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精選2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W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葉君、蕭寒執導,中國中央電視台出品的一部三集文物修復類紀錄片,在央視電視欄目《紀錄片編輯室》中播出。該片重點紀錄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以下是小編帶來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精選25篇)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1

真沒想到,一部文物題材的紀錄片成了“網紅”。最近,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網站收穫超過百萬次點擊,豆瓣評分高達9.4,甚至高過《舌尖上的中國》。“慕名而來舔屏”的年輕人絡繹不絕。

要説之前,文物紀錄片給人的常是一種高冷、神祕、刻板、枯燥的印象,彷彿都是關於遙不可及的東西,和百科知識別無二致,與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所以,不少作品往往是“牆內開花牆內香”,頂多能賺圈兒外人的幾眼好奇。

有網友説,當別人推薦《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片子的時候,我以為拍的是故宮,沒啥特別的興趣,沒想到卻講的是故宮裏一羣人的故事,而這一羣人,實在可愛又可敬。於是一口氣看了三遍。

我想起上學那會兒,同學們經常一起嘀咕:真不明白博物館裏的老古董有啥看頭?我不認識它,它更不認識我,冷冰冰的有意思嗎?爾後,逐漸有一些機會聽到收藏家回憶他們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關於因緣際會,或充滿人情世故,或有彼此堅守,交織着個人的情感,也打撈起歷史的點滴。我便開始對文物有了新鮮的認識,似乎還感受到老物件的温度。原來“文”是中心,“物”只是載體。正如紀錄片裏的木雕佛像修復師屈峯説的,“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嗎?文物的目的就是讓它傳播文化,而不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鐘錶修復師王津説,以往大家看到的文物都是靜態的,這部片子讓很多觀眾看到了文物背後的故事。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當看到有一羣和我們一樣朝八晚五的普通人,在一個時光慢悠悠、充滿生活氣息的“自家後院”裏,執着而從容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後,網友們油然而生的親切感。這時的文物,儼然褪去了厚重的塵埃,充滿人情的味道;這時候的觀眾,也開始“心疼”“點贊”“自豪”,關切這些文物的傳承和命運。這是一種奇妙的互動。

互聯網的強大力量,讓這種互動的影響迅速擴散和放大。《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走紅路徑是這樣的:最初在央視播出並沒引起多大的反響,後來,當故事被上載到某彈幕視頻網站後,迅速躋身熱搜榜,俘獲了大量90後粉絲。

不少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傳承面臨危機,最大的抱怨是缺乏年輕人的關注和熱情。當今年輕人難道天然與傳統絕緣、和文物有隙嗎?《我在故宮修文物》顯然已經給出了答案這必須從信息傳播思路上找找原因――在互聯網時代,應該利用怎樣的方式與年輕人同頻共振?在文化生活多元時代,能從哪些方面打開年輕人興趣的大門?否則,恐怕“酒香也怕巷子深”了。

總歸來講,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在大眾的心中活起來,根本還是要使大家體會到文物本身與現代生活並沒有不可跨越的距離,文物的命運也是一件與每個人有關的事。有更多親近,便有更多自覺。

網友調侃説,“《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故宮最好的招聘帖:工作在北京一環內,跟最頂級的文物打交道,春天賞花、夏天摘果、秋天看落葉、冬天觀雪景,過着四季分明的生活。”這些網友最終可能並不會從事文保事業,但是從這裏,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們和文物相互靠近的美妙畫面。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2

這羣人似乎一進宮,就與一牆之隔的浮躁塵世格格不入,但每個人各有性格,卻又各有包容。

很喜歡古畫修復的組長楊澤華,工作休息時,彈着吉他,貌似和故宮、古畫以及他的工作性質並不協調,但卻感到了他的特立獨行和個性。當古畫修復完成之後,他操着地道北京腔,給人介紹畫中人物,那個像趙本山,那處曾經被一個技術拙劣的前人修補過,發現了畫中的小祕密……那份得色和驕傲,溢於言表,個性分明而可愛;喜歡第三集的一段真實記錄,裱畫的老專家,在裝裱完工後,對不完美處的遺憾;喜歡木器組屈峯組長有關格物的那段話,喜歡他在遼金代觀音木雕像修復完成後,讓旁人尋找修復痕跡時,那份可愛的炫耀;當觀音像被搬走時,全體木器組的人們站在門口,依依不捨送別的眼神,也令人感同身受;感動漆器組的年輕的小閔組長和夥伴們,忍受大漆的味道和過敏,堅守着最傳統的技法。讚歎之前殘破不堪的古瑟,舊貌換了新顏之後的驚豔;絲織品組的陳楊組長,為了職業使命,忍受枯燥,自己親手緙絲,令人稱道。

因為故宮禁煙,有煙癮的王有亮老師傅,坐在乾隆生母寢宮壽康宮的炕上,審視、檢查剛就位的紫檀大櫃,然後畫風一變,忙騎着車,跑到故宮院外抽煙過癮。

還有鐘錶修復組、鑲嵌組、青銅組、瓷器組等等,普通、默默無聞而又身懷絕技的專家們,他們擔當着承上啟下的重任,每天觸摸歷史,是一羣令人羨慕而又令人敬重的人們。

當然,在紀錄片中也暴露出故宮管理的嚴重不足。看到修復辦公室裏工作場地的雜亂,就體現了中國人的粗糙和不講究,和管理的落後工作室裏沒有專業的修復台,真擔心誰走路不小心,掛到或者碰到文物,造成文物的損壞。辦公室裏沒有恆温恆濕裝備,沒有專業冷光照明,這些温度濕度自然光對紙張、絲織物都是嚴重損害;尤其看到歷經千年的遼金木雕觀音像,在精心修復完工後,放在一個鐵架子推車上,沒遮沒擋,由一幫非專業的搬運工,送去慈寧宮的雕塑館。當時真想穿過屏幕,來到現場,最起碼,在捆紮繩帶底下墊塊海綿,哪怕一疊厚紙呢,也不能繩子直接就和文物生碰啊,真擔心在故宮坑窪的路上,一個顛簸或不小心,把文物硌壞,或者,綁紮的繩子、帶子,把所剩不多的金漆磨掉。另外,同在故宮裏面,文物的運送,不應該有修復組專業人員隨行嗎?

還有,織物組的美女們在清理珍貴屏風時,邊幹邊笑,其樂融融。但你們是不是應該戴上口罩呀,飛沫裏的蛋白質和有機物,落到絲繡品上,容易滋生黴斑,也容易產生蟲蝕吧。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3

歷時三天,我終於把這部電影看完了。

很感動。

這是看完後的第一感覺。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有那麼一羣人每天都在做那麼細緻如絲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恍然間,十年,二十年,一輩子就這樣在一間房子裏度過了……

帶着谷歌眼鏡修補畫作,吃着師傅輩或是清朝更早以前的先人中的杏樹結的果實。那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呢?二次創作總會把自己的想法融入進去。當一張張殘破不堪的畫作,當一個個破損的看不出型的瑟,在他們手下都可以煥然一新。這比韓國整容術更高超,更有成就感。和古人的對話,和幾百年前的人在同一件物品上相逢,該是怎麼樣的一種感動呢?

比起刷新三觀的各式各樣的文物和高科技的結合。我更感動的是有那麼一羣年輕人願意遠離這個喧囂的事情,在那個靜的出奇的地方願意做這麼一件急需要耐心。細心的活。週一騎着自行車路過慈寧宮的時候,在幾百年前溥儀也這樣做過。如果時光可以重逢,那他們又會説些什麼?

在必須一次成功不許失敗的工作中,該是做到一種怎麼樣的極致才可以完美的去修復,去重建呢?

