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我和我的父輩》電影小學生觀後感(通用8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7W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和我的父輩》電影小學生觀後感(通用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我和我的父輩》電影小學生觀後感(通用8篇)

《我和我的父輩》電影小學生觀後感1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72週年,今年國慶節也上映了不少片子,今天和同學相約一起去看了《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整部電影滿滿的都是淚點,句句話戳人心,每個畫面戳中淚點,讓人心頭一顫。

電影分為幾個小單元,我最喜歡裏面的《乘風》和《鴨先知》了。

大家都在一起收玉米時,幾架敵機飛過,戰士們聽到動靜立馬帶上帽子架上馬準備戰鬥了。看到這裏,我不禁向這些偉大的戰士們致敬,看到這個畫面,我也驚歎於他們的速度。到底是要打多少場仗才能做到如此熟練?對比於敵人的大炮飛機等先進武器,我們的小米加步槍比敵人們要落後很多,當戰士們坐在一匹匹馬上與敵人們戰鬥時,敵人們架着大炮,戰士們一個接着一個從馬上摔了下來,剎那間,血泊飛濺,戰士們倒地不起。看到這裏,我身旁的阿姨已經泣不成聲了,我也不禁潸然淚下。我們腳下踩着的黃土大地是革命先烈們用身軀換來的,他們用生命在戰爭這一歷史篇章中寫下了最美的詩歌!只是用小米加步槍的戰士卻也可以打敗敵人的飛機、大炮,您們在這一方面創造了奇蹟啊!向您們致敬!《乘風》的最後一個畫面我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

戰爭結束後,一位孩子送給了乘風的父親幾顆大棗,待到孩子的母親過來的時候,乘風的父親看見這位母親還抱着一位小孩子,程峯的父親問道:“叫個啥?”母親説:“乘風!”因為這個孩子是當時這位母親在打仗的時候懷着孕生下來的孩子,而乘風為了保護人民羣眾,也為了保護這位母親肚子裏的孩子,壯烈犧牲。乘風的父親抱着小乘風,眼前又浮現出了乘風在戰場上壯烈犧牲的樣子……

《鴨先知》裏的鼕鼕爸爸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中國第一支廣告的誕生,故事雖然幽默風趣,但在這風趣和幽默的背後,也藴含着一個個道理。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鼕鼕爸爸説的一句話:“春江水暖鴨先知,要做,就要做那一隻敢於下水的鴨子。”我也不得不同意這句話。如果沒有那一隻敢於下水的鴨子去試試江水暖和了沒有,怎麼會有其他鴨子緊隨其後下水游泳覓食嬉戲打鬧呢?看似是不起眼的一位“鴨先知”先生,但卻能悟出來道理,也讓人佩服。

用兩個詞來形容這部《我和我的父輩》,那就是:好笑、好哭。而今,我們中國已經日漸強大起來了,而那些為了我們今後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們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裏,致敬英雄!

《我和我的父輩》電影小學生觀後感2

大家應該都知道,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三十週年,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國形勢大變,不僅社會主義以嶄新發展模式穩穩地站住了腳,我國的實力和影響力也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我們正在崛起,這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事實,但“盛世”之説為時尚早。許多挑戰正擺在我們的面前,有些還是相當嚴峻的。比如慘無人道的搶砸燒殺活動,讓所有中國人都氣憤不已。

因此,一個國家又想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必須找到一條既適合自己、又符合時代要求的發展路徑。而今,我們滿懷激情正大踏步地前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上,這是黨和人民堅定不移的信心與意志。我們青少年應責無旁貸地擔負振興祖國的神聖責任。

魯迅先生曾經這樣説過:“從有着古老歷史的中州,傳來了青年的聲音,彷彿預告這古國將要復活。我們一定有悠久的將來,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將來。”魯迅先生所指的“將來”,正是那些在暗夜裏不畏艱難、匍匐前進、尋找着光明未來的革命青年,他們用生命結束了戰爭,帶來了和平。

