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科普展覽觀後感作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4W

20xx年5月6日,天氣晴朗,我們預備年級及初二年級全體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呂巷鎮文化活動中心,參觀了在那裏展出的科學儀器。

科普展覽觀後感作文

一個不大的展廳內,擺放着十多台有趣的科學儀器,有“一窗二景”、“籠中景”、“人體導電”、“無絃琴”等。同學們非常認真地閲讀儀器旁的演示説明,並饒有興趣地操作每台儀器。讓同學們最為關注的是“聽話的小球”,那台儀器是一個圓柱體,在右下方有一個洞,用導風機連接,小球從右上方的缺口出來後,按常理小球會從這裏吹出,但讓同學們大為驚訝的是小球非但沒有被吹出來,卻鑽進了右上方的一個洞裏。同學們看了後連連稱奇。

老師建議我們去讀一下旁邊的解釋説明,“哦”,剛才還愁眉不展的我們似乎豁然開朗了……。

參觀結束,各種有趣的科學現象深深印在我們心中,讓我們有一種特別想去探究未知領域的願望。

上午第四節課,老師帶我們到教學樓的架空層去看科普展。我們戴上老師給我們的3D眼鏡,去看恐龍的圖片。天哪!恐龍簡直活了,一條條恐龍像從圖片中鑽了出來一樣,栩栩如生,我們不時發出驚歎的聲音。有一張霸王龍的圖片,只要把手放在霸王龍的嘴巴跟前,從遠處戴上3D眼鏡一看,就像它正在舔你的手一樣。我開玩笑説:“你們看,霸王龍也不敢咬我呢!”同學們聽了,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原來後面還有科普小遊戲在等着我們。一個小遊戲中有一面透明的鏡子,如果你的對面也站了一個人,那你就會看到,對面人的臉放大了好幾倍,就像哈哈鏡一樣,有趣極了。

還有一個小遊戲中有一個吹風口,能把塑料做的碗吹起來,還能讓它浮在空中。我驚奇的想:風的力量能有這麼大嗎?我們應該怎樣把這種力量用起來呢?

科學世界無奇不有,關鍵是要靠我們努力去探索,用心去交流,充分發揮科學的神奇之處,讓它為我們大家服務。

一月中旬,我去了科技館,看了人體世界科普展覽,票價是五十元。去之前,很猶豫,覺得有些噁心或是有些恐懼,但是參觀本次科普展覽後,發現自己其實挺無知的,而且對人體的認識也挺膚淺的。

進入展覽大廳,首先就是介紹人體各大器官及本次展覽的簡介。整個展覽分為三個部分,有生物塑化標本展區、醫學科普展板區及綜合體驗區。

在生物塑化標本展區,我看到了真人標本,有年輕男人、年輕女人、中年婦女及中年男人的人體標本,這些標本的造型極具藝術性,年輕男人的造型是扣籃的姿勢,年輕女人的造型是躍空時的體操姿勢,中年婦女是直立式的,中年男人是沉思狀的。每一個標本都是完整的,你看着他們時,你就是覺得那是一種藝術,沒有獵奇或尋求刺激的心態,反而覺得那些製作他們的專家是那麼的.獨具匠心,他們將解剖與藝術真正融為一體了。

在這個展區,我還見識了人體的每一個器官,瞭解了每個器官的作用,看到了女人的懷孕,幼兒胚胎每個階段的發育及成長過程,還看到了健康的肺與吸煙後的肺,健康的嬰兒與不良嗜好導致的畸形兒,膽結石,已癌變的腸等標本,發人深省。

展廳中還陳列了一些血液樹的標本,有整個人體的血液樹,有肺部的及腎臟的血液樹。這些標本採用了高科技,血液樹完全沒有與肉連接,而是完全是血管的自由伸展,並且在血管裏注入了顏色,我特別欣賞人體腎臟的血液樹,枝葉分明,非常美,我想如果把它當做屋內的裝飾品的話,一定很特別,不過你得不告訴你的客人它是人體腎臟的血液標本。呵呵。

這次的人體世界科普展覽真是很有意義,不僅讓我認識了人體,而且更重要的是讓我懂得了要關愛健康,珍惜人生。

其實我們每天都可以為地球做很多事,養成一個小小的環保習慣,用行動拯救地球。

在一次性筷子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然而,從環保的角度看,在方便、快捷的背後是大量的資源的浪費與垃圾的堆積,帶來了無窮的後患,目前國內有成千家企業生產木製筷子,年消耗木資源近300立方米。全國木年採伐量約4758萬立方米,這些筷子就佔了10.5%生產筷子的過程中,原木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有60%森林被砍伐後,裸露的土地經不起風吹日曬。晴天,由於太陽曝光,地温升高。有機物分解為可溶性礦質元素的進程加快,雨天,雨水直接衝測,把肥沃的表土連同礦質元素帶進江河,流沙淤積,堵塞河道,黃河水中的含沙量居全球之冠,洪水到來時,水、沙各佔一半。由於流沙淤積,黃河下游有些地方的河牀比堤壩外的土地高出12米。甚至比開封市的城牆還高,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環境惡化,災情頻繁。直接導致沙塵暴,沙塵暴主要發生在春末夏初,這是由於冬春季節降水少,地表比較乾燥鬆散,抗風蝕能力很弱。在有大風颳過時,就會有大量的沙塵捲入空中,形成沙塵暴天氣。

愛護森林吧!不要在亂砍亂伐了,要從現在開始保護森林資源,不在讓它受到任何的傷害!從現在開始我們人類一定要該掉這種作風,要大規模植樹造林,綠化大地,改變大自然的面貌。

Tags:科普 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