反觀自己,有時候連起碼的認真都沒有。他們這一羣人在輕鬆的環境下就能做到極致。那麼我自己是否可以呢?我想是可以的。沒有誰是天生就可以那樣,也沒有誰,一次就可以成功。但是用200%的要求去做100%的事情。我想那是可以的。那是可以做到的。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4

剛從故宮旅遊回來,便看了這部朋友推薦的紀錄片。

介紹這一紀錄片的文章中提到,故宮裏的幾個師傅曾經想讓紀錄片的製作人員刪除一些太生活化的畫面,比如説師傅之間互相的調侃,師徒之間扯個大簾子,接下樹上搖下來的水果等等畫面。師傅們覺得這些畫面顯得他們太不專業了。紀錄片的製作人員執意留下了這些畫面,而個人覺得,這些畫面反而是這部紀錄片最精彩的部分。

當師傅們在樹下接水果,或者是在念叨誰搶走了種樹的地盤時,感覺他們就像故宮裏的主人;他們半隻腳踏在過去,在沉寂了千百年的文物上凝固自己的心血,卻又用着現代性的話語,做着與現代社會各個不符的悠閒事情——親手從大院裏摘水果。他們好像和這個世界的浮躁和繁華隔離, 一心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然而,他們的生活當然不是完全遠離現今的;畢竟他們傑出手藝的觀賞者,還是現代的人們。是那些打着繽紛的雨傘,舉着大喇叭,在故宮喧喧鬧鬧,吵吵嚷嚷的人們。

文物修復後,展出的時間只是一小段;甚至,就如修復鐘錶的師傅所感歎的,花了那麼長時間修好了鍾,它們在展覽的櫥櫃裏還是一動不動。這些師傅所關注的細節,這些師傅所傾注的心血,恐怕是大多數遊人,那些在文物面前用手機拍照3秒便匆匆趕往下一秒的人,所感受不到的。

因此,這個紀錄片所傳達的古典情懷,則更讓人感歎和欽佩。故宮裏的師傅大多一輩子都在修文物,他們想象文物的作用,想象當時的畫面,讓自己穿越到那個時代,模仿當時的技藝對文物進行修復。

之前,曾經和朋友討論過,對於這種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的東西,是否還有保護的價值呢?

這個回答,恐怕因人而異。但起碼在觀看這種紀錄片後,再去欣賞文物時,佩服於它們的價值和它們所搭載的那個時代。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5

還是瀏覽新聞的時候看到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介紹,後來又看到其他人的推薦,然後在我沒劇追的時候想着去瞟兩眼。但是看了,哪兒只是瞟兩眼的事情啊,三集看完,意猶未盡。紀錄片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傳家》《旗袍》《舌尖上的中國》《互聯網時代》,現在又多了個《我在故宮修文物》。

有人説那是最好的一個職業,工作在中國地價最貴的地方,接觸的是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曆史的國寶,工作要求是朝九晚五,下午五點一定要下班,不能加班。因為五點以後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光線不好。 還有人説它就是故宮的招聘宣傳片。看完三集不能忘記的是,鐘錶組的王師傅修理鐘錶的時候專注的神情,逛展館的時候看到自己花費大半年修復的鐘表呆呆的在櫥窗裏不能動的時候的傷心,還有想起自己快要退休不能再修可稱為臻品的鐘表文物時的落寞。王津師傅帶着徒弟去參加鐘錶屆的博覽會,一個大叔向王師傅展示他收藏的懷錶一直強調自己的表是伊麗莎白女王送給其女兒的禮物時,王師傅那看透世事的笑容。半集紀錄片讓人看到了一個鐘錶工匠傳承着的中國匠人精神,認真,負責,儒雅,內斂。所以王師傅已經成了很多很多人的男神。

還有 陶瓷組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學霸美女,看她就知道了什麼叫勝在氣質。她騎着自行車走在故宮院牆裏面時,旁白道:上一個這樣做的人是溥儀。還有木工組去打杏子,拿着蓋過文物的紙去接故宮裏面長熟的杏子。故宮院裏面的貓,老師傅開過每天必經的七道院牆門給這些野貓喂貓糧,據講這些貓是宮廷御貓的後代。幾百年的時光,一個王朝覆滅了,曾經壁壘森嚴無比輝煌的宮殿成了人們遊玩時候的去處,曾經的貴人現在也不知在何方,一直守着故宮的竟然是這羣貓。

書畫組的師傅又幽默又樂觀又懂得生活,工作閒暇之餘還會彈彈吉他。看着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感覺無比自豪,看着自己的徒弟感覺後繼有人自己就很幸福。曾經的前輩馮忠蓮先生花費十年臨摹了《清明上河圖》,現在她的那幅《清明上河圖》也成了一件國寶。他們看着面前書畫的修復痕跡就可以看出上一個修復這幅畫的人有什麼樣品性甚至什麼樣的相貌,他們在和歷史對話。修復曾經的畫絹,通過現代的高科技儀器看到了曾經修復過的部分和原畫材質明顯的區別,師傅開玩笑説,這個匠人把畫修成這樣,被皇上發現那肯定要砍頭的。不知道是百年前的哪個年前的匠人讓現在的儀器找出了不認真工作的證據。

看到最後,有一句話,中國是需要這樣的匠人精神的。故宮修復技藝的傳承一直是師徒制,雖然現在有了正規高校畢業的年輕人但是他們進入故宮以後還是要重複一遍他們的前輩經歷過的所有程序與考驗。中國的現代教育學過俄國學美國,為了和時代接軌為了發展科技文明,我們總是想找到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上過了13年的學,從小到大的老師粗略一算有了五六十位了吧,只講數學,老師的數目一雙手也數不過來了。 想到了電影《師傅》裏面的一句話:他學會之後,敬我如敬神。這就是技藝和傳承的魅力。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6

記得四五年前我獨自去北京辦簽證。等待遞材料的日子又長又無聊,我幾乎把能叫得上名字的地方都去了一遍,最後再沒地方可以逛,就去了故宮。不為什麼,只是覺得那是個氛圍挺沉重的地方,不適合我當時焦灼的情緒。

春末的北京陽光那麼好,因為並不是節假日,故宮裏並沒有太多的人。我一個一個進去那些光線幽暗的展廳,玻璃展櫃上粘滿了無數遊客留下的手印子和臉油印子。那些展品發着暗暗的雅雅的光澤,我很緩慢的一件一件看,很精美,想着它們被保存下來所經歷的那些歲月或是戰火,不由得肅然起敬。

後來我不止一次逛過盧浮宮,龐大的館廳和擁擠的人羣,註定我只能走馬觀花的略一遍那些舉世聞名的畫作和雕塑,使勁舉着手機拍一些滿是後腦勺的照片發發朋友圈。巴黎那麼熱鬧的地方,總有更帶勁的去處,博物館只是浮躁的匆匆一瞥,我是最典型的盧浮宮遊客之一。

這記錄片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四五年前的那段時光裏。我一個人揹着小包,裏面裝着711買的海苔包飯礦泉水跟一點零食,在故宮裏晃悠一直到廣播説關門,隨時走累了就坐下曬曬太陽,春風和煦的吹拂着我的臉和手臂,心裏對未來期待又惴惴不安。即使我現在回想起這一切來,也覺得微微的震盪,曾經嚮往的遠方終於在腳下。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7

曾看過一本叫《啞舍》的書,很喜歡裏面的一句話“啞舍裏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載了許多年,無人傾聽,因為它們都不會説話”。當一個朝代覆滅,一段歷史結束,時光慢慢消磨了那些真實的故事,我們也只能從這些歷史的吉光片羽中去找尋當年文化存在過的痕跡。

《我在故宮修文物》以一種極為親和的態度,為我們展現了文物修復者的工作,沒有驚心動魄,沒有激動人心,有的只是平淡温馨的日常。曾經我認為,他們與文物之間的態度就像是臣子和皇帝,帶着敬畏與小心。但我發現自己錯了,那些文物修復人員與文物的相處沒有我想象中的如履薄冰,反而帶着一種處驚不變的悠然。

文物修復工作肯定是比較枯燥無味的,紀錄片中他們反覆強調:做這項工作第一就是要坐得住。經過歲月洗禮的文物們身上都帶着一股安靜的味道,在被故宮的紅色宮牆隔絕出的另一方世界裏,浮躁喧囂的人是無法真正做好這份工作的。這些人身上,尤其是那些幾十年的老師傅,有着現代社會上的人很難見到的堅持。

在故宮這些老師傅中,王津老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位儒雅的老人看着展窗裏那些被修復好的鐘表,細細回憶着當年修復它們時的點點滴滴,真是温柔極了。我想,那些曾被他修復過的文物,一定也會記得,有一雙温暖的手,帶着耐心與細心,一點一點輕柔地撫平他們身上的傷疤。突然覺得,文物修復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對文物的一種陪伴、一種長情的告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想找一種方法,讓自己在世界上留下存在過的痕跡,可是歲月總是會無情地抹去一切。但我想只要文物這種歷史的見證者還存在,人們就不會忘記這些文物修復者的名字。

總有一個詞讓我感動,它叫傳承。許多老師傅深受父輩的影響選擇這門工作,手藝也是從父輩或者師傅那裏傳下來的。直到現在,故宮採取還是傳統的師徒傳承方式。這種手藝之間的代代相傳,又何嘗不是在保護文物?畢竟文物護養也有着悠久的歷史。我很開心,如今還是有很多年輕人,願意去承擔起這份護養文物的責任,去成為傳承中的一環。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天空之下那片土地已換了不知道多少個王朝,但總有一些東西躲過時光的侵蝕。故宮簡樸的房間裏,那些得歷史青睞的人和物,相知相伴,守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8