青年,如雲霞,光彩熠熠,似白楊,生機勃勃,是李大釗先生眼中的“人生之春、人生之華”,是毛澤東主席口中“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青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少年立則國立,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作為青年中的一員,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我們要把優秀青年的那一個精神、那一份信念、那一種魂魄全部融入到我們的血液裏,把我們寶貴的青春貢獻給了我們所熱愛的祖國、所鍾愛的事業,把“努力學習,勇於攀登”作為我們學習的座右銘,爭取成為一名優秀的好青年。我們的奉獻與忠誠將融入新時代改革發展的巨浪中,融入人民安定團結的幸福生活中。我們將在平凡的崗位上燃燒青春,綻放光芒,譜寫出一曲曲壯麗雄渾的青春讚歌!

《我和我的父輩》電影小學生觀後感3

很喜歡吳京的電影,噴湧而出的愛國和熱血總是不加任何修飾。凝神的幾分鐘,早已淚流滿面。吳京飾演的角色在面對日軍的入侵中,為了百姓的安危,羣眾的利益,毅然決然的發射信號彈,讓兒子在戰場上留下了那鮮豔的一抹紅。正是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念想,一位位獻出自己渺小力量的普通人,挑起了中國的脊樑,也正是以為有了這樣的念想,無論什麼時刻,無論中華民族遇到怎樣的危難,總有人山長水遠不辭千辛萬苦而來。“若盛世將傾,深淵在側,我輩當萬死以赴。”

“生命是,用來燃燒的東西。死亡是,驗證生命的東西。宇宙是,讓死亡渺小的東西。”他們明明約定好去給孩子賣肉的,但隨着火箭試車的爆炸,撼動的不僅是村莊,更是我的心,最後肉買回來了,父親卻再也回不來了……老一輩的航天夢在今天早已實現,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不畏生死,勇於奉獻,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成就。

鴨先知與少年行

這兩部可謂是本影片的最大笑點,但同時也教會了我許多。在人人都過着循規蹈矩的生活中,只有敢於開拓創新,敢為人先,才能推動社會發展。機器人“星(邢)一浩”肩負特別使命,從2050年穿越到2021年,邂逅了懷揣科學夢想的少年小小。兩人意外組成一對臨時父子。在機器人老爸的影響下,少年小小將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科學夢想,鑄就美好未來。

影片中有讓人感動的點,也有歡樂的點,電影內容意義深刻,讓我們觀看的同時又能引發深思。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也應當擁有鴻鵠之志,為祖國復興,民族昌盛而為之奮鬥!

《我和我的父輩》電影小學生觀後感4

今天,是祖國媽媽的生日!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裏,目光所致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到電影院觀看了《我和我的父輩》這部影片。

“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

用影片的形式講述着國家的歷程,從祖輩的艱辛付出,舍小家成大家,無私奉獻,艱苦奮鬥,敢於創新,堅持不懈,到今天祖國的繁榮昌盛,甚至放眼未來,科技創新,強國富民!很正能量的影片,最喜歡“乘風”,小細節刻畫的讓人記憶深刻!

第一個細節:吳京為了老百姓不被敵人發現,選擇讓自己的孩子“乘風”所在小隊使用電台吸引敵人過去,舍小家成大家時,“乘風”小隊的離去呼應着“小乘風”的出生!生命的離去新生命的開始!戰爭在繼續,英勇犧牲者無數,但英雄抗戰者源源不斷!

第二個細節:最初玉米地“嫩綠”一片是收穫的.欣喜,“乘風”犧牲了過後,是一片“秋黃”的“草地”。

第三個細節:最後拿着“冀中騎兵團”的大旗衝鋒時,第一個拿旗人倒下,吳京接過大旗,“大掌櫃”受傷,吳京摔下馬,下一個戰士接過大旗,並拉起吳京,繼續衝鋒陷陣,一往直前,奮勇殺敵!這真的很感動很震撼,直擊人心,戰爭在繼續,戰火在蔓延,犧牲者無數,抗日英雄者前仆後繼,源源不斷,正是因為祖輩們的英勇無畏,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新生活!今日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要謹記祖輩的艱辛奮以!

