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通用10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8W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董卿朗讀者觀後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通用10篇)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1

“朗讀亭是我特別喜歡的設置。當初我們創意是希望能夠讓普通人也慢慢地開始接受有這樣一種傳遞感情的一種手段。其實朗讀真的應該像唱歌説話一樣,我們有時候可以用這種方式借文傳情。”正如最近爆紅的節目《朗讀者》的製作人董卿的初衷一樣,朗讀亭是帶着《朗讀者》節目的使命,打通線上與線下的距離,走近每個朗讀者的身邊,將一段六十分鐘的客廳文化轉變為一場最具熱點的全民文化活動。它的推出旨在讓各行各業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裏稍作暫停,走進“朗讀亭”朗讀名篇片段,用簡單的方式呈現內心中最想表達的情愫,用發至心靈的聲音朗讀自己的人生夢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作為《朗讀者》節目播出後抵達的第一個城市,朗讀亭在杭州迅速成為爆款,將杭州人民的朗讀熱情全數激發,引得媒體爭相報道。浙江大學微信發佈關於朗讀亭的文章也瞬間突破100000+的閲讀量,可見朗讀亭的備受追捧。

京杭運河畔,是朗讀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爺在亭前揮毫寫意,洋洋灑灑寫下“朗讀亭”三個大字,引發路人圍觀。緊接着,朗讀亭來到第二站杭州市圖書館,穿戲服的女子、外國留學生各行各業的人都在朗讀亭前駐足,其中,75歲的王佩英奶奶朗讀了病牀上老伴寫的情書,走出亭子時,她淚流滿面,在場的眾人也紛紛為之動容。

前日,朗讀亭移動到浙江大學站。這是朗讀亭到杭州的第五天,當天寒風冷雨的惡劣天氣狀況卻絲毫沒有影響到朗讀亭的熱度。源源不斷的人撐着傘來到朗讀亭前排隊,僅從從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朗讀亭就已傾聽了80多位朗讀者的故事。他們中有浙大的學子,也有特地趕來的中、小學生,還有不同職業的人、不同年齡的人都聚集在這小小的朗讀亭周圍,渴望朗讀出自己內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點的錄製,也到接近零點時才錄完最後一個朗讀者。

一天下來,朗讀亭已經收錄了超過170位朗讀者的朗讀片段,連節目組的導演和攝像,都被杭州人民的這股熱情和毅力嚇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學者進亭子朗讀,這種狀況我還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風裏排了幾小時隊,臉上還是笑呵呵的,這在別的城市也難以想象,沒想到,杭州人為了朗讀這件事,這麼有恆心,有耐力。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2

我們需要一檔如同把花瓣散落髮間的節目,聽得到心動,聞得到靈魂香氣,於是董卿首次擔當製作人製作的這檔《朗讀者》便出現了。接近1年時間的籌備,2月18日晚8點CCTV—1終於要跟觀眾見面了。

節目每期一個主題詞作為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首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

1、朗:朗詠清川飛夜霜,此刻豁然開朗

“朗詠清川飛夜霜。”李白的《勞勞亭歌》讓人們仿若能看到聲音的響亮清澈,“朗”是獨屬聲音世界的魅力,為了“朗然”,所以需要“朗吟”;因為“朗暢”,所以人生“朗靜”。一個“朗”字,是串聯聲音魅力的紐帶,更能喚醒潛在中的本真。我若朗朗烈烈,生命便理直氣壯。

匆匆忙忙白駒過隙,卻發現自己連回眸的念想都沒有,不明不白不清不楚,迷茫由生心境,於是你我,便如同漂泊大海間失去方向的孤舟,手足無措茫茫無期。一個“朗”字,其實是生命中最被人們忽視的財富,“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的剎那,應該是幸福的吧。

2、讀:那些記載深情的故事與詩篇,都是為了被誦讀而存在的

所有的篇章,所有的詩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散文,都是為了被誦讀。時間可以流逝,但是記憶可以被深刻。文字成為我們記錄的方式,古往今來,陰晴圓缺,那些我們未曾謀面的經歷,全都以文字的方式邂逅了。但是若不讀,這些飽含愛意和心境的詩行和文章,都會被歷史塵封,被時間飄零。沒有被讀過的故事,它們真的存在過嗎?

