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合集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合集15篇)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

隨着解説員的聲音響起,一幕幕感人場景從屏幕上滾過,我悄悄放下了手中的筆,欣賞那些做出感人孝舉的少年們。

在一位位孝心少年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一個叫王安娜的小女孩。六歲小小年紀,早已在照顧奶奶與祖母的生活起居,成了一個家庭的頂樑柱。即使瘦弱嬌小,還沒有灶台高,卻能熟練地拿起大鍋鏟做出一道道小菜,聽她説,五歲時便已經開始做飯給家人吃,一開始經常不是鹽或味精放多了吃起來讓人難以下嚥,就是少了作料,吃起來淡然無味。那一句句俏皮似開玩笑的稚嫩童聲卻在陣陣抨擊着人們的心,一股股心酸不言而喻。奶奶常常坐在門口哭泣,懂事的小安娜就親親奶奶的臉頰,為她拂去內心的傷感。晨起,她就揹着小揹簍上山割菜,窄窄的泥濘小路在小安娜的腳步下似乎輕鬆無比,但誰又能想到無數個清晨一個小小的身影在這片山上留下了勞動的足跡。小安娜彷彿從苗兒成長到參天大樹,撐起了整個家……

看完小安娜的經歷,我心中的感觸油然而生。六歲該是個多麼可愛的年紀,在家人的呵護下享受着無憂無慮的幸福時光,被每個人當成手心上的寶,不是衣來伸手就是飯來張口。如同温室裏的花兒,沒有經受過風雨。對比我們,小安娜的經歷不僅使人心酸,她所作出的孝舉也是我們無法達到的。譬如我,常常與父母發生衝突,對父母的愛意拒之千里之外,還嫌那些細心囑咐過於嘮叨。俗話説“百善孝為先”,我們現在做的舉動與孝的理念相趨甚遠。父母將半輩子的年華都投入到我們的成長中,我們有何理由不付出一些實際行動呢?“你養我到大,我陪你到老”,這句話正印證了我們要做出實際行動傳達情意,展現孝心。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要趁現在,行動起來,讓孝心如火焰般温暖人心……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2

你們知道嗎?在我們貪玩耍、與爸爸媽媽使性子的時候;在我們為一份生日禮物不隨心願而發脾氣的時候;在我們懶懶地卧在牀上不願意學習的時候……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同齡的孩子,用他們的純真與堅強,譜寫了多少感人的故事!

最近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其中一個叫邵帥,給我留下了深的印象,因為很久前我就聽過他的故事。邵帥從小生長在單親之家,由母親和姥姥、姥爺撫養長大。後來媽媽去了北京工作。20xx年6月邵帥的媽媽在北京被診斷出患有急性白血病。這時候,小邵帥突然提出休學,要同姥姥一起去照顧母親。在北京的日子裏,給媽媽做飯、送飯是邵帥每天最重要的任務。他一直認為,學可以晚一年上,但是媽媽不會再有第二個。在一天天照顧媽媽的日子裏,邵帥用孝心融化着媽媽心中的絕望和恐懼,一家人開始對媽媽恢復健康有了信心。對於邵帥的媽媽來説,想要延續生命只有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但是醫生一直沒有找到適合她的骨髓配型,這時邵帥提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建議,“沒有媽哪有我,我要捐骨髓救媽媽。”全家人都震驚了。在接受骨髓穿刺時,邵帥頭暈、嘔吐等不良反應他都默默承受。這個曾經怕黑、怕打針的邵帥在日記中這樣寫到:“為了我的媽媽,我什麼都不怕!”接下來,在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下,邵帥媽媽的骨髓移植手術特別順利。從手術室出來,邵帥説的第一句話是“以前我血管裏流淌的是媽媽的血,現在媽媽的血管裏流淌的是我的血。”

這種百善孝為先的反哺之情,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嗎?我要以邵帥為榜樣,做一個真正的強者,做一個真正懂得感恩、懂得回報的人,讓孝心成為一種傳承,在傳承的過程中綻放出最絢麗的道德之花!!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3

