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幼兒園區域培訓心得3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7W

下面就是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區域培訓心得,培訓之後總是有所體會,看看下面吧!

幼兒園區域培訓心得3篇

幼兒園區域培訓心得3篇【1】

實施情況分析:區域活動是適宜幼兒發展的一種活動形式。

在區域活動中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

然而,區域活動是否發揮了它的應有作用關鍵在於材料,材料是幼兒參與活動的物質基矗在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複雜,它的重要性體現在缺少材料,就會影響區域活動的正常開展;複雜性體現在既要滿足幼兒的興趣,還要保證達到教育目標。

作為幼教工作者,應怎樣科學的投放區域活動材料,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求呢?通過平日的觀察和實踐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材料的層次性:一方面可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難易程度不同的活動材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師在投放材料時要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幼兒發展的水平,如果只是投放了同一層次的材料,只考慮大多數幼兒的發展水平,這樣就會阻礙了一部分能力較強的幼兒的發展。

另一方面從材料的加工程度來講,可為同一個活動區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

如美工區內,教師可為幼兒提供蛋殼、製作不倒翁的沙子、石蠟、裝飾製作好的不倒翁,這樣才有利於幼兒的操作探索,更大程度地鼓勵幼兒的自主學習。

二 、材料投放要有目標性和針對性。

(一)區域活動是在主題目標的指導下,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開展的系列活動。

因此,材料投放應具有目標性,要根據近期的主題目標和幼兒的活動需求及時投放活動材料。

(二)活動區域中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針對性。

同樣是結構區,結合小班幼兒善於模仿的心理特點和小肌肉羣不夠發達的生理特點,可為他們提供體積大、重量輕、便於取放、類別相同的建構材料。

而大班幼兒動手能力強,思維敏捷,在提供建構材料時,則要注重多樣性和精密性,以滿足他們的探究和自主發展的需求。

下一步的思考

投放區域的材料要有探究性。

材料的探究性能引發幼兒動手、動腦,支持幼兒與活動環境的積極互動,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對客觀事物進行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

探究是兒童在動腦思考基礎上的動手操作,是兒童動腦思考和動手操作交織進行的活動。

不能讓幼兒開動腦筋思考的動手操作活動,不能被看作是探究活動。

在材料的提供上,應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因為只有具有探究性的活動材料才能真正的引起幼兒的興趣,使活動具有持久性,也才能起到發展幼兒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的作用。

可供分享的經驗有效的挖掘周圍可利用的資源,使材料為我所用。

很多教師為投放區域活動材料挖空心思,哪有那麼多材料?其實,不是沒有材料,而是我們不善於發現,周圍有很多我們可以拿來做材料的東西。

要想充分的利用周圍的現成材料,首先要引導幼兒學會積累材料,讓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原來他們平時用後的飲料瓶、餅乾盒等等都是可以拿到區域來做材料的,這就讓幼兒想到了去收集這些材料,活動區的材料不就充實了嗎?不過對這些材料一定要進行嚴格消毒。

第二,要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比如,像豆子、玉米粒、還有花生殼、小石子等都可用來作為區域活動的材料。

只要善於發現、善於利用,很多材料都可以投放到區域中的。

教師要善於觀察,在與幼兒共同的活動中注意觀察瞭解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不斷豐富、調整材料,才有利於幼兒在活動中不斷髮展。

尚待努力的地方:材料的動態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變,而要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能力的不斷提高及時的調整、補充材料。

如教師發現前階段備受幼兒喜愛的表演區無人問津了,通過對幼兒區域活動的觀察和了解,發現表演區裏的.頭飾、道具因投放時間長,有些已不能滿足幼兒表演的需求。

如果現有材料已不能滿足幼兒的需要了,幼兒對活動就會失去興趣。

因此,教師一定要及時觀察發現活動區材料是否對幼兒當時的活動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以便作出調整或更換材料的決定。

材料的動態性還體現在各平行班之間的互動上,各班教師應及時溝通、交流幼兒區域活動的情況,做到材料的互補,資源共享,讓材料真正地為幼兒活動服務。

幼兒園區域培訓心得3篇【2】

本學期我班開展的區域活動是根據孩子的喜愛及年齡特點來投放的材料。

整個活動開展後,孩子們都在各自的區域中活動。

美工區“剪紙”的孩子個個認認真真的在使用剪刀;生活區“穿珠子”的孩子,根據大小不同的珠孔來穿插;益智區孩子們有模有樣為小動物搭起了房子,建起了高橋,益智區“拼圖”與“圖形排數”的孩子很認真的遊戲;而“語言區”的孩子呆呆的坐在那,手裏翻閲着圖書卻看着別的區的孩子,剛開始還有點興趣,操作完了就沒勁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投放的材料都是我們精心準備的,同樣的投放材料,為什麼會差那麼多?

