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觀電視劇《治癒者》後有感點評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26K

追了幾個月,#Healer#已於昨晚完美落幕,感謝宋編給了He,可以讓我在劇終時有如此美好和輕鬆的心情【對劇終的不捨是後話[傷心]】。

觀電視劇《治癒者》後有感點評

PS: 1. 文中涉及的其他韓劇只是作為分析參考,沒有別的意思,而且只針對劇,不針對演員。希望大家不要拿那幾部劇説事,我很怕口水戰。2. 文中提到的各位博主如果不願意自己被提及,可以私信我刪除。3. 文中圖片部分源自劇吧,部分微博,部分官推,部分自截,沒法一一註明具體出處,有侵權的話跟原po説聲抱歉,也可私信我刪除或註明出處。

一、先來講講看這部劇的契機。

這部劇版權在主打美劇的搜狐,搜狐眼光蠻獨到這次,可惜宣傳不夠,終映時才開始宣傳,所以開播那會兒關注的人不怎麼多,我在吧裏看過演員表也不是很期待【原諒我一開始對倆男主演不太熟,相見恨晚ing……】。同檔的#punch#至少男女主都是大咖,女主還是電影咖,所以先看隔壁台的,不過看的太沉重了,所以就開看#Healer#,看了幾次第一集都沒看完,出到第四集的時候一口氣看四集,然後就淪陷了【果然,看劇要有耐心】。

二、開講#Healer#的擴散效應。

再後來,隨着劇情推進,發現身邊#Healer#和#小池#的出鏡率分分鐘刷新高: 韓劇吧有人宣傳了,#killmehealme#的劇粉也開始推了,微博被小池和#Healer#承包了,連me2和台哥都“不務正業”做直播截圖和翻譯了,@鹿斯達 個人博更瞬間變成了#Healer#專博,微博還出現了一大批#對不起本命#黨……這是很驚喜的變化,説明#Healer#正在被越來越多人喜愛和肯定,當然這一切靠的不是搜狐的宣傳,靠的是劇的口碑,靠的是劇粉的口耳相傳。

私心想啊,如果換個時間,換個平台,小池,敏英和這部劇的影響力會更甚於現在。但更慶幸,正因為沒有這樣,小池過濾掉了很多一時腦熱的腦殘粉【對於演員,過度的人氣有時也是累贅吧】,也避免他被更多廣告商相中變成賺錢機器【話説小池的經紀公司給人感覺真不錯,真是用心在培養他、幫助他】。總之,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演員,不希望他在人們眼中變成#一夜爆紅#的IDOL,我想這對演員是種尊重。

三、本劇的特點分析【前言太長,言歸正傳】

1. 本劇第一大特色當然是#爆表的顏值#。不説男女主的任何一個畫面都是畫報,男女主的父母和朋友顏值一樣贊,甚至小正厚也很酷炫,還有各種配角不羅列了。太養眼的搭配,看的眼睛、心裏都舒服。

2. 本劇的OST也很用心。很少在三大台的韓劇裏聽到英文插曲,而本劇請到了邁克學搖滾【不知道的人只要知道他們翻唱過張學友的#吻別#就行,我對他們的瞭解也止於此】,第一次聽到的時候突然覺得好高大上【忍不住安利下,最近#spy#和#h2h#OST也很贊】。當然用心不只是因為這個,本劇OST+背景音樂24首,每首都在恰當時候出現,極度渲染氣氛,真是很用心的團隊。

3. 本劇的造型也是十分多樣。榮信的服裝風格差不多,但是幾乎集集都不一樣,小池就更不用説,簡直搞變裝魔術。一會兒警察,一會兒記者,一會兒本職夜間跑腿人,一會兒清潔工,一會兒外國留學生,一會兒上流貴公子,一會兒業界精英,一會兒快遞員,一會兒呆萌瘋豬,一會兒痴情徐政厚,一會兒霸氣healer……好想問,你變裝變的爽不爽?360行你是不是都體驗過了?

