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800字(精選17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39K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不是藥神觀後感800字,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800字(精選17篇)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

首先,我要説我欠徐崢一張電影票,因為在騰訊開放播放之後我才看。我説我欠他一張電影票,不為別的,就為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無疑,我不是藥神的定位是喜劇,但是我想,沒有幾個人在看這部作品時是能真的笑的出來的,哪怕是幾個本來應該特別搞笑的鏡頭,也不能帶給觀眾笑容,反而有着一股濃濃的悲傷,讓人更加不自覺的潸然淚下。所以,其實我不是藥神作為一部喜劇來講,可能是失敗的,但是作為一部電影來講,它是極為成功的,因為極好的觸碰到了觀眾的神經,引動了觀眾最真實自然的感情。

老實講,於我個人而言,看電影電視,不會特別注重演技特效,只要不是特爛,我都能接受,但是我尤其注重劇情。現在的電影大都是膚淺而沒有營養,純粹只是為了賺錢而拍,找幾個長得好看的流量小生,美女花旦,找一些消費性高的,沒有多大意義的題材寫個劇本,例如無厘頭喜劇,愛情主題片,豪門商場劇,後宮爭寵戲,傳奇英雄故事等等。完全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喜好,為了謀利而誕生,於這個社會毫無營養。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所以正確和正義不一定能劃等號,但那也應該抱有一顆善良之心。隨着我不是藥神的劇情推進,一種讓人窒息的悲傷,從那一雙雙絕望的眼睛裏擴散。他只是想活下去,他有什麼罪?黃毛走的時候,程勇這樣一句話不知道讓多少人潸然淚下。當然,法不容情,不過這無關對錯,只關於善惡,或者説人性。老奶奶在警察面前説的那番話,為了吃藥,吃沒了房子,吃垮了家庭,不知道又戳中了多少人淚點。“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藥就在那裏,我卻買不起”,所以他們最大的錯,就是得了最難治的病:“窮病”。所以窮人就應該窮着,就應該等死;所以想活下去,想聽到孩子叫自己一聲爸爸,就成了十惡不赦的罪?所以遏制着別人的生命,去賺取暴利就成了理所當然,甚至是天大的好事?

我不是藥神,它直接將這些雖然大家都知道,但沒人説的,像是隱晦的一種規則似的東西,就那麼明目張膽的曝光在了太陽底下。無疑,是膽大妄為的;無疑,是善良且正義的;無疑是極有營養價值的。我們對於“好電影”的定位是什麼?應該是能夠為社會帶來一定積極影響與改變的,能夠喚起大家的一致共識的電影,這才叫好電影。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2

我看了一部讓人受啟發的電影,那就是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來看的人非常多,媽媽説是因為這部電影的評分高,有必要看的價值高。我聽了,專注地看着大銀幕。

這部電影主要講:原本程勇是為了掙錢,所以才買藥,這種藥的名字叫格列寧。在中國,價值非常高,很少有人買,因為都買不起幾萬塊錢,可在印度,價格卻非常便宜。這種藥也是用來治白血病患者的,作用非常大。當然,程勇也是有有幾個幫手的,有:呂受益、劉思慧(跳鋼管舞的)、黃毛、老劉。在印度,調查局一直在尋找這種藥,他們看價錢便宜,就説這種藥是假的,其實,並不是假的,只是價格比較低而已。他們整天都調查。是由曹斌來帶領檢查的。曹斌聽到老奶奶的勸告很憐憫她,因為大部分人擁有窮病,所以他們認為,這不是假藥,是我們的命。曹斌決定向警官説,能不能不再搜查?程勇也準備辭職,把藥全部交給了張長林,由他來賣。可他卻説不行。有一天,張長林被抓了,他卻不肯透露出是誰給他的藥。沒有了便宜的藥,他的朋友呂受益也死了。程勇看着這些患者不甘心,又重新拾起這份工作,這一次,他是真心地要救人命,所以,他按500來賣給病人。他這樣可真不掙錢,簡直是虧本,可是他有那顆善良、純潔的心靈。警官説蒐集所有資料,曹斌找出來了,於是他就去逮捕程勇。因為他可憐那些患白血病的人。黃毛先發現了警察,他怕程勇被抓住,然後他開車把藥帶走,可是,他還是被抓了。結果他死了。程勇很傷心,來到醫院對曹斌説:“他一個年輕人有什麼錯。”曹斌其實並不想這樣做,可是警官不同意。這一回,曹斌辭職了。可是,程勇住監獄了。他看見曾經的患者取下了口罩,心裏很甜蜜。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人不要那麼自私,要讓周圍的人都變成健健康康的,才是你最大的本事。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3

