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3-6歲兒童學習與成長指南》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4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3-6歲兒童學習與成長指南》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3-6歲兒童學習與成長指南》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3-6歲兒童學習與成長指南》學習心得體會1

《3-6歲兒童與學習發展指南》從30多個方面講述瞭如何教育引導幼兒,使幼兒有着獨特的發展。

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讓孩子全面發展,不能侷限在孩子的某一特長。尊重幼兒的發展個體差異,要因人施教,尊重孩子的個體發展。在支持和推動孩子的發展過程中,因為孩子的特點不同,所以我們要實施的方法也不同,別人管用的方法我們借鑑,但是落實到每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實事求是,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所以我們要尊重孩子的生理與心理髮展的特點,選擇適合孩子的方式方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

幼兒的學習是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幼兒在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幼兒通過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不斷積累經驗,鼓勵幼兒多動手,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陪養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樂於思考和創造,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和老師不能對幼兒進行過多的包辦代替。

家長給孩子營造一個温暖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產生安全感,給孩子一個安定愉快的情緒有利有孩子的成長,給孩子一個安定愉快的情緒,這樣才能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自由行走,讓孩子從小養成不怕吃苦,尊重別人,學會和別人分享快樂,適應社會的髮長展,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總之聽完各位老師對《3-6歲兒童與學習發展指南》講解,學到了不少知識,我相信通過本次科學育兒知識,我相信,通過本次科學育兒知識進萬家,會有更多的家長認識到培育幼兒的重要性,會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3-6歲兒童學習與成長指南》學習心得體會2

寒假的時候,我利用空餘時間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認識到了我們要善於觀察幼兒、勤於反思自己,在以後工作中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在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上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更好的、更科學的實施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的童年。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藝術、科學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都有學習與發展目標兩部分組成。蹲下身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平等的與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需要、給孩子真正需要温暖的關愛,讓他們在自己的引導下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成長。創設附和孩子發展需要與成長規律的課程、環境,讓教育迴歸幼兒的經驗,去追隨幼兒的興趣,提供給孩子自己更多操作的機會,讓幼兒自己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成長的經驗。讓幼兒自由、自主參與,引導幼兒主動的學習探索,在生活、學習、遊戲中快樂健康的進步成長。

大班幼兒已經有了合作意識,可是在遊戲過程中,總是有些孩子容易與同伴發生衝突,這種現象總是困擾着我。我細細想來,這種現象也和獨生子女有一定的關係。孩子們在家受到莫大的寵愛,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可是幼兒園生活並非如此,孩子們很容易因為沒能得到一樣物品而發生爭執、矛盾。為了讓幼兒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可以結合具體情境,指導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和幼兒一起談談他的好朋友,説説喜歡這個朋友的原因,引導他們多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

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後,我想到在我們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有的老師因為擔心幼兒不會做、不會畫、不會剪等,對幼兒過於包辦,不讓幼兒自己動手去做,比如: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過於包辦、對於小班的幼兒,不讓幼兒自己畫物體的輪廓、不讓幼兒自己使用剪刀,擔心幼兒畫不像、剪不像。這種做法剝奪了幼兒自己練習本領的機會,結果,老師累了,幼兒卻沒學到什麼東西、能力沒得到鍛鍊,若長期下去,幼兒的能力發展就會受到抑制和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學習、去練習,哪怕要練習很多次幼兒才能掌握,我們需要的是堅持和信心。

教師要以關愛、積極的態度接納全部的孩子,更要接納孩子的全部,關注每個個體,因材施教。老師要愛孩子,關注每一個幼兒的發展情況,教師要了解孩子的當前,併為孩子制定今後的發展目標,同時,努力取得家長的配合,在日常生活中更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的發展,讓我們的愛不盲目。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需要家長全身心投入,要以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材料來促進每個孩子的有意義的、積極的學習。在生活中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來影響孩子,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薰陶中學會遵守規則,建立基本的社會認同感和歸屬感。

《3-6歲兒童學習與成長指南》學習心得體會3

讀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我清楚的認識到了幼兒教師掌握幼兒的年齡階段特徵的重要性。

《指南》是以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基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的,是為了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而制定的。並且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描述了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了若干方面。每個方面都由學習與發展目標和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對於一個剛入職的教師而言,這些符合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詳細的教育目標和建議就會如同海上的燈塔一樣清晰的指明未來發展的方向。因此,指南是明確的,細緻的,給人以啟迪的。對於一個已入職6年的老師來説,指南就像是一個小鬧鐘,不斷地提醒着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科學的按照着指南提出的要求結合班級幼兒的個別差異性有效的安排課程。