4. 本劇人物設定很討人喜歡又符合現實。

a. 首先男女主對彼此從頭到尾一條心,沒有懷疑,沒有誤會,沒有狗血,只有膩歪,即使誤會不過一夜便清零,即使虐不到五分鐘又甜死單身狗。真沒見過這麼粘人的男主,還有這麼甜到膩的愛情,這劇要打boss的啊,怎麼有這麼多時間秀恩愛???

b. 劇中有很多配角,他們為劇添了很多色彩。比如#阿吉媽#,從苦情女主哦嘛變成高級黑客,有點太反轉,除了秀特技還不忘搞笑,最後和尹警官的梗還有被敵人發現逃跑碰到正厚時的霸道羞澀,[笑cry]……

還有#師傅#,簡直是#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代言人,正厚打架時總愛調戲那些小嘍嘍是不是都跟你學的?哎,你走了我好傷心啊,換部劇見吧……

還有#鍾秀#,每次#治癒夫婦#都在任務結束時拋下你秀恩愛,留你一人在風中凌亂,有沒有很受傷?不哭哈,你95年還小,這仇有的是機會報[嘻嘻]……

哎呀,忘了那個處女座強迫症#吳祕書#了,我對你真是又愛又恨[哈哈],看你收拾書櫃,整理椅子,甚至最後一集還拿着粘毛器卷衣服orzzzz【這是植入嗎,給你廣告費了沒?[挖鼻屎]】……

這些人物設定實在太討人喜歡了,妙在他們討喜、搞笑,給這本該嚴肅的劇帶來了調劑,讓我們在緊張,甚至被甜死的時候也能輕鬆大笑一場。更重要的,因為這些設定,本劇的人物看起來更真實、立體。我相信現實中不是隻有心機女二和暖心男二,現實中談戀愛的人也不一定都會一天到晚沉溺於製造誤會再解除誤會……還有吳祕書的強迫症,我一直在想這會不會是個梗,結果正合我意:不是。一般強迫症這種梗一出來都會有呼應的,如果沒有特殊必要,一般編劇不會讓配角有這種性格,可這部劇就沒特殊的梗,所以更顯得這個人物真實、不刻意。這部劇還原了一般韓劇沒有呈現的現實生活的另一部分,因為真實,反而讓這些人物更可愛。

5. 終於要説到劇情了。本劇包含了愛情、親情、友情,涉及高智商犯罪、高科技偵查,幕後大boss,揭露了人性、背叛與正義,包含了多種元素。畫面精美,動作華麗,台詞精闢,人物立體,劇情緊湊,細節完美,主題鮮明,可以説是一部上乘之作。

跟一般愛情劇比,這部劇沒有狗血的插足和誤會,劇情明朗不糾結;跟一般打黑劇比,元素豐富,不執着於陰謀,觀眾看的沒有那麼疲憊費腦。有的劇就一條主線,從頭看到尾非常膩【我看傲慢與偏見就這種感覺】;有的劇線太多,男女主戲份太少,結局就顯得突兀【比如摩登農夫】。這部劇就一條主線,就是查清父輩死亡真相,揭露#大人#真面目,還原事實真相,宣揚真正的記者精神。具體説就是,Healer在接幾個委託時漸漸發現了過的祕密,從而連接到幕後終極boss大人,於是在與大人的抗爭中,幾條副線串在了一起。期間,有陷害,有威脅,有團隊協作,有裏應外合,有親人相認,有夫婦恩愛,有煽情,有犧牲,有曖昧,有搞笑,有調戲,有耍帥,有温馨,有反轉,有選擇與失,有背叛與正義【歡迎無限補充】……看下來每一集都有它的精彩,有笑有淚,虐中帶甜,編劇懂得投觀眾所好,三觀也正,秀恩愛的同時並沒有忘記伸張正義。

 四. 剖析下劇名Healer的含義【可能有過度臆想成分】。

1. 代號。剛開始我們只知道Healer是男主的代號,在業界是頂尖的夜間跑腿人,這名字在江湖是個傳説,極少人知道他的本體。

2. 刊號。經過文浩大叔,我們知道了healer是海盜電台第一期創刊號,代表了海盜電台的初衷:言論是為了診斷並治癒社會的疾病而存在的。而現在,這個初衷由someday news繼承。

3. 愛情。如果説healer於海盜電台是種信念與信仰,那healer於男女主就是種信任與堅持。不管遇到什麼誤會和困難,政厚從來沒有退縮,榮信也從來沒有放棄,兩人堅定不移的信任着彼此,等待着彼此,這是多麼治癒的愛情,他們早已互為彼此的#Healer#。

4. 親情。看前幾集的時候會常常心疼榮信和政厚,看到後面的時候心疼漸漸被欣慰替代。其實榮信是幸福的,雖然童年有過陰影,可是爸爸愛她似寶,叔叔也當她女兒一般疼愛,文浩叔叔也一直惦記着她,親生母親更是牽掛了她二十多年。她的身邊從不缺温暖和懷抱,就如最後一集明熙所説【對榮信爸爸】: 您是如何調教出這麼開朗又温暖人心的女兒呢?如果沒有阿布吉,榮信一定不會成長得這麼好!

