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八佰觀後感範文(精選18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2W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佰觀後感範文(精選1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八佰觀後感範文(精選18篇)

八佰觀後感 篇1

現在有一個電影特別火,那就是《八佰》,暑假快結束時,這個電影上線,隨後就掀起了熱潮,人們無時無刻都在談論這部電影,我也想看看這部電影,昨天晚上,寫完作業,就去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了抗日時期,上海被日軍轟炸,只有上海租界沒有被炸,日軍想進入上海租界,可卻被四行倉庫裏的四百名國軍守着,四百對幾萬,多大的差距,人們説他們守不過半天,可是他們卻守了四天,最後他們的長官下達命令,讓他們進入上海租界,放棄堅守。

這是一部抗戰劇,也是由真實的故事改編,不難想象那時有多困難,在第三天時,日本揚言要在三個小時內攻下四行倉庫,日本立馬發起猛攻,日本為了打破牆體,組成了一個鐵皮陣,也就是日軍頭頂一個大鐵皮,讓國軍槍打不進去,手榴彈扔不到。這時一位國軍做出了自殺的舉動,他身上拿着好幾個手榴彈,跳了下去,成功炸到了日軍,其他幾個國軍見到之後紛紛效仿,最後成功擊退了日軍的進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好死不如賴活,能活為什麼要死,可有這樣一羣人,不怕死,困難來臨之時,衝殺在最前面,他們就是抗日軍,如果不是他們,我們泱泱大國早已淪陷。

讓我們銘記歷史,從慘痛的歷史中汲取教訓,好好學習,報效中國。

八佰觀後感 篇2

最近一部叫《八佰》的愛國電影很火,於是我和爸爸約定好一定要去看。觀影之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部電影既感動又精彩,的確很值得一看。

電影講的是淞滬會戰後期,謝晉元所率524團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堅守閘北四行倉庫。謝團長帶領400餘兵,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的真實歷史故事。“八百壯士”抱着為國捐軀的決心,誓死守衞。我很敬佩他們的堅定,更佩服謝團長,如果不是他把戰士管理得好,應該就會有逃兵出現吧。

我最印象最深的是戰士們在四行倉庫上面護旗的場面,絕不讓旗子倒下來。直到最後,護旗的戰士全部犧牲的時候,也不忘把旗杆豎得筆直筆直的。

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一段保護上海不讓日本人佔領中國的歷史。看完影片後,我真的是感慨萬千,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八佰觀後感 篇3

這部電影結束時,全場鴉雀無聲,都在默默的離開,這樣的場景絕無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淚。值得肯定的這是一部好的歷史題材電影,以歷史為框架進行改編,刻畫出在抗日時期軍人民眾的真實寫照。我覺得一部好的歷史題材電影,就是在大家觀影結束後忍不住思考,並且去了解背後的歷史。讓我心生慚愧對這段歷史知識的空白,這部影片是我重拾歷史認知的契機。的確這樣歷史應該被人記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應被人銘記。而“他們”的出現就是羣像而非個人,“他們”沒有決策的權利,或許姓名都沒能載入歷史,拼死戰場,為抗日戰爭做最後的犧牲。

《八佰》全篇的戰場羣像是以一羣小人物的心理刻畫展現,在家國情懷、民族危難之際,小人物隨之成長,以細膩的心理寫實手法層層遞進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長過程中,也反映着當時各種類型各種羣體各種不同的內心活動。更是以一條河作為天堂和地獄的諷刺,在戰爭年代大多數民眾由麻木轉變為全民抗日的內心轉變。這部影片中你記住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一個羣體。他們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場有多個事件不斷地有層次的烘托宣揚愛國情懷。整部影片的故事流暢性很細膩同時也很悲壯。電影的觀感帶入性很強,彷彿就在經歷着這場殊死搏鬥。“隔岸相顧,盼願再無喧囂。”“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中華民抵禦外侮民族氣節未曾改變,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無論大家以何種角度去解讀這部電影,文明理性討論。

八佰觀後感 篇4

今天,媽媽帶着我來到了電影院,看了電影《八佰》。

這是一部抗日片,根據保護上海四行倉庫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電影剛開始的時候介紹了上海四行倉庫,由420位官兵來守護。

剛開始日本兵來攻打的時候,中國士兵用伏擊戰把日本兵給打了回去,把屍體扔到樓房外的水裏。為了鍛鍊新兵,長官讓幾個新兵近距離將日本的俘虜給擊斃,新兵們嚇得都不敢拿槍,戰爭的殘酷,鮮血使他們心裏崩潰,但是沒有辦法避免。日本人的武器比中國先進得多,開着防彈車和一個大型機器拆掉三個窗户,企圖強攻,然後呢,中國士兵無奈之下,揹着炸藥包,然後從樓上跳下去,每跳一個人,都會高喊着:“我叫xxx”,隨之與裝甲車同歸於盡。看到這個場面,觀眾們無不流淚,我們的戰士,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身體和生命,對抗日軍的先進武器,把日本軍打得魂飛魄散。記住吧,每一位英靈的名字,每一箇中國人,都不會忘記他們,那一個個名字寫進了歷史,刻在我們心上。

為了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只有420人的第一營,號稱“800”人,雖然失敗了,但還是完成了任務,達到了預期吸引日軍注意,掩護主力撤退的效果。升旗那個場面,同樣讓我們淚流滿面,同時熱血沸騰,在明知道升旗會引起日本人瘋狂的報復和更激烈的攻擊,為了喚醒每一箇中國人,他們用血肉之軀,把旗子高高升起。一邊流血奮戰,一邊卻歌舞昇平,當時的民眾,還沒有意識到戰爭的危險和民族的危機。

耳邊至今還響起團長謝晉元説的話:“雖然我這場戰鬥註定是失敗的,但是我要用自己的鮮血喚醒全國四萬萬同胞的覺醒。”英國租界同意説讓中國士兵從租界撤離,本來是中國自己的土地,卻變成英租界,冒着槍林彈雨過了橋,卻被迫被解除了武裝,這是多麼恥辱!後來,撤離了的士兵們大多結局悲慘。