《我不是藥神》上映幾天了,影評不錯,不過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説對社會還很懵懂。也是第一次來北京正式加入北漂一族的一個南方小菇涼。因為剛從學校保存出來,大家好像都是膽子不大,脾氣不小;個子不高,要求不小;所以室友因為比我早在北京待四個月給我的建議是要我先不要看這部電影,因為我正在找工作每天都焦頭爛額的。但最後我一個人還是看了這部電影。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為經歷了這些年的社會的打磨你終於也要變得世俗,你也會因為錢做你認為你一輩子不會做的事情。劇中的程勇就是起初也是一個世俗的人,賣着不怎麼賺錢也可以勉強過的保健品,但現實就是這樣,你明明這樣渾渾噩噩過着可能覺得也不錯的時候突然一根棒子重重的打在你身上,劇中程勇因為妻子離婚、長輩生病需要錢的時候他終於被現實打敗了。

起初他對白血病患者好像也沒什麼概念,目的就是賺錢。所以他走上了法律不允許的也就是犯法的路上,但他的目的是賺錢。對於犯法我想每個人心裏都是不願意的去觸犯的,劇中的程勇也一樣。所以他賺夠錢收手做個正正經經的良民多好,不用每天提心掉膽,也沒有要當大英雄這麼大理想。對就是現實把我們變成外觀看起來最好的自己。雖然人性被成長的歲月磨平但並不會消失,所以只要還存在在骨子裏他依然會被喚醒。程勇因為看到自己兄弟經歷病痛折磨而死的過程終於還是在風口浪尖上為了這些遭受病痛折磨而吃不起高價藥的患者放棄自己所有世俗的東西鋌而走險了。也許在法律的角度程勇觸犯了法律,但是他做的事情已經超意義的存在,甚至可能已經影響到法律甚至相關部門的政策,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患者可以勇敢並快樂的面對生活,因為生活最終是美好的。

這只是我代表個人從某個角度的看法寫的,文筆不好請見諒。最後想説因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所以我們應該謝謝編劇可以把這個故事寫出來告訴我們大家。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4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從一個患了“慢粒細胞白血病”,和一羣“慢粒細胞白血病”患者求生慾望開始。演繹了一場現代社會,患病的人們在疾病痛苦,和商業模式下所謂規則面前的渺小。其實人很簡單,就是想活着!健康的活着。即使是病魔纏身,即使是身臨絕境,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們也想活着。影片中最感人的,就是為了存活“牧師”的妥協;為了女兒媽媽變成了舞女;看到愛人能夠活着的喜悦和感動;一羣有便宜藥吃,就開心的不得了的病人!人,其實就是活着,健康的活着!看到這些,覺得沒病真好!

導演用簡單的手法,表達着人對生存的渴望,對活着的渴望。也在提醒那些沒有病、很健康的人們,珍惜自己的擁有,珍惜自己還沒有被病魔,沒有被死亡追殺的那種恐懼。

片中的病友們,為了能活下去,可以説是傾家蕩產。他們吃不起昂貴的藥,但誰都不想死,都想活着。這個可以代替正規藥的“假藥”,是正品合法藥品十分之一的價格,但仍然吃不起。而另一面印度藥品,其價格只有世界藥品價格,乃至中國藥品價格的百分之一。這個現象正好反映當下社會教育的失敗,反應了人們道德淪喪,唯利是圖的互害模式。何止是藥品,任何一項與商業掛鈎的東西,裏邊都存在着暴利和互害。而大多數人,則成為這種暴利行業和互害模式的犧牲品。

其實,我抱怨一圈後,靜下心來發現。“人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用起居有常、食飲有節、不妄作勞,來儘可能保證自己的健康”。社會,從古到今都是用血的代價換太平、公正、安分守己。

活着,就是為了體驗生命的'喜悦。與愛人的相遇,與父母的依戀,對孩子深情的愛!你我本來平凡,生死原本自然。活着,就把自己想做的都作了,這樣才會死而無憾。

回憶起小時候媽媽病的不能動,那時候也和片中人一樣,有着對親人的依戀。我的人生也是因為對孩子的愛而改變。現在接觸到更多對病苦無奈的人們,看着他們因為平凡的“起居有常,食飲有節”,練功調理而喜悦康復,覺得此生甘願平凡。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5