而政厚,他一開始的夢想是買無人島,我想他當時一定是覺得身邊一無所有,所以打算遠離塵囂,一個人躲起來生活。可是慢慢就知道師傅是愛他的,嬸兒是愛他的【雖然開口閉口都是有錢才做】,媽媽也是愛他的,甚至文浩和明熙對他也是真愛。這些人都是政厚背後的力量【寫這句好沒底,總覺得有了榮信以後,政厚的世界誰都容不下了,不曉得他們的分量加起來能不能擠一個角落……徐政厚,你個妻奴】。

5. 正義。我一直覺得這部劇看下來太順了,順的我都不習慣。後來我明白了,男女主幹脆利落的感情發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主角身邊的人無時無刻不散發着正能量。

從文浩大叔入主someday news以來,公司職員的生活就充滿着雞血和驚險,雖然打boss很刺激,但也保不準哪天就掉腦袋,更別説掉飯碗。可是,公司內部竟然!沒!有!內!鬼!【我是指真正的間諜,#雙面間諜#鍾秀,上班第一天就不打自招,不過三言兩語就主動棄暗投明了,他明顯是正義感十足的好記者。】這些記者都太勇敢,太有正義感了,三觀好正,好治癒的存在。

6. 如果還有第六層含義,那就是對觀眾而言了吧。這部劇劇情和人設都太治癒了,滿足了無數粉絲的少女心,透過記者也傳達了公平正義,對於我們的眼睛和心靈都是治癒良藥。

 五、總結陳詞

#Healer#從開播的少有人問津到現在的到處刷屏,可以説是靠口碑日積月累的。這不是靠宣傳博眼球的劇,不是靠演員硬撐下的劇,也不是靠臉混過來的劇【雖然顏值是很高】,它靠的只是整個團隊的用心和智慧,靠的是誠意和努力。是金子總會發光,是好劇總會被挖掘,是好演員總會被喜歡。有劇情,有顏值,有演技,有三觀的#四有好劇##healer#你值得擁有!有顏值,有演技,有真心,有努力的#四有演員##池昌旭##樸敏英#更值得你擁有。

説來好像真的已經太久沒有如此沉迷過一部電視劇了,怕是因為越來越認清現實,越來越難被這些刻意編造、製作出來的所謂命運與羈絆所動容。看着那些因為某個電視劇、某些情節或哭天搶地或義憤填膺的人,我總是會想,唉!如果我還保持着這顆純真的少女心該多好,而不是在男女主磨磨唧唧哭哭啼啼的時候默默拖動進度條,在女主聖母光環普照人間的時候內心OS這不傻逼嗎。

Healer的劇情好像也不過如此。跨越兩代人宿命式的羈絆,時隔二十年命運般的重逢,説來也是老套的不能再落俗的情節,故事敍述更是雜亂拖沓頭重腳輕,大結局倉促的像把五集的內容硬塞進了一集,甚至有些地方看起來還讓人摸不着頭腦,太多的情分與故事其實都很適合慢慢敍述緩緩道來,予其一個圓滿的結局,但卻都匆匆落幕……對於我這種心理已經發展到變態程度的偏執細節控來説,其中的bug我可以blahblahblah一大堆出來,可是即便如此,它卻還是在這兩個月裏讓我哭讓我笑,讓我第一次追着看聽又聽不懂的直播,樂此不疲地翻找一個個幕後的花絮,看着男女主卿卿我我心裏似也泛起一絲甜蜜,看到男主英雄救美少女心簡直快炸裂到要噴湧而出,聽到healer出場那段經典的BGM就燃到不行,恨不得衝到樓下操場跑上十圈(……),已經太久沒有像這樣為影視畫面中主人公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所動容,以為事過之後又會暗自羞恥,但沒想到現在的這種狀態卻意外讓我心喜,好像讓我看到了曾經的那個自己。心下還暗喜,喲,我莫不是重回少女狀態了,或者第二春提前到來了?