在電影裏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湖北,小湖北還是個小孩,他很害怕戰爭,但是隨着他在老兵的帶領下,越來越不害怕了,奮勇殺敵,在戰爭中成長,在血的洗禮下勇敢。

看完這個電影后,我知道了,我們的今天來之不易,無數的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中國,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應該努力向上,不能做平庸之輩,讓中國強大,傲立於世界。

八佰觀後感 篇5

疫情以來,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為的是管虎的《八佰》,我知道,管導不會讓影迷們失望,無論是小人物題材的小製作,還在這樣一部還原真實歷史故事的大製作電影。

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願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

感謝管虎在和平年代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轉場到戰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着每一位觀眾,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後,高樓林立的現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

再一次看到管導作品常用的色彩突出手法,近乎黑白色的戰場中,留着鮮血的白色不倒駿馬,表現中國軍人毅力不倒的獻身精神和預示受盡欺辱的中華民族終將會屹立在世界之巔。

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為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後無論是正規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鬥,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為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個人建議是非常值得走進影院觀看,因為,震撼,感動,真實!致敬那場戰役中犧牲的以及倖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

和平年代,國人,需要被喚醒這種民族精神。

八佰觀後感 篇6

若不是觀看了管虎導演的那場《八佰》,我的思緒怕是永遠不會回到1937年,滬淞會戰末期。

大多數人物的名字早已記不清楚。在國家生死關頭覺醒的軍人數不勝數。沒有什麼英雄是天生俱來的,然而就是這些芸芸眾生中的小市民們,在看着自己身旁的戰友一個個相繼被槍淋彈雨擊中,那眼神從驚慌轉向了堅毅。每日晚上,對岸的英法租界鶯歌燕舞,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而四行倉庫的士兵們卻正在悲壯地互立遺囑。

四天的時間也許只是短短一會兒,而小小的四行倉庫早已承受不住太多的苦難。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義無反顧地束上炸藥包從樓上躍下,炸得血肉模糊。對岸的人們傾聽着他們即將燒盡的生命做出的最後吶喊。不知那燒焦的氣味是否猶如流星劃過,給予中國一絲新的希望。槍眼無情,血淋淋的鏡頭反覆上演,然而真實的歷史只比眼前的更為殘酷。

年僅十三歲的小湖北在四天之內,看着他的舅舅在對面的鐘樓上被凌遲處死,目睹他的哥哥在護住國旗之後流血過多而活活死去。在這樣的時刻,他只聽到人們對他説:“活下去,替我們看看這個世界。”然而,這個世界又該是如何呢?在他奪過旁人的酒一飲而盡時,那一聲“老子不怕”是迅速成長的標誌。

外國人一字一頓地對謝晉元説,他們只不過是在演戲給西方列強們看罷了。那一刻,謝將軍的臉龐上寫滿了茫然和失望。11月1日,國民革命軍524團整建制退入租界退軍。中國投降,並不是所有的努力與犧牲都會迎來一個童話式的結局。當我們的民族病了的時候,這些犧牲只能是無謂的犧牲。

他們説他們會微笑着死在霓虹之中。如今上海的東方明珠承載着國人的驕傲。燈光繽紛之下,國人的生活透露着幸福與安詳。他們犧牲後化為的塵埃依舊遊離在此。那一張張義無反顧的臉,永遠、永遠不會令人望卻。

八佰觀後感 篇7

還記得半年前你看的什麼影片嘛?記得大銀幕開啟的音樂聲嗎?記得光影中的那些笑和淚嗎?180天后久別重逢,最難的時刻總會過去,大幕開啟,疫情後的第一電影,約嘛?

如預期中的《八佰》中的不乏燃點淚點,某種程度上填補了我對四行倉庫保衞戰中壯懷激烈的想象,但是這種填補因為審慎而讓我剛看完時甚至微微有點不滿足,覺得導演在對這場戰役的正面褒揚也即“熱血”的敍事上稍顯吝嗇,讓人看到了更多熱血之外的多角度的審視。然而回頭細想時,又恰好是這些多角度審視讓戰役更加真實和耐人回味。

《八佰》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淞滬會戰。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借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這部電影講述的正是這一場被世界圍觀的死守,這些由團長謝晉元率領的四百將士,便是堅守在上海市區的最後一支中國部隊,後人稱其為“四行孤軍”——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這支隊伍年輕,也缺乏作戰經驗,要面對瘋狂湧上的日軍,大家心裏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四行孤軍”的英勇感染了目睹這一切的所有人,令國際人士對中國軍隊改觀,即使中國軍隊傷亡慘重,要求參軍的中國年輕人卻越來越多。

影片最後,“八佰壯士”冒着敵人密集的火力、在槍林彈雨中衝橋撤入公共租界時,我已泣不成聲,結束出來的觀眾大多帶着久違的淚痕和激昂的情緒。影片最大的激發了悲壯的血性!一種捨我其誰的勇氣,一種大義凜然的犧牲,一種慷慨激昂的鬥志!一種久違的家國情懷和抗爭意識,凝聚了中國軍民齊心抵抗外辱的共同情緒,慷慨激昂。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歷史都不應被忘記,英雄更不應被遺忘。

八佰觀後感 篇8

管虎導演的《八佰》上映後,我一直密切關注着,近日有幸參加了公司組織的觀影活動,也算圓了觀看《八佰》的心願。

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率四百二十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在上海四行倉庫。“五人為伍,百人為卒”,於是影名《八佰》。

伴隨着燈光的關閉,電影開始:一支保安團穿梭在雜草叢生的荒原,幾個人嘴裏唸叨着湖北方言,“迅速打掃戰場,秋收前回家收莊稼”。懷着疑惑的想法隨着鏡頭一拉,不遠處便是黑煙滾滾、斷壁殘桓、滿目蒼夷的上海城,心裏一窒,他們此去必凶多吉少。鏡頭一轉,保安團被日軍發現,沒有組織起有效的反擊,不得以以逃兵的身份誤打誤撞被編入了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