2016年1月7日至9日,央視紀錄片頻道一連三晚播出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城門外的我們第一次看到城門裏的故事,神祕又日常,古老又鮮活。繁複的修補和整飾,這羣有情懷的匠人手中塑造和傳承的其實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形態。

鐘錶組的王津師傅十幾歲進入故宮,從事鐘錶修復工作。讚歎古人鐘錶技藝精湛的同時,我們也佩服於王津師傅長年累月的堅持。是他們讓鐘錶重煥光彩。“總想給後人留下些什麼”,一句平淡而樸素,卻道出他們最樸實的心願。文物的修復,使現在與過去聯繫起來。唐代三彩馬的修復工作為王五勝師傅帶來了不少的挑戰:一點點修復,一點點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對文物的尊重。為了精益求精,他還去參觀了許多陳列館,使作品達到極致。他們長年累月專注於他們的修復工作,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他們都一絲不苟地對待,這都是匠心的體現。

木雕組的屈峯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復師,他對文物有着自己的見解:文物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不斷地對文物體悟。文物是為了傳播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還有漆器組的閔峻嶸,紡織組的陳楊,他們都是有深厚的職業責任感的,不斷的付出着。無論是哪一個修復組,他們的匠心精神令我們感動。

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十分的可貴,更十分需要。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他們苦心技藝、甘於寂寞、堅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讓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賞,讓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説到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説:“一個人的天分與出什麼樣的作品並無太大的聯繫,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他開創了Lee Guitars品牌。文物修復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們需要有工匠精神,對待任何事情不着急,不匆忙,靜下心來,靜靜地感受;我們要有追求完美的態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還想告訴我們的是:傳承文化。我們痴迷於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是否漸漸淡去了對“過去”的懷念呢?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傳統!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鮮活的生命,它們賦予我們瞭解過去的方式,使我們感悟美,使我們喜愛那些文化。因此,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個愛傳統文化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傳承文化……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9

紀錄片總能告訴我們很多東西。

從古至今,修繕文物。總有許多人才在裏面。而其中永不變的,是深深埋在每一個文物修復師的匠人精神。文物修復師是一個非常精細的工作。而在故宮修文物,更是人中龍鳳。修復一件文物,不僅需要匠人的細心與仔細,更需要他們幾十年以來對於文物的認識和專業素養。

我觀看的是對於青銅器的修繕。青銅在經過成百上千年的腐蝕和氧化,呈現出了各種細微的紋路裂縫和微妙的顏色。在修復的過程中,修復師門眼睛看着文物,手上染了墨色,讓一件件被歲月剝蝕了墨色的青銅器重現了原本的容貌。這時我想起了不知是誰説過的一句話:”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灰關鎖,金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這句話我的印象很深,這些工匠所做的,就是讓這些封塵的器物重新照破山河,重見光明。

穿過層層深鎖的宮牆,除了這些古典琉璃的建築物,能夠帶領我們進入歷史悠長之河的,便只有這些曾經精美十分的器物。文物修復師所做的不僅僅是要修復這些文物,每一次修復,更是與古代的對話。我們現在所要學習的,正是這種工匠精神。

這樣的工作,着實讓人着迷和嚮往。作為一名高中生,所要學習的正是這種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是這種熱愛藝術,熱愛古典文化的精神。不斷鑽研,不斷深造。匠人的名號,便由此叫來。片中的每一位工匠,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他們身上卻肩負着不平凡的使命。我羨慕他們,也敬佩他們。

紀錄片,紀錄片。百度給它定義的本質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核心是真實。也就是説,紀錄片所記錄的,是生活。一部優秀的紀錄片總是能給觀看的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它能使我們帶入生活,影響生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傳達一種優秀的精神品質和力量。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們的生活。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需要這種匠人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學業和工作,保持着高度的嚴謹和十分的熱情來對待生活。

所有的紀錄片的目的,都是想要傳達某種精神,那些優秀的精神都希望可以被傳承和發展,世世代代,綿延不斷。我希望我身邊的每個人都可以如此。

匠人之上,再無他人。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10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簡書上發現了《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看好多作者都在推薦,於是帶着滿滿的好奇心看了這部片子。

果然,不負所望,讓我深受震撼。可能我孤陋寡聞,以前我沒聽説過還有文物修復這樣一種職業,更沒想過這一羣人會讓我如此敬佩,其中很多人都只長我幾歲,那麼年輕,卻把一腔的熱情都投身於故宮文物修復中,甚至終身在這裏工作……偌大的故宮,就好像是一個華麗的鳥籠,而他們就像一隻只金絲雀,被束縛在鳥籠裏,不同的是,他們是深愛着這鳥籠的金絲雀,他們愛這份安靜的工作。

“一入侯門深似海”,那種對工作的責任和熱愛,是我所體會不到的,我無法想象,如果我在那樣一個靜的不敢説話的地方工作,我會怎樣,畢竟我是一個鬧騰的人。片中也提到説,剛進去工作的年輕人大都是不適應的,但他們卻沒有選擇離開,依然決定在那裏工作,無怨無悔,這應該就是中國人的“工匠精神”吧!

短短的三集,卻讓我大開眼界,瞭解了很多工藝,如織繡、書法修復、木雕修復、瓷器修復等等,但無論是哪一項,匠人們都是精雕細琢,沒有一點兒粗心大意,也不允許有,因為可能自己一點兒的疏忽,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那是一種巨大的壓力。這樣的工作需要多細心的人才能堅持下來,需要多勇敢的人才敢做,因為他們肩上扛着的是“中國文化的傳承”。

看着那一個個樸實的面孔,有一種莫名的心疼,但他們卻是那麼樂觀,那麼的熱愛生活。真的,可能這就是自我的一種修行,就像大家所評論的那樣“修文物也是在修心”。

裏面還介紹到,很多學徒都是來自中央美院、清華等高校,我們都知道,這種學校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考上的,像他們這種擁有高學歷,高文憑,高技術的人,走到哪都有大把機會,都會大展風采,但他們卻選擇了留在故宮裏面修文物,且一呆就是幾十年……

看片中,他們的住處和所工作的場所都極其簡陋,穿的也都簡單樸實,女性都素面朝天,有一種與世無爭的感覺。評論區有人打趣的説到“住在這裏面的人,出趟門都會感覺自己穿越了。”的確是這樣,但他們卻也從不抱怨,為自己熱愛的工作,為國家文化的傳承,樂在其中,默默堅守着。

一呆幾十年,媳婦都熬成了婆,卻也開心。

看着師傅們那認真專注的模樣,特別感動,但更多的是敬佩,敬佩的不僅僅是那滿身的技藝,更是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更是那種一點兒都不能湊合的責任心。那一部部被修復的作品,不僅僅是單純的被修復了,更有一種精神在裏面,那就是大國工匠的“工匠精神”。

可歌可頌,崇敬至極。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11

一如央視以往的紀錄片水平,低沉磁性的旁白把故事嘮成家常,鏡頭遠遠的揚起下落,旁人眼裏不平凡的工作也朝九晚五的平凡如你我。

喜歡裏面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精密卻謙遜的鐘表組,富於想象靈活的瓷器組,如織女一般的編織組,或是無處不在的木器組,無論是得心應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們,還是兢兢業業、誠懇努力的徒弟們,故宮的某些宮殿裏有這樣一羣人,他們習慣騎着自行車穿梭來往,他們敲打出牆的一枝紅杏共享着腳下皇城土地孕育的碩果,他們把生活過的很慢,似乎與北京這座快節奏的都市格格不入,但他們卻都享受着這種慢工出細活的緻密感。

他們在故宮修文物,縫縫補補的是歷史的足跡,敲敲打打的是生命的延續,延延綿綿一代代傳承的是工匠之魂。令人豔羨的工作地點,考驗耐心的工作內容,沒有簡單是不簡單的。至今都記得木雕佛像的禪機:文物乃死物,修補的不是其殘破的軀體,而是凝結在裏面匠人的精神,決定佛像面孔的不是條條羅列的精確尺寸標準,而是雕刻者的心。

幾隻御貓繞膝,幾株青草沒眼,與幾百年幾千年前的文明打照面兒,細數風流,人生不枉已矣!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12