八歲,當我們還依偎在母親温暖的懷抱中撒嬌時,他早已學會了獨立;當我們心理還未成熟習慣哭泣時,他已經擔起照顧家庭的重擔;當我們面對選擇還在苦惱時,他卻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選擇······

他就是——趙文龍。八歲那年母親患上了尿毒症。父母分手後,法院將他判給了父親。然而,他卻做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選擇——他放棄了父親那邊輕鬆無憂的生活,來到母親身邊,悉心照顧起了生命垂危的母親。

在照顧母親的過程中,他嚴格按照醫生所説去做,為了幫母親補充營養,又不讓母親擔心錢的問題,他在上學放學途中撿拾塑料瓶以補貼家用。吃飯時他總是會把那會勾起他胃裏饞蟲的肉丸深藏在母親的碗底裏。他每天為母親按摩,直到凌晨三點才能潦草入睡。儘管每天都如此辛苦,他卻總能面朝太陽,燦爛微笑!

大男孩邵帥,人如其名,帥!更值得稱道的是,他因孝而更帥!為了救母親,他不顧父親反對,不遠萬里趕到媽媽身邊,給患了白血病的媽媽做了骨髓移植,為絕望中的媽媽贏回了活下去的勇氣,用他媽媽的一句話説就是“他是個男子漢,撐起了我的一片天”!

一個個孝心故事雖稱不上感天動地,卻帶着濃烈的情感如酒精般滲入我的心脾,讓我動容,更讓我不由得捫心自問:我是多麼幸運和幸福呀!我在生活中做到孝順父母了嗎?想起與父母意見不同就發起爭吵,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把脾氣往他們身上撒,我不由得慚愧不已!想到母親多少個夜晚在燈光下輔導我的功課,父親因為我的不懂事頭上又多了幾縷刺眼的銀髮,想到做錯事時父母耐心開導我的情景,我更無地自容!是呀,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培養我成才的心願豈是隻言片語形容得了呀!

幸運的是,我認識了趙文龍、認識了邵帥,與他們相比,我觸摸到了自己的渺小。同為少年,同為男生,我願做一位懷揣孝心、肩挑責任,努力生活的男子漢!

我驚喜地發現,我開始長大了!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4

沒有天敵狼的制約,鹿羣就會因生活安逸而大批地死亡,同理,人一旦失去了約束就會因放縱而終結生命,爸媽是株向日葵——觀《全國最美孝心少年》有感。我曾經就像叛逆的小鹿,痛恨爸媽的管束,渴望流水般透明的自由。

媽媽總説,我生下就是來討債的。從十月懷胎的痛苦煎熬,到分娩時的痛徹心扉,再到成長路上的辛勤培養,我彷彿冤家般在生活中不斷掙扎。有些債寥寥幾句就可以一笑而過,但有些債卻似長藤般一圈圈繞得我無法喘息。那些輕狂的記憶,每在這時又撕扯着我的神經。

無法説清,我跟媽媽吵鬧過多少次。一直認為自己已經足夠成熟,可以堅強地自立,用叛逆執拗的思想指導着自己的人生航向。如今發現,自己堅持的只是自己寶貝的美麗夢幻,輕輕一點就會爆破。

孤雁南飛,掠過滿地殘紅,剪斷了靜謐,徒留下輕狂。也許我僅憑自己的些許聰明和功底,自認為真的可以輕鬆成功,讀後感《爸媽是株向日葵——觀《全國最美孝心少年》有感》。然而霸道的上帝總是嫉妒別人不勞而獲,於是他生氣地將我踹向深淵,噩夢般的日子就這樣無頭無緒。

媽媽的呵斥和責罵,似餓狼般殘忍,真的受不了,好心痛。我孤苦無助,異常脆弱。看到別人的甜蜜,憂傷嗜咬着我的心房,感覺偌大的世界就剩自己一人在苟延殘喘。

也許父母是對的。我還小,應該躲在父母的翅膀下。父母的呵護是一頂美麗的傘,一把精緻的搖椅,對於尚未抵達青春彼岸的我來説,它確實讓我感到無比温馨和陶醉。

我讀懂了,在“全國最美孝心少年”中,我讀懂了!“孝”是由一個“老”和“子”組合起來的,我懂了!爸爸媽媽是一株向日葵,天天仰頭看太陽。向日葵也會脖子痛吧?也許向日葵是會哭的,只是那些淚水都盛在葵花圓圓的花盤上,被陽光曬乾。我沒見過爸媽掉一滴眼淚,但現在我知道,他們的心就像蓄滿雨水的雲彩,輕輕擠壓一下,就會淚水磅礴。