隨着鏡頭一暗,一條蘇州小河分隔了四行倉庫與英法租界地,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獄,形成強烈對比,南岸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北岸炮火連天、屍橫遍野,給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戰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日軍組隊扛着鋼板陣衝到最薄弱的西牆下,爆破樓體,我方手榴彈又不起作用,在這最萬分危急的時刻,一個從電影一開始就沒出現的小角色卻讓我記住了他的名字—陳樹生。

他脖子上掛上兩捆手榴彈,衝向被日軍炸開的牆口,拉開弦又身中數槍,毅然決然的縱身跳了下去。嘭!接着一個又一個戰士捆着手榴彈跳了下去,聽到那聲“娘,孩兒不孝了!”我已經控制不住眼淚,握緊的的拳頭一直沒鬆開過,正所謂“我以我血薦軒轅”。

國難當頭之際,看賭場的小刀哥、台上的戲子、女童子軍、沒了工作的老師,都成為了英雄的化身。恰恰是這樣一羣卑微的普通人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頑強的抗戰,寧死守護國旗不倒。

這部電影觀看完,我遲遲不能從悲傷中緩解過來。可以説電影中的許多片段讓我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生命的脆弱。還有來自民族苦難的同情,也來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氣,小人物在家國大義面前的捨生取義。

電影之中的那匹大白馬,在如此混亂的戰爭環境中,通體雪白、長鬃飛揚,它代表的是希望和未來,也是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無畏不屈精神的延續。歷史雖然過去了,但是我們要牢記歷史,要努力變得更加強大,才不會讓歷史重演。

向逝去的先烈們,致敬!

八佰觀後感 篇9

沒有意向去觀看這部電影,但耐不住身邊好友各種對它的誇讚之詞,鼓動我一定要去看看。我是排斥看戰爭片的,因為不想去直面那悲壯的歷史。這次,衝着它21億的票房,催生了我的好奇心,決定一睹“風采”。

果不其然,影片的開頭就很攝人心魄,幾次不忍看下去但又終究被心底強烈的願望所打敗。我想關注這英勇的壯士們,關注他們的命運。

“八一三”淞滬戰役進行到最後階段,因為寶山大場防線失守,國民黨七十萬人的軍隊全線西撤,守衞大場防線的中國軍隊第88師第524團420餘人,在副團長謝晉元的帶領下,奉命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四行倉庫。

區區400餘人,謝晉元為了鼓舞士氣,迷惑敵人,對外仍用團的番號號稱有800人,這就是影片名的由來。什麼叫“隔岸觀火”,它的最新釋義我想就是岸的這邊血肉橫飛,岸的那邊卻歌舞昇平!區區租界,就是天堂與地獄的代言!

那堅守的四天四夜,孤立無援,他們有的只是對萬萬百姓的責任,對民族振興的期許,更為了百家團圓的夢想。有的只是滿腔熱忱,是那“捨身為大義”精神,是那綁着炸藥包英勇就義的大無畏,是為了作為中國人的無限自豪!

這些就足夠了,足夠一個又一個的勇士,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即使他們中還有孩子,他們的年齡本應在父母身邊盡情玩耍,在殘酷的戰爭年代,卻直面死亡。

當戰爭進入尾聲,四行倉庫所在的閘北已被日軍佔領,到處掛滿血腥的太陽旗。當中國童子軍女隊員冒着生命危險為八百壯士送去了國旗,當看到謝晉元向全體戰士傳達“死守四行倉庫,與最後陣地共存亡”的命令,當看到他帶領戰士們一起,將那邊鮮紅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四行倉庫的樓頂時,兩岸觀戰的民眾激動萬分,無不歡欣鼓舞。而在影片之外,我聽到了影院裏不少人的強忍淚水的抽泣聲,眼淚就這麼在眼眶打轉,這一刻,是身為中國人的自豪!當看到敵機對着護旗隊伍瘋狂轟炸,我們的壯士按組按列,前仆後繼,就為了不讓五星紅旗倒下去……影片外的我們也握緊了拳頭,暗暗喊着“加油!加油!”敵機最終被打跑了,我們的壯士卻也付出了幾十條鮮活的生命……

完成了掩護的使命後,他們奉命撤出四行倉庫,撤退到公共租界。租界與四行倉庫僅一河之隔,那段橋卻是掌握着他們生死之橋,他們知道活着過橋都只能是奢侈,謝晉元沉重地説“人死了,也要乾乾淨淨的。”大家依次排隊洗澡,給自己壘好了衣冠冢,等待第二天的“生”或“死”。

日軍怎會放過這八百壯士,機槍的掃射,多少人在即將踏到租界旗幟距離的時候,倒了下去。謝晉元親眼看着他的戰士們倒在了自己的面前,無能為力的又焦急萬分的眼神除了命令大家“全部衝橋”,孤注一擲為自己性命一搏,竟然毫無辦法,如果可以,他恨不得變身超級戰士,將鬼子殺個精光來保自己的戰士們性命無虞吧!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鬥守戰場”。這段歷史是另一種我們無法想象的人生,唯有銘記。

八佰觀後感 篇10

如果不是《八佰》這部電影,四行倉庫這個地點不會勾起我那麼多的思緒。因為四行倉庫就在上海,在這裏生活這些年多多少少也聽聞過它的故事。但它在我腦海中的印象,仍然只是“一個抗戰遺址”而已,不會是我想專程前去參觀的地方。

畢竟,我的家鄉是革命老區,處處皆是抗戰遺址,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岡山,確立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三灣……都是歷史教科書上須重點記憶的內容。四行倉庫,大概只能在歷史教科書上小字部分裏出現。

