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2016年電影孝女彩金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9W

《放牛班的春天》(法語《Les Choristes》)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傑拉爾·朱諾、尚-巴堤·莫里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該片講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佩皮諾(Pépinot adulte,戴迪亞·費拉蒙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着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 馬修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着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2016年電影孝女彩金觀後感

  2016年電影孝女彩金觀後感【篇一】

《孝女彩金》是個悲情的影片。可是,如果不把家庭的悲劇歸結到政府對社會底層的社會保障上,而只鼓吹孝道,無疑於是一劑麻醉劑。在使人相信了人間自有真情後,放棄對產生這一悲劇的追問。這無助於解決類似的問題。如果社會再出現類似的事情,當大家再一次呼喚真情的出現,已經透支的同情心,還會去温暖別人嗎?

在影片裏,通過彭孝誠的話,我們知道政府對他們一家是有幫助的,到底幫助了多少呢?彭孝誠和他的妻子在盤算家裏裏的開支時,透露了一點信息。他們一家要用不到兩千塊錢應付半年的開支,這兩千塊裏就有政府的補貼。影片裏沒有説明到底有多少政府的補貼,但從二人的愁苦表情裏,我們知道了他們捉襟見肘的生活。

在網絡搜索“彭彩金”的詞條,可以找到佐證上述觀點的材料:“在養父母家裏,除了當地政府每月40元特困補貼外,幾乎沒有任何經濟來源。”

在政府缺位的情況下,主動來給彭孝誠打針的醫生出現了,彭彩金的老師和同學出現了,鄉親們也來了,旅居海外的僑胞也來了。

在社會的管理者缺位的情況下,彭彩金一家依然得到了周圍人的幫助。這種幫助延續了基層社會守望相助的千年古訓,這是應該鼓勵和讚揚的。

如果社會的管理者也加入鼓勵和讚揚的行列,就應該懷疑它,因為它沒有在困頓中的人們處於最於艱難的時候出現。當困頓中的人們的處境刺痛了社會的神經,並已經開始往好的境地轉向的時候,管理者加入了進來,利用掌控的資源鼓勵之、讚揚之。這不是我們應該懷疑的嗎?

冉雲飛在《像唐詩一樣生活》裏評價孟郊的《遊子吟》時,説了這樣一段話:“孝道固然有其一定合理性,熱愛父母乃人之天性。但當統治者將孝道當作治國方略時,這裏面除了一層道德迷藥外還有更重要的經濟勾當。普通老百姓納了税,但當其年老後,政府卻不能負擔養老,還要其子女獨擔贍養之責。更有甚者,政府還制定法律來逃避應有之責。”

現如今,我們不能苛求《孝女彩金》沒有批判社會的這種不合理。它只是不自覺地呈現了幾千年來統治者的隱晦想法,這種想法包裹在廉價的眼淚裏。人們在流下同情的眼淚之後,往往就忘記了統治者應該承擔的責任。《孝女彩金》的迷惑性就在這裏。

  2016年電影孝女彩金觀後感【篇二】

單位在組織觀看影片《孝女彩金》。去年春節前,這部片子的宣傳海報已經貼滿了街頭巷尾,如今,賀歲檔甚至許多後面才上映的電影都已經曲終人散,為什麼《孝女彩金》卻依然魅力不減呢?帶着這個疑問,我上網搜索了這部影片的背景。原來,電影是取材於 “廣東十大新聞人物”等殊榮獲得者、梅州孝女彭彩金同學真實故事而改編的感恩慈孝勵志教育大片,描述的是,90年代,在梅州山區一個古樸的山村裏,一個出生不到30天的女嬰被一對農民收養,並取名“彭彩金”。在小彩金10歲那年,彩金的養父不慎摔成重傷,貧苦的家變得雪上加霜。養父不想讓彩金受苦,決定託人將彩金送回給親生父母,但彩金決意留在養父母的身邊,用她稚嫩的肩膀擔起了家庭的全部負擔,悉心照顧老弱病殘的養父母,直到二老安然去世。在眾鄉親的幫助下,彩金漸漸走出了生活的陰霾,學習更加努力上進,最終考上了重點高中。2010年還光榮成為亞運會火炬手。