藥廠每款成功的藥品包括無數次的失敗品都需要研發成本,平均一款藥物從研發到上市需要十來年和幾十上百億。

警察作為執法者當然要站在法律的一邊,同時又要自我平衡良心上的譴責,他們怎麼可能不知道那個是有效藥,在允許藥廠人旁聽並且又在他們打斷會議時嚴格的訓斥。老局長精通執法之道,但是容許仿製藥流入市場會打擊藥廠積極性,藥廠可能不會研發新藥,人類社會會退步,下次如果再有此類情況又該如何,,最後執法者的做法只能是法大於情。

患者求生有錯嗎,沒有錯,患者一定會把求生的希望全部寄在程勇身上,他此時於他們而言就是救世主,對於患者來説,真正扼住他們命門的不是藥,而是錢,片中説的,錢就是命,程勇好多人都在贊這個角色,我就不多説了,就一句話我不是藥神,我做過菩薩,我想過做神,但我終究是一個普通人。

每一個人都處於矛盾中,病人的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醫藥公司的商業困境。

販藥團隊四個人,黃毛義氣,呂受益家庭,劉思慧善良,劉牧師信仰,這四種東西都是之前程勇缺失的,也是後來程勇找回的。

這部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影片,體會不到患者真真切切的感受,但是一定感受得到他們強烈的求生慾望和對生命的尊重,以後的事誰都不好説,誰能一輩子不生病呢,慶幸的是有那麼一羣人一直在給我們鋪路,推動着整個社會一步步往好的方向發展。

這部爆棚的電影極大程度的反應了我們現實生活的困境,電影中情與法邊緣的徘徊,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前一腳,後一步,猶豫抉擇,一直在做着屬於自己的考量,而很多時候沒有明確意義的對與錯,於自己而言卻不是那麼作出的決定。無數大大小小的選擇拼湊出一個人生,每一步的每一步都不容易,可你仍該堅定地走下去,不是嗎?你的心裏其實早已有了答案。

這樣的一部電影,值得你騰出時間,走進影院,好好感受,也歡迎來和我分享你的感受。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6

《我不是藥神》中程勇,上海老市區弄堂裏賣印度神油的半混子,老人卧牀,家貧妻離,生活維艱,躲個房東如同瘟神,袋裏的票子結巴得論張,一派潦倒,渾身無奈。但其人也有自尊,兒子不讓外人,老父醫病也是盡力維持,法律底線也在遵守,身邊同層次的朋友湊到一起,雖然鬼頭鬼腦,滿口髒話怨言,卻也熱鬧。

程勇,典型的草民,如同我們一樣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層的草民。一個人人生歷程的機遇加壓力,不管正邪,程勇按照導演設計道路:販藥、發達、辦大公司、再販藥,一路走下去,演繹了社會的矛盾,走進了監獄的大門,悲情得很。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大人物如此,我輩凡人也是,影片人名設計得好,程勇者,逞勇也,社會需要有人逞匹夫之勇,擔個人辱。

從心理暗示的角度,《我不是藥神》吸引人之處除了醫藥痛點、故事情節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完全符合大多數普通人心中的英雄夢:能有機遇改變現狀發達、發達後不忘本,有能力幫助報答自己親人朋友、能夠痛快地向着一貫憤悶不敢發泄的人員階層對抗、痛快地做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形象地比方就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人都假設過自己中五佰萬大獎怎麼辦?這是百日夢,也是成功夢英雄夢。

中國社會底層人士,總體生活是宏觀安定進步,微觀體驗壓力巨大,很不快樂。遇到點不平,出了點麻煩,習慣總是找關係通路子。發起牢騷滿肚子火,真正面對問題卻舉首不前。面對權力、衙門出奇地內心畏懼,那怕自己有理,也不願靜下來研究法律依據、制度依據,如何有效地處理,抱屈而不理屈。氣勢洶洶,怱爾泄氣自艾,指望別人,坐等同情。就像唐詰呵德一下,做個騎士,挑個稻草人作假想敵,神乎乎的,遇到個漢子,不打架也是萎了。

故而《我不是藥神》中程勇,病者心中的英雄,病者幻想自己就是程勇,他一路逞勇走過來,給病者帶來希望,儘管前方是……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7

利用閒暇時間看完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很多場景一直在我腦子裏迴盪。《我不是藥神》裏有很多長鏡頭,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角衝擊,我被這部影片徹底感動了,同時也引起了我的反思