參加這場保衞戰的中國軍人,共四百多人,對抗日軍四天四夜。和整個淞滬會戰100萬人的規模相比,終究還是太小。而且,它的輸贏對於當權者來説,不太重要。因為它只是為了在國際社會上博取同情的一場表演。但,這場戰爭註定意義非凡。因為,它為掩護主力、工廠與物資內遷贏得了時間。因為,它為中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畫上了一個光彩的句點。因為,它與別的戰爭不一樣,不僅僅有激烈的交戰雙方,還有隔岸觀火的各國民眾。

所以,在那四天四夜裏:四行倉庫身處地獄,對岸的租界歌舞昇平。四行倉庫裏,衣衫襤褸槍林彈雨;隔岸的租界內,旗袍洋裝觥籌交錯。

四天四夜裏,每一天的會戰中,都有生命極其悲壯地逝去。影片中每一次交戰的場景,都緊張激烈,加上快節奏悲壯的音響效果,讓人不由得為每一個戰士的命運揪心。四天四夜裏,每一個角色的離去,都讓人唏噓不已。為阻止日軍用鋼板陣爆破樓體那一幕,最催人淚下。一個個無名之輩身綁手榴彈,排着隊一躍而下,從容赴死難。他們每一個人都那麼卑微,互相都不知道對方的名字,所以,臨行前還自報家門。他們每一個人又都那麼真實,選擇捨生取義,臨了又有放不下的家人,嘴裏喊着:孩兒不孝,來生再見。

從整個戰局來看,他們的抵抗如飛蛾撲火。因為上海沒有守住,南京也淪陷了,接着全國各地被戰火燃遍。那他們義無反顧地去死,有意義嗎?

我想,他們的父母一定不會認為他們的死是“有意義的”,沒有一位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去經歷血雨腥風,離世時又是以如此痛苦的方式。即便再大的榮譽加身,於父母而言都沒有任何意義。

從這羣守軍的結局來看,倖存下來的那批人,並沒有因為他們英勇的舉動,得到英雄的禮遇。他們成為了淪陷區的孤軍,後又被當做苦力派赴各地,受盡各種折磨。他們回顧自己過往時,會替自己不值嗎?這個答案無從揭曉,而且,生於亂世,他們也別無選擇。如今,四行倉庫仍在,當年抗戰時留下的彈印如此清晰。影片最後的鏡頭,拍攝了四行倉庫遺址,鏡頭拉大,它的周邊就是那羣聞名遐邇的高樓: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上海中心……

四行倉庫,一直矗立在蘇州河邊,看着這座城市的變化。從滿是廢墟,到高樓林立。從哀鴻遍野,到光鮮亮麗。那些為了這座城市、這個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人,看不到如今的場景。四行倉庫,替他們見證着這一切。很感謝這樣的作品,讓曾經的故事可以被看見,讓付出過的人們不要被遺忘。就像影片中説到的那樣:這個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難。

我想,終有一天,外灘高樓的金領,會優雅地自嘲道:“我們也就是表面上的光鮮,金領看起來工資高,但遠不如對面工地上的藍領呢。”那一天,每一個職業都為人所敬重,每一個人都很有話語權,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都活得酣暢淋漓。

到那一天,四行倉庫仍然矗立在蘇州河邊,它一定會想辦法告訴那些年為他人作嫁衣裳、為國殉難的大小青年們,你們的後代和你們一樣棒,把這片土地建成了樂土。雖然你們當年把我整成了如今這副破爛樣,但看着這一切,替我自己值了,也替你們值了。

八佰觀後感 篇11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題記

上映的第三天,我去看了《八佰》。在看電影之前我就已經看過了書,四行倉庫的故事早在那時就沁入了我的心裏。從我的角度來看,《八佰》這部電影,雖然也有不足之處,但總體來講,算是成功的。

先説優點。

首先是表演。演員的演技自是沒話説的,歐豪、張譯一如既往地好,李晨看起來也不算尷尬,其他演員的演技也相對自然。其次是拍攝與製作,誇張點,《八佰》的拍攝和製作可以算是近幾年戰爭片的頂峯了,從運鏡手法到色調搭配,逼真地展現出悲壯與絕望,讓觀眾身臨其境,彷彿置身戰場。如何評價一個戰爭片的鏡頭質量?是真實。在我看來,《八佰》做得相當不錯。

還有情節,鏡頭下的故事也應當有真實的維度。雖説戲劇化現象必不可少,但本質是不可以改變的。無論是與“天堂”相隔一河的人間地獄,還是説頂樓飄揚的青天白日旗,是有誇張,但也恰如其分地還原了當時的景象。至於人物犧牲方面,在我看來這是整部影片做得最好的地方。回顧以往,似乎百分之八十的戰爭片,在主人公死之前為了達到某種催淚的“效果”,都會讓主人公交代一段感人肺腑的遺言,然後井然有地的死去。但真正的戰場,又怎麼會是這樣的呢?在《八佰》裏,人物死去時沒有過多的煽情部分,戰場不再是井然有序。前一秒還在插科打諢的戰友後一秒就死在了你的面前,血汩汩地流在地上,硝煙四起的是混亂的戰場。

最後是特殊鏡頭。一個是影片的開頭戰爭過後的慘烈場面,不是百分百還原,但也足以令人動容,充分地把當時中華民族的悲壯與絕望淋漓盡致地從屏幕裏滲透出來。另一個是歐豪飾演的角色“端午”身穿趙子龍戲服眺望遠方的鏡頭,與無奈的現實形成對比。“微小”的端午與戰無不勝的趙子龍合成一體,映射出了對中國的無限希望。最令我動容的是存在於炮火中那隻跑出去的白馬,當夜幕降臨,世界有了片刻安寧的時候,它奔跑在了燈紅酒綠的“天堂”,當戰爭結束的號角吹響時分,它從瀰漫的硝煙中躍來。白馬似乎象徵了拼命奔向太陽的民族,它肩上承載着戰士們的無數企盼。