冬日裏,瘦弱的陽光羞澀地沐浴着向日葵,沐浴着小鹿,暖洋洋的……

爸,媽,我會對你們好的……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5

俗話説,有志不在年高。這在最美孝心少年上得到了形象詮釋。為救患白血病的父親,8歲的曹胤鵬決定為父捐髓。為達捐獻要求,他兩個月裏增重20斤!最終移植手術完成,父親得救!從曹胤鵬身上,我們看到了少年之志的精彩與力量。

這種志向洋溢親情。曹胤鵬説,“我爸給我了一條命,我也要再給我爸一條命。”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熱淚盈眶,一個8歲的孩子能説出如此感恩的話,真的讓人感動。孩子的志向洋溢滿滿的親情,這種親情感天動地,讓人敬仰。孩子的志向因為親情而温馨,而美麗,而精彩。

這種志向滿是自信。父親治病過程中,曾經調皮的他既照顧父親又安慰母親,成為家的支柱。曹胤鵬説,“我相信我能照顧好他”。這就是一個孩子的`自信,這就是一個孩子的擔當,這種自信,這種擔當,讓人佩服。俗話説,信心是黃金。孩子的自信比黃金還珍貴。

這種志向滿是堅強。一個8歲的孩子,在苦難面前,沒有倒下,而是堅強的勇往直前,父親移植骨髓唯一的希望落在了只有8歲的曹胤鵬身上了。對於救爸爸,曹胤鵬沒有絲毫猶豫。抽取備用血是件很痛苦的過程,但是,我們的曹胤鵬很堅強。

曹胤鵬捐髓救父的故事,彰顯了中華少年的風采,他是父親的好兒子,他是家庭的好孩子,他是我們中華民族好少年,他是我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代的美麗使者。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優秀美德的傳承,我們看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我們生活中打造的温暖力量。

當然,曹胤鵬的故事是最美孝心少年高尚品德的一個縮影,這些最美孝心少年,人小志氣大,是當代少年的榜樣,是我們所有大人的榜樣。他們是孩子的道德楷模,他們是我們社會生活的道德豐碑。我們應該敬仰他們,學習他們。

少年強則國強,最美孝心少年就是少年強的代表,我們為有這樣的強少年而自豪!他們形象詮釋“有志不在年高”,激勵我們所有的少年面對困難,勇敢向前,把困難當做激勵人生的磨礪石,讓人生之志在困難中堅強成長。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

這兩天我們五(5)班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儀式,每一位都在上演着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他們的孝心。讓我們班用歌聲來唱出這一個個感人的事蹟。

黃鳳,今年12歲,她父親是一名工人,有一次她父親一不小心從樓上摔了下來,結果癱瘓在牀,而媽媽卻離家出走了。從此,她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家庭的重擔。黃鳳不願意看到父親每天躺在牀上不能動彈,於是她把父親放在鐵牀上,長途跋涉推着車子,帶着父親到上海去尋找醫生。她的行動感動了大叔、大媽,也感動了醫院。有一家醫院願意為她的父親做免費的手術,幾個月後,黃鳳的父親終於能坐在輪椅上了。她看着父親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是多大的幸福啊!就這樣的一位稚嫩的小女孩,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着自己對父親的愛。

我擦了一下感動的淚水。黃鳳,你可敬可佩,那本該在母親懷裏撒嬌的小女孩,卻承擔如此的責任。我們在家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上學還要零花錢,想吃什麼家長儘量滿足我們,動不動還要發點小脾氣。想想我們這些任性之處,真覺得羞愧之極。

