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中學地理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3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32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地理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3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學地理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中學地理教師讀書心得1

有人説看一個人有沒有氣象,看他讀什麼書、交什麼友、到過什麼地方,一個老師,就要看勝水名山、讀名著、近名師 ,在這之間,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內在就豐富起來,襟胸就博大起來,氣象就高遠起來。

讀書是一個教師成長、發展就基本的修煉方式。讀書的老師不見得成為好老師,但不讀書的教師一定不是個好老師。

讀書的學校才稱之學校,不讀書的學校就等同於工廠與軍營。沒有了書香,學校就沒了靈魂。教師必須讀書,師者首先當學者。不讀書的老師説啥都不行。昨天他讀書,昨天行;今天不讀書了,今天就不行,後天就更不行。不讀書的老師,是沒有希望的老師,是靈魂枯萎的老師。一個老師有沒有後勁,一個老師有沒有未來,一個老師有沒有更廣闊的前程和世界,就看他今天讀什麼書,因為“未來的一切,都是今天準備的”。不客氣地説,一個不讀書的老師,只不過是抄、轉、瞞、騙而已。

課堂這個世界的侷促、淺糙和狹隘,是因為我們老師生活世界的侷促、淺糙和狹隘。

教師生活的世界,根本在於內在的精神世界,決定了你的外在生活世界。同時也決定了你的課堂世界。

一個老師要想提升自己,使自己走向深刻與高貴,就必須讀書,自古華山一條路,因讀書而高貴。

當教師的,看看哪一個比我強,努力當個好老師,絕不當庸師。害人害己,只為稻粱謀,那是教書匠的無奈,那是拿孩子的前途與飯碗混自己的飯吃,那是德行的缺失;面對一個個人世間最美麗的花朵、珍貴而鮮活的生命,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自己的感受:當教師就要當仁師、名師與宗師)

一個人的精神高度是用書壘起來的,書的高度決定了您的精神高度。而教育是一個用生命感受生命,用生命養育生命的事業,你的生命高度決定了你的學生的生命高度。

聽頂尖教師的課,取法乎上,不只是用耳聽,更要用心聽,聽懂名師的課,聽懂名師的心,聽懂名師的人,從而聽出自己內心真實的訴求和職業生命意識的覺醒。

同時我們課能夠拿出來示人,敢於拿出來教人。

拜十個名師,一個名師也是一本書,一個名師的一個點拔就成就了我們,十個名師的肩膀就會掮起我們,使我們不壘自高。

中學地理教師讀書心得2

一、發揮學科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密不可分。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注意發揮地理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並進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尋求趣味知識的切入點進行有目的的導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大陸漂移假説時,先讓學生講一個小故事,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樣易使課堂更生動,同時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在講季風氣候的形成時,我先讓學生回子顧一下自己身邊的風向變化的規律,再進行教學,不僅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且讓學生聯繫實際生活探究地理問題。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養學生的主體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佈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於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規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繫,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發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佈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閲讀《六大板塊示意圖》,注意六大板塊的範圍及其邊界,然後閲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佈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充分利用課本中設計的“活動”,涉及讀圖或繪圖技能的訓練、材料收集和處理,需要動手做試驗、開展社會調查,進行合作討論等各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能力。例如在《多變的天氣》教學時,我利用“活動”中提供的天氣圖,讓學生像氣象預報員一樣播報城市天氣,這樣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本課所學的天氣符號,還鍛鍊了學生讀圖、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

中學地理教師讀書心得3

我們這一代成長於一個物質、精神都比較平淡的年代,沒有網絡,沒有遊戲,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也沒有更多的誘惑。在傳統家庭的“雙目”和“書中既有黃金屋,書中又有顏如玉”世俗觀念的監管下,使我“安心”地讀了一些書。讀時字要一個個去認,句須一句句去理解,意要一段段去思索,思想也一步步地提高。沒有精彩畫面,也沒有伴奏音樂,更沒有旁白點撥,靠的是自己不斷讀、反覆感、努力悟,終於成長為一名能引領他人走上閲讀之路,培養讀書習慣,豐富精神生活,純煉思想境界,使他們繼續乃至終身閲讀書籍而不斷成長的“靈魂的工程師”。