如果説情節的還原是帶給觀眾戰場的殘酷,那這些鏡頭便是從絕望中尋求希望。

優點説完了,再説缺點。煽情太過。這是我認為此片最大的缺點。

先説説我認為還可以接受的兩個地方,一個是那個開賭場的小夥子按血指印拼死送電線的地方。從情感方面來講,這是本片我最喜歡的地方,甚至勝過一直令我熱淚盈眶的升旗。但是理智來講,程度有點過了。另一個就是升旗,如果説送電線是我電影中最喜愛的地方,那升旗就是我書中最感動的地方。黎明時分,國旗徐徐上升,飄揚於風中,租界中的中國人行着注目禮,在那一刻中華兒女心中燃起了鬥志。這是原本的內容,很感人。電影中加入了戰士們冒死守護國旗用肉體接戰鬥機子彈的畫面,更感人了,可也不真實了。我不認為謝團長會使用那麼多兵力守護國旗。精神是重要,可他們原本就只有四百多人,都去守護國旗壯烈犧牲了,這仗,怎麼打?

如果説前兩個場景我還可以接受,那麼接下來就是在我心中足以拉低對這部影片評價的缺陷了。

影片的最後,存活的人在槍林彈雨下衝橋了,一顆顆子彈在烈士們的胸膛綻放出一個個血骨朵,他們轟然倒下。非常感人,但是沒有必要。現實中談判後日軍沒有再次大力開火,僅僅是擺擺樣子,也沒有赴死過橋,也只是受傷了幾個士兵。儘管最終被困於租界,但他們安全過去了。此段煽情嚴重不符合史實,有種強行告訴你“這段非常感人,快哭吧”的感覺。這並不是我所欣賞的電影結尾,略顯牽強。

其實與其安排赴死過橋的場面,還不如像馮小剛的《集結號》那樣處理:謝團長在橋上,驀然回首,留下無限深意。

總體來説,《八佰》作為一部2020年上映的中國戰爭電影,已經做得很好了。我曾在張瑋的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們總幻想着英雄們有一個圓滿的終場,或者以為至少是一個悲壯的結局,但真實的歷史,就是會讓你無言以對。”作為又一部商業愛國片,起碼《八佰》做到了打破“抗日神劇”帶來的負面影響,努力還原史實,把那些在我們被譏笑為“東亞病夫”的年代中抱着必死決心,唱着“同胞們,起來”的英雄們,帶到了大眾的面前。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永遠不會被忘記。銘記歷史,才能坦面未來。願勿忘國恥,願永世太平。

八佰觀後感 篇12

八月份,電影大作《八佰》即將上映的消息紛紛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觀眾們還是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的。有人預測,《八佰》上映後,其票房很有可能會超過2017年的票房冠軍《戰狼2》。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本應該於2019年7月5日全國上映,最後卻擱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樣都很清楚,《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而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淞滬會戰。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便加快了侵華的步伐,並提出了三個月的計劃。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中國軍隊奮起反擊。而電影《八佰》,便講述了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

1838年,淞滬會戰進入相持階段,為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佔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佔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後,謝晉元與一營長楊瑞符集合部隊作簡短動員,説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並據守四行倉庫——這個當時上海唯一屬於中國軍隊守衞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隻孤軍。他要求全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後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後來,謝晉元與全體官兵一起齊心協力,多次打退了日軍的進攻。第一天戰鬥,我軍共消滅敵兵80餘名,傷敵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國人民的嚴厲懲罰,"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實,堅守四行倉庫的只有一個營的兵力。該營士兵陳德鬆在《殊死報國的四行孤軍》一文詳細記述道:"以該團第一營為基幹,組成加強營,仍用團番號。全團410人左右,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一個迫擊炮排。"為迷惑敵人,在記者採訪時,謝晉元假告800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之説。

八佰觀後感 篇13

苟活着在淡紅色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前行。──題記

前段時間,朋友來長沙出差,工作之餘,我請假和她約在張家界見面。閒談之中,她説想看電影《八佰》,可一直沒有機會看。為了滿足她的小心心,晚飯之後,我隱瞞了自己已經看過一遍的事實,和她一起去看了《八佰》。回想起電影剛上映那會兒和同伴第一次看《八佰》的場景,真的是連我自己也哭笑不得。不知道是工作忒累的緣故,還是電影時間太過於長了,我在電影播放快一個小時的時候居然睡着了,所以在看完電影后,我對影片沒有一個深刻的印象,直到這次和朋友一起看完影片,我才有勇氣寫下這篇觀後感。

電影《八佰》是伴隨着一位老奶奶對兒時的回憶逐漸拉開了序幕,影片主要講述抗日戰爭期間88師524團一個加強營以420人之兵力四天四夜竭盡全力抗擊日軍的事蹟。全片以一匹被束縛着且象徵民主和自由的白馬為線索,深刻的暗喻了戰爭的本質和普通人民對光明的渴望,通過羣體形象描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人性的複雜和昇華。影片中的英雄人物眾多,好像沒有一個主角,但又好像人人都是主角。電影結束後,我有了和往常看完電影不一樣的感觸,腦海中閃過的不是某一個明星,而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英雄人物形象。影片中的每個人都有其自己的特點和值得讓人深思的地方,比如一心為國捐軀的謝晉元師長,膽小懦弱的文弱書生老算盤,一直想逃跑但最終勇敢面對戰爭不再退縮的端午,年幼膽小但最終成長起來的小湖北,全身綁滿炸藥為護國而勇敢一躍的陳樹生,以及給日軍提供情報並採訪軍人的記者方興文等等。影片沒有刻意地去塑造某一個英雄人物形象,而是極力展現不同的人面對戰爭時的表現,但每一位人物的心理描寫卻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從側面的角度看,影片也以極度質感且略帶諷刺的鏡頭描述了蘇州河兩岸兩個世界鮮明的對比,一河兩岸,一邊租界、一邊戰場;一邊天堂、一邊地獄;一邊是抗日戰士們堅守在四行倉庫與日軍的激烈戰鬥、炮火連天和慘烈人寰場景,一邊卻是英租界內人們的燈紅酒綠、歌舞昇平和車水馬龍的場景。而英租界的居民態度也是一直在變化,當然這裏面也少不了看與被看的人物刻畫,居民們由看客身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戰爭的漠然的態度逐漸投入到無比支持524團。居民在面對戰爭時產生的恐懼與不安,以及到最後,一隻隻手伸過鐵門迎接槍林彈雨的戰士們,與戰士們團結一心。

