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灰暗”的青春片《六弄咖啡館》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25W

《六弄咖啡館》呈現一個有“痛點”的青春,畢竟不是每一段成長都會成功。下面是“灰暗”的青春片《六弄咖啡館》觀後感,快來圍觀吧。

“灰暗”的青春片《六弄咖啡館》觀後感

  “灰暗”的青春片《六弄咖啡館》觀後感一:

簡單概括一下影片情節大致就是: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學渣關閔綠,使出渾身解數終於追到了學霸班花李心蕊,卻在大學異地戀的來回奔波中失去女友,錯過母親病逝,最終不堪心理重負選擇自殺的故事

看起來略微狗血的劇情裏,比《那些年》和《少女時代》難得的是它貫穿了親情友情愛情三條線。

首先是親情。

故事開篇就向觀眾呈現了關閔綠的單親家庭。

身為護士每天長時間工作數十年如一日,甚至每天做的飯菜都一樣地照顧兒子的母親,唯一的願望就是兒子好好唸書。

沉重的家庭氛圍似乎從一開始就給主人公的人生奠定了悲劇的基礎。

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青春期叛逆的兒子與中年期悲悽的母親之間,最缺乏的就是親子間應有的溝通。

以至於在哥看來,考上大學的關閔綠最開心的不是可以正大光明地和李心蕊在一起,而是終於有理由逃離這個家庭。

所以媽媽到學校看他他不在,

媽媽給他電話要他回來他沒回,

也許只是生活的負擔太沉重,讓媽媽在對兒子“愛”的表達上太過羞澀。

其實媽媽很多時候非常理解兒子,在家庭教育上非常重視兒子的品德。

當小綠為了救兄弟而跟流氓打羣架被送進派出所後,媽媽沒有揍他,而是關心兒子打贏了沒有。

在這場正義的對抗中,她用眼神而不是話語默默讚許了兒子仗義的行為。

直到最終媽媽以遺像的方式出現在兒子的面前。

講真,這種事如果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母差不多都是不問青紅皂白可能在派出所直接就是對孩子一通胖揍。。。

而在哥看來,教孩子“勇敢正直為人仗義”比“遵守規則規矩守禮”重要太多。

小綠應該是懂得媽媽的好,否則也不會在媽媽過世後那麼痛苦,

這也是他最終選擇自殺的直接原因。

令人感動的是友情。

在缺乏良好家庭溝通的小綠身邊,性格開朗的阿智似乎是他生活裏唯一的陽光。

影視劇裏,男人間的友誼似乎永遠和“打架”關聯在一起,好像“出生入死”就代表着“兄弟”的一生一世。

作為小綠的.朋友,阿智幫他跟心蕊扯紅線,陪他去打工,哪怕遇到颱風只要小綠一句話他也會開着機車去送他。

阿智是小綠在這個世上唯一可以交心的朋友,所以他才會把自己的遺願託付給他。

阿智最終也選擇完成小綠的遺願,開一家“六弄咖啡館”,以小綠的方式過完自己的一生。

可是他們沒有一起成熟。

阿智比小綠看得更遠懂得更多。

他看出來小綠的死結,遺憾地是他可以幫他做任何事,卻唯獨不能幫他成長。

因為,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

當小綠終於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已經來不及了。

因為他最終沒給自己學會勇敢面對成長的時間。

在這場青春的儀式裏,主線是愛情。

與《那些年》很像,

男孩兒為了女孩兒開始用功唸書,女孩兒為男孩兒輔導作業,異地戀煲電話粥,每次見面的依依惜別……(實力虐狗O__O)

與《那些年》相同,

柯景騰以為在年級成為無人可擋的拳王就能向沈佳宜證明自己有多強大,

關閔綠以為靠打工掙錢買車票給李心蕊買禮物就能讓這段感情一直不變。

結果,

這一對好朋友很多時候神同步。

還是成長的問題。

有調查顯示女孩要比同齡的男孩成熟,在科學上,這叫做腦神經的“修剪”。  (來自網易)

可是,我更願意把這種原因歸結為男生女生來自不同的教育層面。

在很大程度上,女生先天受到更多來自母親的耳濡目染,在遇事思維和處事方式上與母親更為接近。每天與“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的母親接觸的是最基本的生活。與習慣在工作中打拼回家後休息的父親不同,處理更多家務事的母親面對的生活是觸手可及的零距離。

在東方文化裏,不善表達的父親似乎總有種男性“高高在上”的感覺,以至於更多的家庭教育通常來自母親。

而青春期的男生,既不願與母親交流,又沒有和父親的溝通。

他們的成長,只能在和同伴的玩耍中默默進行,最終在進入社會後接受來自現實的教育。

有人説好的愛情是相互陪伴。

可是哥覺得,好的愛情則不僅是相互陪伴,更重要的是在互相扶持中彼此引領對方成長。

  “灰暗”的青春片《六弄咖啡館》觀後感二:

慣以的台式清新,這一次卻並沒能成令人動容於成長的青春,《六弄咖啡館》中尷尬的劇情走向,突兀的情感轉折,都是如此的做作弄人,電影雖力圖着點於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戀,可那關乎生死的悲情渲染,只是將生命當作了兒戲,又憑何來探討情感的真摯?!