有一個片段是那個黃昏,暖黃的色調下,程勇站在江邊,可能是後悔之前為什麼因為害怕放棄印度格列寧的渠道,也有可能是在回憶愛吃橘子的呂受益——他膽小又有點懦弱的,卻很愛自己妻子和兒子,跟病痛抗爭了那麼久,最後就走向了不一樣的路。當然也有可能是思考怎麼才能把更多的便宜藥送到病友手裏。這個時候他抽着煙,看着江面沉默着,然後黃毛來了,兩人展開了對話,黃毛訴説現在對趙勇的看法。這個時候背景音樂舒緩而悲涼,忽然長鏡頭拉開了,他們在岸邊追逐,黃毛的頭髮幾乎跟這個黃昏融合到了一起,背景音樂跳躍起來了,一切那麼美好,很想讓時間留在這一刻。又那麼悲傷,其實大家心裏都知道這件事情繼續下去會是個什麼結果。害怕?畏懼?怎麼會不怕?怎麼會不懼?但是想到那一雙雙渴望活着的眼睛,他們選擇繼續下去,直到有一天自己幹不動為止。想要變革必然要流血,觸犯法律必然要受到懲罰,相比於現實中的真實事件,電影裏用更慘烈的形式展示到了我們面前。在瞭解到這個病患羣體後,主人公完成精神的蜕變,這深深的感染了我,這不是常人能做到的,程勇做到了。

還有一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後送別程勇的長鏡頭,病友們並排站着,緩緩摘下口罩,黃毛和呂受益混跡在人羣裏。他們眼裏是對趙勇的感謝與尊重,他們身患,卻依舊對生活、生命充滿了希望。看到這裏,我流淚了,我同情他們的生活遭遇。他們這個羣體需要整個社會去關注,而我相信這部影片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同時也伴隨着陰暗的一面。只不過我們有時候沒有關注過這些羣體,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生活壓力可想而知。我們強大的祖國需要推動一些政策的完善和落地,這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做出努力,我相信我們的將來會越來越好。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8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極具現實意義與時代特徵的電影,其講述的是白血病病人呂受益找到了保健品店經營者程勇,請他去印度買藥做代購。雖然困難重重,但是程勇漸漸地發現了商機,然而商機在無形中轉化為救贖。作為一名南通大學藥學院的學生,我從中受益良多。

在我們剛剛經歷過的時代鉅變洪流之中,有無數像程勇以及白血病病人們這樣的小人物艱難生存着,與此同時又竭力堅持自我。這部電影,我們看到了善意,也看到了希望,但同時也深刻地體現了社會體制下醫藥行業從事者與病患之間的矛盾問題。

醫患矛盾

電影中有一句話,真實而殘忍,“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正版格列寧等救命藥售價過高,導致無數病患只能無助面對生命的流逝。生命那麼脆弱,在病魔面前,難以承受的金錢壓力,又何止一個格列衞?也曾瞭解過藥的價格,當時我們只覺得是正常,畢竟製出一款有效的藥,背後是無數醫藥人員付出的數年心血努力,是上億的資金。然而,面對影片直接帶來的強烈衝擊,我們只有一次次的憤怒與悲傷。他們只是想活下去,何錯之有呢?

製藥廠商也沒有錯。藥物的生產固然成本不算鉅額,但研發的過程中往往是上百億的投資,研發的週期可能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如果將藥品售賣價格無限調低直至所有人都能買得起,那麼這家制出成藥的工廠面臨的就是倒閉以及無數工人的失業。

然而多層矛盾的纏繞糾葛之下,影片直白地顯示了結果,只能無助看着呂受益的去世,無數白血病人的茫然而麻木的眼神令人感到悲涼和痛苦。好在國家政策不斷調整,在制度保護下,病人也漸漸能夠吃得起藥,有了生活的新希望。

我們該做的事

作為一名未來從事醫藥行業的相關人員,我們唯有學好專業知識,為醫藥行業獻上微薄之力,給予病患們更多新的希望。希望我永葆初心,不懈努力。這部電影也將不斷鞭策着我前進。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9

中午同一個電影院老公和兒子一起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我看《我不是藥神》,出來向對方説一句話,兩部應該都看。

同樣一部電影,因為自己的認知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結果肯定也不相同。我看後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1、越是層次低的男人越計較,越自私,越沒有擔當。徐崢的角色,剛開始生活懶散,沒有事業心,自我管理能力不強等惡習,導致婚姻關係不好,經濟條件拮据,還有家庭暴力,從他和前妻的對話中就可以感受到。前妻要孩子撫養權,他不願意給,處理方式居然是以打架收尾,不成熟的男孩子形象。

2、經濟和格局關係是相輔相成的。有格局,錢也就掙回來了。沒格局,不可能掙錢。隨着徐崢格局的提高,他處理問題就不同了。特別是最後,把兒子送到機場,充分證明了這個點。

3、一個人的成功靠團隊的力量。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賣藥 的過程就驗證了這個點。團隊直接積極主動做事情,並不是為了能夠掙多少錢?而是看到這個事情背後的價值!

