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説明文

過春節的意義是什麼

欄目: 説明文 / 發佈於: / 人氣:1.41W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作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過春節的意義是什麼

  過春節的意義【篇一】

過了小年,春節就近了。很多人在做着過年的準備,網上一張相關的圖片被瘋傳:一對年老的環衞工夫婦站在街頭,手舉心形卡片:“年輕人,少放點鞭炮!讓我老伴早回家過年!謝謝體諒!”這張圖片擊中很多人的痛點,一些大V發起春節感恩倡議,許多人都在微信和朋友圈裏“體諒和感恩身邊的人”。“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在回家過年這件事上,中國人的情感高度一致。不論身在何方、職業如何、財富多寡,都想早點回家,過個好年。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遂其所願,為了保證春運調度安全、節期安定祥和、公共服務供應充足,很多人在崗位上辛勤堅守,有的很晚才能回家過年,有的甚至整個春節都得值班,無法與家人團聚。對這些辛勤工作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的確該説一聲“謝謝”!

我們常常任憑抱怨抑制感動和理解。匆忙的回家路上,我們習慣於抱怨車票緊張、人多擁擠、服務跟不上,卻沒有注意到列車員面容憔悴,檢修工人日夜加班,問詢處的姑娘聲音都沙啞了……我們擠一擠就到家了,他們中很多人還得一直堅守到春運結束。我們難道不該對他們多一分理解嗎?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讓對現實的不滿遮蔽感恩的情愫,把對宏觀問題的意見強加到具體的辦事人員身上。高速入口的收費員、街頭的城管執法隊員等等,他們作為個體的辛勤值守,擔得起我們的一聲謝謝。更多的時候,我們習慣於在理所當然中忽略身邊人的付出。對那些兢兢業業的警察、電力工人、環衞工人、食品和衞生執法人員、的士司機、快遞人員等堅守者,我們難道不該心懷感念嗎?

春運及春節期間,我們真該毫不吝嗇我們的理解和謝意。人們費盡周折回家過年,回到家的港灣,尋得心靈的停歇、情感的慰藉,讓社會角色歸零,卸掉壓力,迴歸最放鬆的“孩提時代”,盡情歡笑,積蓄進取的力量。而其實,春節的意義又不僅在於團圓。從文化功能層面理解,春節乃是中華民族善良和美好的一種交流與約定,“是最具東方色彩的‘感恩節’”。

春節,是一個表達感恩的契機。既感恩土地的恩賜,祈願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也感恩祖國昌盛,祈願新的一年家庭和美,國泰民安;更要感恩我們身邊的人,感謝“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感謝老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感謝每一個為自己提供服務的人辛勞的背影。每個人既是表達感謝者,也是被感謝者,既是理解他人者,也是被他人理解者,這種相互間的理解和謝忱,不正是增進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紓解社會矛盾,求得社會共識的基礎嗎?

一個人需要在理解和感恩中獲得“靈魂上的健康”,一個社會需要在人們的相互理解中達到“興儲祥和,不復布戾悍”的預期。西方感恩節有這個用意,中國的春節也是這樣一個機會。很快就要過年了,讓我們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帶着對他人的理解和體諒踏上回家的路,帶着對身邊人的尊敬與感恩步入新年,像魯迅先生説的那樣,“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對所有為自己付出辛勞的人,説一聲:“過年了,謝謝您;新的一年,祝福您!”

  過春節的意義【篇二】

自古至今,人們都強調春節作為一年開端的意義。漢代的《尚書大傳》説:"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説:正月一日是一年的開端,一月的開端,一日的開端。隋代杜台卿《玉燭寶典》説:"正月一日為元日,亦云'三元':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意思是説:這一天是新年的開端,新季節的開端,新月份的開端。