回首往事,泱泱華夏五千年,我們受到過屈辱,也體會過勝利。一路走來,今日和平來之不易。今天是新中國72週年華誕,祝偉大祖國生日快樂,繁榮富強!

《我和我的父輩》電影小學生觀後感5

從建國前到現在,短短四個場景詮釋了中國的歷程,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從抗日到第一枚火箭發射到第一部廣告到現在暢享未來。

在第一篇章乘風中,吳磊和吳京飾演一對父子,父親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選擇了發求助信號,用調虎離山之計挽救了護送的百姓安全,成功引走了敵人的尋剿。敵人根據電報發文信息,很快定位到了兒子的地方,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求救信號已經是意味着他們將要犧牲的節點。作為一名父親,他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他比任何人更清楚,可是即便如此,還是選擇做了。

在第二篇章詩中,我看到了許多為國家技術而義無反顧獻出生命的人,他們明知道會犧牲,但是他們仍然選擇了做。

影片中小孩兒的一句話讓我扎心了,大體説的是“不管是我的親生爸爸,還是我以前的爸爸,他們都已經死了。”他們為了國家義無反顧,但是自己的小家卻可能會變得支離破碎。

在第三篇章鴨先知中,男孩兒的爸爸在其他顏的眼中,是一個類似的瘋子的人,他總是想到一些當時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他的思想十分超前,後來他的.想法也都一一實現了,記得男孩説過,他爸爸不僅是第一個拍廣告的還是第一個購買股票的。

在第四篇章少年行中,沈騰扮演的2050年的機器人穿越到2021年,通過小孩的視角,可以看到兩個方面,一個是如果你堅定你的夢想,併為你的夢想努力,那麼這個夢想極大可能實現,另一方面是可能家庭的温暖的確可以暖化一個人,即使那個人是機器。

這部電影總讓我感覺這不止是一部電影,更是父母一輩給下一代甚至後世幾代人的一首情詩

《我和我的父輩》電影小學生觀後感6

今天去和朋友看了電影《我和我的父輩》,電影講述了四個不同時期的片段,每個片段帶給我的都有最真實的的感動。

第一個片段是《乘風》,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吳京飾演的馬仁興率領的冀中騎兵團與日寇鬥爭。騎兵團在被日軍追擊的同時,遇到了百姓,又保護百姓撤離。在被圍困的時候,釋放了信號彈。最初我並不知道為什麼釋放信號彈,原來是馬仁興為了保護老百姓,把日軍的火力引到了自己兒子所在的地方。看到這裏,眼淚便忍不住地留下來。那是他的親兒子,但他為了大局,犧牲掉兒子。還讓我觸動的一個點是,當兒子被日軍圍困,壯烈犧牲的時候,馬仁興所解救的百姓裏有一個孕婦,也生下了新生兒,我想這就是代表了希望。孕婦後來給自己的孩子取名“乘風”,這是馬仁興犧牲的兒子名字,聽到這個名字時,眼淚又一次流了下來。

第二個片段是《詩》,是改革開放時期。那時大批的科研人員為了航天事業的發展奉獻自己,犧牲自己。片段中的兒子和爸爸親密無間,後來爸爸總是未歸,觀影的我們已經知道了爸爸的犧牲,但是孩子並不知道。後來,一場大雨,兒子知道了父親去世,哭着喊出了一句話。我爸爸和以前的爸爸都死了。原來,兒子並不是爸爸的親兒子。孩子的兩個爸爸,先後為了火箭的發射,都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甚至媽媽也告訴兒子,自己也可能會死。後來,兒子帶着妹妹放孔明燈,淚流滿面地喊道“媽媽,你不會死。”那一刻,我也淚流面面。

第三個片段是《鴨先知》。這個片段比起另外兩個,並沒有那麼悲劇。“鴨先知”代表了那些勇於嘗試的人。那時候的我們什麼都不會,但是我們勇於嘗試,才會有現在如此大的變化。

第四個片段是《少年行》。代表的是未來、科技。

四個片段,總有一個瞬間,讓你有共鳴,有感動,有收穫!