4、人到中年,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我們要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統籌兼顧,自己的身體照顧好的同時,還要多多掙錢,讓父母有尊嚴的生活,不能到時候父母住院需要費用的時候,我們鋌而走險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情,得不償失。

5、生活中要踏實做事,而不是玩冒險。電影的拍攝來源於生活,但並不等同於生活。徐崢也是這樣的人,如果通過努力工作事業比較穩定,漂亮的女人不會去跳鋼管舞。當看到那個男人脱衣服跳的那一刻,她哭了。

6、我們每個人不是救世主!我們沒有能力讓所有的人喜歡我們。雖然我們心中有愛,但我們每個人都是有限的,不能用所謂的善良把自己套住。畢竟我們還要生活!只有先温暖自己,才能照耀別人!

總之,身體健康是前提,也是根本。努力工作,幸福是靠經濟來支撐的。做好家庭與事業的平衡!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0

一個人雖説平凡,但如果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就會創造出美好的世界。

——題記

那天晚上,我同家人看了一場電影:《我不是藥神》。開始我以為是什麼搞笑電影,但隨着劇情的發展,我的心漸漸沉重起來,有種壓抑感。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程勇在一次不得已的情況下,從印度購買了治療白血病的藥,然後,低價賣給白血病人,救活了許多人。但這是違法法律的,因而,他被判刑。

劇中黃毛這個人物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黃毛是邪惡與善良的化身。

金黃色的頭髮掩蓋了他的半張臉,身材又高又瘦,瞪着一雙冷酷的眼神。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去搶藥,他是邪惡的,我對他充滿了鄙視之情。

他身患白血病,為了不連累家人,自己外出打工養活自己,他彎腰埋頭吃快餐時,是否想念遠在他鄉的親人?是否在為自己的病擔憂?但他獨自承受着!當他把自己辛苦搶來的藥分給其他白血病人時,我不禁為這由於長時間的漂泊與營養不良的黃毛點一個大大的贊。黃毛,連個真正的的名字都沒有,他是那麼的卑微!但他的行為卻很高尚!

2、黃毛是忠誠與正義的化身。

買藥過程中,黃毛用心地幫助着程勇,他沒有額外的要求。生意如此紅火,但他依然像之以前一樣,辛苦工作,養活自己。

那天晚上,一陣嘈雜聲引起了黃毛的警惕,原來是警察在搜捕。趁程勇不注意的時候,黃毛將車開出去了,要知道他還不會開車!幸運的是他竟然逃脱了警察的追捕,正為他高興的時候,災難再次發生,他被壓在了卡車下。一粒粒格列寧藥灑落出來,那一粒粒飄舞的藥丸就像是黃毛的化身,在大卡車下跳動着、飛舞着。我的心也隨着藥丸的掉落而慢慢下沉。為黃毛的死,為那麼多被白血病折磨的人而悲傷、哭泣……

黃毛,一個話不多、不會拍馬屁,分不清楚誰是老闆的“小混混”,內心卻自有是非曲直。他清清楚楚地看清每個人,也真心實意地表達着自己心中認為的每一個“正義之舉”。他的一生是短暫的,是平凡的,但他卻鑄就了一段輝煌的人生。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1

最近,我與爸爸在電影院裏觀看了最近大熱的影片《我不是藥神》它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主角程勇本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神油店店主,卻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白血病患者呂受益。程勇與幾個白血病人一起靠倒賣盜版格列寧救了許多吃不起正版藥的患者,最終卻被逮捕入獄。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不僅是因為劇中的白血病人悲慘的遭遇,更是因為它所呈現出的情理與法律的巨大沖突。倒賣假藥固然不合法律規定,可是,那些病人想活下去,假藥是他們唯一的一線希望。正如劇中的老奶奶在面對警察審問時説的:“你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嗎?”,突如其來的疾病和天價的藥物拖垮了無數個家庭,可他們所吃的起的假藥卻不被法律所允許。看着影片中那些痛苦卻無能為力的人們,我不禁潸然淚下。

影片中的人物也同樣十分豐滿,主角程勇從一開始只想靠假藥賺錢的投機商人,到最終通過假藥挽救無數病人的“藥神”;“黃毛”為了不讓自己的病拖累父母到城裏活命,卻在準備重回家鄉時撞;呂受益為了看着孩子成長而努力地活下去,卻還是逃不過死亡。還有為女兒治病而到夜總會跳舞的思慧,教會中為他人祈禱的白血病患者老劉。這些人雖然都是違法的假藥販子,但他們身上所展現的頑強的生命力與愛令我動容。儘管現實對他們如此殘酷,但他們還是為了自己在意的人或是努力着,像野草一樣堅強。