故事總要有個開頭,文章總要有個開始,但若到了不知如何言語之時,棄就棄了,何故那麼世俗。

王津老師看着相隔一層玻璃的鐘表,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惋惜,比面對那件珍貴的維多利亞懷錶的淡然,更讓人心折服,那一件件珍貴的古董鐘錶,跟大多數的古董一樣,在修復之前他們就被安放在故宮最黑暗、破舊的倉庫裏,任由歲月腐蝕,當他們落入這羣匠人手裏,猶如馬遇伯樂,玉遇卞和,他們的價值才真正被開發出來,王津老師熟悉那一件件修復過的鐘表,不僅看見過他們奢華的外表,還研究過裏邊最複雜精緻的工藝,修復一件物品的難度並不比創作他簡單,所謂的修復過程,更多的是一種瞭解的過程,那種跨越時空和古人對話的感覺,使他們感歎前人多能之時,又附帶着對歲月的敬畏,就是這份對傳統的敬重之情,漸漸的使他們懂得了細心、耐心、責任心。

然而那一件件經手過的物件,現在卻又那麼的陌生,和那塊維多利亞懷錶一樣陌生,擺放在展櫃中的他們,世人在讚美他們精美的同時又給他們定義了一個世俗之價,這份陌生更多來自於對他們價值的理解,對這羣平和的修理匠來説,當手中的物件完成修復之後,那份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遠遠要比物件本身的世俗價值高的多,就像那件黃花梨大櫃子,世人也許更在意的是他的用料是珍貴的四大名木,他的使用者是乾隆的生母,而無人關心製作櫃子上精美雲龍紋的工匠會是誰,像這羣故宮師傅一樣,當完成製作的一瞬間,木匠已經明白櫃子已經不再是自己一雕一刻的朽木了,他的價值將被更多的人賦予,但不管櫃子的價值高低,那份造物的成就會一直跟隨木匠一生,這才是來自於古代匠人的精神傳承,既熟悉又陌生。

天育萬物,龍生九子,人對“格物”的理解各不相同,一幅字畫,一些人看到了歷史、一些人看到了技藝、一些人看到了情懷、一些人看到了名利等等,物件本身的價值,是人內心塑造出來的,雖不説是一面鏡子,但也能反映出其身的一些人生價值,若放以前,我定論出個孰是孰非,但現在我只想借蘇東坡的一句話“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13

聖誕假期回國時沒有什麼好電視可以看,在網絡電視裏找來找去,想找一部適合全家一起看的,突然想起來標記很久都沒看的這一部。

感想就是,這工作好適合我爸啊。

爸爸年輕時在烤漆車間工作,很快就做了技術領導,話少,活好,老實肯幹。

爸爸還會修表,家裏還存有一套老的全套設備。

學琴的時候,琵琶掉了兩個品,説是要送到蘇州工廠去返修。當時沒有方便的物流,要把一把琴運到蘇州去,簡直不能想象。梨木的琴,比一般紅木的更沉,也更怕濕度變化。相和絃軸是玉的,更加經不起磕碰。

爸爸翻着當時琴盒裏的介紹小冊子,像這個紀錄片裏一樣,熬魚鰾膠,趁熱度和粘度剛好的時候,又穩又準的把兩個細細的品黏回面板上。一點膠痕都沒有,如今根本找不到當時是哪兩個品經歷了二次粘接。

小時候搬新家,傢俱都是請師傅做的。爸爸提出的一些想法,師傅們覺得太複雜了,不肯做,於是爸爸只好自己動手和師傅們一起做。

牀頭的海鷗,是爸爸畫了之後請師傅雕的。當時找了媽媽的同事,教美術的劉老師。可是劉老師畫完,師傅就鬧意見了。你畫個鳥,這麼複雜,剪紙都剪不出來,要我木工怎麼做?最後還是爸爸自己畫。線條簡單,但一看就是一隻振翅翱翔的海鷗。木雕也是爸爸和師傅們一起做的。

梳粧鏡是一對孔雀,喙對着喙,尾巴飛翹起來,環成一圈。

雖然這些傢俱現在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甚至還有點土,當時可是“設計師風格”的傢俱呢。

哦對了,裝修的時候,利用各種邊角料,我爸還給我做了一把槍。超酷的。

當然,我的爸爸只是比普通人更心靈手巧一點,和紀錄片裏這些師傅們沒法兒比。然而一個人在國外重看這部片,每每看到那些老師傅,還是會想起爸爸。

也許是那一代人特有的味道吧。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14

紅牆白雪琉璃瓦,雪中故宮美如畫。故宮,一個象徵華麗與氣派的代名詞,究竟是如何任歲月拂過而永葆青春的呢?

其實,故宮沒有大多數人想象中那麼莊嚴肅穆,它很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經受了幾百載春秋洗禮的故宮,曾經輝煌過,也滄桑過,到如今已然形成一種含蓄、慈祥的姿態了。

走進故宮,你會看到故宮西側辦公區內有幾個連在一起的、不起眼的小院子,這裏住着一羣身懷絕技的文物修復大師,每日裏從事着世界上最昂貴的工作。在清明上河圖、馬踏飛燕等世界頂級文物見到觀眾之前,都要經過他們的清潔修復。別人只能遠觀不可把玩的絕世珍寶,被他們的雙手日復一日地摩挲,故宮古老的文物也因此煥發出勃勃生機。

“我在故宮工作,故宮的幾個平房裏邊。騎車上班,上班開門,下班鎖門前確認裏面沒人了才走。”一位上了年紀的文物修復大師用寥寥數語講述着自己日復一日的工作,在旁人看來,耀眼得無法輕易靠近的故宮經歷風吹日曬,已經與自然的氣息很接近了。在紀錄片中,經常看到這樣的鏡頭,進了大門就是紅牆綠樹,文物補修者們時常在伸出牆的果樹枝頭打果子,也在院子裏邊養鸚鵡、種花木,還常常遇見流浪貓,就好像在院子裏面普普通通地生活着,又像是被放大鏡放大了好幾倍的時光有時在窗外、有時在門裏頭,緩緩地流淌着。

“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故宮工作者屈峯説道,“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説,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塊破石頭,它有什麼德性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性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補修文物,首先並且關鍵在於懂文物。這一點,屈峯顯然做到了,他能跟不會説話的文物進行交談。善於在精神上循循善誘的中國人為文物注入了德性,這便是文物的魂。掌握了魂,便掌握了一切。

對於文物補修者來説,除了掌握魂,還得坐得住。大師之所以能成為大師,最難能可貴之處,便是一個“忍”字,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他們將整顆心都放在了手中的文物上。一點點拼接,一點點雕刻,他們花費大量精力將細枝末節做到極致,還原文物本真的樣貌。紀錄片中,他們的眼睛鋭利似鷹眼,一眼便能用多年的經驗看出問題之所在,着實令人佩服。

“擇一事,終一生。”這句話經常被文物補修大師提起,以告誡他們的徒弟——既然選擇了補修文物這一行,便要守得住寂寞,最忌半途而廢。“我們這代人、下代人,一代接一代傳下去,都是需要付出一輩子的。”對於故宮文物補修者來説,他們將自己短暫的一生奉獻給了故宮文物,在這重重紅牆中安然度日。對於中華文化來説,他們是故宮文化的傳承人,他們用言傳身教告訴下一代中華兒女,何為使命,何為擔當。

只有短短三集的國產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為何能得到觀眾的青睞、在一眾紀錄片脱穎而出?除了師傅們精湛的技藝外,紀錄片還在一個“慢”字。在這個浮躁、喧譁的時代裏,“碎片化”、“猝死”等詞層出不窮,反映了令人堪憂的社會問題。讓人眼花繚亂的大咖級綜藝節目邀請幾位明星,一天到晚吃喝玩樂,更加助長“娛樂至死”的苗頭。而該紀錄片卻用淡漠如水的語言,將故宮工作者們平靜、美好的生活娓娓道來,彷彿描述了一個現實中的世外桃源,啟迪着我們慢下來,欣賞欣賞路邊的風景。

故宮雖歷經滄桑,卻依然面容不改。正是因為有故宮補修者這樣一羣最敬業、最可愛的人在,故宮方可如一朵豔麗的牡丹,盛開在更加繁榮昌盛的華夏大地,年年歲歲,歲歲年年。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15