總結而言,筆者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把握幼兒發展的遞進性與變化性

《指南》在發展的五大領域都列了張表格,指出不同年齡段幼兒需要達到的目標。例如在身心狀況這個目標中,在情緒安定愉快這一塊就分別對於三個年齡段的幼兒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對於3-4歲的幼兒,《指南》中提出的是“情緒比較穩定,很少因一點小事哭鬧不止”對於4-5歲的幼兒提出的是“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不高興時能較快緩解”而對於5-6歲的幼兒,《指南》中師這麼描述的“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知道引起自己某種情緒的原因,並努力緩解。”這三個目標之間,是有一定的遞進與變化的.,我注意到對於小班幼兒情緒狀態是“比較穩定”對於中班幼兒是“經常保持愉快”而對於大班是要“知道引起某種情緒的原因”要求的提出完全按照幼兒的年齡發展的特點,步步遞進,並且,指南中運用到的例如“很少”,“較快”,“經常”等一些量詞其實都是科學的暗示了幼兒教育一個過程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就是我們幼兒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到,並且結合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幫助他們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這五個領域得到提升的。

二、教育建議要來源於生活,教師要善於從生活中尋找契機讓幼兒得到鍛鍊

仔細看教育建議,我們就可以發現在《指南》中的建議是着眼於幼兒的發展,取生活中的各種契機讓幼兒的能力得到發展的。例如在語言領域對於傾聽與表達的建議中就指出“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如:經常和幼兒一起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或一起看圖書,講故事.”“對幼兒提要求和佈置任務時要求他注意聽,鼓勵他主動提問”。《指南》中的教育建議最終都落實到生活去,這就要求教師平常在熟讀《指南》的前提下,做一個有心人,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教育契機去促進幼兒在生活中達成這些目標。

三、擺正教育的目的,旨在培養幼兒多感知生活,養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能力

《指南》對於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很是上心。通讀整部《指南》會發現它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於探究和嘗試,樂於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例如在科學領域中,《指南》不斷提出“真誠地接納,多方面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具體到“多為幼兒選擇一些能操作,多變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廢舊材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幼兒拆裝或動手自制玩具”這些教育建議都着眼於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實則在生活中,教師就要做到不以硬性的學習指標來限制幼兒的思維,要多多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加他們自己思考,自己動手的能力。

總體而言,教育是要以幼兒為本,促進幼兒更好發展的一個活動。當然,《指南》對於我的啟示遠遠不止這麼幾點,在教育這條路上,充滿着許多未知因素,面對幼兒這個不同的個體,教師要以《指南》為路標,去好好引導每個幼兒的成長,為他們的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協調的發展,我想這正是《指南》想告訴我們每個教師和家長的,是幼兒教師這個職業所賦予我們的使命感。

《3-6歲兒童學習與成長指南》學習心得體會4

本學期我們在園領導的帶領下,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認真地研讀並逐步領悟《指南》的精神,並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來談談學習了《指南》的藝術領域方面對音樂活動的一些感悟與理解。

《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由此可見,藝術活動的關鍵在於教師要“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引導幼兒“感受和欣賞美”,“表現和創造美”,如何來為幼兒創造條件和機會呢?《指南》指出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在藝術活動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激發幼兒不斷去實踐,去探索。

對幼兒來説,沒有興趣的學習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因此,興趣培養是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的前提。由於幼兒的興趣具有偶然性、不穩定性等特點,他們自發的興趣多屬於淺層興趣,往往帶有情緒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歡”的水平上。這種興趣容易轉移,也易於波動。藝術教育激發興趣的目的是將淺層興趣引申到有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

從而使他們成為積極主動的參與者。而孩子的興趣還來自教師積極的評價,每個孩子都有被老師肯定的心理需要。如:在藝術教育中我常用賞識、讚揚的口氣肯定幼兒獨特的構思,奇異的想象抓住某一閃光點加以肯定、表揚,常以“你的小耳朵真靈”“你聽到了什麼”“你做的小熊真像……如果走路時左右搖擺點就更像了”等的口氣來培養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又如:在“金蛇狂舞”的活動中,我讓幼兒通過聽覺、視覺、運動覺等,讓幼兒在觀看教師圖譜演示下學習兒歌、跟隨樂曲做動作等方式方法中,反覆地傾聽樂曲、感知樂曲。運用了集體、小組、個人等形式讓幼兒參與活動,在歡快的樂曲聲中,舞龍比賽的場景將活動推向了高潮,你追我趕,爭先恐後,準確地表達了他們對樂曲的理解,並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教師也積極地參與到遊戲中,活動的氛圍輕鬆愉快,《指南》指出: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藝術教育應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之中,經常讓幼兒接觸適宜的、各種形式的音樂作品,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如:在晨間活動、遊戲、吃點心時,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遊戲時,在小舞台盡情地裝扮表演。同時我們還利用家長資源,鼓勵他們帶孩子去劇院欣賞文藝表演,帶幼兒到廣場欣賞傳統民間藝術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動,充分利用網絡、電視等資源,來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指南》指出:“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