吳林香6歲時媽媽得了病,生活不能自理,看看這個無望的家,爸爸也走了。她挑起了一家的生活重擔,燒飯、洗衣,還會下地幹活。她的堅強和孝心深深打動了每一個人。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也是一個人立身處事的基本道德。一個人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會愛別人,愛社會,愛國家。古人説“百善孝為先”,一句親切的問候,一次耐心的傾聽,一杯温暖的熱茶,都能讓父母長輩張開笑臉,在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中表現孝心。

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別一味地索取父母的付出。要牢記“給”永遠比“拿”愉快的哲理,讓我們的孝心之花長開不衰。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7

孝,這個字眼我們很熟悉,這是我們常常會聽到的一個字,但聽到又怎樣,我們往往很多時候都不能做到孝這個字。

我們週末的作業其中一項就是看一個名叫《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節目。八點我坐在電視前看着節目開始的一點一滴,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一個個普通的名字卻對我們形成的對比,他們是實實在在的把孝這個字表現出來。央視的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介紹了堅強而又孝順的孩子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着血濃於水的親情。

母愛 。父愛,同樣是愛,生養。收養,同樣有養育之恩。親生與不親生是有區別的,但沒有區別的是撫摸的養育之恩和孩子長大後的一份孝。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節目裏有這樣的一個人“王芹秀”這名字很平常甚至有點俗氣但這個少女的生活卻有點不平常,她是撿來的,她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她的養父有着重病而沒有結婚,家裏有年邁的奶奶,她的養父不能幹重活,所以家裏的活幾乎都被年僅十三歲的王芹秀一手包攬,又是插秧的季節了,冰冷的水凍的腳發抖,但她依然堅定的不讓父親下水。

她的家裏不是很富裕,但她的父親每天都會從生活費裏省出一點錢給女兒當零花錢,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有一天,女兒拿着攢了三個星期的零花錢去了縣裏給父親買了一雙新鞋,主持人問過她“你有沒有想要自己買一些東西嗎?”她的答案是是這樣的“沒有”我被她的答案震驚了我原本想着她一定也想給自己買一些東西吧。

孝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也應該對我們的父母做出一個小小的但和孝有關的小事情吧,例如:幫父母洗洗腳,刷刷碗,洗洗衣服啊,都可以表現一點點的孝心。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

晚上,我全神貫注的觀看了《眾裏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看了是我感觸很深。

孝心,也許是陪陪父母。也可能是自己有能力賺錢了,把第一個月工資給爸媽,讓他們知道我們有能力養活自己,不讓爸媽操心!過年了,全家團聚,是對父母的關心,給父母洗腳,是對父母的孝心.........

父母上班回來後説:“給我端洗腳水來”,自己去哎我還沒玩完呢!這麼簡單的事都不想幹哪來的孝心呢?

20xx年,餘歲的媽媽因病永遠離開了他們,留下一歲多的弟弟和他剛出生不就得妹妹,近四年來,餘歲的爸爸幹活養家,照顧弟弟妹妹的重擔就落到了餘雖身上,今年餘雖十三歲,四年前餘雖九歲,原本該在無憂無慮的年紀盡情向父母撒嬌,但是他卻承受了許多想象不到的困難,對於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來説,自己的生活都沒有保障,還要照顧比自己還小很多的弟弟妹妹,她的生活何等艱苦。

視頻中,餘雖説:再難也要堅持下去,就算現在累以後也會好的,無論做什麼都不難,只要堅持不放棄就能做到,從這句話中我感到了她內心的無奈和淒涼。

看完這個節目,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想:他們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什麼是孝心,相比之下,我自愧不如。父母養育了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不僅要感動,還要用實際報答他們。

如果這些事發生在我身上,我會以什麼樣的態度去解決呢?是像他們一樣樂觀還是消極。我想我早已沒活下去的勇氣了吧!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該懂得——百善孝為先。從下一秒開始讓我們一起讓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敬父母吧!

