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觀《花季雨季》有感2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33K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花季雨季》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花季雨季》有感2篇

觀《花季雨季》有感1

影片《花季雨季》以改革開放以後的深圳為背景,刻畫了某校高一某班的謝欣然、陳鳴、劉夏、餘發、劉青、姜老師等人物形象,反映了新時代中學生的喜怒哀樂和精神風貌,歌頌了人與人之間的純真情愫。素質教育強調要面對全體,要發展個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人格,都有自己生存的權利。心理學上講,獨特就是一種美。

陳老師的悲劇就在於只抓功課,只抓成績,以成績和功課論英雄,不關心學生特別是後進生的情感、愛好,沒有與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所以即使像謝欣然一樣具有各種“傳統美德”的學生,也“不喜歡她”。

姜老師則做得不錯。一出場便是滿面春風,並詼諧地説:“一不小心走了後門。”那簡潔的開場白,完全是拉家常似的,同學們洋溢在一種輕鬆舒暢的氛圍之中。大家都全身心的忘我的投入到課堂上去,發言極其踴躍。只有在寬鬆的氣氛中才能看到每個同學的真面目,才能看到每個同學可愛可貴的地方。

影片裏刻畫了一羣蓬勃向上,充滿活力的當中學生形象,向我們展現了人生中最美麗最珍貴的花和雨之旅——青春。

觀《花季雨季》有感2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們觀看了《花季雨季》。影片裏刻畫了一羣蓬勃向上,充滿活力的當中學生形象,向我們展現了人生中最美麗最珍貴的花和雨之旅——青春。

影片中的謝欣然從小到大就是乖乖女,17歲生日的那一天晚上,她在家裏做着一餐美味的食物等着爸爸媽媽回來。最後,他們一家在温馨的燭光下吃飯,當媽媽習慣地把盤子裏的`魚身到謝欣然的碗裏時,欣然也夾了一個魚頭給媽媽。這時,爸爸卻把她們倆的飯碗換了,欣然説道:“別,媽媽最愛吃魚頭,她説魚頭營養豐富。”爸爸笑着説:“傻丫頭,如果魚頭真是那麼好吃的話,你媽媽早就給你吃了。”“她愛吃魚頭是為了把最有營養的魚身讓給你呀。”欣然聽到後激動地抱住媽媽説:“謝謝你,媽媽!”

世上又何止一位母親呢?我們同樣也有母親,而我們也深深地淋浴在那濃濃的母愛中。只是,我們未曾用心去發現,用心去感觸而已。欣然尚能給父母做頓晚飯,能夾一塊魚頭給自己的母親,而我們又能為自己的父母做了些什麼呢?我陷入了沉思……

至於影片中的陳明,他是班上學習中的絞絞着,勤奮好學的他總是把學習放在第一位,不論什麼事情都不會改變,但是他那自私、冷漠無情的心態,孤立在班中。然而有一天,江老師帶他們去參觀邊區小學,他看到山區小學的教室是那麼的簡陋不堪。在上課時老師叫一位同學上講台讀作文,他看見窗外站着一位小女孩在流着淚水,默默地聽着那篇作文,當他發現他們倆是姐弟,知道了姐姐為了供起弟弟讀書,毫不猶豫地把自己讀書機會讓給弟弟……他被姐姐對弟弟愛所感動。回來後,出乎意料的是陳明徹底地改變了,是少了那份自私。無論在教室裏,還是綠蔭下總免不了熱心相助的身影……

我們是新一代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是一朵芬芳的鮮花,帶着詩意淋浴着細雨,綻放在青春路上。在青春路上,我們要英姿颯爽、信心百倍地前進,讓我們的歡笑與汗水撒在青春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