,對我們日常的生活及學習也有着許多的幫助。

一直以來,我在很大程度上認為管理是需要天分的,而書本的知識更多的是紙上談兵,無法真正的在真實的管理中發揮作用。但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卻改變了我的想法。德魯克講到“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就是‘做好該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而“一個人的有效性,與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識之間,幾乎沒有太大的關聯。有才能的人往往最為無效,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才能本身並不是成果。”這些論述,激發了我學習管理的動力,並瞭解到有效性才是管理者所應追求的目的。

同樣令我改觀的還有德魯克對管理者範圍的限定。在書中作者將管理者的範疇擴大到了更寬的領域,不僅僅是企業,政府,軍隊,醫院也都需要管理。而管理者也並不都是經理人,而是泛指知識工作者、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他們可以下屬眾多,也可以沒有下屬,可以職位崇高,也可以職位低微,但是他們必須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要在工作中作影響整體績效和成果的決策。這一概念的提出,改變了人們對管理者的傳統理解,在我看來,在一定程度上,日常生活的我們也都是一位管理者,因為我們許多時候要為自己的未來決策,因此,無論是為了將來踏上工作崗位,或者僅僅是為自己的現實生活,我們都應學會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

針對如何卓有成效,德魯克先生提出了五點要求,分別是掌握時間、講求貢獻、發揮人的長處、要事優先及有效的決策。而這五點,必須成為管理者思想上的習慣。換言之,“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綜合的實踐。”而“既然是一種習慣,便是可以學會的”。管理者要學會這種習慣,必須經過訓練。“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這些訓練,則無論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象力和多豐富的知識,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努力的去接受訓練,培養使自己有效的習慣。

儘管德魯克先生的五點要求,部分內容我還無法會意,而且對於並未踏上工作崗位的我們來説,實踐起來有些困難。但是他對時間、發揮人的長處等方面的論述,仍然給了我很多啟示。

首先是在時間方面,德魯克先生強調了管理者的時間總是被一些並不重要的事情佔據,而且職位越高,時間被佔用的比例就越大,因此,管理者應該學會管理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創造更多的成果。他在時間上的論述對我啟發很大,因為雖然身為一名學生,我同樣也有感到時間不足的經歷。而且很多時候,原本感覺時間充分,但依然不能完成預定的計劃。對此,我認為德魯克先生的解決方法是值得借鑑的。他告訴我們,首先應該進行時間的記錄,認識自己的時間究竟用在哪些事情之上,從而針對性的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其次,要進行系統的時間管理。德魯克先生特別強調了要整塊的運用時間,多數情況下,一些事情需要連續的時間才能完成,例如寫一份計劃書,連續的3個小時可以完成,但如果分成6個30分鐘,則可能毫無進展,我便常常範此類的錯誤,經常把幾件事情一起來做,一件事情沒完成又去進行另一項工作,而結果往往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相信,如果可以如德魯克先生所講,整塊的運用時間,我的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另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德魯克先生對發揮人長處觀點的論述。他講到“充分發揮人的長處,才是組織存在的唯一目的。”因為“世界上沒有真正全能的人”我們要做的是充分的發揮人的長處,而“使人的弱點不影響其工作和成就。”他列舉了許多名人,都有着各樣的缺點,但是最終這些缺點並沒有影響他們的成就。這一點也可以運用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對自己來講,我們不應該總關注與自己的弱點,的確,彌補不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應該努力發揮自身的長處,這樣,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就;對待他人,我們更應該着眼於對方的優點,包容他人的不足,畢竟,人無完人,發揮他人的長處,不僅可以與他人更融洽的相處,而且可以獲得更多的價值。

在這一章中,德魯克列舉了日本的例子,使我感觸頗深,他講,日本不注重考核,也基本不解僱職員,而是注重怎樣培養職員,這一例子我的日語老師也曾講過,他講到日本企業寧願用更高的工資留住職員,而不會用更低的費用聘請更多的人。拋開這一制度其他的缺點不談,日本企業這種注重人力的做法,確實令我怦然心動,因為他更加註重人的價值和長處,使職員可以更有動力和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以上僅僅是我此次閲讀的感受,相信,隨着生活和工作經驗的增加,我會從這一書中獲得更多的啟發。經典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典,就在於其經久不衰的價值,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因此書而受益。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9