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啊。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9

《眾裏尋你》一曲將我的情緒帶入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目裏。“孝”是中國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而這些少年在恪守孝道,他們正在傳承着孝道。

讓我最忘不了的還是吳林香的事蹟。吳林香,一個重慶女孩,在她6歲時,父母離異,外公殘疾,外婆全身癱瘓,--年,媽媽被查出了肺癌晚期,家裏還有一個弟弟。在弟弟眼裏,林香既是姐姐,也是媽媽。吳林香還要洗衣做飯,在視頻中,媽媽與吳林香的對話讓人潸然淚下。當林香聽説微笑可以給人力量、感染別人後,她學會了微笑。林香在燭光下邊寫作業邊説她的夢想是當一名醫生,讓更多人可以不必受病痛的折磨。可是命運是苛刻的,媽媽永遠地離開了世界。吳林香説,她想再看一眼媽媽生前的樣子,看着媽媽生前的樣子,林香的眼淚順着她的臉頰緩緩滑過,她不停地抹着眼淚,並在光盤反面悄悄地正規地寫下了幾個字:我的媽媽。林香説,她要代替媽媽照顧外公外婆。這種孝心誰聽了能不感動呢?在這個社會上,我們需要這樣的人,他們是我們民族的模範,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何嘗不是如此呢?吳林香是如此地堅強,如此有孝心,她的媽媽看到這樣也會欣慰。吳林香的恪守孝道是我們無法做到的,她對親人的愛,對媽媽的思念,只增不減。這樣的人正是我們該學習的,現在的我們,父愛母愛一點也不缺少,卻不堅強;吳林香,缺少父愛母愛,卻堅強地活着,撫養着年邁的爺爺奶奶,乳臭未乾的弟弟,晚上11點多才睡覺,早上天不亮就起牀,根本擁有不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所以,我們該知足,該珍惜現在的生活,不管貧富與否,我們都應該恪守孝道,像《弟子規》説的那些基本該做到的,我們都要做到。

吳林香只是其中的一個典範,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的人做到了“孝”,我們要向他們學習,理解“孝”,做到“孝”。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0

細細的響笛,悠揚的風聲,飄逸成風的彩畫,北風西下,空中還能看見幾朵雪花。如此的寒風肅穆中,有一絲温暖,一絲感動,一絲憂傷,一絲違心。它們還在感動着我們。這是十位少年用他們的真摯行動在提醒着人們,勿忘傳統,懂得感恩,孝順父母,始得和諧。

許是世態的炎涼,讓我矇蔽了雙眼,許是無邊的寂寞讓我迷茫痛苦。人們常説孝心會感動天和地,無知的我卻以為是止增笑耳,是千里尋“孝”讓我看見了人性中的那一束光輝,那深深的源自內心的震撼。

黃風,吳桂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這11位少年用他們善良的孝心詮釋者這血溶於水的親情。我深受感動。這十一個名字也如十一朵花,綻放在我的心間。

最讓我感動的還是成都女孩路玉婷一邊上學、一邊騎車送機票以維持家用。這個“奔跑女孩”的'高中生上個月迎來變故:母親離世……堅強獨立樂觀的玉婷,孝敬長輩,勇擔家庭責任,自強不息、陽光向上,看似柔弱卻一直迎着苦難堅強飛奔!

還有13歲的徐沁燁,她原本有個幸福的家,20xx年她的母親被診斷出患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她便一夜長大。她放棄了縣實驗中學的升學機會,全心照顧媽媽,用自己樂觀寬慰着母親。對她而言,媽媽治癒的希望不論有多渺茫,哪怕只有一絲希望,她也不會放棄。

意大利的亞米契斯曾説過,“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而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片段的感動,而是靈魂的洗禮。

孝心是百善之本。可以讓民族不斷進步。那就讓孝順和感恩永駐在我們心靈的窗口吧!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1

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開始了,主持人是白巖鬆叔叔和歐陽夏丹阿姨,講述着十位孝心少年的故事......