我們的一生,要遇到太多人和事,太多次被衝散,時間久了我們學會了遺忘。當淡忘成為習慣後,生命中才會滿是遺憾,這也是為何我們會孤獨,會難過,會空虛,會滿目瘡痍。只有讀到最喜愛的文字,我們的心情才會歡暢。

只有那些故事與經歷,被我們讀過,我們才會用澄澈的雙眸和純淨的心靈去追隨,去感激。愛讓我們的人生完整,而讀讓我們的愛更加深刻。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3

各位朋友,坐在電視機前,你也許在不斷地調換頻道,但最近由董卿主持的《朗讀者》請你關注。

對於滿眼的娛樂與喧囂,《朗讀者》節目就像慢慢地翻開一本書,沒有驚心動魄的畫面,更無跌宕起伏的情節,隨着董卿那親切温和的語速,觀眾情不自禁地投入、並靜靜欣賞着傾聽着。此時,每個朗讀者面帶表情,所朗讀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據自己親身經歷感受所選,或輕淡細膩如和煦的春風、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撥動並滋潤着每個人的心絃。

這是繼詩詞大會後,央視又一次在一套黃金時段,推出的一檔由董卿主持的又一個好節目《朗讀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沒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週日晚央視三套、於7點半進行的重播,感悟頗深。

首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衝先生、知名演員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等文化領域的嘉賓,還有無國界醫生、為妻子許下一個鮮花山谷的丈夫、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柳傳志等人。他們所處不同行業,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夢想。

節目中,有董卿對嘉賓的採訪,有嘉賓帶着不同口音的朗讀,紮紮實實地呈現出、如她給節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這檔節目跟《中國詩詞大會》,還有之前爆紅的《見字如面》氣質相仿,豆瓣評分高達9。3。才女董卿再次發力,請來演員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經典作品中,温文爾雅地給了大家一碗文化雞湯。

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當了20xx年主持人,而今彷彿回到了起點。《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們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我對於一檔有着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的追求,終於要實現了。説的多好啊,喜歡董卿大氣知性、端莊睿智的主持風格,我在心裏默默地由衷讚歎!

其實這些大多是非專業朗讀者,隨着音樂舒緩起伏、情緒的逐漸醖釀,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加之觀眾用心傾聽,聚精會神的眼神交匯、甚至很多人眼裏閃着激動的淚花,致使掌聲不時響起,收到台上台下互動和鳴的效果。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4

人們總是這樣,無論生活多麼富足,也願精神上有所追求,讓自己的靈魂有所寄託,給它棲息的一隅,讓其有搏擊的羽翼。想博覽、多觀,卻不知讀什麼、看什麼,言情、穿越、武俠、惡搞的文字難以入目,娛樂、搞笑、遊戲、XX秀快餐不絕於耳;想仰望一片藍天,俯視一片綠色,實在是有點難。忽如一夜春風來,一杯甘醇沁心扉,春風喚雨,終於遇見了你《朗讀者》,我心醉。

董卿的《朗讀者》(第一期)自2月18日開播以來,持續發酵,口碑爆棚!《朗讀者》實力圈粉,豆瓣評分高達9.4!何以有如此效果?初心使然,實力使然,節目使然。我想主要談談後者,談談我的觀後感。

這是一場可人的文化盛宴。這裏沒有炫目的七彩燈光,沒有喧囂鼎沸的音響,沒有美女如雲的舞蹈,沒有眾星歡聚的高潮;有的是主持人董卿與朗讀者的親切交談,有的是朗讀者聲情並茂的傾訴,有的是視聽者與朗讀者的深情共鳴,有的是李雲迪鋼琴伴奏的和諧悦耳與美不勝收,有的是胡德夫《匆匆》彈唱的警醒後人與餘音繞樑。

這裏是傾訴者的舞台,無論是愛心使者還是成功人士都有着自己刻骨銘心的故事,想將自己的深情寄予文字中,要讀給最給力或自己最想給力的人聽,以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或自己的深愛與祝願。

愛心大使濮存昕朗讀了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送給治好了他的瘸腿病使他走上人生坦途的恩人榮國威大夫,來表達自己對榮大夫的感恩之情。