大電影是從門開始的,一道又一道的門和鎖,就好像一個又一個迷局,而推開的一剎那,就像名偵探柯南謎底揭曉一樣,讓我們看到了故宮莊重威嚴絢爛背後的另一面。

除了旅遊工作人員,我從沒想過故宮裏還有一羣按時上下班的手工藝者。因為從未見過他們,就認為他們是不存在的,儘管不時的會看到經他們修復的文物,卻也從未想過跟他們有什麼關係,還以為那些歷經千百年風霜的青銅書畫原本就是那樣完好的存在着,這對他們來説真的是一種怠慢。從這一點來看,這部紀錄片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讓像我一樣,不知道,不瞭解這個羣體的人對這些匠人有了新的認識。

修文物光是有一雙巧手是遠遠不夠的,還得秉持一份熱愛,心存一種精神,站定一個境界,耐得住喧囂,禁得起誘惑,忍得了寂寞。

修文物需要一種熱愛。老一輩工作者們一些都是子承父業,當年誘惑少、思想也比較單純,所以一干也就一輩子了。但到了年青一代,清華的、中央戲劇學院的各種高材生,面對人生的選擇,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能堅持留在故宮的,相信已經處於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高層次了。為了修好古琴,從頭開始學彈古琴,學修古琴,這也真的需要一種勇氣和堅持了。這份熱愛也許並不見得從一開始就有,而是在工作過程中慢慢積累沉澱出的一份責任感。在故宮修文物的過程中,每個人所承載的已經遠遠超出了養家餬口的小我,而是探尋歷史傳承文化的一種職責使命。

修文物是需要一種精神。如果只是為了修好文物,那就好像修鞋修電器一樣,能正常使用就好。但修文物還要修心,修精神。一方面是要修出文物本身的精神,做舊如舊,這是一份傳承。這需要對歷史有一種敬畏,對文物有極大的尊重,要遵從制物者最初的心念,把文物最初的樣子不多不少地呈現出來。另一方面,修理者要修出自己的精神,退居幕後,這是一種犧牲。誰都希望功成名就,流芳千古,但修文物註定不是這條路。修理者必須要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默默地堅守一輩子。我們自來只知道清明上河圖,知道張擇端,又有幾個人知道為這幅圖盡心盡力臨摹十年的故宮人?

修文物要有一種境界。屈峯是我在電影中很喜歡的故宮人,他説,你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始終是從人的角度,這就是人和事物的關係。中國古代人講究的是格物,什麼是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身。以人來感悟物,又以物來推導人。故宮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融入進去,物就承載了人的意識,承載了人的審美,承載了人的認識。這就是故宮人的境界,不只是修文物,我覺得他更是理解了文物,讀懂了文物。他雖然手上在雕刻木器,但我覺得他心中有天地。還有故宮人説,做古琴需要心平氣和,誰做的東西就知道這個人是什麼狀態,跟畫如其人是一個道理。是啊,東西修理的好與不好,雖然當時可能看不出來,但自有後來人來評判。

《我在故宮修文物》從開門而始,以鎖門為終。我們在紀錄片中所看到的故宮就只有眼前這一點點,這幾扇門,而故宮的門又何止這幾扇?

我們誰都不是故宮的永久主人,從皇帝的故宮,到平民的故宮;從一個人的故宮,到13億人的故宮,正是一代代故宮人的守望與傳承,才能讓故宮600年依舊綻放光彩。而作為觀賞者的我們,儘管無法修復,至少不去破壞,要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能一睹故宮千百年。

從來,故宮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文物古蹟,更是中華民族深沉的過往。歷史雖然漸行漸遠,但故宮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通過走進故宮而走近歷史,以史鑑今,以史鑑己。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16

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第一季,我對片中陶瓷組完美修復唐三彩馬的故事記憶深刻。影片中,王五勝和兩個徒弟紀東歌、竇一村在安靜的小屋裏,面對破裂嚴重的唐三彩馬,粘貼、磨平、上色,用自己的巧手使它恢復昔日的風采!

在這段影片中,大國工匠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內心熱愛,靜心鑽研,追求極致,將艱難的文物修復工作做到最好。

工匠精神源於對工作對象的興趣。孔子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影片中,他們就是以修復文物為樂,才把這件事做到極致。只有熱愛,才會執着。在我7歲時,就能搭建議14歲+拼的樂高玩具。當時,我特別喜歡一艘大船,並全神貫注地玩了起來,樓下的小夥伴們叫我去踢足球,我也不去。最後,用幾千個比指甲蓋還小的積木搭成了半米長的大船。這就是熱愛的成果。

工匠精神意味着耐性。在影片裏,他們工作的西三所屬於冷宮,空無一人。每天大清早騎着自行車穿過寂靜的故宮,獨自工作。修復文物是件很考驗耐性的活兒。你可能要反覆重做,每一處細節,馬鞍、韁繩,都要一絲不苟地打磨。我在生活中也要有耐心,有一次我在做口算,卻因為量太多(有10頁),又想着待會兒要買新水杯新鋼筆,晚上又要去吃米芝蓮大廚燒的自助餐,便失去了耐心,胡亂做一通,結果書寫極亂,錯題也有一大堆。看了這段影片,我以後一定要靜下心來,因為靜能生慧、定能生智。

工匠精神需要不斷地學習,虛心發問,拓寬知識邊界。唐三彩馬的尾巴完全消失了,為了更好地修復,王武勝三人向木器組求助,討論馬尾的形態,雖然他們都是專家,但工匠精神需要他們博採眾長,借鑑採取別的專家的意見和作品。他們又到了博物館,觀察別的唐三彩馬尾的造型,以運用在這匹上。看到他們的虛心求教。我想起語文老師在講解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時向同學們請教有關唐朝宵禁的問題。她的不恥下問讓我十分敬佩。

《我在故宮修文物》加深了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我要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極致。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17

蕭寒主編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為讀者分享了12位頂級文物修復師的人生履歷。他們在日復一日看似平淡的日子裏,用自己的生命延續着文物的生命。讀過此書,自己的心也靜了下來。

修復大師分別從事鐘錶、銅器、摹畫、裱畫、木器、漆器等6個不同類別的工作,讀來感受到的是他們共同的氣質。

沉靜似水。

心是沉靜的。修文物的第一條規矩就是要守住寂寞。裱畫組的頭3個月練刮紙;篆刻組的寫一年篆字後才能動刀。無論哪個類別,來到這裏的人都要先磨性子、靜下心來,這裏最大的基本功就是耐心。

生命是沉靜的。這邊就像一片淨土,狀態很純粹,沒有人去強調名利,大家更尊重的還是專業上的含金量。“擇一事、終一生”,不浮躁,不功利,超然物外,餘事皆是打擾。陶行知先生講,“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馮忠蓮跨越十八年完成《清明上河圖》的臨摹,技術與生命的巔峯都用來臨摹一幅畫,從數量上看少得可憐,但她藝術生命的質量輝煌得驚人。

心存敬畏。

敬畏,是因為珍惜文物一代代傳下來不容易,懂得它們的價值,視它們為生命,也明白自己修復的責任有多重。

職業的敬畏與謙恭滲透了他們,變成生命底色的一部分,對待工作極端認真,如履薄冰。“不能修的我不接”,“不遇良工寧存故物”。

講究傳承。

文物修復技藝是師父帶徒弟,一代又一代傳承。傳承製對傳統技藝的保護是有優勢的,傳統技藝裏好多東西是難以描述的、只可意會的。每位師父只教一到兩名徒弟,徒弟跟師父長期朝夕相處,耳濡目染,慢慢地悟,漸入佳境。這種關係是維繫一生的,即使師徒這個形式化的東西不存在了,師父也會時刻關心、毫無保留地持續分享經驗。徒弟也尊重師父,青銅修復專家王有亮52歲了,依然經常提起他的師父,自己手藝的源頭。這種“重教”與“尊師”,是技藝的傳承,更是精神的傳承。

嚮往那種純淨……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18

物質社會中的喧囂太多,很少有無爆點的東西能輕易讓人停下腳步。然而去年春節,《我在故宮修文物》這一波瀾不驚的紀錄片卻走紅網絡,不少年輕人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何也?人們追求沉靜也。

在人頭攢動的鬧市中,你坐於樓閣之上,靜靜地享受着清風,看着樓下疾步的人羣,好像時光停止流動,在嘈雜的公交站旁,人們各自交談,你坐着望天,望車輛,望樹,不説話,像浸潤在水中,柔軟透明。在所有人都去趕時代的步伐,步履匆匆的時候,你能夠冷靜地、清醒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你能忍受暫時落在後面,但你不會驚慌,不會惶恐,因為你清楚自己的方向,你胸有成竹。我認為在浮世中沉靜就是有方向、有原則並且堅定不移。

