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虎媽貓爸》的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31K

為什麼不是《虎媽鷹爸》或《虎媽狼爸》?“虎媽”的特點是家長制和高壓,不乏咒罵、威脅、賄賂和利誘等手段。為了把女兒培養成未來精英,“虎媽”蔡美兒對女兒提出十大戒律,比如不準看電視和玩電腦遊戲,每門功課至少要得A,甚至不準女兒在練琴時喝水上廁所。《虎媽戰歌》上市後在美國引發軒然大波,被不少講求寬容的美國母親和媒體評判為“虐待兒童”。就在“虎媽”登陸的次年除夕清晨,一名4歲南京幼童穿着小短褲在零下13度的紐約暴雪中裸跑視頻爆紅網絡,推行極限教育的“鷹爸”何烈勝隨之被推倒大眾視線。緊隨其後,憑藉藤條和雞毛撣子把4個兒女“揍”進了北大的蕭百佑被推上中國“狼爸”寶座。顯而易見,“虎媽”、“鷹爸”或“狼爸”的教育方式都是高壓式的,一旦結合,難免極端。相比之下,“貓爸”常智韜的教育方式要柔和得多,他遵循的是因材施教,主張民主、寬容的個性化教育,倡導與孩子共同成長,這點與家長作風的“虎媽”完全相左,形成教育理念的鮮明反差。

《虎媽貓爸》的觀後感

從某種程度上説,電視劇《虎媽貓爸》的趙薇和佟大為,即是現實中的“虎媽”與“貓爸”的戲劇化身。趙薇演繹的“虎媽”畢勝男強勢高壓,對孩子要求苛刻,佟大為飾演的“貓爸”羅素對女兒卻多為順從,甚至經常聯合女兒對付“虎媽”。由於中國“虎媽”與美國華裔“虎媽”所處教育環境和教育體制不同,“虎媽”趙薇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更多,也更復雜。劇中的小寶貝羅茜茜是獨生女,由於父母工作忙,打小由爺爺奶奶撫養,爺爺奶奶推行的是極度溺愛的“公主”教育,因此烙下一身公主病。畢勝男對羅茜茜的虎式教育,激發點就在於改造其公主病。與此同時,孩子的就學問題撲面而來,所以畢勝男忙着改造女兒的'焦頭爛耳之際,和中國追逐精英教育的億萬家長一樣,還要為孩子上學的事絞盡腦汁,工作和家庭一片韓國亂打之聲。

一個是此前從未為孩子教育問題操心的工作狂,一個是自己都沒長大的暖男家長,改造別人的同時,更手忙腳亂地改造着自己。《虎媽貓爸》的形式是“虎媽”式的,故事的落幅卻是“貓爸”式的,其中涉獵的教育,並非教科書,也不是導航燈塔,而是一次家長與孩子共同的成長旅程。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話題性很強的家庭生活劇,同時也是一部很容易被娛樂性給淹沒的現實劇。佟大為一直在影、視雙線作戰,“貓爸”形象相對弱勢,表現中規中矩,如何掰開“貓爸”形象與《想明白了再結婚》和《俏媽萌爸的甜蜜時光》表演的差異性是他的首要任務。而“虎媽”趙薇則是自2008年《一個女人的詩史》後時隔七年的電視熒屏大回歸,對她來説是一次不容有失的歸來獻禮——一來“虎媽”形象的成敗,決定着這部戲的成色;二來趙薇選擇收視低迷的二星時代迴歸,無形中還肩負着“大腕救世”的使命,很容易讓這部戲超出它“教育問題”本身所能承載的體量。

就教育話題來説,有句老話很值得成天雞飛狗跳的中國“虎媽”消化和吸收: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

Tags:觀後感 虎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