無國界醫生蔣勵朗讀了鮑勃迪倫的歌詞《答案在風中飄蕩》,送給那些在戰爭中出生、備受炮火摧殘的孩子們,表達對他們命運的同情及對世界和平的希冀。

聯想老總柳傳志朗讀了自己《寫給兒子的信》,我榮幸地有機會給柳林當爹有四十幾年的歷史了的開場白,表達了一位成功男人榮升為普通父親的驕傲與自豪,想看到創業帝國那一天的到來的結尾,表達了企業大咖對自己兒子子承父業、創造輝煌的期盼。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5

看到“味道”這個詞,我首先想到的是‘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無論是舌尖上的味道,愛情中的味道,還是人生的味道,我想總離不開這八個字。

記得看到過一段人生格言,印象很深,叫‘五味雜陳,才是人生真味“:”苦讓我們懂得人生是一種幸運,能過苦日子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鹹是生命的原動力,有了鹽,我們的生命便有了力量;酸是生活的一絲悔意,警示着我們的人生;辣是生活的刺激,是一種誘惑,也是一種挑戰;甜是生活裏的好味道,但甜蜜太氾濫,就容易滋生毒素。所以,五味雜陳,才是人生真味。“

精闢!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是很難真正品味人生中那幸福的味道的。

這一期節目中,董卿的開場白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她首先説到了《紅樓夢》。

她説,紅樓夢是最有味道的一部文學作品:”它既有着讓劉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隻雞配着燒的茄鯗,也有着元妃省親的時候派專人賞了寶玉的糖蒸酥酪。它最觸動人心的是字裏行間的人生況味。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是為人處世的一份智慧;一個是枉自嗟呀,一個是空勞牽掛,這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命中註定的愛斷情殤……“

也對。如果從一部作品表達社會百態,人生百味的高度,紅樓夢倒確實是個很好的案例。

董卿接着又説:”味道,落到筆上就成了風格;吃進胃裏就成了鄉愁;刻在心中那就成了一輩子都解不開的結。就像法國作家法朗士曾經説的,讓我們盡情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們感受到的越多,我們便生活得越長久。“

這期節目的嘉賓果真是豪華級別,給大家帶來了他們人生中的各種不一樣的味道。

第一個出場的是’愛情作家‘張小嫻。

人如其文,一出場就讓人感受到了’愛情‘的味道。她朗讀的也是自己的一篇短文”愛情的餐桌“,獻給她相愛了二十年的愛人。她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兩個”最好“:最美好的愛情就是,兩個自我都可以相互包容。最好的為愛情保鮮的方式就是好好經營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真是個智慧的女子,難怪可以寫六十本愛情小説,還談了二十年的戀愛。

第二位是”舌尖上的味道“胡忠英。

一位從業50年的名廚,他是杭幫菜的掌門人,中國十佳烹飪大師之一,獨領風騷的國家級烹飪技師。在去年杭州G20峯會上,他擔任餐飲文化組的組長,為全球幾十位政要人物奉獻了獨具特色的宴席,展示了獨特魅力的中國味道。

他的一句話頗有深意,他説:味道兩個字,一個是’味‘,一個是’道‘。一個道字,意味深長。

説到葉錦添,首先想到一個”美“字。

他是目前唯一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美術設計”的華人。《卧虎藏龍》,《風聲》,《大明宮詞》……許多經典影視劇中唯美的畫面和主角服裝,都是出自他手。他在全世界推行他的“新東方主義”的美學理念,讓世界瞭解了東方藝術的味道。

張艾嘉,大姐大級別的人物。一出場就給人一種舉重若輕的感覺。看到現在的她,我會想起蘇軾的一句詩詞:人間有味是清歡。但她的一生可謂豐富多彩,多姿多味。20歲的驚豔,30歲的迴歸,40歲的轉型,到現在花甲之年依然續寫着傳奇……

在董卿對她的採訪中,無論談到什麼,她都輕描淡寫,似乎沒有什麼會讓她感到為難和困惑……

其實那不正是一種歷經人生百味之後的的"清歡嗎?!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現在的張艾嘉,渾身閃耀着洞明世事之後的味道。

