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活動

南寧三月三活動簡報2017

欄目: 活動 / 發佈於: / 人氣:1.97W

三月三,南寧有許多民俗文藝演出、女子成人禮花樣民俗遊戲等精彩節目。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南寧三月三活動簡報,希望對你有幫助。

南寧三月三活動簡報2017

南寧三月三活動簡報2017【篇一】

歌圩是“三月三”民俗活動中的重頭戲。今年的歌圩活動以“美麗壯鄉·踏歌追潮”為主題,活動項目總數增加至44項,其中新增項目有16項。活動內容共分為5個大項。

一是壯族文化活動,包括開幕式、《壯鄉歡歌》文藝演出、千人竹竿舞、千人廣場舞、千人武術展演等12個項目;

二是民族體育活動,包括武術散打擂台賽、獅王爭霸賽、民族體育競技大賽等8個項目;

三是壯鄉旅遊活動,包括伊嶺壯鄉文化休閒遊精品線路啟動儀式、駱越祖母王祭祀大典、花花大世界民俗文化與體育競技活動等9個項目;

四是壯家特色經貿活動,包括房產交易會、“壯鄉美食·武鳴特產”展銷推介會、投資環境説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等4個項目;

五是“三月糯米香、昂昂在壯鄉”系列活動11個項目。

“壯族三月三”活動期間,南寧市直機關工委和市民宗委組織舉辦以“歡度三月三,喜迎十九大”為主題的南寧市市直機關“民族團結”健身運動會;在民歌湖廣場開展壯族迪尺、滾鐵環、拋繡球、板鞋競技、跳竹竿、投壺等民族體育展示活動;各縣區組織舉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比賽或展演活動,展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魅力。

南寧三月三活動簡報2017【篇二】

4月18日上午, 2015南寧三月三文化藝術節開幕式在南寧市民歌湖廣場舉行,此次活動以“春遊花樣民歌湖·約會花樣三月三”為主題,現場的壯鄉民俗文藝演出、女子成人禮花樣民俗遊戲等精彩節目吸引了上千名市民前來觀看。

活動現場,壯鄉民族舞表演《錦繡壯鄉》、壯族民間童謠《數星星》、原生態民歌《若有情,勿相忘》燈光精彩表演讓台下的觀眾頻頻發出喝彩聲。旗袍秀、女子成人禮等傳統文化的展示讓台下的觀眾陶醉其中,市民陳先生觀看演出後讚歎到:“各種壯鄉特色的服飾很是壯觀,今天帶女兒來主要是看看女子成人禮的展示,讓她也感受一下古代女子穿漢服的文化禮儀。”

據介紹,此次開幕式上除了民族歌舞表演外,現場還舉辦了很多富有壯鄉特色的民俗活動,親子編蛋網、立蛋比賽、跳竹竿、拋繡球等民俗遊戲,讓市民也體驗一把壯鄉民俗文化,活動旨在給市民“春天裏的一次美好的體驗”。

南寧三月三活動簡報2017【篇三】

3月30日上午,“繽紛三月三 歡樂青秀行”青秀區“三月三”文化活動開幕式將在南湖南廣場舉行。屆時,非物質文化遺產芭蕉香火龍、麒麟舞、鬥竹馬、吹木葉、唱山歌、南陽大鼓、鬥春牛、劉圩八音、舞獅等鄉村民族特色的表演隊伍,將組成240人特色民族風情巡遊方隊進行巡遊,讓你在現代都市就能感受最原生態的民族風情。

特色一:壯族芭蕉香火龍舞

壯族芭蕉香火龍舞是青秀區長塘鎮的一項民間民俗活動,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壯族芭蕉香火龍舞兼收幷蓄了師公戲、儺戲、武術、雜技等傳統文化的舞蹈與動作,作為壯族稻作文化的載體,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舞龍的主要程序有醒龍、納禮、龍巡、播雨、除害、撒福、交合、舞樂、謝龍等,表達人們對龍的感激,祈請神龍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2008年壯族芭蕉香火龍舞被列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2012年,青秀區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芭蕉香火龍之鄉”。

特色二:壯族鬥竹馬

壯族鬥竹馬是流傳於青秀區長塘鎮及邕寧、良慶等周邊地區的一種羣體性壯族民間體育競技活動。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和重大節假日,當地村民都舉行規模盛大的壯族鬥竹馬活動。參賽人數不限,每場比賽分紅藍兩方,一方為“兵”隊,另一方為“勇”隊。各方各執一旗,鑼鼓助威,雙方隊員踩在竹馬上,先過場兩次,第三次對衝,直衝到對方無人在竹馬上為贏。

2008年,壯族鬥竹馬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特色三:壯族麒麟舞

壯族麒麟舞是流傳於以青秀區為中心,輻射至周邊的良慶區、江南區、橫縣等地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舞蹈以三罡矮步為主要步調,模擬動物的動作特徵,如青蛙落水、螃蟹出動、龍蝦爬岸等。2012年8月,壯族麒麟舞被列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特色四:南陽大鼓

南陽大鼓又叫種勞,是壯族的特色大鼓。大鼓表演在青秀區南陽鎮已經有上百年曆史了。每逢春節等節日,或者誰家有嫁女娶親、子女入學、添丁、喬遷新居等喜事,都會敲鑼打鼓慶賀一番。南陽大鼓隊曾多次獲獎,2016年以南陽大鼓為題材的微電影《古嶽的鼓》榮獲第四屆“我的長輩”微視頻作品(國 際)大賽最高獎項——“評委會獎”。

特色五:鬥春牛

鬥春牛又叫春牛舞。“春牛”用竹片巧妙編織而成,牛頭、牛角糊上綿紙,畫上牛眼,牛身是一塊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鑼打鼓在村中表演,鑽進布底的兩人,一人在前撐牛頭,一人在後彎腰拱背甩尾巴 ,後面跟着一個手拿犁架的漢子。表演時,一般有鑼鼓隊、舞蹈隊配合,形成春牛隊。隨着時代的發展,鬥春牛已增添了新的內容,用來歌頌新社會、新生活,進而向廣大人民羣眾顯現南陽的`鄉土文化風采。

特色六:劉圩八音

劉圩八音源於廣州八音,後吸收邕劇、壯師劇和壯族民間音樂的元素髮展而成,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劉圩八音樂隊由大嗩吶、小嗩吶、無孔笛(壯族民間樂器)、二絃、秦琴、鼓、鑼、鈸和壯族嶽鼓等組成 ,為壯、漢樂器的結合。所奏曲目都源自壯族民間戲曲和民歌音調,共有樂曲一千多首。如今,八音已成為劉圩民間藝術知名的文化品牌。

特色七: 吹木葉

吹木葉是我國民間流傳的一種吹奏樂器,也稱“吹葉”,即吹樹葉發聲之意。伶俐鎮的吹木葉傳唱中, 流傳着一首古老的情歌:“高山木葉起堆堆,可惜阿哥不會吹,哪時吹得木葉響,只用木葉不用媒。”伶俐的木葉吹奏表演,是通過表演者吹動一片木葉,發出優美、清脆的聲音,為正忙於田間幹活的壯族兒女伴奏。木葉聲加入鼓調,奏響悠揚的旋律,阿哥阿妹隨音樂起舞,把壯族人民的生活裝點得更加多姿多彩。

在當天的活動現場,市民還可以看到舞獅等精彩表演,不出市區、不到縣鄉就能感受到“三月三”鄉村民俗活動的熱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