在此次看影片《八佰》的過程中,我數次感觸至極而落淚。我第一次落淚是日軍動用特種設備向四行倉庫逼進的戰爭場景,敵人拼命挖四行倉庫牆洞企圖安裝炸藥,發出號令要在三個小時內攻下四行倉庫。面對日軍的漸漸逼近,年僅21歲的陳樹生直接把炸彈綁在自己身上,給母親留下捨身取義,兒所願也八個字,然後從樓上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戰士一個個在身上綁好炸藥,排着隊,依次報出自己的名字、籍貫,毫不猶豫為護國而勇敢一躍,用血肉之軀和敵寇同歸於盡。面對戰爭的殘酷無情,戰士們一個個拼死力爭、寧死不屈,不僅讓居民們們一個個咬牙切齒着,義憤填膺,就連何香凝先生也流着眼淚發出國民皆如此,倭寇何敢!的壯言!

影片中還有很多場景令人感動不已,賭場幫忙的古惑仔刀子捨命跑過橋給四行倉庫的抗日戰士們送電話線,在民族和國家命運面前,他表現出了放蕩不羈、勇敢熱血的男兒魂。短短的幾秒鐘,將中國熱血男兒的勇敢無畏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隨後,開賭場的蓉姐為抗日英雄捐贈旗幟,親自交到楊慧敏手中,年僅15歲的楊慧敏獨自渡過蘇州河送國旗給師長謝晉元,堪稱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中豪傑。謝晉元在面對堅持防守兩天和升起國旗的選擇時,他和戰士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升起旗幟。儘管他們知道升起軍旗會遭到敵人更猛烈的攻擊,堅守會更加困難,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升旗、護旗,並與敵人展開生死搏鬥。他們明白民族的榮譽感和喚起民族意識比單純的防禦更重要。面對日軍飛機低空俯衝,子彈射在一根根支架上,眼看旗幟就要倒下,將士們不畏犧牲,把肉體之軀暴露在敵人強悍的軍機下,讓我瞬間淚如雨下。戰士們為護國旗而一個個倒下又一個個前赴後繼,用自己的雙手頑強地支撐着旗杆,將滿是彈孔的旗幟高高地飄揚在了四行倉庫的樓頂。讓我第三次落淚的瞬間,就是端午護旗時候的男兒擔當。他拿起機槍,瞄準敵人的飛機一陣擊打,迸發出的超強信念、無懼無畏的精神,才讓敵機大減囂張氣焰而撤去。但端午卻中槍了,然而他自己卻沒有發現。他説他想和小湖北一起在大上海照張相,滿肚子的腸子等都流露到了外面,他們沒有讓小湖北看到。但臨終也沒有實現願望,是記者方興文為他拍了臨終的照片!那一瞬間的震撼和無奈,可能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外面只能感同,卻無法身受!

影片最後戰士們沐浴,為自己搭建墳墓,衝橋等情節更是讓我震撼不已。日本軍隊寧願為炸掉四行倉庫得罪英租界,也要滅掉88師524團。那一瞬間,師長謝晉元看着戰士們一個個被日軍的槍彈擊中倒下,可回頭一看,一隻隻手伸過鐵門迎接槍林彈雨的戰士們,與戰士們團結一心。他明白了,四天四夜的戰爭已然讓國人覺醒。

電影《八佰》播完了,但它給我的震撼已然不是以上語言簡單的描述,它將會永遠存在我的記憶中。和朋友走出電影院,我站在電影院門口,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望着遠方明亮的燈光,看着身邊擦身而過的行人,聽着街頭歡快的音樂,不由地想起影片開頭所言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微笑。

八佰觀後感 篇14

電影《八佰》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與租界一河之隔的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4晝夜,誓死保衞國土不被倭寇侵佔的壯烈英雄事蹟,為壯聲勢,實則四百餘人的隊伍對外號稱八百人。

僅一河之隔,完全是兩個命運,一邊是天堂,歌舞昇平,另一邊如同地獄,炮火連天,一片廢墟,兩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僅剩四百餘人的524團戰士們,頑強地對抗數萬日軍,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英雄畫面,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為中華戰死殺場,極大地激發了羣眾的愛國熱情,喚醒了河對岸麻木的國人抗戰意識,他們的英勇、他們的視死如歸、他們不畏血淚的民族精神將永遠活在子孫後代的心裏。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國泰民安,祖國繁榮富強。我們不應該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現在的太平盛世。如今的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的生命換來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珍惜。

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樹立幹一行 愛一行 鑽一行的敬業精神,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企業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八佰觀後感 篇15

前兩天媽媽帶領着我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新電影《八佰》。

電影一開始,我們先看見一隊國軍從玉米地裏走向上海,而上海一半是廢墟,一半兒是燈紅酒綠。

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外界稱八百壯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百壯士抱定為國捐軀的決心,以彈丸之地抗擊侵略者,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十餘次瘋狂進攻。有一次敵人用鋼板護體,來到四行倉庫,準備砸牆而入。國軍戰士急忙反擊,用手榴彈用機槍都打不透別人的鋼板。正在這緊急時刻因為暫時説我們用我們的身體把他們炸掉。大家不約而同在自己身上綁上了炸藥。把敵軍鋼板護體想砸牆而入的敵人通通炸飛。這是我的心裏隱隱作痛,為那些為國捐軀的戰士們而心疼。為那些橋對面翹首觀望看熱鬧的國人而感到羞恥。這次戰鬥事蹟是英勇的,愛國氣節是豪壯的,振醒國人,震驚世界。

現在我們的中國正站在沒有徵戰的硝煙中。我們青少年要拿起學習的武器,好好學習,才能報效我們的國家。

八佰觀後感 篇16

生命存在的價值在於活着!