吳純,中國唯一獲得國際三個博士學位的青年鋼琴家。

雖然是第一次聽到他的故事,但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在採訪環節,這位年輕的鋼琴家講述他和母親的故事,娓娓道來,聲情並茂。他是單親家庭,5歲以後就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為了培養他,同時打五份工,每天只睡3,4個小時……他15歲時出國,6年沒有見到自己的母親。後來他獲得過多項鋼琴比賽的國際大獎。

吳純的人生告訴大家一個道理,人生的味道是可以轉化的。他和母親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韌,用苦難澆灌出幸福和成功的花朵。而這種品嚐人生痛苦之後的甜蜜,是非親歷者難以體驗的。

每一期朗讀者,我們都在期待一位大師的降臨。

今天的這位是葉嘉瑩:白髮的先生,詩詞的女兒。

葉嘉瑩,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是從當年做文學教授的母親那裏。母親只要一説到中國的古詩詞,總會以一種滿懷敬佩的語調説起葉嘉瑩先生。在節目中,這位九十三歲高齡的教育大師侃侃而談。她暢談了古典詩詞文化對自己人生的影響,和中國詩詞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是啊,中國詩詞的味道,藴含着中華五千文明的淵源。短短一個半小時,領略到一場人生百味的饕餮盛宴。

董卿最後説:”味道,是舌尖的百般滋味,更是人生的萬種風情。有傷別離的苦澀,有慶相逢的歡愉;有愛不得的心酸,有放不下的無奈。氣質是一種味道,腹有詩書氣自華;品格也是一種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我們每個人一路走來,你的努力,你的拼搏,你的一年又一年的人生積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慢慢地演化成你身上的那種獨一無二的味道。

所以,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人生,就有什麼樣的味道!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6

朗讀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會經歷的學習方式,學生時代中,每一個人都在校園朗讀中感悟文字表達的力量和魅力。但是限於當時人生閲歷尚淺,朗讀顯得較為功利,學生們更習慣用背誦一詞,來替換“朗讀”這一概念。其實,朗讀是一種和文字的互動,更是一種讀書人和作者的內心交流,朗讀若到情深處,時時刻刻會牽引情感,人們會情不自禁地在朗讀過程中放緩速度,甚至乾脆停下來,用心品味作者在寫下這段文字時的心情。而背誦更像是一種走馬觀花的體驗,即便耗費了時間,卻無法讓人產生足夠共鳴。

我們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繼《中國詩詞大會》之後,煙台機械工程學校技工教育處組織學生利用晚自習第一節課的時間,觀看央視再度推出的文化類節目《朗讀者》。《朗讀者》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生故事。作為一檔用文字承載情感的節目,《朗讀者》的氛圍相對安靜,節奏更為舒緩,和追求刺激、熱鬧的“快消內容”截然不同,恰恰會滿足觀眾在疲憊的忙碌之後迴歸內心寧靜的慾望,感受朗讀傳達的力量。節目每期以一個充滿寓意的主題詞作為核心線索,有關“遇見”,有關“選擇”,有關“陪伴”,有關“眼淚”……名人和普通人同台,分別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詩、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電影戲劇劇本。聆聽一段安靜的訴説,就彷彿路過一段人生。這些故事看似關於別人,其實映照着自己最為真摯的情感。

《朗讀者》就像“一股清流”,它形式“清爽”、內容“清新”、讓人內心“清淨”。看似簡單的節目設置,實則藴含着厚重的文化內涵。每一篇文字的選擇和朗讀,其實傳遞的是個人成長、情感體驗和人生價值觀。它是用文字抵達情感,從每個人真摯的人生故事出發,分享親情、友情、愛情。這些人世間共同的情感,會幫助觀眾去了解和理解朗誦文字背後藴含的寬度、厚度、濃度,遍嘗人生百味。在這些《朗讀者》的故事分享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真實人生故事的魅力。我們通過這些故事去發現世界,重新看待父子情、友情、愛情,告別稚嫩和執拗,用更加包容的態度去面對感情,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人生體驗。讓我們行動起來,開始朗讀吧!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7