可是,這只是我們傳統曆法所確定的一年的第一天。

現代普通中國人關於春節最大的困惑也在於此,因為現在我們同時使用兩種曆法:即所謂"陽曆"和"陰曆",也即所謂"公曆"和"夏曆"。於是就出現了兩個新年,即陽曆新年──元旦、陰曆新年──春節。一年之中竟然存在兩個開端,總是難免讓人困惑。所以談春節,首先要説明曆法制度的問題。辛亥革命後的1912年我國開始實行基督教世界通行的所謂"公曆",也就是通常所説的陽曆。它是按照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週所需要的時間365.24219天(即一個太陽年)為一年,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公曆的一年的開端就是我們現在所説的"元旦"。公曆符合太陽運行的情況,但是它存在一個大缺點──與月亮的變化無關。公曆中每個月的十五日不一定是月圓之日。我國傳統曆法,即通常所謂的"陰曆",據説發明於夏代,所以稱"夏曆"。它實際上是一種陰陽合曆,因為它的制訂是兼顧太陽和太陰──月亮的運行情況。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追求陰陽調和,夏曆的制訂就必然地同時考慮太陽和月亮的運行情況。它以月亮圓缺一次的週期為一個月,並把其中的朔日規定為初一,這樣每到望日(即十五)這一天,就一定是月圓之日。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平年十二個月,為354或355天。這樣就比太陽年大約少了11天,所以每十一年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實際上就有十三個月,為383天或384天。通過平年與閏年的搭配,這樣就最終與太陽年保持一致。夏曆內部還專門設計了"二十四節氣",與太陽年完全保持一致,這一點只需要看一看其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就可以理解,這幾個節氣分別是太陽直射線位於赤道、北迴歸線、赤道和南迴歸線的時刻。由於同時考慮太陽與月亮各自的運行情況,所以夏曆的新年在單純依據太陽的公曆上的日期就不能固定。由此可知,春節日期在公曆上的不固定,並不是由於我國傳統曆法不科學,而是由於我們祖先的哲學觀念與西方人不同。西方哲學強調對立,所以基督教只能選擇一神論,其曆法就以太陽為唯一依據;中國哲學強調和諧,陰陽調和,才能生生不息,所以我們的歷法對太陽與月亮並重。中西兩種曆法的不同反映了中西兩種哲學的不同,這是一個文化選擇的問題,一個價值觀的問題,而不存在哪一方更科學的問題。由於西方文化的優勢地位,他們的歷法在世界範圍得到普遍使用,為了方便,我國政府在公務活動中採取公曆,這是適當的。但是,公曆根本無法反映我們的哲學觀念,我們傳統的節日也根本無法在公曆中體現出來。所以,政府也同時頒佈夏曆,用以安排日常生活。不僅我國如此,東鄰韓國也同時實行這兩種曆法。

現在某些人不瞭解傳統曆法制度,不理解夏曆所體現的哲學意義,企圖取消夏曆,以元旦代替春節。殊不知這麼一來,不但春節被取消,元宵節、中秋節等等與月亮有關的所有節日也都會被取消。因為我們總不能在公曆元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這些月相不定的日子去"團圓"!曆法既是一個科學的問題,也是一個哲學的問題。不理解曆法制度的哲學意義,是沒有辦法談曆法的,更説不清春節的`意義。

  過春節的意義【篇三】

春節文化有多個方面的意義,我認為團圓和諧、辭舊迎新、傳承孝道應該是春節文化意義中最為重要的三種。

春節文化的重要特徵,在於團圓與和諧。外出遠門的的人無論離家多遠都要回家過年,因此春運每年都是熱點話題,春節是中華民族團圓的節日,幾千年來已經融入了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脈中。春節文化內涵中的和諧,首先是每個人都要心情舒暢。我們常説:“新年快樂。”它不僅僅代表着祝福,更是中華民族集體人格的體現,希望每個人都能快快樂樂、和諧相處,與家人、親友、鄰居、同事保持和諧,這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只有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裏,才是快樂的幸福的。可以説,春節就是社會羣體和諧團結的黏合劑。

我們常説:“辭舊迎新。”辭什麼,迎什麼?辭的當然是過去一年中所有的一切,但我想我們要抓住最重要的,總結得失,吸取教訓,“一年之計在於春”,為迎接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項事情做好充分準備和計劃,而不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成功也好,失敗也罷,什麼都沒有了。為什麼各個單位到年底都要進行述職,這就是辭舊迎新的好的方式,也是對春節文化內涵的正確闡釋。

百善孝為先,傳統的孝道文化數千年來一直影響着整個華夏民族。一年忙到頭的人們,離家再遠,事務再忙,也得回家。幾代人在鞭炮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着人間温暖,骨肉情深體現得淋漓盡致。每年春節祭祀祖先,敬奉神靈的活動,更是傳統孝道的一種延伸,寄託着人們對祖先的崇拜及對自然的敬畏。兒孫們在春節的各種儀式中耳濡目染,自然就不自覺的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中了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宣揚了孝道文化。

有關社會學者説,團圓飯、紅包、壓歲錢、新衣裳等等只是春節的表層,其內在的精神意義才是它具有永恆生命力的重要保證。我們要充分挖掘春節所藴含的文化內涵,以具體可感的形式構築人們的道德素養堡壘。

Tags: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