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節目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01K

中國的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數不勝數。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它的禮貌史的一部分,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下文是小編整理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節目觀後感,歡迎閲讀參考!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節目觀後感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節目觀後感一

第一集裏出現了“麥客”這個職業,之前只在書裏看到過,所以對這一職業不甚熟悉,但我小時候的家鄉有類似“麥客”的職業,都是遠走故鄉去幫人收穫來賺錢,不同的是我家鄉的這羣人收穫的是花生。姑且叫他們“花生客”吧。(當然我的家鄉是沒有這個稱謂的)

中原地帶盛產花生,且不像收穫麥子的收割機出現得很早,花生在很長的歷史中都只能靠人工從地下一棵棵刨出來。每年花生收穫的季節,都有一羣外鄉人來到我的家鄉,和“麥客”不同的是,她們都是女性。

《舌尖上的中國》裏説善待“麥客”是祖輩的傳統,而在我的故鄉,這些花生客們能不能得到善待,純粹要看主人的意思了。

姥姥姥爺心地善良,總是把家裏能提供的最好的東西拿出來。而我記憶中最深刻的,要數天黑到看不見時,她們從勞作的地裏歸來,吃過飯後,洗洗漱漱,並坐在院子裏一起聊天,她們會和媽媽一起聊起家中的情況,也會把家裏的孩子和我作比較。現在想來,她們對家裏的孩子也必是牽腸掛肚的。

隨着時間的推移,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也影響了農業的發展。近幾年,出現了收割花生的“旋耕機”,不再需要純人工收花生了,這些花生客們也漸漸退出了中原農業歷史的舞台。

這一集裏出現的另一種職業,我的家鄉也曾經有過:趕蜂人。小時候家在學校裏,學校離村莊都有一段距離,而學校周圍卻是大片大片的土地,每年的特定時期都會有養蜂人來到這裏並用帳篷駐紮下來。他們通常是夫妻兩個,而至於他們為何和我爸爸媽媽很熟,我因為年紀太小,已記不起來了,只記得他們會送成瓶的蜂蜜給我們,那時候,我們那裏蜂蜜還沒有普及,我們都不太知道蜂蜜怎麼吃。對於他們的記憶,還有紫玉米,玉米大都是黃色的,可是他們卻有紫色的玉米,他們把紫玉米給我們,説可以炸爆米花,媽媽帶到姥姥家,用地鍋炸爆米花,炸的時候威力很大,需要用很重的東西,壓着鍋蓋,我記得最後好像鍋都被炸爛了。《舌尖上的中國》裏有個特寫是煤氣灶的牌子:君愛妻。我會浮想聯翩,當年在我家附近駐紮過的養蜂人夫妻,是不是也是這麼相濡以沫得恩愛呢?

而這些養蜂人也很久沒有再來我的家鄉了,大概是家鄉種植油菜花的土地越來越少了。

有人説第二季很煽情,我卻不這樣認為,這是一檔關注美食背後的文化的,人文情懷無疑是重要且精彩的。裏面的一個個小細節,都會讓我們想起很多自己腦海裏曾有過的記憶。而且配音詞都恰到好處,不會過於煽情,又能傳達出很多意味深長。比如,最後一段的.老華僑,“少年熬成白髮,故鄉變了模樣,但各種老味道歷久彌新”,這句平實的記錄,卻會讓人想起古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遠離家鄉後,故鄉的味道也漸漸只存在在記憶中,如今家中祖父一代的人已經全部不在人世。上次回家,和爸爸説起修葺老家房子的事,我們商量着等爸爸退休,把老房子翻修一下,我和姐姐多年後寒暑假期間可以領着孩子回家鄉看看,姐夫還美名其曰:讓孩子到基層鍛鍊下。

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時回憶起的一些東西,敲鍵盤記錄下,我怕會忘記。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節目觀後感二

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看得時候又鼻子酸酸,眼泛淚光。晚上躺在牀上,翻來覆去了很久都睡不着,掉下不少眼淚。

復活節假期,回家了一趟。五年沒有回家過過清明瞭,今年媽媽使盡渾身解數,把江南的春天隆重地給我過了一遍。

鮮竹筍蒜苗紅燒肉;刀魚用筷子去腸,筍尖葱姜滾水魚下鍋,吃剩的魚骨油炸;剛上市的小青菜做成的翡翠燒賣;冒芽的韭菜炒蛋炒飯;剛長出來的新葱做成的燒餅;蘆蒿炒臭幹;新蒜和新香菜用來下面;路邊生機勃勃的各種野菜——黃花菜,菊花秧,採來蒸,煮,配肉配魚,怎麼都好吃……

臨走時媽媽説,你以後,清明假期都回來吧,春天真好啊。

於是,第二集裏那句“中國人用食物的變化感受四季的更替”深深戳中了我的淚點。

因為現在的我,住在一個都市裏,一年四季超市賣的菜都是一樣的。

越來越覺得,我被撕裂,被硬生生從故土扯開。痛苦不堪。

我深深依戀故土的生活,物象便是食物與味道。回家的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會和媽媽去逛菜市場。人們挑選,購買,討論食物,熱火朝天。總是能在菜市場上遇到各種熟人,寒暄以後總是要介紹一番今天要做些什麼菜。似乎這些就是一切的生活。我迷戀着這些熱鬧的場景,貪婪地尋找,觀察,勾勒。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只知道這個世界該有多好,我永遠停留在這個世界有多好。可是,我卻有另外一個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寬慰自己,故土,可能只是自己臆想出來的桃花源。可是,當我看到屏幕上,那些人,用心耕種採摘果實,鄭重為家人制作食物,品嚐味道而滿足的神情,我便想要流淚。這不就是我的故土嗎?這些踏踏實實的日子不就是我迷戀的故土嗎?這些從來不是桃花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啊。

許許多多的味道和記憶被這部紀錄片喚醒。

放學回來,外婆説,今天包餃子。記憶裏的廚房便是一片永遠也散不去的霧氣;端午,外婆和媽媽會坐在廚房的門後,包粽子。大高壓鍋裏是用醬油醃製好帶着褐色的糯米,青花瓷碗裏照例是肥瘦得宜的豬肉。那年高考,每天的早餐都是一個粽子;夏天,外婆煮黃豆,發酵。在盛夏時節滿院子的醬缸;蟹肥時節,女人們圍坐在家裏的八仙桌前,把一隻一隻的螃蟹蒸煮,肢解,剔骨取肉,熬成的蟹油可以吃一年;冬天,把老豆腐浸上水,數九寒天放在院子裏就可以做凍豆腐,火鍋或是燉肉,都是無上的美味;……

我也會是片中所説,那些過年過節才回家的孩子。我也將會成為一個飄泊的,永遠的異鄉人。故土不再是故土,食物和味道卻已經成為我的烙印,他們促使我自己學做飯,尋找我自己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我願,我的後代,不要再與故土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