孝順、堅強,是我對這位小姑娘的初步判斷。沒什麼了不起的,我也很孝順父母,每次回家都幫忙做家務,逢年過節都給父母紅包;我也很堅強,人長這麼大,誰沒遇到點困難挫折,不堅強怎麼活下去呢?

毫無頭緒的,我走進了電影院。一層層的梯田,一個個的山頭,那是梅縣山村;客家圍屋中,一個小房子裏,男人把女人從輪椅上抱到牀上,那是一對恩愛卻殘疾不育的夫婦;天井外,嬰兒的哭聲聲聲入耳,那是一個剛出生就被遺棄的女孩。女孩成了夫婦的女兒,取名“彭彩金”,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彩金慢慢長大,看着行動不便的母親和年邁的父親,她總是想幫忙乾點什麼,父母卻總以“你還小”為由拒絕。是的,即便面對已經成年工作的我,慈愛的父母總是很好的秉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則,大小事務能不麻煩孩子的決不讓你插手。彩金上學了,同學們在背後議論她的父母,議論作為插班生的她,一個小學低年級的小女孩,居然可以沉得住氣,不自卑不撒潑,我在想,這種品性,究竟是天生的,還是那個和睦清貧的家庭賦予的'呢?但是,究竟還是青春少年啊,怎麼能無慾無求呢?小彩金想要一個mp3,這不算過分,但是,對於靠賣豆腐和做針線活維持生計的父母來説,mp3就像國際奢侈品一樣,沒聽過,沒見過,遙不可及。然而,父親決定滿足女兒的要求,他存夠了錢,打算下山出城買mp3,想不到,一場災難就此降臨。父親因為自己摔成了殘疾,小彩金自責不已,變得更加懂事。她提早出門,先到山上去砍柴草,餵豬,然後上學;課間,她要跑回家為父親倒尿煮藥;放學後,她總是第一個衝出課室——她急着回家做家務;後來,家裏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差,彩金決定自己賺錢交學費,她逃課,把從山上挖來的藥材背到城裏賣。一個原本無憂無慮的年紀,卻因為命運的捉弄,經歷着很多中年人都無法承受的事情。

最後,老師發現了小彩金的異常,並知道了彩金一家的困難,她發動同學們一起來幫助小彩金,還通過媒體宣傳報道小彩金的孝順。小彩金得到了全社會的讚賞和幫助。

看完這部片子,我不僅讚賞小彩金的孝順、堅強,也看出了她的善良和執着。她善良,即便貧窮,也不會多要別人的錢財,她只取她應該得到的;她執着,她執着於孝道,執着於學業,執着於內心,也許,正因為自己是被拋棄的,所以,才更懂得珍惜所擁有的。

讚賞小彩金之餘,我也在思考。失去自理能力的人,是否有成為監護人的資格呢?彩金固然孝順,彩金的養父母也十分慈愛,但我們不應鼓勵一個十歲的小女孩逃課,搭乘陌生人的汽車出城賺錢養家,更不該鼓勵一個小朋友在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培訓的前提下,僅憑一本書在自己身上學習扎針。也許,彩金有足夠的天賦和幸運學習上優異,生活上照顧好自己和病殘的養父母,經濟上獨立,但這是非常人所能及的。作為一部宣傳教育大片,我們更應該鼓勵一些具有社會普遍價值的行為和觀念。對於社會上眾多的“彩金家庭”,社會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救助體系,真正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個人應該在努力實現自身強大的同時,善於尋求社會和他人的幫助。畢竟,愚忠和愚孝,都是可悲而不可取的。