激昂的抗戰事蹟讓我在觀看時無數次落淚,落淚的點在哪?是每個軍人在為了維護團體的利益時不惜犧牲自身生命的代價去對抗死神的勇氣。在身裹手榴彈跳向人造堡壘的那一刻悄然淚下。當然,聚集在四行倉庫裏的每個正規軍每一個在進入那裏時都已經抱着無生的心態去抗戰的軍人來説這都是以決然定下的想法,但在抉擇生與死的瞬間最偉大的絕不是被子彈擊中的戰死而是主動選擇戰死的那一刻。

四行倉庫的作戰我想在我們抗戰歷史中的每一個角落都不止像一個四行倉庫的悲壯而已,中國人在抗日作戰上在每一個戰線上都沒有讓小日本輕鬆過,但國軍卻用了百萬軍隊最終以犧牲敗逃為終是為了什麼而失敗?難道就單一的是因為蔣校長的攘內必先安外嗎?其實在這一點上,胡適先生早已論定,中國在對日本侵華的戰略上已經是處於無法抵抗的地步,你無法以一個農業國的資本和一個現代化國的資本去抗爭,要想勝利只能以時間來取勝在片尾時刻一位黨員調解員勸説將領的話雖有懦夫或無能者的身份出現,但其實説出了根本,人最大的價值在於活着,你只有活着才能真正的影響和改變現狀!人終有一死但也要死有所值!我曾和朋友説過就算日本國在戰爭中最終戰勝了中國,但隨着時間的流逝一個日本小國最終會被我們泱泱大國的人口同質化,意思是假如小日本侵略成功佔領了偉大的中國,但人口的劣勢最終導向不是更多的日本人出現,而是生活在中國的日本人會慢慢的被中國文化所稀釋並同化,最終導向也許會出現沒有現在的日本。胡適先生當時的想法是我們不抵抗,因為我們無法抵抗,那我們就選擇不抵抗,但在不抵抗的同時發展現代化科技,強大自身的之後,最終日本會不戰而退,因為它不退就會被吞併或被同化。

當然這是是那一代偉大文人的理想性想法,在時間上我們不會允許這個想法出現在我們的頭腦中的,卧榻之下,豈容他人能睡!此片中的的血性告訴我們,我們不需要那麼長遠的眼光,我就告訴你既然你侵略了我的國家,佔領了我的家園,你讓我無家可歸,你就必須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必須是我以死相対,你可以踐踏我的家園,但我必須也讓你遍體鱗傷!

未來不期,過往不戀我是軍人,為保衞國家而生,為維護安定而在,生在戰爭年,何思未來安,寧可粉身碎骨,也要誓死保衞家園!這就是我們國人的文化底藴!

敬:戰爭時期為我們視死如歸的所有將士們!

八佰觀後感 篇17

最近最火的電影就是《八佰》了,這部之前因技術原因而推遲一年上映的電影,終於在今年夏天得以觀看。不得不説現在電影的硬件技術、特效技術、布場技術等等,都非常厲害了,但是,作為歷史戰爭電影題材,內味兒還是缺了。

最近科普淞滬會戰的文章也比較多,上一篇也有所介紹,這裏就不介紹影片背景了,直接聊電影本身。至於不符合史實、沒有國旗特寫、美化國軍這些,都不討論,因為拿史實來框限電影,不合適。

最讓人受不了的地方,就是本片在渲染和煽情方面,過了。變成了為了煽情而煽情,為了渲染氛圍而渲染氛圍。煽情的目的是什麼?是讓觀眾感動。為此,片方花了大量篇幅渲染了部隊為了保護國旗而犧牲、趙子龍白馬唱戲、部隊撤退過橋時候的慘烈等等。

但是片方沒有搞清楚,什麼樣的東西是最讓人感動的?絕對不是煽情,煽情只會讓人起雞皮疙瘩。部隊為了保護國旗安排將士護旗,這段也是扯到爆炸,上面飛機的航炮轟擊,下面肉身當靶子,這是缺心眼的命令,這種行為來個兩三輪,一個營的士兵就能全交代了。如此不符合常理的情節,影片花了大篇幅渲染,只是為了感動,估計是製片人自己感動了自己,沒法感動別人,因為又扯又假。

不用拿為了烘托氛圍來解釋,理由很簡單:若是由長官下此命令,那麼這個長官就是不在乎自己士兵性命的混蛋;若是士兵自己熱血上頭自發衝上去保護,那麼就是這些士兵不服從軍令,部隊不服從軍令,不是小事,那也是説明長官指揮不力。當時日軍確實對中華民國國旗發動空襲,但由於防空炮火密集,同時顧忌誤傷公共租界,日軍飛機沒能摧毀中國國旗就撤退了,並無人員傷亡,説明這個情節的設置就是在犯二,況且謝晉元一向治軍嚴格,所以片方表達這些情節,是為了損謝晉元犯二嗎?

第二個點是趙子龍騎白馬這一段,這是全片最尬的地方,也是非常讓我覺得這是全片最割裂的地方。也許片方是為了表達趙子龍七進七出,單挑曹軍之勇猛,但是表達勇猛的方式多如牛毛,哪怕多借用日軍兇猛難纏來烘托國軍,也比穿插了京劇趙子龍效果好太多了,這一點,既尬又齣戲,又一段為了渲染而渲染的情節。

最後吐槽的地方就是國軍最後撤退、過橋進租界的場景。影片中,士兵冒着背後和側面被瘋狂射擊的槍林彈雨,大批衝過橋樑。這麼大,八百壯士過個橋就得全軍覆沒了。這不是英勇過橋,這是腦抽夢遊,最後還來升格慢放烘托,鐵絲網的租界居民,你們不怕被對面的機槍掃中嗎?