曾經一直覺得自己理性又客觀,對於落俗矯情的情節總是不屑一顧,但在20集看到貞厚被搶打中,只要稍微用腳趾頭想想都應該知道是反轉劇情的時候我卻哭得像傻逼一樣,望着屏幕直抽抽,內心跟着畫面中飛出的.一條條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的彈幕咆哮不已,現在回頭想想確實挺丟人的。玩笑話説了這麼多,這部電視劇能如此打動我主要還是因為人物與人物之間塑造出的真情,其中最為打動我的是女主與女主媽媽之間的情感。還記得兩人第一次通話時,談話間媽媽不經意地説了一句"記者小姐,你的聲音真好聽",是啊,你是我的女兒啊,無論這次通話橫斷了多少年的時光,我總是能偏心地聽出你聲音中的美好,輕而易舉地分辨出這聲音背後旁人難以察覺的温柔。終於迎來了母女的第一次見面,即使彼此之間缺少共同的回憶,但因為知道這次看似偶然的相逢跨越了多少的阻隔與磨難,經歷了多少的不易與努力,這份血濃於水的情感豈是説壓抑就可以壓抑住的啊,所以榮信在第一次見面時僅僅只是看到了母親的臉,即使相互一字未言,卻也讓她淚流滿面。這次晚到了二十年的重逢,不如幻想中驚天動地,但確確實實感人至深,至少讓坐在屏幕前的我早已泣不成聲。這份感情實在是塑造得太美好了,美好的太不真實,因此,每次看到榮信和媽媽見面,我總是比女主還要先哭出來,沒辦法,因為對親情的體會太深,設身處地之後總是能完美的消化人物的感情,而消化之後產生的這份感動往往能輕易擊中我內心最為柔軟最為脆弱的地方。拋開情節不説,單從演技來看,二人的對手戲也是我最喜歡的部分,陶智媛樸敏英的演技真是細膩到將這個人物所有有可能包含的情感都不差分毫的表現了出來。歲月的風霜消了她年少性情中所有的火熱與激情,只剩下人到中年飽經世事後那份可貴的如水般的温柔;少年多夢的時節雖缺少母親的陪伴,卻意外遇到善良之人的領養,終成長為獨立、温良的大方形象。演者動情,觀者動心,這份情感實在是演繹得太美好太美好了。

昨晚在直播室刷完了20集的生肉,看着片尾一張張花絮照心裏真的五味雜陳,畫面切換到blood預告的時候一股莫名的失落感突然湧上心頭。可能是因為對週一週二的期待已成了習慣,而往後這份特定的期待在特定的時間卻將無處安放,就好像既定的規律突然被打破一樣,這種落空感是深入骨髓的,也好像是一場措不及防的大雨降落,你卻無處躲避,無能為力。

想到上次這樣沉迷於一部電視劇中還是在12年的暑假,用一週七天的時間刷完了四季的越獄。看完番外最後一越的那天晚上因為住在朋友家裏不敢出大聲,看到Michael為救妻兒犧牲自己,躲在被子裏偷偷哭到了兩三點,其所造成的陰沉狀態我也花了將近三四天才走出來。在之後的生活中偶然想到那個時候,我還總是會特別鄙夷地覺得,噢天哪,我當初一定是少不更事才會那麼腦殘,可常常又會懷念當初那個自己,懷念那個純真地將全部的愛恨情愁都付諸於一個虛構人物的自己,懷念那個毫無保留簡簡單單的自己。現在也許不會再像之前那樣愛某個角色愛到這種程度,但如今看healer也的確讓我看到了一點當初的自己,找到了一點當初的感覺。並不是如我之前自嘲般所説的現在沒有了少女心什麼什麼的,我還是我,心也還是那顆心,變化的只是在時空流逝下現在的我對曾經的我的認知,就像我懷念的不僅僅只是那部劇,而是那段看劇的時光,更是存在於那段時光中的我自己,將來的我在某一刻也一定會懷念着這段追healer的時光,懷念着此時此刻喜歡healer的我。

這篇東西説不上是影評,不過是藉着一部劇來懷念過自己的散文吧,並且全篇沒怎麼提到男主也着實是一種天大的罪過。已經給很多人安利過這部劇了,也總是會被問到推薦的理由,而我的回答也很言簡意賅,兩個字,看臉。這並不是戲謔、玩笑的回答,對美的事物的追求本就是人類的一種天性,如果能讓她們單從關注男主的臉從而關注到整部劇的人物、劇情,那就是件再好不過的事了,這也算是對美的追求的衍生作用吧。同時,雖然很不想承認,但作為處女座的我也有點完美主義控,不能一言以蔽之的東西就想傾盡全力地把它表達完整、詳盡,要不就乾脆不想不寫。對男主就是這樣,無論是他的模樣還是演技,我都不知道應該怎樣表達才能把他完美地敍述成我心中的那個形象,所以就乾脆不費腦筋好了,簡單地説就是,這部電視劇完完全全地讓我對池昌旭路人轉粉,是劇粉,也是本人粉,是讓我有衝動跑泡菜看他的音樂劇、看他的FM的那種粉,我想這應該也算是一種很大的讚美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