我發現美工區“剪紙”生活區“穿珠子”,孩子們只要通過一定的努力就可以看到成果的,在這整個過程中,幼兒沒有失敗的壓力,所得到是濃濃的成就感,這讓他們很高興。

每一個孩子都覺得自己很棒,自己又進步了,自信心在不斷地增強,所以參與的的很積極。

而語言區“閲讀讀書”只有同一種選擇,操作結束後當然就失去了興趣。

教師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可操作性強的,只要付出一定努力就可以看到成果的,就會受到孩子們的大力歡迎,如果是需要他們等待的東西,而且可操作性不強,他們就不感興趣。

接着我們在“語言區”投放了許多的材料,如:動物手偶、圖片排序、看圖講述等等。

這樣孩子對新材料也有一定的興趣,開始喜歡帶着手偶創編故事等。

材料的投放很重要,而區域材料也能做為班級活動的延伸,及時地把活動進行過後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探索與操作活動。

美工區裏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活動開展後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瞭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通過努力,我班的區域活動開展很順利,孩子的遊戲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着問題,如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語言還欠缺;在表演區域中,我們準備的道具還不能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學期的遊戲開展過程中,我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遊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台階。

幼兒園區域培訓心得3篇【3】

通過這段時間區域活動培訓課程的學習,心中感覺受益非淺,我認為幼兒教育已經走向開放的教育,時間、空間、教材、結構的開放,完整幼兒的培養、整合教育的出現,遊戲化、生活化的課程模式等等,都提倡為幼兒提供開放、豐富而且多樣的環境,允許幼兒自由選擇、自主學習。

於是,區域活動便在幼兒園廣泛地開展起來並深獲幼兒教師的喜愛。

不少幼兒園或以此為主要活動形式,或做為主題單元教學的輔助,都在嘗試着區域活動這一模式。

一、樹立正確的區域活動理念,把握教師在區域活動中的角色。

首先要開展區域活動必須較系統地瞭解有關的理念,區域活動源自於開放教育理念,是以個別化學習為前提,將活動室佈置成幾個學習區,設置充分的教具,玩具等,讓幼兒觀察、取用、探究,最終的目的是為幼兒未來生活打下基礎,並藉此豐富幼兒想象力,培養他們自主、解決問題、表現自我及同伴友好相處等能力。

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習區的意義,在於鼓勵並提出幼兒自主達成個別化學習的機會。

確立了這樣的理念才能使區域活動的設置成為“有源之水”。

教師在運用學習區,組織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應相信幼兒的探索學習能力,幼兒是課程的主體,有依據幼兒的能力、需要及興趣來設計學習區,把它佈置成開放式適宜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自已選擇活動,依自己的個體能力不同而學習,教師有了這些認識後,就會正確引導幼兒,幼兒也會因此而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內在的探究需求與

動機,而更喜歡學習。

其次教師在區域活動中對自己角色的把握要有分寸,區域中幼兒是主體,教師是輔導者,這樣的模式尤其明顯,這對教師的專業及經驗要求較高,教師首先是觀察者,需要關注幼兒的情緒行為。

環境與幼兒間的互動,比如,幼兒操作時為何皺着眉頭?是否碰到困難為什麼那個學習區老是很亂,是不是不方便整理?------除此外,教師還是引導者,參與者、協作者,將教育目的藏而不見,與幼兒亦師亦友,也可以和幼兒在某個區域玩,不過介入及退出應把握好。

作為協作者,當發現幼兒獨立活動產生困難時,給予適當的幫助,但並不是代勞。

再者很重要的一點教師也將自己做為學習者之一,只有這樣才能給幼兒更大空間,在自由氣氛中達到學習目的,下放教育講求的是理念及態度的落實,教師的行為不符合開放教育的精神,那麼規劃的環境也將失去生命力。

二、遵循區域設置的規則,尋找不同需求的平衡點

對於學習區的設置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教師還不是瞭解得很全面。

我們覺得起碼應關注到安全、舒適、控制噪音、可活動性、吸引幼兒等因素,才能成為有效能的探索環境,達到藴教育因素於環境中的目的。

1、色彩諧調搭配,從所周知暖色調會使人興奮,而冷色調則反之,幼兒的情緒也在不知不覺中受色彩左右,我們應視各區域性質不同而選擇色彩,如,在較需安靜思考成份較多的棋類、圖書、科學區等就多用淺藍、灰色等冷色系,而在粘土、音樂等區域則可用暖色調

如粉紅、黃、橘色等。

2、難易及活動量高低的平衡,為年齡較小幼兒所提供的環境應較單純;而接受較快,年齡較大的幼兒應增加環境的複雜性,比如,一個塑料瓶或一個小桶是單純的玩具,但如果它們配合壓力閥、接水管、轉輪就組成了一個複雜的學習環境。

功能過於單純或複雜都不利於幼兒學習動機的引發和注意力的維持。

環境同時也必須提供平衡高低活動量的器材與空間。

高活動量,必須有大肌肉運動的空間如攀爬、騎和,低活動量如拼圖、拼插等小肌肉運動環境。

3、干預與隱退、個人與集體的配合

在所設置的區域中,不可缺少的,既要關照幼兒與同伴一起協作的集體活動區域設置如娃娃家、積木區等,還要有相對獨立的個人自娛的空間或少數兩個人交談、互講故事等空間,所謂隱退與干預,指室內外的人、物、聲音,需要有能有刺激性環境也要有能避開刺激的環境,如圖書、棋類區的設置最好採用隔的半隱設計,這樣幼兒 會少受外界干擾,增進專心,當幼兒想獨自呆一會兒時,有私密室,能讓他有隱退的地方,這樣才能在如此豐富的環境中滿足不同幼兒需要,避免某些拒絕學習、焦慮等情緒的出現。

總之,開展區域活動,有利於培養完整幼兒,又有利於與課程主題相呼應提供整合性的學習經驗,實現幼兒自主學習,如果教師能邊學習邊實踐邊總結,一定能探索出符合本園實際的具有開放教育特色的區域活動模式。

Tags:培訓 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