影片中提到了、李依桐、李易軒、劉倩、王薺悦、王帥康等10位最美孝心少年。他們個個出身貧窮,家庭多變故多坎坷,但他們用稚嫩的肩膀堅強地為家撐起一片藍天。最讓我感動的是王帥康的事蹟。今年11歲的王帥康,過早地經歷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難。20xx年,王帥康的爸爸去世。奶奶患上了嚴重的心肺綜合徵,媽媽改嫁他鄉。為了掙錢養家,年過七旬的爺爺到幾十裏外的工廠打工。王帥康留在家裏,照顧奶奶。王帥康上小學一年級時,被醫生確診為馬凡氏綜合徵。在視覺模糊的世界和病痛折磨中,王帥康選擇堅強。在家裏,他幫助爺爺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在學校,他刻苦學習,成績優秀。他沒有絲毫的怨言和不滿,多麼孝順的孩子啊。這樣的精神和孝心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起初,

開始之後還有許多的孩子們的事蹟都讓我非常感動,想想曾今年自己天天和媽媽頂嘴,生活上我也不懂得節約,吃飯愛挑食。我和這幾位孝心少年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啊!

看看他們,想想自己,我覺得自己還是挺幸福的,有媽媽親手為我們做可口的飯菜,穿着媽媽親手給我們洗的衣服,同時還能無憂無慮的讀書,多幸福啊!但是我們卻忽視了對父母以及對親人的關心,對他們的愛。父母把自己美麗的青春獻給了我們,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回報他們。孝心不分大小,不分遠近,讓我們馬上行動起來吧。

看了這個頒獎典禮之後,我也深受教育。我下決心:以後孝敬父母,主動為父母分擔家務。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2

昨晚觀看尋找中國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晚會,太多的感動,止不住的淚水。(.)我告訴不停搗蛋5歲的兒子,原本催促他趕快睡覺。看他也能安靜坐在沙發上安靜片刻,不管他能不能聽懂,這些都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孝心是對雙親長輩孝敬的心意,是中國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內涵。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麼他的為人就可想而知了。作為母親只想着把孩子培養成普通而幸福的人,除了成長中教給他孝順,尊重,誠信,善良,原則等基礎的東西外,也要包容並認同他個性,專屬的特質,畢竟他是唯一的。一個不孝的孩子,不管他將來有多大的成就那也是廢物垃圾……

最美孝心少年這些孩子的孝心感動天和地; 千里尋你讓我看見了人性中的那一束光芒,那深深的源於內心的震撼。

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着血濃於水的親情。 現在大部分的孩子是衣食無憂的一代,是被很多人關愛着長大的一代,看節目時,他們也會掉眼淚,那更多的是同情的淚水,

她們難以找到內心的共鳴,因為沒有相似的經歷,所以很難體會。但是隻要他們能知道,在同一片藍天下還有這樣一羣少年,他們把生活給予的磨難當作自己人生的歷練,他們孝敬長輩、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值得所有人學習。

對於這一代孩子,孝行不該是個口號,而應該是行動。首先,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要求別人代勞,就是孝行。第二,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也是最好的孝行。第三,能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從小事做起,從平凡事做起,也是孝行。

愛的指引,帶我們眾裏尋你;孝的承諾,温暖了你我的心。

一顆清純的,聖潔的心…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滌…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3

孝,一個簡簡單單的字眼,不僅是良好的道德品質,更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是被無上推崇的。

而《最美孝心少年》完美的展示了這個字眼--孝。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那個善良的女孩高雨欣。打小父母離異,跟着母親一起生活。天公不作美,母親因為一場事故使右手落下了殘疾,幹不了重體力活,一家的生計只能靠一個簡陋的燒烤攤維持着。而高雨欣卻從不怨天尤人,而是以優異的成績回報母親。每天放學後,便跑去幫媽媽賣燒烤.

自己卻從未嘗過那饞的讓人流口水的美味,哪怕是一根烤香腸也不捨得吃。回到家,也一刻不能停歇,家務活無疑一手包攬。既要照顧年邁的外婆,又要照看年幼的妹妹,只能在一切都做好之後,才能擠出些許的時間來做家庭作業。記者曾問他:你每天做那麼多家務,只留下一點時間做作業,你的成績不會退步嗎?她卻回答:不會啊,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好。是啊,逆境裏出英才,而更難得可貴的是她在逆境中依然能堅守那份孝道,我因她的孝而感動。