一、“唸書”是成長階梯 記得在我剛進學時的房間裏,擺放着祖傳的兩隻不穩的書櫃,據説是爺爺特給我提供的條件,那裏面全都是書。從連環畫到康熙字典,應有盡有,甚至還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曾有多少次抱書入眠,也曾有多少次單人關在家裏,靜靜地沉浸於書的海洋,在那裏遨遊、徜徉。

小人書讀到高興處,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臉上洋溢着欣喜的神情,綻開舒心的笑容;進入初中稍長大後讀到情節悲傷處,便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傷心不已,流下同情的眼淚;到了高中時讀到幽默風趣處,常常禁不住開懷大笑,覺得妙不可言,讀到深奧之處,總要皺起眉頭,冥思苦想,讀到優美的詞句,會動筆摘錄,細細品味。書既像是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不斷啟迪我,也像是一位真誠的朋友,跟我面對面的交談,又像年輪一樣一頁一頁地推着我漸漸地成長。特殊的條件,特別的環境促使我愛讀書,因為書給予我知識和智慧,也給予了我情感和力量。有時和秦始皇爭辯,痛斥他“焚書坑儒”的殘暴;與漢武帝抬槓,歷數他幾十年戰爭的荒唐;吹着胡茄,和蔡文姬一起歌唱;彈着琵琶,與白居易同遊潯陽;與莎士比亞握手,同泰戈爾攀談,看司湯達跳舞,學海明威沉思……有時又陪着阿Q癲癇瘋狂,跟着苔絲去愛去恨,隨着“鸚鵡螺”號去遊歷海地兩萬裏,順着餘秋雨去找尋夏日的黃昏……培根曾説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驗算使人周密,哲學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長於思辯。”

我不知道我的性格是否受書籍思想的影響,但我從嘉慶皇帝30年的“味餘書室”的浸染而在以後掌政中的所追求,所遵循,所實現的,使我清楚的看到我們的為人、處事、性格、愛好……一切都無形中深深的烙上了書籍中宣揚的印痕。也有時又像是一隻勤勞的小蜜蜂,在書的百花園裏不知疲倦地飛來飛去,採集花粉。小説教給我怎樣做人的道理,詩歌喚起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童話讓我感到生活的美與醜、真與假、善與惡…… 當打開書時,似乎臨近了崇高的境界:《雷鋒日記》讓我懂得人活着要更多地為別人着想,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釘;《大地的兒子》讓我知道了讀書為了什麼;《鐵人——王進喜》我明白了人要有一種不怕苦、不怕難、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精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堅忍不拔的剛強意志;《第二次握手》愛國高於愛情;《高山下的花環》樑三喜為捍衞祖國尊嚴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當打開書的時,似乎聽到了許多聲音:有智者娓娓的談心,有勇士激昂的吶喊;有恬美如秋月的小夜曲,有壯烈如大潮的交響樂;有春花凋零的歎息,有小鳥歸巢的啾啾……高爾基曾説過:“讀書,這個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偉大智慧的結合體。”以前我還不太懂得這句話的含義,現在,我漸漸明白了,讀書使人成長,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們的精神食糧。

二、“讀書”是人生積累 回望巍巍中華五千年,有多少文人墨客對書籍情有獨鍾,對於讀書,他們又有多麼熱烈的情懷。“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前全無一點塵”的詩境告訴我們,書是人性的淨化器,給人心靈盪滌,使人大徹大悟。“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一聲呼喊留給後代幾多震撼,幾多警覺!開始的讀書,全憑自己的性情。《汪國真詩選》的優美文字讓我感受生活之美、青春之美;《自然與人》,使我知道了自然界中不少的奧祕;《中華讀書報》,讓我瞭解了古今中外,驚歎這世界之大;《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的經驗文章,試着用別人成功的經驗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我用好奇、熱情和青春的質樸開始着我教書育人的路,讀書給了寬闊的教育視野。《工作像螞蟻,生活象蝴蝶》讀後,便沒緣由地喜歡上了這句話:象螞蟻一樣工作,象蝴蝶那樣生活。