中央電視台於2月18日起每週六、週日晚8點在CCTV—1和CCTV—3聯合播出大型情感文化類節目《朗讀者》,主持人董卿首任製作人兼主持人,集結柳傳志、斯琴高娃、濮存昕、喬榛等朗讀者,帶給觀眾一場關於文學與情感的“碰撞”盛宴。《朗讀者》用文字、聲音加故事的三位一體文藝表現形式,旨在打造一檔“慢綜藝”節目。(2月19日《光明日報》)

2月18日晚看了央視播出的大型情感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筆者認為,這是央視繼《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後又一展現文化魅力節目,它從真摯的人生故事出發,讓觀眾品味人生價值,值得繼續熱情關注。

《朗讀者》的嘉賓都是名人明星,但《朗讀者》是用文化魅力打動人心的。《朗讀者》雖然以“朗讀”命名,但並不是一檔普通的讀書節目。《朗讀者》展現了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比如濮存昕很有味道的朗讀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等,節目用文字抵達情感,幫助觀眾去了解和理解朗誦文字背後藴含的濃度和價值,滿足受眾在疲憊的忙碌之後迴歸內心寧靜的慾望,感受朗讀傳達的力量。

眾所周知,文化綜藝類電視節目,是一道觀眾的精神大餐,要滿足觀眾在疲憊的忙碌之後迴歸內心寧靜的慾望,感受其傳遞的情感和精神。可近年來有些地方台的文化綜藝類節目,靠的是煽情刺激觀眾,不適合普通觀眾的口味,所以很快就失去了觀眾。而央視在其《中國詩詞大會》熱度還未散的情況下,又策劃播出了《朗讀者》節目,《朗讀者》內容選擇的一篇散文、一首詩,一封家信,一段電影戲劇劇本等,再由嘉賓的二次加工下帶着自身的情感再次傳遞出來時,把觀眾帶入故事的情景之中,從而震撼心靈,產生共鳴,讓心靈受到感動和愉悦。

雖然《朗讀者》現在只播出第一期,可已經彰顯出其文化魅力打動了觀眾,“有意思、有意義”的《朗讀者》節目值得受眾繼續熱情關注,並對國人的閲讀起到引領作用。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8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朗讀是學生時代的事情。”這段話,是董卿在央視將於2月18日晚開播的新節目《朗讀者》裏的一段自問自答。的確,現在有許多事情都已經是我們淡忘的了,比如寫信,比如讀詩,但是如今隨着《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綜藝節目推出,讓大家不禁有一種恍如隔世的久違之感,也產生了發自肺腑的共鳴。

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的人,肯定已經被董卿的詩詞功底所折服,她不僅反應快,而且對於嘉賓的點評也能隨口拈來詩詞應答。“腹有詩書氣自華”,董卿得到了網友們如此點贊。董卿的父親曾經在報社工作,受父親影響,她從小沉浸在詩詞的海洋。記者昨日從節目宣傳方瞭解到,從去年3月開始,董卿就開始醖釀一檔文化情感類的節目,經歷了這麼長時間的策劃和團隊構建後,終於推出了《朗讀者》,董卿擔任製作人。

董卿表示:“《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一個節目形態,她則表示在文藝綜藝領域裏所有的節目形態都已經做過了,她需要做一些改變。但是為了這檔節目,她也付出很多,她介紹為了剪片經常熬到凌晨四點才離開機房。

説起“朗讀”,似乎更像在講故事,因為節目中會針對不同的主題,嘉賓都帶着自己的故事來講述,節目希望呈現的是文字和個人情感的緊密結合。記者瞭解到,著名企業家柳傳志在《朗讀者》中的身份卻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他要朗讀在兒子婚禮上的講話,那種緊張、興奮和幸福結合的複雜情感是他最真實的內心。世界環球小姐張梓琳要給女兒讀的作品是劉瑜寫給孩子的《願你慢慢長大》,通過文字的朗讀,觀眾也能感受到文字背後那顆跳動的心臟。

據瞭解,《朗讀者》的朗讀內容包羅萬象,有著名翻譯家許淵衝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為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為妻子獻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書》詩詞,還有《寫給母親》這類表達集體記憶和大眾情感的作品。飽含情感的朗讀形成情緒的磁場,能夠給觀眾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