影片的最後,許多病人來為入獄的程勇送行,他們紛紛摘下了用來保護自己的口罩,對程勇表達感激,而程勇在恍惚間,看到了已經死去的“黃毛”和呂受益也在其中。這場“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好在故事最終也算有了一個好結局:假藥的事件被國家注意到後,正版的格列寧納入了醫保,越來越多的病人看到了生的希望。片尾曲響起,我心中百感交集,這部電影同時讓我感到了生命的重要,希望終有一天,這個世界可以沒有疾病,讓每個人都可以平安喜樂地度過一生。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2

“我病了三年,4萬塊錢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這是影片中一位老太太説的話,這樣一個連配角都算不上的角色卻戳中了我的淚點。那時,連同這位老太太幾十號人因持有假藥被抓捕,警察頭領曹斌要求他們供出假藥販,誰也沒有説話,當這位老太太説完這些話,曹斌終究受不過良心的譴責,放了他們。當警察局局長問起來,曹斌只説了一句話:“您另找人辦吧,這案子,我辦不了。”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因賣藥而展開的小人物的成長故事,慢粒白血病人呂受益買不起正版藥結實了賣保健品的程勇,求他從印度帶回仿製藥,程勇考慮到關門的商店和需要做手術的父親,終究答應了他。賣藥過程中結識了思慧和彭浩,終於,紙包不住火,程勇被抓,判刑三年。路上,卻有好多人為他送行。程勇只囑託了曹斌一句話:“告訴我孩子,他爸爸不是壞人。”

都説上帝是公平的,看完影片的我卻不這麼想。在慢粒白血病人眼裏,活命只有靠吃藥,自然藥商就是他們的上帝。可是上帝不為他們而存在。藥4萬塊錢一瓶。有的人房子吃沒了,有的人孩子吃沒了,這賣的是藥嗎,是命啊!程勇帶回來的仿製藥,從5000元賣到500元,藥效卻一樣病人當然要維護程勇。這3500中差着什麼?而所謂的正版藥商為什麼賣這麼貴?是錢麼?是利益麼?我無從得知。

小黃毛彭浩,和程勇取藥時在上廁所時看到有警察在追捕假藥販子,知恩圖報的他不顧一切的開着車衝了出去,本以為躲過了追不得他上帝卻再一次和他開了玩笑,一輛貨車撞過去,人,沒了。當程勇趕到醫院時拽着曹斌的衣領吼着“他才20歲,他只是想活命,他有什麼罪!”對啊,他有什麼罪,他只是一個想吃藥的病人,卻被貨車撞擊致死,而那些喪失良心的正版藥商卻活得好好的,憑什麼?因為上帝不為底層而存在。

當上帝不為底層而存在,世上就充滿了不公。總之,生於世上,就要安守本分,做好自己,問心無愧。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3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述了程勇賣盜版“格列寧”的故事。起初,程勇為了盈利而從印度引進盜版藥,定價4000元一瓶,險些被警察發現,於是把公司轉交給老張,可是老張漲價到20000元一瓶,被人舉報了。程勇為了拯救更多的白血病病人,再次賣盜版藥,2000元收購,500元賣出,只為了救人。

其中有一個感人的鏡頭:顧客們被抓走,有一位老太太對曹警察説:“我求求你們了,別再查下去了,好嗎?賣藥的也不容易,我們也不容易。我的錢都用來買正版“格列寧”了,房子也沒了,車也沒了,兒女們還得打工掙錢。別查了,求求你們了,我想活着。”語氣是多麼的無力,又是多麼的希望。人們希望着,也失望着。希望藥價能降低,又因為警察的嚴打而失望。

另一個讓我感動的地方是印度藥廠被投訴倒閉了,老闆程勇為了拯救更多白血病人,用2000元錢從印度藥店收購“格列寧”,又用500元錢的價格賣給白血病人。每天都要賣出去100多瓶,也就是一天要賠150000元錢,一天十五萬,一個月就是四百五十萬,這樣不僅會賠大錢,還會把自己以前賺的錢賠光,可是,程勇一心要救人,在過了兩個月後被警察抓走核實賬本,全是虧空,沒有盈利。

《我不是藥神》讓我感觸很深,我看到了白血病人的貧苦,他們為了生命而傾家蕩產,他們為了活下去保護假藥。在程勇被抓時,病人們挺身而出,與警察進行搏鬥,再程勇進監獄時,所有白血病人都來送行。