不怕!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在迎接中國軍隊!

好了,咔吧,這是一段超級無語的情節,因為放眼全世界也沒有這麼打仗的。這情節之所以感覺扯淡,是因為完全不符合戰爭的基礎常理,這段講述的事情,除了中國軍隊確實通過此橋撤退之外,別的都是假的,什麼慘烈過橋被瘋狂掃射,沒有,屬於原創虛構。

電影當然能創作、能虛構,但是請不要侮辱人的智商,眼看着所有機槍火力掃射橋面,還帶隊衝向橋面,什麼指揮官才會這麼二?要是這樣找死,不如在四行倉庫戰至最後一人。請問片方,您和謝晉元有多大仇,這麼不遺餘力地黑他。

那麼什麼是讓人感動的東西?那是真實,讓人感覺真實的故事,才是最有力量、最讓人感動的。全片最讓我感動的地方、也是我認為全片表現力最好的地方,就是日軍準備爆破大樓的時候,88師將士陳樹生身綁手榴彈,留下給母親預留的家書之後,縱深一躍,和爆破日軍同歸於盡。這個事情在歷史上是記載於老兵回憶錄,拋開史實真偽不談,單論該情節為什麼讓人覺得真實?因為抗戰期間因為此種作戰方法犧牲的中國軍人,不可勝數,所以即使是影片藝術加工而做一個移植,那也是毫無違和感的。

陳樹生犧牲片段

電影中讓觀眾所看到的真實,是應該基於真實事例的基礎上來進行藝術演繹的,而不是純虛構創造,純虛構創造的煽情,只有雞皮疙瘩。

八佰觀後感 篇18

週六加班,晚上跟小劉同學去看了《八佰》。説一説打動我的幾個點。

第一是犧牲

全劇第一個打動我的鏡頭,是鄭愷演的那個戰士陳樹生綁着炸藥跳下去炸開了日軍的鋼鐵陣,緊接着後面的戰士一個個綁着炸藥跳下去,只是在跳下去的那一剎那,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還有最後的遺願。我甚至都還沒來得及記住他的名字,他就從我的視線中消失了。他們一個接一個的跳下去,彷彿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約。歷史上真實的陳樹生也是這樣,犧牲的時候,年僅21歲。在影片的最後,幕布上一個個介紹了影片中真實存在的人物,原來,他們都曾經在那個距離我們很遠的戰爭年代,切切實實的出現過,奮鬥過,有自己的痕跡,有自己的戰鬥軌跡。世界上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第二是對比

四行倉庫的慘烈和對面租界的歌舞昇平,只是隔着一座橋,兩相對比,生與死的差距,苦難和幸運的差距。由於四行倉庫的特殊性,背靠租界,日軍不能大肆動用炮火,所以給了戰士們守住上海最後的機會。租界的一家人,父親是著名大學的教授,母親是全職太太,在家跟牌友們打麻將,每天的日子過得優哉遊哉。租界裏穿着旗袍和西裝的男男女女來往不斷,他們的衣着,言談舉止,都暗示了他們不大可能是這個時代的犧牲者。但是鏡頭一轉過來的這一面,四行倉庫的戰士們,傷疤遍身,衣食不接,糧草不濟。只是在最後衝鋒的前一晚,團長讓大家都用河水洗了澡,最後的體面。

第三是儀式感

一面屬於中國的旗幟,小姑娘從租界的這邊帶到了租界的這邊,而這面旗幟的遞送者,是租界的一個衣食無憂從不與外界來往的賭場女老闆,而她的弟弟,為了給戰士們送電話線,取得外界的支持,戰死在橋上。升旗的那一瞬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儀式感的力量。升旗會引起日軍的強烈憤怒,他們會瘋狂攻擊四行倉庫,但是戰士們這樣説:‘’升,在自己的地盤上,為什麼不升!很敬佩他們。

第四是成長

幾個大學的學生,偷偷順着河跑過來參軍,熱血難能可貴,但是生命的代價更高。三個人最後留下一個,也許對於他來説,生命的代價本身就是成長的一部分。還有那個最開頭就默默觀察這個戰場的青年端午,他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帶着弟弟小湖北進城,卻意外成為了戰場上的一粒塵埃。對於他們而言,也許為國捐軀,是他們從來沒意料過的成長方式吧。還有看上去貪生怕死的老算盤,拼命把旗幟送過來的女學生成長的軌跡,從來都是陣痛的。

熱門搜索
我想設定一個收穫節300字作文 未來的學校三年級作文250字 竹子作文300字 經典求職信黃金法則 優秀小學作文-給貧困的一封信 春到了作文550字 顯情 月球之夢六年級作文400字 《小Q》觀後感600字 小學生以愛為主題的作文 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教案 總成 中草藥專業求職信 音響行業工作年度總結 超市社會實踐報告 將班主任工作進行到底演講稿 情寄五月優美散文 媽媽我想對你説作文500字書信格式 父親為我撐起一片藍天作文500字描寫爸爸 《窒息格調十四段》抒情詩歌 競聘生產廠長的演講稿 給大家一封信作文800字 我學會了什麼的優秀作文300字 寫給玉樹人民的一封信 在海邊作文 描寫快樂的六一的作文 《一隻獵雕的遭遇》讀後感 創意年會感恩致辭 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説五年級作文 五年級《打電話》教學反思 第一學期二年級體育教學工作總結 外地户口上廣州小學需要什麼材料 回首的瞬間初二作文 元宵詩歌欣賞 中國詩詞大會古詩詞摘抄 家庭外號小學作文 我喜歡野菊花作文550字 理解的小學作文 請把送回家小學作文 保衞處競聘演講稿通用 會計專業自薦書 專題片生命重於泰山個人觀後感 保護動物優秀作文700字 我家小烏龜是我的小夥伴300字作文 小學五年級兒童節禮物作文 科學是人類的生命議論文 最美身邊人的作文600字 共享文明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