為幼兒提供豐富的便於幼兒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兒進行自主歌唱、表演等藝術活動。”藝術教育它是一種操作教育,是培養幼兒手、眼、腦協調活動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創造美的過程,我們在教室裏有意識設置表演小舞台,提供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音樂圖譜、頭飾、綵帶、民族服飾等,給幼兒充分的自由度,為他們創設一種寬鬆、自由民主的氛圍,創設良好的藝術氛圍和環境讓他們自由思索、大膽想象。《指南》指出:尊重幼兒自發的表現和創造,並給予適當的指導。

在音樂教育中,很多時候注重的僅僅只是幾個簡單的舞蹈動作或者幾句歌詞的學習,片面強調技能的訓練,而不去調動幼兒的情感生活積累,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愉悦地體驗音樂藝術。如:在音樂活動《獅王進行曲》中,讓幼兒自主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模仿或創作,老師不做過多的要求。音樂中明顯的威武鮮明的音樂特點,展現了獅王自信的心理和小動物們見到獅子都是又怕有敬的樣子,我讓幼兒反覆來聽這一段音樂,然後在這段音樂中讓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大膽地用身體動作去表現音樂、描繪音樂。有的孩子邊用動作表示邊説:獅王來了,狐狸和小兔們都躲到了大樹底下;有的説:獅王真是威武,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還有的孩子説:獅王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看了害怕;獅王在説我是森林之王……我知道孩子此時已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受,充分進入在音樂的情景中。音樂使他們置身在大森林中,彷彿看小動物們在森林裏發生的一切。

通過《指南》的學習,我領悟到了要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必須遵循其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求知慾,用正確的方法去支持幼兒體驗與學習等,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做到細心、耐心,有責任心和一顆童心,要了解幼兒的需要並給予適時的支持和幫助。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要善於觀察幼兒,勇於反思自己。我將認真貫徹《指南》的精神,根據本班每位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3-6歲兒童學習與成長指南》學習心得體會5

《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分為若干方面。它充分體現了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珍視了兒童學習、生活的獨特價值,充分保護了兒童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現在的孩子需要自主,要擺脱“填鴨式”的教育,想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指南》中就能找到答案。

一、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要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孩子,發現他們的優點,接納個體差異,不把孩子做橫向比較。教育者的責任就是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和諧發展,發揮他們應有的才能。

二、為孩子創造更多交流機會

無論家長還是老師,每天要有足夠的時間與孩子交談,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聽取他們對自己事情的意見,儘可能多創造幼兒交流和表現的機會。

三、注重身邊的教育

幼兒的社會性是在平時觀察和模仿學習中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們家長老師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育和學習的目的是讓孩子對知識感興趣,讓他們喜歡讀書,愛勞動,愛科學,愛藝術,讓他們有自己的特長。學校多溝通,勤交流(家園聯繫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讓孩子茁長健康發展,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生活、健康美好的童年。

《3-6歲兒童學習與成長指南》學習心得體會6

首先很感謝老師和我們家長一起分享《指南》,3——6歲的兒童,無論是從心理和身體發育都是幼兒的關鍵期,接受能力,模仿能力極強,除了幼兒園老師的教育和引導外,家長的言行也給孩子提供了學習的榜樣。家長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脾氣和個人習慣也有較大的影響,通過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我認為《指南》給我們家長教育孩子提供了尺子,衡量孩子進步的標準不能盲目片面,應該綜合全面,下面是我個人對3——6歲孩子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和諧、詳和的家庭環境是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必備條件。

往往每個家庭的父母都有小吵小鬧,鬧小矛盾的時候,有的家長不注意影響,直接當着孩子面爭吵,或者隨便就講一些不文明的語言,這或多或少都給孩子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我和孩子的媽媽有一次爭吵沒注意到孩子,可對孩子的感觸很大,後來跟外公,外婆及老師都有提起過,説明孩子對事物或一些現象是認知能力很強的,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影響。

二、杜絕長輩對孩子的溺愛,要不斷提醒長輩對孩子的愛要適可,不能盲目。

城市的發展,我們年青人生活節奏加快,閒暇時間少,孩子還要靠我們父輩來帶,他們是吃苦的一代,所以對待孫輩就比較嬌慣,助長了孩子的倔強脾氣。在這一點上,孩子還是要以我們自己帶為主,多花點時間精力,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要正確引導孩子,不能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孩子想怎麼玩,就怎麼玩,要適度。要同孩子好好溝通,講道理給他聽,不能讓孩子產生我要什麼爺爺,奶奶就會給我買什麼,我要玩什麼,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就會帶我去玩什麼的不健康心理。

三、注重細節,培養孩子的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

孩子從小就是一張白紙,大人怎樣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呢?我認為應該從小事做起,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裏,孩子玩玩具,弄得到處都是,不玩了也不收拾,這時,我們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做任何事情,要有始有終,玩完玩具要自己收拾好,擺放整齊。有時孩子寫寫畫畫,一定要讓孩子保持正確的姿勢,家長要注意從小事開始引導孩子,只有這樣自己以身作則才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使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的童年是天真的,活潑的。要讓孩子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是需要家長,老師密切配合和艱辛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