人們的心早已連在一起,程勇對白血病人是救命之恩,最後,程勇為此傾家蕩產。白血病人對程勇是傾心報恩,最後,人們為了保護程勇,有的付出了生命,有的進了監獄。

這種感情,使人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500元的“假藥”把人們從死亡旁邊拯救回來。這是人情的流露,是生命的綻放。無所謂監獄,無所謂死亡。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4

《我不是藥神》已經是去年暑假的電影了,但到如今才看。

不得不説,這是部好電影,和剛開始上映時朋友圈反映一致。我喜歡這種反應社會問題和小人物生存的電影。看完我還是想到了石一楓,前不久又讀了他的《營救麥克黃》。同樣是社會問題,和石一楓之前的電影一樣,反應道德,善惡,信仰等的問題,結局同樣殘酷,卻又給人希望。故事中,反應的社會問題是真的,但是故事中程勇、思慧、黃毛等人卻又充滿理想主義,現實中恐怕不會有這樣的人。這也就是電影或者文學的區別,就像老師所説的,文學所反映的現實都是充滿主觀性的現實,而程勇等人也是作者所故意去塑造的。但電影終究還是反應了一些問題,表達了作者的一些思考。文學有什麼意義?文學所反映的現實再怎麼真實,終究還是假的,那我們為什麼還是要去讀文學作品,真的是為了逃避現實,在小説中構建自己的童話世界?我總是試圖從小説中尋找答案,但類似的小説結局卻可能很不相同,文學沒有答案,現實更沒有唯一的答案,但是文學能讓你瞭解一種現實的可能性,同樣的經歷,結果會很不同。許子東在《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分析50篇文革小説》中,把50篇文革小説按照文革的發生時間的前後以及結果分為幾種情況來進行討論,進而通過這些小説更好的反映文革。這或許也就是文學的意義。

比起《我不是藥神》,前不久熱映的《無名之輩》我實在喜歡不起來,那天宿舍三個圍在一起看,邊看邊説拍得真好,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社會問題,但是後半部卻生生毀了這部電影,也許是前面的面太大,作者最後拉不回來,總是讓人感覺莫名其妙。而《我不是藥神》中,人物形象的豐滿,電影應該表現的深度,不會讓人覺得刻意。刻畫的比較好的人物應該是程勇,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的對比,中間的變化過程合情合理。

而對於生活本身,越長大越覺得是非和善惡越難分清楚。我們該怎麼生活?或我還是會選擇到文學中去尋找答案,而好的作家可能就是把問題和答案闡述的更清楚的那個人,而我為了尋找更貼近事實真相的答案,能做的也就是提高自己的審美鑑賞能力。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5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我不是藥神》,一般2D電影我很少會去影院看,因為得益於網絡的發達,大部分2D電影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資源,但3D還是需要在影院才會有更好的觀影體驗。可以説這部影片的宣傳做的很到位,還沒有踏入影院就引起我濃厚的興趣,也許是我很喜歡徐崢導演的作品,又或者是這個故事很吸引人,總之在看之前,就對這部影片抱有極大的好感,而它也不失所望,讓我看完就有寫觀後感的衝動。

我不是什麼專業影評人,只是在學生的角度寫寫這張電影票讓我學到了什麼。徐崢導演的電影是非常典型的商業電影,劇情的發展遵循一定的套路,在劇本有一定模式的情況下,選題的角度就很重要了。我認為相較於之前的人在囧途系列,這部影片從各方面來説都更加成熟了。《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貼近生活,人物形象飽滿,都是受生活所迫的小人物,近幾年非常火這種小人物的故事,我在觀影前瞭解了下這個故事的真實事件,劇本在二次創作後,更戲劇性,比原故事更加飽滿,跌宕起伏,下次創作劇本時,可以參考對比原故事和創作後的劇本設計情節。這個片子值得拉片研究。

讓我非常喜歡這個電影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秉承了徐崢導演作品的一貫風格,在歡笑中思考。(當然這是我覺得,人家可沒這麼説過。)徐導作品的搞笑都是來源於生活中的,很有生活氣息,不刻意不做作,和劇情相輔相成。比如影片開頭的上海話,讓人感覺很接地氣,非常合理又有新鮮感。還有他們鬥地主,黃毛放跑了地主,都是一些可以從觀察生活得到的笑點。笑過之後還是要跟着主人公回到現實的煩惱中去,我喜歡這種深刻的主題,反應社會現實,我總覺得這才是我們做片子的意義所在,不管電影還是短片,我總希望能通過影片表達一些什麼。可惜能力不足會讓這樣的抱負夭折,比如我面臨最現實的問題,雖然通過拉片室的學習,我對類型電影的情節模式有一定的瞭解,但是我卻不知道怎樣把它運用到3到5分鐘的短片裏去。不過慢慢來,可以先從《我不是藥神》的學習中,確定選題,再去考慮具體表現手法。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6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情感豐富,能觸及人們心靈,令人潸然淚下的一部佳作。幽默,風趣、心酸、勃然大怒、傷感”這些情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部完美的電影。