最美不過孝。孝是一種力量,感天動地;孝是一汪清泉,洗滌心靈;孝是一塊砂石,磨礪意志。家庭因為存孝,所以美好。

古今中外無數的人因孝而被傳為佳話,當下社會的孝卻被忙碌淹沒了。在這高速發展的社會,孝敬父母、孝敬長輩難道應該被摒棄了?不,我們更加應該繼承和弘揚這一傳統美德。

百善孝為先。孝時家庭和睦的源泉,但孝它不是一種物質,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因為孝心無價。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其實很簡單,可以一句問候,一次關懷,也可以是捶背,泡茶&&也因此,《常回家看看》經久不衰,永不落伍。

為構建美好和諧的社會,讓我們攜手一起繼承和弘揚孝的傳統美德吧!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4

今天學校組織了觀看”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儀式的活動。我認為我收到了很大的震撼。

那裏的所有孩子與我們差不多一樣大。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這次頒獎的主人公。他們差不多都是十幾歲,與我們一樣大。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着血濃於水的親情,對於在蜜汁裏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不過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體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他們做了我們很多我們能卻從沒做過得事:為父母照顧弟弟妹妹,為父母承擔家務,以及幫助身患殘疾的父母翻身,按摩,炒菜,賣烤串,送票等我們從沒幹過的事。

他們大多數都是一些父母患病的孩子。命運的坎坷,使他們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到的艱辛。那一幕幕的情景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他們為了給母親治病和時間賽跑,利用放學時間去送票。邵帥,一個晚上睡覺都會怕黑的男孩竟然作出了為母親捐骨髓的決定……我的心一次次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們從小就常聽人説:為人子女的我們,無論走的多遠,飛得多高,也走不出母親的心,飛不出母親的牽掛。一天,也許只要一個電話,一句:我很好。就可以讓母親放下那顆牽掛的心。父母的心與我們始終是靠在一起的,是分不開的。我們常常享受在這種父母的愛中,卻從未想過如何去回報自己的父母。這些孩子這麼偉大,這麼懂事!他們令我們多少人臉上火辣辣的。

由此我又想到了你天前看到的文章,講述了一個孩子為了讓自己有胃病的母親吃一點好的 ,還可以鍛鍊,便假裝自己有胃病,讓母親來給他送飯。這樣母親就可以和他吃一點好的,還可以鍛鍊身體。

其實子女對父母的愛只體現在孝上,又全體現在孝上。天下的愛偉大的不止是父愛母愛,子女對父母的愛其實也同樣偉大啊!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5

自古以來一個“孝”字最珍貴。

今天我看了一個“最美孝心少年”那裏的弟弟妹妹們,哥哥姐姐們,有讓我敬佩的,有讓我感動的,還有讓我激動的人。

在裏面有一個女孩名叫XX,相信大家聽説過她吧!在XX六歲時,她爸爸在打工時意外摔成高位截癱。幾個月後,她的媽媽離婚改嫁他人,從那以後,家裏再沒有一分一毫的支援,奶奶眼患疾病視力模糊,XX便獨自擔起照顧爸爸與奶奶的重擔。她還要在家裏洗衣、做飯、還給爸爸餵飯,換洗衣服等。XX還跟奶奶與鄰居學種菜、醃菜……在她11歲時,她們三人開始過邊乞討邊求醫的生活。

聽到這些後,我更加感動,我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與XX比差距實在太大了,她那麼小就要照顧爸爸、奶奶還要做飯打理家務。而我卻是吃什麼,穿什麼都要靠爸爸、媽媽,一想起這些,我就臉紅了,害羞的低下了頭。XX這個女孩比我早8年會了這些家務,我到現在還不會這些家務,真是令我羞愧萬分呀!

我們今天能有這麼美好的生活都要靠爸爸、媽媽的努力,而孝心少年們卻自己努力爭取美好幸福的生活。但往往有一些人還是不知足,認為爸爸、媽媽沒有把最好的東西給自己,但是你錯了,也許你不知道,爸爸、媽媽已經用全力把最好的東西給了你,所以你也該知足了。

孝順兩個字是連在一起的。很多時候孝順不能分開來講,孝很重要,有時候順也很重要。有一句話説:“孝順孝順,孝不如順”。

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努力與爭取得來的,不能依靠別人來過自己美好的生活。所以不管什麼事“孝”這個字很重要,我們可一定要孝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