工作是生活的手段,其中有煩惱,有壓力,也有快樂。但我們要把工作中的無奈化界,變成樂趣,在樂趣中完成工作,在工作中慢慢成長進步。正象螞蟻那樣,勤奮、執着,從一點一滴開始,由聚沙成塔。你也許會説,螞蟻算什麼,微小而脆弱,密密麻麻中不能彰顯個性,可這就是生活,平凡人的生活。蝴蝶是從毛毛蟲税變成的,這個過程是一種昇華,從一種低的狀態到高的境界的質變。這個過程中,有等待、探索、追求、期翼、盼望、喜悦,儘管等待的過程漫長,也有風雨,但絕不會因此而惋喪。因為夢想總是美好的,且就在不遠的地方,生活正源於此。想必蝶的美麗也一定包含着毛毛蟲的青澀和蛹的醜陋吧,所以如果最終可以擁有蝴蝶般美麗的生活,那麼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快快舞動你翩翩的肢翅吧,讓你的快樂和美麗感染着周圍的每一個人,終將成為他們的快樂。

三、“教書”是氣質昇華 隨着躁動青春的逐漸遠去,我的讀書也多了一份沉寂和思考,這段時間我最愛看哲學、雜文和生物學教育理論書籍。讀《方法》,給了我學習和生活尤其是教學中方法論的指導;讀《書屋》,讓我感受着生活的哲理;讀《雜文報》我學會了用思辯和批判的眼光對待一切,包括我教書育人的事業。讀書,有時已經分不清是工作還是休息,但這個階段的讀書更多的是一種執着,讀《中小學教材教學》,便有緣瞭解除所任教學科以外的學科教學;讀《生物教與學》,讓我能從課程的角度認識學科教學,近距離審視自己的教育;讀《教育研究》讓我能逐漸站在大教育觀的背景下看待教育。

艱難並愉悦地讀着這些書,逐漸萌發並促使我作一些研究生物學科學素質培養的策略,並用執着撐起生物教學的一片原野,讀書堅定了我教育研究的勇氣。這期間,讀《中學生物教學》已不再滿足閲讀經驗文章,期刊中的理論文章是我的最愛,每讀到一篇有見地的理論文章,對我最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有所印證和啟迪時,總有一種無法言表的激動,慶幸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時光和心情。我用思考的明燈照亮我教書育人前行的路,讀書給了我教學實踐的自信。讀原著讀大師,是我讀書的新目標,我希望從古今中外教育大師們不朽的文字中,傾聽他們的對話,感受聖賢的思想,這已經讓我有了教書育人的虔誠。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一種氣質,更是一種修養,她是一種文化底藴的折射,也是我們職業決定我們每個人應當具備的一種內蓄外揚的形象需求。不論你是否承認,我們在外人的眼中是一種飽經詩書代表,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秀才”。所以社會的大環境無形給我們找了一個得讀書的理由。其實我們10多年的求學生涯,讀過的書真是太多太多了 ,不説汗牛充棟,也得車筐累累。

也許正是這些堆積如山的書籍,才放飛了我們的希望,實現了我們的夢想,成就了今天的我們。但當富有挑戰的新世紀迎面撲來,富有激情的孩子們困惑的看着我們時,我們沒有理由不去與書為友,沒有藉口不去以書為鑑。激烈的新課改,嶄新的師生關係,無處不在的教學資源,無所不能的培養對象,真的讓我們眼花繚亂。咋辦?——去讀書吧。把古代的,當代的,中國的,外國的,不管他是魏書生還是蘇霍姆林斯基,也不管是嘗試教學法還是情景模式,讓我們把這些前沿的、極富衝擊力的新鮮事物當作奶酪一樣去咀嚼她吧!因為她是一把金鑰匙,她能幫我們開啟困惑的大門,也能引領我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既然今生我們有幸被書選中當作載體,去創造美麗的生活,註定一生與書糾纏,那就讓書來武裝我們的全身,改變我們的一生吧!真心的祝願我們的每一位老師都能給人一種氣自華的感覺,那將是我們為人師的資本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