《我不是藥神》講的是主人公程勇,一個靠賣神油養家餬口的中年大叔,他為了讓老父親能繼續好好活着,知法犯法,去印度把格列寧帶回上海賣給買不起正規藥的人們,並以此來賺錢。當看到張長林因為賣假藥被逮捕時,程勇及時收手了,做了服裝廠的廠長。並一步步走入正軌。但最終看到那些窮苦的人被肆虐的病魔折磨時,沒錢買高價的進口藥。看着曾經一起並肩作戰的好友呂受益因為沒錢買藥病情惡化,最終失去生命。程勇還是忍不住重出江湖了,並自己虧本從印度進藥低價賣給受苦受難的老百姓們。程勇最後以賣假藥的罪名被抓捕了。

我默默地看完整部電影,其中有三個地方忍不住哭了出來:

一、曹斌抓了一羣買仿製藥的人。一位年邁的老奶奶帶着哭腔説:警官,求求你不要抓他,抓了他我們就沒錢買藥吃了,只能等死了。4萬塊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着。”我的眼角泛出了淚珠,心裏好像打翻了五味瓶。

二、黃毛為了救程勇開着一車仿製藥跑了,卻出車禍去世了,程勇撕心裂肺地叫着,讓人覺得十分心酸,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不斷往下掉。

三、程勇要被送往監獄坐在車上時,那些他幫助過的人都默默地凝望着他,就連死去的黃毛和呂受益也是默默注視他。我終於忍不住了,我把內心真實的感情釋放出來,眼淚如同開了閘的洪水,嘩嘩地流淌着。我望向四周,大家也在小聲地抽泣。

在我們輕鬆過着幸福的生活時,沒想到還有那麼多人在遭受病痛的折磨。我敬佩程勇,是因為他犧牲了自己,成全了患者的明天。三年後,程勇出獄了,他的小舅子曹斌來接他時告訴他一個好消息,這件事,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視,藥監局也把進口藥的藥價調整下來了。

我堅信將來有一天,人們會發明出更多更好的藥來戰勝病魔,讓每個人能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篇17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我不是藥神》的電影,令我感受剖深。該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販,因一次偶然的機會開闢了去印度買藥做代購的新事業,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讓他擺脱了貧窮,同時造福了病友,但也觸犯了法律。它塑造了一位我們身邊真實的商販,他有小貪心,有脾氣,有各種小缺點,但正是這樣真切的人形象,當他內心的善良閃光時,那種光芒是耀眼的,會讓人淚水決堤很多次。

其實,當我看完他第一次販賣後,我對他並沒有什麼好印象。首先,他賣的不是正版的格列寧,而是從印度走私過來的禁藥“印度格列寧”;其次他不僅賣“印度格列寧”,而且還把價格增加到之前的10倍,儘管這樣的價格也比正版的格列寧便宜很多,但我內心還是對此嗤之以鼻;最主要的是,他明知道這樣做是犯法的,但他卻還拉其它人下水,在最後分別時竟然説“這藥不會吃死人!”。這樣的行為,這樣的言語,足以證明他做這件事的初衷並不是為了救人,而是為了錢。

然而,當我看完整部影片之後中,我被深深地觸動了。影片的後半部分,程勇經過第一次販賣後,挖到了第一桶金,他改邪歸正,成了一個紡織廠的老闆。原本可以安享後半生的他,有着一顆善良的心。所以當他看到他原來並肩作戰的好友因為買不起正版藥而不得不走上不歸路時,他悲痛欲絕,毅然決定重拾舊業。但顯然,這次他的目的不一樣了,不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要拯救更多的生命。這一次,他不但不加價,而是把價格一降再降,做的全是虧本生意,只是為了能幫助更多的人。這麼多人需要他,他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多重,他已經沒有辦法放棄那一雙雙渴求生命的眼睛了,他的善良、奮不顧身、捨己救人的精神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對他肅然起敬。

雖説法不容情,最終他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法外有情,所有因他受益的病友都為他送行,而他的行為也為改寫高價搞癌藥歷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我明白了任何時候都不能以身試法,更讓我懂得了什麼才是終極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