除了節目的內容注重人和情感之外,節目在包裝上也用了許多心思。記者瞭解到,節目設置的主題形式很豐富,每期根據主題,回顧古今詩詞、文學經典、電影橋段。節目邀請到李雲迪、胡德夫等為朗讀者伴奏,除了邀請柳傳志、鄭淵潔、蔣雯麗、徐靜蕾、劉震雲等諸多大家熟悉的各行各業名人外,有故事的普通人也可能參與朗讀,節目組希望能“高而不冷”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9

央視作為國家電視台,對於創新節目的要求,首先是從社會價值出發,但目前電視市場中沉得下心的文化節目卻是稀缺資源。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的出現,正是在喧鬧娛樂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央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説:“《朗讀者》的出現絕對不是孤立的,中國的電視節目太需要一檔有文化價值的節目來滋潤我們的心田。《朗讀者》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説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温暖的,有態度的,具有的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閲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製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温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董卿朗讀者觀後感10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持續了十二期的2017年《朗讀者》饕餮盛宴昨天晚上落下帷幕。連着十二週,每個週六的晚上,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與家人一起收看《朗讀者》。對《朗讀者》,我真的不忍説再見,然而又不得不説再見。

昨晚播出的《朗讀者》第十二期的主題詞是“青春”。主持人董卿一襲寬鬆的白色裙裝瀟灑飄逸,彰顯知性女子的優雅美麗。她口吐蓮花,如詩的開場白娓娓道來:“青春彷彿是一種宣言,它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是一種姿態,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青春是一種勇氣,帶着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來的答案。今天,就讓我們在那些也許正青春,也許不再青春的人們身上,去感受青春永恆的魅力。”

我想在每個人的心底,都有那麼一首歌,唱起那首歌,就會想起自己的青春。對於我們的父輩來説,那首歌可能是《我的祖國》《紅梅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而對於很多成長在上一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人來説,那首歌就是《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青春無悔》。如今,當年唱着這些歌的白衣少年,早已褪去了青澀,今天的他又會怎樣回憶起自己當年的歲月呢?朗讀者老狼朗誦的《晃晃悠悠》就是獻給我們的八十年代。

我們很多人都會覺得,詩歌是極其雅緻的事情,甚至離我們的生活有點遠,但是就有這樣一位農村女性,長期生活在鄉間,身體帶有殘疾,她卻把那泥土中的生長,門墩上的期望,化作了最有力量的詩句。很多人把她比作中國的艾米莉·迪金森,但她卻説不,她就是她,她是餘秀華。她出生時因缺氧導致腦癱,人生的疼痛和殘缺成為她創作的心靈之源。她出版了詩集《月光落在左手》《搖搖晃晃的人間》等。她朗讀的《給你》,是獻給她曾經喜歡過的人和將來會來到生命中的更多的人。餘秀華用最搖晃的步伐,寫出了最堅定的詩句,那些詩句,就像陽光透過了水晶,折射出她的靈魂,她的光芒。

年輕時是才華橫溢的美工、編劇,中年時是著名導演,內地的賀歲片之父,如今,他是中國商業電影的一面旗幟,今年六十歲分他,也來到現場,和我們一起分享他的青春感悟,他就是馮小剛。

北汽集團是《朗讀者》獨家冠名商,他們為朗讀者賴敏、一舟夫婦提供出行車輛和胎兒跟蹤檢查的費用。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也以一個朗讀者的身份出現在這期節目中。

  2016年8月21日那天,在巴西里約,中國女排姑娘們在時隔十二年之後,又一次站在了奧運會的最高領獎台。這也是最年輕的一屆中國女排姑娘,平均年齡不到二十四歲,她們開拓了中國女排的第三個黃金時代。而在這樣一個讓舉國振奮喜悦的好成績背後,有一個我們大家都熟悉難忘的名字——郎平。三十多年前,以她為代表的中國女排姑娘,以五連冠的成績,讓那一個時代留下了一個深刻的記憶。她們的青春,是奮鬥的青春,是拼搏的青春,是榮譽和汗水交織的青春。

這些耄耋老人,心裏永駐青春,散發着恆久的人格魅力。

有人説青春是那麼美好,唯一的缺點就是消逝得太快,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而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需要拼盡全力,好好生活。感謝《朗讀者》,讓我們遇見這麼多美好的人和事,期待明年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