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神舟13號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精選6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7K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神舟13號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神舟13號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精選6篇)

神舟13號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1

“天宮課堂”第一課定於12月9日下午15:40開始,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將進行全程現場直播。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將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屆時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此次太空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共同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將進行全程現場直播。

授課活動將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屆時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八年前,在距地球三百公里外的天宮一號中,航天員王亞平為第一屆“太空班”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太空授課活動。如今,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將迎來首次太空授課。首先,“課程表”全新升級!三名航天員將演示更多微重力條件下的物理、化學現象。

神舟13號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2

人類踏入宇宙太空是文明的進步,我國可以將宇航員送上太空,並且擁有很高的航天技術,那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底氣!

在這次互動課堂中我感受到了中國,我們的祖國,在航天事業的發展迅速,對太空的嚮往,學習到了空間站的結構構造以及其他載人火箭和載物火箭接入空間站的先後順序,體會到中國勇於探究太空的奧祕,知道了人在地球上的一天,就第於人在宇宙中的30天!如果人不在外太空做運動,並且是長期呆在外太空的話,血液就會往上升,當腦部血液過多地時候還會致死。

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在外太空重力消失的實驗。

水在外太空裏不會像地球一樣,而是會浮起來,宇航員在外太空裏喝水時,要放在一個袋子裏。其中有一個實驗是水膜張力實驗,先做出一個水膜,再往水膜里加水,變成一個大水球,在水球中注射色素,水球會變成其他顏色。最後把泡騰片往裏面放,泡騰片帽出的氣泡沒有炸,而是在水球裏面,沒過一會,水球裏面充滿了氣泡,水球越來越大,可裏面的氣泡卻一個都沒炸裂,而是在水球裏面,一個也沒有離開它。這個實驗真神奇,水可以做成一個球,而不流下來,泡騰片冒出的氣泡都沒有炸裂。在太空中還要多鍛鍊,不然回地球會不適應而變胖.......

太神奇了!從這次學習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中國在航空這方面的進步,也讓我瞭解了火箭的結構和太空生活。太空中還有很多有趣的事,等着我們新一代祖國的加班人去發現。

神舟13號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3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於10月16日凌晨發射。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5日表示,不到一個月前,中國歡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勝利凱旋,16日凌晨,中國將再次懷着激動的心情目送神舟十三號飛向太空。“這不僅生動詮釋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中國載人航天精神,也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太空敢於追夢、勇於探索、永不止境的科學探索精神。”

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趙立堅稱,15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佈會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介紹了相關情況,神舟13號載人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6次飛行任務是該階段的決勝之戰、收官之戰,也是空間站在軌建設過程中承前啟後的關鍵之戰。

“我想説的是,這次神舟十三號任務展現了中國為載人航天探索這一人類共同事業作出的新努力、新貢獻。中方將繼續加大載人航天領域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深度和廣度,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祕、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他表示。

趙立堅稱,可以注意到這一次神舟十三號任務與神舟十二號相比,在成組工作安排上有很多不同,包括中國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並實施出艙活動,中國航天員們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過春節。“我們期待除夕守歲時,能夠第一時間聽到我們的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讓我們共同祝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13號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4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觀看了神舟13號飛天的直播。裏面講述了教室和老師的不同、老師的太空家園、細胞的神奇變化、乒乓球放入水杯的現象以及水膜張力實驗等。

其中水膜張力實驗最令我印象深刻。首先王老師和葉老師在一個尖的東西上面滴水,在尖的東西上面形成了一個薄薄的水球。接着,王老師往這個水球裏注水,這個水球越來越鼓,越來越胖,越來越大。然後放入一朵在地球上摺好的花朵摺紙,花朵在水球上順時針轉,花瓣緩緩的向外打開,向一位芭蕾舞者點着腳尖,翩翩起舞。轉了兩三圈,花瓣全部舒展開來,變成了一朵盛開在太空的花。同學們不約而同的露出了驚訝的表情,發出了“哇---”的尖叫聲。

緊接着,王老師拿着一根細針管,伸進大氣泡裏推了兩下就出來一個小氣泡。這時王老師躲到氣泡的後面,我們從氣泡的正面看,我發現小氣泡裏面是正的老師,而大氣泡是反的老師。我覺得真是太神奇啦!

老師再繼續往氣泡裏注水,她放進一點深藍色的顏料,顏料慢慢的向四周散開,最後盛滿了整個氣泡,藍藍的氣泡像我們的地球。

最後就到了最驚奇的時刻,老師往水球裏放進了半片黃色的泡騰片。一開始泡騰片還沒有動靜,慢慢的泡騰片融化了,盛滿了整個水晶球,還不停的.往上冒氣泡,這時的情景很美麗,同學們都傾着身子向水晶球裏望,生怕錯過了這精彩而美麗的瞬間。

通過看這次直播,讓我明白了科技的強大,科學的有趣,明白了科技真的能引領未來。

神舟13號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5

偉大的精神造就了偉大的事業。新一代航天人在征服太空的進程中,以頑強的拼搏意志和傑出的聰明智慧,鑄就了新時代的航天精神。12月9日,宇航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變身“太空教師",給我們上了一堂別具匠心的課。

本次太空課堂主要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並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

航天員在太空中生活真是太有趣了。他們身體處於失重狀態,像小魚兒四處遊走。在空間站睡覺就更有趣了,只要一個睡袋就可以,睡袋一般要求固定在艙壁上,但只要你願意,也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上。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太空轉身"這個實驗,是由葉光富完成的。他剛開始是原地轉身,可是一轉身人就倒下了,後來他是根據伸縮手臂加上旋轉完成的,我想如果他不這樣,用兩把扇子來扇風,藉助風力是不是也可以呢?

遙想當年,我國的航天事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為了早日實現“奔月之夢”,不辭勞苦,克服重重困難,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好好學習,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退縮,勇往直前,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鋒!

神舟13號天宮課堂觀後感500字6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音樂老師為我們播放了天宮一號課堂的直播視頻,三位航天員為我們上了一堂有趣又奇妙的科學課。

航天員為我們展示了幾個神奇的實驗,實驗有“減輕失重的實驗”“浮力消失的實驗,”“泡騰片實驗”“水膜實驗”“水光球實驗,”讓我記憶深刻的三項實驗是:泡騰片實驗,水膜實驗和水光球實驗。需要準備的工具是:圓鐵環,紅色的紙花,水袋,吸水管,泡騰片,藍色的顏料,針筒。

實驗開始,先將水袋裏的水滴到圓形環裏面,水在鐵環上形成一個薄薄的水膜,接着向水膜裏注入水,剛才的水膜變成了一個小水滴,用針筒將水膜裏的氣泡吸出,再將一朵紅色的紙花放進水膜裏,紙花開始慢慢綻放,我驚訝的張大嘴巴看着這實驗,哇!好太神奇了!緊接宇航員又向水膜裏繼續注水,再用針筒往水膜里弄了一個大大的氣泡,從透過水膜看宇航員的臉是正着的從水球裏看宇航員的臉是反着的,我們不禁又發出讚歎!

宇航員又不斷的往水球裏注水,慢慢的水膜越來越大,形成了一個透明的水球,宇航員又把藍色的顏料滴進水球裏,水球立馬變成了一個藍色的水晶球,再把一片泡騰片放進水晶球裏面,泡騰片遇見水後開始產生氣泡,隨着泡騰片的溶化水晶球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地球。

我看到這些實驗時驚訝地直呼,這些實驗太有趣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