於浮世中追求沉靜,能提高個人境界。李健早期在娛樂圈中與校友盧庚戌成立水木年華組合,後來逐漸地消失在公眾視野中。他的夢想是做自己喜歡的音樂,所以當別人在浮華的圈中各種炒作時,他忠於自己的內心,始終保持學生的狀態,靜心接受新事物。在很久以後他的歌聲傳入大眾耳朵裏時,李健又重新為人所認識。許多人聽他的《貝加爾湖畔》時,會完全進入那個境界,安靜又美好。是沉靜讓他的靈魂得到洗禮,使他的歌聲恍若天籟。

於浮世中沉靜,需要專注。身為華大基因的創始人之一,汪建在公司困難時期並沒有驚慌失措,放棄這個項目,而是全心專注於此,不分晝夜地鑽研,終於他把這個項目做成了。

于敏是我國的氫彈之父,在他從業中的幾十年中,他始終默默無聞地做着核科技研究,專注的力量讓他在浮世中獲得了沉靜,踐行着“寧靜以致遠”的座右銘。

或許人生短暫,每個人都想留下痕跡,但在浮世之中,追求沉靜才是美好的樂事。在你汲汲於功名之時,不妨慢下來休息一會兒,品味這靜好歲月,把心隨風飄遠。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19

" 《我在故宮修文物》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只是在故宮博物館裏修復師的生活日常,拉家常式的絮絮叨叨與工作瑣碎,看似毫無邏輯的人與器物,卻生出時間的悠遠與浩瀚。"

紀錄片剛上映的時候好評一片,身邊很多朋友看後也都紛紛表示不同程度的喜愛。而兩年前的我還太浮躁,認為文物於我正如歷史於我,是過去式,遙不可及的,在現實生活中也並不會產生任何連結,所以也並沒有多大的興趣,看了幾次都沒能堅持完整看下來。但近來,疲於急功近利的社會,已經慢慢透過社會濁流感受到那缺失的耐心、細心和匠心的可貴性,它們在閃着光召喚着我靜下心去領略歷史長河沉澱下的文化瑰寶、文物所傳達的美學以及文人匠心。文人匠心在我們當代社會如此彌足珍貴。

這個寒假再次打開《我在故宮修文物》,沒想到自己深深被吸引,悠悠的旁白、不加粉飾的畫面,很奇妙,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在心裏閃過,感動在一點一滴積累。隨着旁白和鏡頭一點一滴展開,漸漸深入的話題,進入到文物修復的世界,打開了泱泱大國絢爛文化的大門,似乎在與歷史時空的對話,與古人精神交流。不經意的細節令我心動,隻言片語,勾起我的興趣與熱愛。有些瞬間,沉浸在文字和畫面中,漫遊在修復文物的匠人技藝裏無法自拔。有那麼一瞬間,就像那樣存在着。

擇一事,終一生。

紀錄片想傳達的是"擇一事,終一生"的匠人之心,其作品本身就可視為匠人典範。這一句,打動了我。選擇一件真心熱愛,並且願意為之付出艱辛和努力的事,實在不易,能夠找到,已是幸運之至。

這部紀錄片的觀影感受,一個字,「慢」,吸引了我,打動了我認真看下去。不僅是觀影過程中紀錄片給我的感受,影片中每一個的修復師的工作態度、人生態度也處處傳達了這個字。在浮躁的社會中處之淡然,讓我感動。忘記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會着急,很着急,着急着長大,着急着忙碌,急功近利,卻唯獨忘記了如何慢下來,去體會一下自己的內心。

一輩子很短,也許只夠做一件事。

野心太大,想要的很多,總是希望能有三頭六臂把所有事情都列入任務清單。混混沌沌,然後,在一段時間裏,陷入一些煩宂嘈雜的瑣事中。於是,擇其一二嘗試,一耗費就是許久,沒有方向,終於回到原點,卻依然無法做精一件事。不知是怪心太狂傲,還是能力太有限。

保持內心的談定從容:煩躁的時候就先調節一下

影片中最愛"故宮男神"鐘錶修復師王津一臉和煦的微笑,儒雅又謙和。他説「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有幸福感的」。修復文物,是打破時間界限,對話先人的過程。四十年的積澱,讓王津老師與歲月融合,氤氲出一種不一樣的味道。

每一隻鐘錶都是獨特的,每一次修復都不是重複,而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在王老師的眼裏,鐘錶也可以是一種高級玩具,也正因如此,做螺絲銼上兩三個小時、花三四天解決小木門的縫隙這些看似枯燥的工作,卻也樂在其中了。但是工作中也有感到煩躁着急的時候,王老師總能保持從容,先停下來稍微調節一下,他會選擇去御花園轉轉散散心,看看風景,看看人流。他的細心與耐心是我們多少年輕人缺失的品質。他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間,無不顯示着歲月打磨後的寧靜致遠。

王老師與文物相遇更相知,千年的傳統技法和陳舊的工具更飽含傳承的温度。對於古物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修復,世世代代傳承千年的工匠們與手中的文物永遠在進行着一次穿越時代的對話,這是一場奇幻的相遇,註定的相知。

哎呀媽 王師傅笑起來太温暖了

王師傅認真起來可以説迷倒一大片了

啊 王師傅的手指太修長了

不好意思,王師傅的帥氣和儒雅,讓我忍不住多放了幾張美照

人在制物的過程中,跟文物的交流,對它的體悟,已經把自己也融入到裏頭。

傳統和現代在屈峯的生命裏以一種奇妙的方式融合

屈峯,整部紀錄片看下來,他對文物修復的見解很獨到。他是陝西人,北京故宮博物院科技部木器組組長,古代傢俱修復專家。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士研究生畢業,是目前國內具備豐富實踐經驗的木器修復專家,也是木器修復行當中為數不多的受過西方美學教育、學貫東西的知名學者型藝匠。

屈峯提出了自己的修復原則,即宮廷傢俱修復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有的工藝元素,達到原狀保護的目的。屈峯認為,在宮廷傢俱修復上達到一定的境界,需要修復者具有較高的美學造詣和細緻入微的傳統工藝及手段,講究慢與靜,首先要與修復對象達成一種心靈上的認知,如果沒有這一點做保障,在修復上往往會得不償失。

影片中還記錄了很多工作人員的工作日常,鐘錶室、漆器室、裱畫室、銅器室、摹畫室等,各有其特色,故不一一贅述。浩渺一生,就在這修修補補,搓搓畫畫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敬佩這樣一生孜孜不倦的前輩,也深為這樣的生活感歎和欽慕。

本着對故宮的喜愛,忙裏偷閒,又去看了美國國家地理紀錄片《透視紫禁城》。

對古人的智慧、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所折服。造園的艱難與跋涉。紫禁城暗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

想到總有人推崇從前,説從前的日子過得慢,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一人。可是,在故宮的時間軸裏,一個人的一生短暫得如同只有一瞬。當年只有溥儀能夠騎着單車溜達的中軸線,現在已經滿是長隊的.遊客;在學徒至少三五年的工作裏,一生能夠遇見幾件精品,就足以覺得不留遺憾。

日升日落,狂風雨雪,故宮和文物們就在那裏,用他們的方式來講述歷史和文化。修復一套鐘錶,還原當時的場景和音樂,像是擁有了一套解鎖古今的鑰匙,"今月曾經照古人",和曾經的文化建起了一座微妙的文化橋樑。

那些在故宮裏懶洋洋吹着微風睡覺的貓,和太平洋裏游來游去的魚,他們會思考生命的意義所在嗎?人們不斷探視環境,反求自身,意義又在哪裏呢?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守望與傳承,我們在堅守的又是什麼呢?