  2016年電影孝女彩金觀後感【篇三】

這是個根據真人真事編拍的電影。主人公彭彩金於1992年出生於廣東梅州一處山區,出生後不過30來天便被養父母抱來撫養了。彩金的養母是個殘疾人,全家僅靠養父耕田、幹些雜活來掙錢養家。後來,彩金的養父因意外摔成重傷,更使苦難的家庭雪上加霜。老人家擔心小彩金以後無人照顧,託人叫來小彩金的親生父母將女兒領回去。但是彩金放心不下年邁且行動不便的養父母,她選擇留在了他們身邊,種地、做飯、洗衣、撿柴、照顧兩老……但生活的艱辛沒有壓倒她,彩金她自信、開朗、勤奮、上進……2010年,她光榮成為廣州亞運會的其中一名傳遞火炬手。

看電影的時候,我落淚了,當然,我相信,彩金的生活遠比這濃縮的幾十分鐘電影要艱辛、要感人!

就電影本身,我覺得:

一、《孝女彩金》這名字本身不夠大氣,甚至有點“俗”。“孝”字本身並不能概括彩金優秀的品質,而且主題太外露,失去藝術意藴。對比一下前兩年的災難大片《2012》和近段時間正在上映中的國產電影《一九四二》的名字,不需要額外加上“世界末日”、“大饑荒”之類的字眼的,反而能包含更多可供觀眾想象的內容,以及帶給觀眾更強的視覺和心理衝擊力或吸引力。

二、《孝女彩金》的製作手法我覺得是比較陳舊的,我覺得它像部電視劇而不像電影。儘管作為一部低成本而且紀實的電影,我們不能苛求它劇情和效果能比肩數千萬甚至上億投資的大片,但不客氣地説:該片在劇情方面是缺乏高潮的,視覺效果方面是缺少衝擊力的。雖然內容本身很感人,但如果在劇本提煉、手法處理上能更適應現在觀眾的審美潮流的話,電影的所表達的意義會得到更廣泛和深刻的傳播和認同。

三、我看了這電影后不久,有一次和朋友聚會,向她們推薦。她們説沒聽過這樣一部電影,我説很感人,值得一家人去看看。後來,其中一位朋友給電話我,説沒找到下載。我有點不相信,自己親自上網找,果然,不管是百度還是優酷、酷6、樂視……都只有關於《孝女彩金》的新聞片、預告片,而剛上映不過幾天的商業片已經有TS版甚至有高清版了!我想起2010年上映的由娜仁花主演的主旋律電影《額吉》,據説也是非常感人的電影,但時至今日,網上還找不到完整版的下載或觀看,甚至在影音市場,也找不到有影碟出售。為什麼好電影會沒人知道呢?為什麼好電影有人想看卻沒找到可以看的渠道呢?因為這是一些商業價值不高甚至沒商業價值的電影嗎?市場經濟下真的什麼東西都可以完全推向市場任其自生自滅?

為什麼一部好電影的推出會沒多少老百姓知道呢?缺少宣傳,這原因地球人都知道。雖然這些電影因為資金的問題,不能像大片那樣進行鋪天蓋地的轟炸式商業推廣。但政府有關部門特別是宣傳部門有否真誠地幫忙宣傳一下這些有公益性的電影呢?省、市級的電視、廣播、報紙都是宣傳部門所主管的媒體啊!真心實意地跟進報道一下有關電影的情況並不是難事,甚至簡單地推出幾條公映日期的小廣告也不會對這些媒體的收入造成多大影響。為什麼就沒人宣傳下呢?

網絡傳播是當前很多很多電影的傳播渠道。電影製作、發行方是否可以主動把電影壓制成流行的視頻模式,發佈到網絡上,供想看的人下載或網上觀看呢?

最後,作為一個觀眾,我真心希望,孝、義、禮、信……這些優秀的品德不要成為社會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