《六弄咖啡館》從整體來説,電影寄希望展現一場不一樣的青春往事,但除了那刻意的結局,其實仍舊只是陷入了一場青春電影的套路中,主人公的玩世不恭,暗戀打架等等,不過都是台灣青春電影千篇一律的人物塑造,根本無從所見對小綠這個人物真實立體的形象,這就導致了電影前段清新明快的風格與最後的悲情渲染二者間是斷層的,突兀的情感轉變,不僅讓愛的悲離無從共鳴,更使女主心蕊這個人物她的愁眉淚眼是如此的做作。

導演吳子云在一部青春電影的時長中,希望做到情感的面面俱到,愛情、友情、親情可謂是無一不在此羅列,但《六弄咖啡館》卻忽視了質樸的情感才是一部電影最為動人的情愫,吳子云對情感的附加只是通過戲劇性的張力,將愛情的銘心、親情的羈絆用最為拙劣的生離死別去渲染,而極度匱乏一種如《少年時代》《海街日記》《壁花少年》等等這樣真正的青春佳作中那種源於人物自身所迸發的青春魅力,這使電影且不談妄用戴立忍自作孽不可話的刪減所破環的劇情架構,其所聚焦的青春早已與真實脱軌。

悲劇的魅力從不單只是源於人物的生死,而是在這心碎背後,所醖釀的感動或是深思,這就猶如同為青春悲劇的《夢之安魂曲》,它在絕對悲情下所包涵的人性思考是如此的深刻,而在這場《六弄咖啡館》中,小綠的死,則為人所見在愛與親情的淪陷後,一種對生命的褻瀆,固然我們身處的世界每年都會有着為愛殉情的真實個案,但這樣的事蹟絕不應該如電影這般去加以渲染,難道面對苦難的困擾,我們所能做的就僅是用死亡永遠活在逝去的青春年華?這是何其幼稚狗血的思維!

即便面對無數的困境,也不應當放棄生命的美好,用戲劇性的悲情所形成的情感,在這部《六弄咖啡館》中是如此的空洞虛假,令人所見僅是一場弄人的青春。

  “灰暗”的青春片《六弄咖啡館》觀後感三:

很開心又有機會參加小格家的新放映活動,第二次了,謝謝小格。

説起青春,大陸略束縛,歐美太前衞,日韓要麼雞湯要麼傷,雖然都有很棒的作品,可灣灣的台式青春一直是我所相信的關於青春最好的模樣。或是晴空映碧樹,或是驟雨不及防,少年之間清澈而莽撞的情感就這樣蔓延開去,不論結局好壞,那些時光都會成為心口硃砂痣,牀前明月光。

這次的電影開場也是如此,不同的是,男生明確表態,女生積極響應,這就直接導致前半場虐狗不止,我又不爭氣地甘之如飴。是嘲笑你幼稚卻還會跟你打勾勾的羞澀,是聽到他説出喜歡自己而拒絕別人的笑意,是被喜歡的女孩擁抱後站立不穩的空白,也是吃醋懊惱又不想顯得自己小氣的製造動靜。。。

甜得我蛀牙都長出來了,「歪妖妖靈嗎?嗯,有人在公共場合虐待人類最忠實的小夥伴。」

後半段劇情急轉直下,遠距離讓未知數更加未知。女孩的心裏除了男孩,開始有了世界和未來,而男孩的心裏仍然只有女孩。差距慢慢顯現,不測突如其來。好了,這裏要跟男生備個注:女生反常的時候,要關心;女生不想説的時候,要陪伴;女生在抱怨的時候,要同仇敵愾。千萬別遞上一杯水,再補刀「你不説我怎麼知道要怎麼做」,這幾乎就是在起草分手協議書。

後來看了些影評,很多人罵心蕊渣,我倒覺得不需要這樣苛責。不是説你非得做錯什麼才會導致情感破裂,可能只是話不投機,或者因為力不從心,沒辦法説服自己繼續維繫這段感情。所以在咖啡館的分手,兩人都哭得亂七八糟卻各懷心事,男生是愛而不得又委屈,女生是傷感最好的青春終究謝幕。

至於母親,小綠確實是太過注重愛情了,愧疚理所應當,只是不該結束自己的生命。那是一個温柔的嚴母,每天三菜一湯的守護,對他品行的嚴加管教,都是為了讓他能好好的積極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想説,小綠的世界體系似乎脆弱了點。通常我們遭受打擊,會產生很多消極情緒,就算打擊疊加也悲不致死。就像大部分人都會經歷失戀,可能比小綠的失戀還惡劣;當然也有很多人面臨失去至親,可能更措手不及可能更抱憾終生。

但就因為人生好難,就不過這一生了嗎?失戀讓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失去至親的痛苦讓你願意加倍珍惜身邊愛你的人,這樣不好嗎?你看,殭屍片都可以這麼勵志,少年你為什麼就不能勇敢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