從現在開始,我似乎也要開始認真思考我生活的意義了。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20

何謂“匠人精神”?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整個定義言語上沒毛病,可總讓人覺得似乎缺了點什麼。直到看過《我在故宮修文物》,我才隱約感到這個冰冷的定義裏缺少了一份温度。

《我在故宮修文物》先有紀錄片再有書,這是鏡頭第一次對準故宮的文物修復師們,將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的修復過程一一呈現給觀眾和讀者。一牆之隔,牆內牆外兩個世界。牆外世界斗轉星移瞬息萬變,牆內世界“擇一事,終一生”日復一日。這些文物修復師們在一絲不苟的日夜辛苦中打磨文物,也在打磨自己。在他們手中,文物是有生命的,他們藉此與前人對話,感悟那個時代的美。

看着牆內的匠人們,我只能豔羨與欽佩。捫心自問,若是我在牆內日復一日,面對牆外誘惑,能否在內心的衝突下堅守下去?答案顯而易見。而他們就是這樣一批人,在我們追求房子和車子的時候,用3年時間去打磨一把刀,用18年的時間修復一幅畫。他們以古老的師承關係薪火相傳,在手藝傳授的同時,也傳遞了“匠人精神”。

記得王津師傅長年累月的堅持,讓鐘錶重煥光彩,只歸因一句“總想給後人留下些什麼”。這句話如此平淡而樸素,卻道出“道在我心,一以貫之”的真諦。回想過往,我困惑過,焦躁過,堅持過,放棄過,想來皆因未找到那句平淡而樸素的話。

這個世界喧囂太多,需要匠心,傳承文化。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21

盼望很久的國產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終於要放映了!全城只有一家天逸影城排片了,還只排了一天。雖然是在星期五下午,雖然是在六點到七點多的非黃金時間,而且我還有培訓班,媽媽還是二話不説,跟老師請假帶我去看。到了影院坐好,左右一看,一大片都是熟悉的朋友,大家都安靜地期待着……

這是中國自己拍的一部非常成功的紀錄片,主要講了在故宮裏維修文物的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他們對待繁瑣、複雜、枯燥、無趣的文物修理工作,並沒有煩躁、焦灼,而是耐心、認真、幾十年如一日不厭其煩地做一件事。

他們還會給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樂趣,就像在一碗清湯裏撒鹽。他們養了可愛的“御貓”、彩色的鸚鵡,打杏子、種櫻桃,彈吉他、騎自行車,還有個師傅居然戴着特別高級的Goole眼鏡修文物!看得我都十分羨慕他們“有趣”的故宮生活了。

我們要學習故宮文物修理師們“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持之以恆,慢慢地做好一件事。現在的人,都喜歡只求快,不求好,哪還有人像他們這樣,修一個鐘,八個月才修好;織一塊布,每天只織幾釐米——只為了保證質量。

我以前看過一部紀錄片,叫《大國工匠》,講的就是這種工匠才有的精神。裏面講到有一個造船工,要焊接數百塊鋼板,幾十千米長的縫隙。可他一天最多也只焊個幾十米,因為慢工出細活,質量才有保證。

我們要發揚這種工匠精神,跟故宮文物修理師一樣,做事時不能急躁,要平心靜氣地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天,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過好每一天,不能焦灼,只有這樣才能成功。我們一定要告誡自己:“學習工匠精神,一認真,你就贏了!”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22

時間行道如此多,門門道中有妙言。他們是這個國家裏修復頂級文物的專家,與其説是修復,不如説是他們在重新創造,他們將自己的審美與精確的度量相結合賦予數以萬計的文物一次又一次重生的機會,讓這些古老塵封的文物一次又一次宛若新生的出現在人們面前。雖然同時生活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中,可他們的手藝傳承已有千年歷史,這份來自千年以前的問候正帶着我們徐徐展開這幅被歷史浸染的畫卷——《我在故宮修文物》

整部紀錄片通過不停地轉換不同組別的修復歷程來完成對修復專家們深刻的記錄,讓一個完整的故宮文物修復工作團隊清晰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沒有任何過多渲染的平鋪直敍卻似乎與這個時代之下所倡導的風格格格不入,太過平實的記錄手法甚至讓我們不禁懷疑紀錄者的真誠,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似乎並不盡然。紀錄者似乎想以這種方式讓我們領悟到本片的內核精神——他們是被這個時代遺忘的一羣人,片中連他們自己也在説每次從故宮出來都像從古代到現代的穿越,然而這種與現實之間的疏離感卻似乎永遠不會停息,就好似鐘錶修復師王津所説的一樣,這種修復反反覆覆好似永遠沒有盡頭,他需要非凡的忍耐力和對文物的高度專注。可讓我們跳出來反觀這個時代,這不正是我們這個時代中所缺失的精神嗎?各行各業中讓人目不暇接的新舊更替不禁讓世人感歎:這個時代再無大師。被金錢慾望魅惑的徹頭徹尾的人們又有誰能擁有這樣一份精細的匠心去面對自己的內心和工作呢?本片似乎藉此向世人們呼籲一種早已被我們遺忘可是卻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大國必須具備的內核——匠人精神。

他們是這個國家頂級的文物修復專家,可他們卻視自己為普通人。在觀看完全片的講述後,最讓我感到暖心的卻又詫異的便是全片的敍述視角。在偌大的歷史文物面前,記錄者依然秉持着人文。人文,以“人”為主的敍述方式為全片的精神內核增色不少,在記錄者的視角下,修復現場是那麼的輕描淡寫和日常化,讓你彷彿覺得那些文物身上厚重的歷史都以生活的節奏融合進這些修復者的生命之中了。最有意思也是最能體現人物的人文情懷的一處是修復專家們在早晨進院時都要喊幾聲,原以為是怕鬼的他們實際上是想保護那些黃鼠狼和其他小動物們,生活真實的質感再一次撲面而來。這一羣人的生活是那樣的平實與自然,因為故宮用電的嚴苛把控,其中一名修復專家王五勝説他們每天早上都要去開水房提好一天需要的水,而他手裏的開水壺卻正是我們爺爺奶奶那一輩用的老式桶壺,這一幕十分有年代感卻也與我們當今社會中人們什麼都要新的,數碼產品飛速的更新換代形成鮮明的對比,正是這份樸實沉毅的精神讓他們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大半生都不曾言棄。當你走過往昔嬪妃們走過的冷宮;當你坐在乾隆生母諾大的儲物櫃前端詳時;當你踩着故宮門前坑窪的麻石地時,那種生命本身和歷史交織的厚重感重疊在一起時,生命的鮮活與靈動在那一瞬間得以釋放,令人回味無窮。

本片通過對大量精美文物的特寫向我們展現了一幅中華文明瑰麗的畫卷,大量文物到一一呈現無不向我們展現着歷史的磅礴與厚重。在修復屏風時,一名專家説到再小的裂縫也會導致整個屏風的尺寸發生改變,當攝影機掃過那些斑駁的實木和修復專家們用塑膠紙小心翼翼的沾着屏風上的灰塵時,我彷彿看到這個時代中人們普遍缺失的一種精神——對歷史的敬畏。再讓我們把目光過渡到清朝,清朝皇帝極愛收集鐘錶,然而鐘錶這種器具卻十分難以修復,可總表去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藝水平也是唯一沒有斷層的非物質遺產,當各種宮殿、馬車、瀑布形狀的鐘表以特寫鏡頭在我們眼前呈現時我們不得不驚歎世界工藝的精湛。與鐘錶不同的是唐三彩這類陪葬的器具,在特寫鏡頭的拍攝下它誘人均勻的色澤展露無遺,雖用的是有機材料可修復專家們憑藉着他們精湛的技藝生動的刻畫出了那種無機的金屬光澤的質感,同理的還有大量的青銅器,通過特寫我們可以看到修復專家們對每一塊鏽跡都是那樣的精緻的雕刻,這種對歷史的敬畏之心十分動人。

修復文物是穿越古今和百年前人物對話的一種特殊職業,他們好像滄海遺珠般被人遺忘在故宮的一個角落裏,但這並不會妨礙他們的“匠人精神”,憑着對工藝的執着和幾近苛刻的標準他們一代又一代傳承着這股力量,正像片尾王津所説的:有時不覺得但回想卻發現,幾十年真的好快,修復這些鐘錶的過程也是和人生對話的過程。可是不管外面的時代怎麼變化,王津等這一系列的“匠人”們的言語中卻始終有一種沉穩樸實的稚氣,仿若就像做千千萬萬的文物一般,縱然時代怎麼日新月異,我們都選擇站在一旁靜靜地凝望,只做好我們自己分內的工作,這才是我們時代所需要的精神。正所謂文物是過去但文物能給與人們那份雋永的精神卻永遠都是進行時。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23

前不久,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是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工匠精神”,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莫過於對中國匠人精神的最好詮釋吧。

被網友譽為“故宮男神”的鐘表組王津師傅,修復過最複雜的鐘當屬2010年修復的“老人變戲法鍾”。這座古董鍾由瑞士鐘錶大師路易斯·羅卡特公元1829年(道光九年)製造,共有七套傳動裝置,70多釐米高。鐘有多套動力系統,鍾裏的戲法老人,手中的豆子、小球可變色。運轉時,鐘頂小鳥不斷張嘴、轉身、擺動翅膀,身下圓球隨之轉動,三個圓盤也同時不斷變色轉動。為修好它,王津和專家、助手耗時一年。