管理大師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闡述了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五項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的決策。對於管理者特別高層管理者而言,有效決策應該是至關重要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訴我們:一羣平凡人,只要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但怎樣才能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通過閲讀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認為關鍵有以下幾點:

首先要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要有敬業的精神。只有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着濃厚的興趣和發自內心的喜愛,才有可能在工作中用心思考,努力完成。通過工作來學習,獲得經驗和知識,實現自我價值。投入的熱情越多,效率也會越高。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將敬業當成一種習慣,這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要善於利用有限的時間,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如何管理時間是管理者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時間是很重要的,甚至決定了個人的成就。因此有必要對時間做合理的分配,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集中於重要的領域,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有限次序,堅持要事第一的原則。

管理者不能僅執行命令,還必須能做出決策,並承擔做出決策的責任。如果他企圖迴避這項責任,那麼他將失去下屬的信任。別總帶着問題找領導,因為領導不是為你打工的,領導有自己的事情和責任,他更需要的是你對問題的見解和解決方案!因此作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需要從多方面考慮做出正確決策,而不是研究“能為人接受”的決策是什麼。一個人是否可以做出正確的決策是長期經驗的積累。在做出決策時,要準確瞭解問題的性質,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做出決策;決策的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可以被貫徹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積累經驗教訓,加以改進。

通過閲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使我懂得了成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必須要有良好的習慣,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善於利用時間,集中精力在重要領域,善於做出有效的決策。只有不斷地學習實踐,身體力行,才會有新的收穫,成為卓有成效的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閲讀心得體會10

近日,我遇到了一位朋友,他是負責銷售工作的副總,我們好長時間沒有見面了,他向我抱怨一番,他説,他有幹不完的事,幾乎搞得筋疲力盡。我説,這説明你的工作重要,你的位置顯赫。我接着説,我們生活在充滿矛盾的世界中,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出現了,只要有矛盾的存在,就需要我們去解決,所以説矛盾是沒有窮盡的,我們都會有幹不完的事。如果把需要解決的矛盾排排隊,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要全面出擊,可能就不會現在這麼累了。他説,細想起來,是這麼回事,不妨去試一試。

我回到家中,還在思考着同那位朋友的談話,突然想起我還沒有讀完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看看這位大師是怎麼説的。他説的極其簡單、精煉和深刻,就是四個字:“要事優先”。

在這一章節中,德魯克開門見山地説:“卓有成效如果有什麼祕訣的話,那就是善於集中精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總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first things first),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do one thing at a time)”。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出現,不是以我們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有的在我們的預料之中,有的卻是突然襲擊,有的接連出現,甚至“禍不單行”。但是我們的時間和能力是有限的,必須要有選擇的去做,這就需要我們必須“要事優先”。

首先,要確定什麼是要事。我們每個人的處境不同,崗位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崗位,我們每個人面對着各種不同的要事,必須由自己去判斷和把握。比如,今天是納税申報期最後一天,納税申報表還沒有報出,負責此項工作的小王就應該把納税申報做為要事;後天是開工資的日子,資金還沒有落實,財務部長和具體工作人員就應當把籌措資金當做要事去抓;我們會計工作時間性強,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要事,需要我們去做。

其次,我們的財務工作,比較繁雜具體,可能會出現一大堆的工作等着我們去做,這就需要我們做好工作計劃,有條不紊,把需要做的工作排隊,分出A類、B類和C類,一般來説先做重要的事情,有時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當中插上一槓子,就應當根據具體情況來處理,在保證要事完成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穿插一些小事,早晚躲不掉的小事,早幹完早利索。

再次,要學會平衡術,在做好要事的同時,要注意小事的發展,小事積累起來,也可能成為大事,這就是量變引起質變,不能忽視。

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辦事利索,不管是要事、大事和小事,不幹則已,幹則幹好,不留尾巴和後遺症。

德魯克最後強調:“一位有效的管理者,會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當前正在進行的工作上,而不會再去兼辦其他工作。完成一件事情以後,他會根據情況的變化,再決定下一步的優先事項。

要想集中精力,全神貫注於一項工作,首先要有足夠的勇氣,要敢於決定真正現做的工作。只要這樣,管理者才能成為時間和任務的‘主宰’,而不會成為它們的奴隸”。

要善於“牽住牛鼻子”,偉人説的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