《我和我的父輩》電影小學生觀後感7

這兩天中了國慶電影的毒,今天又去看了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對比起《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父輩》更多了一份温情,一份細膩。影片中的“父輩”經歷了改革開放,他們敢為天下先,當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和我的父輩》作為“國慶三部曲”最後一部,非常值得觀看,它和《長津湖》都激起了觀眾的愛國熱情。少年強則國強,老一輩的奮鬥史,被濃縮到銀幕中,國家、民族、父輩等情懷,將會在一代代電影人中傳承下去。

電影分為四個環節,分別為《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其中《乘風》聚焦了抗日英雄馬仁興的驍勇事蹟,他與吳磊演繹一對上陣殺敵的騎兵父子。父親為了保全鄉親們,選擇犧牲了自己的兒子,捨己為人,可歌可泣,劇情的最後,他雖然失去了兒子,但他又有了另外一個叫“乘風”的兒子,這也寓意了愛國情懷的傳承。《乘風》和第二個劇情《詩》在劇情的展開方面都設計了一個小反轉,所以最後情緒昇華的部分更加動人,讓人震撼。《詩》正如這個劇情的名字,充滿着詩意。章子怡在講述這段感情時表現方式非常細膩。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對子女的情感,浪漫又温暖。當章子怡對兒子説:“我有一天也會死”的時候,我忍不住哭了,那種捨不得又無可奈何的心情難以言表。結尾部分的那首詩,凝聚着幾代人的航天夢,最後他們都做到了,成功了。後兩個劇情是徐崢的《鴨先知》和沈騰的《少年行》,這兩個劇情給觀眾貢獻了不少笑點,一個在講述我們身處的時代,一個充滿着對未來的想象。《鴨先知》通過我們國家第一支電視廣告片的誕生,用很輕鬆的方式將徐崢面對的銷售難題表述出來,讓你在歡笑中感受到父輩們對未來充滿着熱情。正是因為始終有勇於挑戰的心,不怕錯,勇於邁出第一步,我們才能看到如今時代的快速發展。《少年行》的劇情中,沈騰扮演了一個從2050年回到現代的機器人,和馬麗一起教育孩子,裏面竟然還有兩人公園相親的小戲份,這一段非常的搞笑,十分有看頭。

總之,這是一部全程節奏十分緊湊,有笑有淚的影片,有非常多不同的情緒,有熱血、有舒緩、有喜劇、有懷舊……看完這部影片想再次對父輩們説一句感謝,你們辛苦了。

《我和我的父輩》電影小學生觀後感8

這部電影是以四個片段來講述兩代人的故事。同時也講述了中國人的血脈相連和精神傳承,再現中國人努力拼搏的時代記憶前兩個片段屬實感人,後兩個片段給人帶來啟發的同時還略加搞笑。

《乘風》

當騎兵團帶着領着僅剩的村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的時候卻迎上了日軍,在關鍵時刻,他不惜讓自己的兒子和其他兩個同志喪命也絕不拿百姓羣眾們的命來保自己兒子命的周全,體現了八路軍戰士的英勇無畏,捨己為人的高尚道德。

《詩》

這一段也是讓我最感動的一段,劇情很牽動我的內心,讓我從頭到尾都在流淚,當父母編出善意的謊言時,給我的內心一個很大的衝擊,得知男孩的兩個爸爸都因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而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再次默問自己的內心,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真的特別感人!

《鴨先知》

春江水暖鴨先知,要爭做第一個下水的鴨子。這段是讓我最搞笑的,尤其是他們在公交車上推銷酒的場面,像看小品,卻又凸現了人物的幽默。雖然從鼕鼕的作文裏爸爸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幹什麼事情都是精打細算的感覺,但到了最後卻凸顯出來一個弄堂裏為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不斷拼搏的勞動人民形象,也展現了當時中國的經濟水平發展和第一個廣告的產生!

《少年行》

這一個片段是講述的一個從2050年回來的智能機器人,和男孩小小發生的故事。講述了一個想要追求科學夢想而和機器人爸爸一起探索並啟發他的過程,也告訴了我們要有夢想,不應受到在道路上的阻撓而放棄自己的夢想,要一路前進,實現遠大理想,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