龍袍的緙絲,熟練工織一天只得幾寸。乾隆的御稿箱(漆器)有120層漆,顏色還不同,漆工一整夜爬樹割膠,得漆8兩。馮忠蓮師傅臨摹《清明上河圖》,花了整整十年!這些看讓去讓人驚訝的事情就是每個故宮修復師的日常,也是每個人的寫照。樸實無華卻執着深耕,沒有對這份工作的痴愛、執着與耐心,是無論如何也沒法一呆就是一輩子。

宮廷內外,兩種世界。《我在故宮修文物》之所以能一舉成名,是因為它戳中了現代社會的痛點——浮躁。我們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快最高的收益,渴望輕鬆的工作卻不願付出艱辛的勞動。工業化大生產帶來的大量快消品,衝擊着那些精益求精者的生存,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經典在現在社會很好被人提及。企業不再專注於改善產品性能、注重用户體驗上,而是把大量的今天投放到如何做好營銷快速吸引眼球獲取利潤上,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看起來那麼的可笑,卻很實用。但短期的效益並不能代表長期的發展,這些年人們更願意花大價錢去國外買衣食物品,也不願在國內買更低價的產品,這其中似乎不僅僅是盲目崇洋媚外那麼簡單。

截至2013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而中國的百年企業似乎還沒有。日本一直被稱作是購物者的天堂,不像中國的商業市場,充滿同質化的連鎖品牌,在日本,追求個性化、極致化的體驗被看做最重要的。這與日本本身的社會文化相關。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就推崇“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不僅是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也是一份厚重的歷史沉澱。

不像國內很多人對“匠人”的否定和誤解,認為匠人是守舊落後的代名詞,甚至是手工業者的低技術活。在維基百科日文上,有一段對於“匠人氣質”的定義是這麼説的:“追求自己手藝的進步,並對此持有自信,不因金錢和時間的制約扭曲自己的意志或做出妥協,只做自己能夠認可的工作。一旦接手,就算完全棄利益於不顧,也要使出渾身解數完成。”

就拿日本的電飯鍋説事,三菱電器在研製一款新型電飯鍋的時候,就邀請了3000人在全日本壽司店進行品嚐,找到了最適應日本人口感的米,再通過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研究此種米粒的烹製過程,最終選定了製造電飯鍋內膽的竹炭材料,然後再派出幾個小組在全日本搜尋最理想的竹炭原料,用3000度的高温燒製3個月時間,最後再取精去糟選取精花產物做成新型電飯鍋內膽,儘管此類電飯鍋售價較高(約合7000多元人民幣),但憑藉着在米制烹飪上的獨一無二的優異表現得到了市場的熱捧。

這樣子的執着、精益求精試問哪個消費者不能被征服,而國內的又有哪家能做到如此。不僅企業如此,手工匠人們更是如此。日本名叫NobuoOkano的手工匠人,他花了30多年的時間在舊書修復工作上。凡是他經手的書,沒有一個是不能被修復的。這類人對自己的手藝有着近乎神經質般的追求,不輕易被金錢所動,耐得住性子去執着的追求,去實現他們心中的那份追求。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24

“擇一事,終一生。”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不知道你是什麼感覺,我只覺得平淡無奇。但最近看完《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本書後,瞭解到有這麼一羣文物修復師傅,甘於寂寞,偏居一隅,卻用自己精湛的手藝讓很多古老的文物重新煥發生機。我突然明白,在當下這個浮躁且喧囂的時代,“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尤其是用一生去堅守一件事,是多麼彌足珍貴,值得學習。

正值故宮博物院建館90週年,為了趕上院慶展覽,鐘錶組的師傅加班加點的修復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木器組的師傅夜以繼日的修復乾隆60大壽時的32展屏風,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陶瓷組修復三彩馬的故事,文物修復師傅們的工匠精神令人敬佩。

工匠精神需要嚴謹求實。王五勝師傅所修復的唐三彩馬,缺失了一條尾巴。他為了補上那條尾巴,查閲了關於唐朝不同時期出土的三彩馬造型的資料,還特地去博物館實地研究唐朝出土的三彩馬,並請專家會診討論。最終,由於爭議太大,他決定放棄修補馬尾巴。王師傅的放棄,並非出於無奈,恰恰相反是基於對歷史的尊重。這讓我明白,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事實為依據,不能以臆想中的“完美”為目標。

工匠精神需要奉獻。陶瓷組的工作場地是古時的“冷宮”,十分偏僻,每天早上都要去熱水間打一整天的開水,也不能用電子設備,但師傅們並沒有因為工作條件的簡陋而鬆懈,仍舊踏踏實實年復一年的認真工作着。王五勝老師傅從1983年進入故宮工作,已經有30多年了,他為文物修復奮鬥了一輩子,也為文物保護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正是因為文物修復師們的甘於寂寞、無私奉獻,用自己的雙手修復着文物、修復着人心,我們才有機會欣賞這些曠世“國寶”,領略那些塵封的歷史。

工匠精神需要挑戰自我。那匹唐三彩馬破損嚴重,一條尾巴都斷了,顏料也脱落了一大片,難度何其之大。面對困難,陶瓷組並沒有放棄,反反覆覆經過兩三個月的改進再改進,這匹唐三彩馬幾乎恢復了它先時的雄姿。反觀我,遇上稍微難一些的奧數題,就磨磨蹭蹭,不願動筆,那些很難的題,我連看都不想看上一眼,更別提主動挑戰了。從今往後,我要學習工匠精神,勇於突破,敢於挑戰自我。

故宮的歷史文物有100餘萬件之多,一個人窮其一生也修不完。人終將老去,但工匠精神是不會消失的。匠人,匠心,薪火相傳。希望每一個和我一樣的少年,都能傳承工匠精神,更好地的奉獻社會,服務國家,圓夢小康。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觀後感 篇25

整部紀錄片通過不停地轉換不同組別的修復歷程來完成對修復專家們深刻的記錄,讓一個完整的故宮文物修復工作團隊清晰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沒有任何過多渲染的平鋪直敍卻似乎與這個時代之下所倡導的風格格格不入,太過平實的記錄手法甚至讓我們不禁懷疑紀錄者的真誠,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似乎並不盡然。紀錄者似乎想以這種方式讓我們領悟到本片的內核精神——他們是被這個時代遺忘的一羣人,片中連他們自己也在説每次從故宮出來都像從古代到現代的穿越,然而這種與現實之間的疏離感卻似乎永遠不會停息,就好似鐘錶修復師王津所説的一樣,這種修復反反覆覆好似永遠沒有盡頭,他需要非凡的忍耐力和對文物的高度專注。可讓我們跳出來反觀這個時代,這不正是我們這個時代中所缺失的精神嗎?

各行各業中讓人目不暇接的新舊更替不禁讓世人感歎:這個時代再無大師。被金錢慾望魅惑的徹頭徹尾的人們又有誰能擁有這樣一份精細的匠心去面對自己的內心和工作呢?本片似乎藉此向世人們呼籲一種早已被我們遺忘可是卻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大國必須具備的內核——匠人精神。

他們是這個國家頂級的文物修復專家,可他們卻視自己為普通人。在觀看完全片的講述後,最讓我感到暖心的卻又詫異的便是全片的敍述視角。在偌大的歷史文物面前,記錄者依然秉持着人文。人文,以“人”為主的敍述方式為全片的精神內核增色不少,在記錄者的視角下,修復現場是那麼的輕描淡寫和日常化,讓你彷彿覺得那些文物身上厚重的歷史都以生活的節奏融合進這些修復者的生命之中了。

最有意思也是最能體現人物的人文情懷的一處是修復專家們在早晨進院時都要喊幾聲,原以為是怕鬼的他們實際上是想保護那些黃鼠狼和其他小動物們,生活真實的質感再一次撲面而來。這一羣人的生活是那樣的平實與自然,因為故宮用電的嚴苛把控,其中一名修復專家王五勝説他們每天早上都要去開水房提好一天需要的水,而他手裏的開水壺卻正是我們爺爺奶奶那一輩用的老式桶壺,這一幕十分有年代感卻也與我們當今社會中人們什麼都要新的,數碼產品飛速的更新換代形成鮮明的對比,正是這份樸實沉毅的精神讓他們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大半生都不曾言棄。

當你走過往昔嬪妃們走過的冷宮;當你坐在乾隆生母諾大的儲物櫃前端詳時;當你踩着故宮門前坑窪的麻石地時,那種生命本身和歷史交織的厚重感重疊在一起時,生命的鮮活與靈動在那一瞬間得以釋放,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