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星運裏的錯》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49K

《星運裏的錯》這部電影由喬什·波恩執導,謝琳·伍德蕾、安塞爾·埃爾格特等主演,這是一部青少年浪漫愛情片,講述了兩個患有癌症的青少年之間的故事,關於感情、生命與死亡。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星運裏的錯觀後感1000字欣賞。

《星運裏的錯》觀後感

《星運裏的錯》觀後感1

每個女孩都希望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每一個男孩都希望有一個十全十美的愛人。《星運裏的錯》(《Thefaultinourstars》)這部電影就是圍繞這樣一個女孩和男孩開始的故事。

16歲少女海瑟自從患上了肺癌之後,便對生命感到了無望,她抱着能讓父母好受一點的心態加入了一個癌症互助小組。在那裏,她遇上了身患骨癌的奧古斯都,故事就從兩人的一見鍾情開始了。海瑟與奧古斯都分享了自己最喜歡的一本小説,但是她對小説的結局一直有一個疑問,於是奧古斯都幫助海瑟來到了荷蘭找到作者,可是作者用一個很混蛋的理由把海瑟的問題打發了。看着一直陪伴自己的奧古斯都,海瑟終於放下了心中的芥蒂,接受他的愛情。

然而,兩人的愛情並沒有那麼順利,當奧古斯都對海瑟説出自己的病情時,海瑟絕望地閉上了雙眼,可是奧古斯都還是那麼樂觀,他帶着海瑟和朋友一起玩耍一起發泄。直到一個深夜,海瑟得到了奧古斯都離世的消息,她哭得撕心裂肺。在葬禮上,海瑟終究還是沒有將稿子念出來,因為她要説的,早在奧古斯都提前辦的葬禮上説過了。作家也出現在葬禮上,並給了海瑟一封來自奧古斯都的信,信中奧古斯都依舊幽默活潑,他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我那麼愛她”。

影片中,親情、友情、愛情都顯得尤為珍貴。海瑟有一次瀕死的經歷,但是她放不下父母,她知道死亡最痛苦的不是正在死亡的人,而是在旁邊看着自己即將死亡的親人。在奧古斯都為自己提前準備的葬禮上,他失明的朋友説:“我不會接受電子眼的移植,因為我不願看到一個沒有你的世界。”即使有接受光明的機會,失去了好朋友的世界,不是完整的世界,寧可永遠是黑暗的。在荷蘭的一個餐廳裏,奧古斯都對海瑟説:“我知道愛只是虛空中的感情,遺忘在所難免,我也知道我們在劫難逃,總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女裏終將歸於塵土,我還知道太陽會吞噬我們唯一的地球,我還是愛上了你。”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的我依舊愛你。兩個對生命毫無希望的人,卻成了對方的唯一,在有限的生命裏為對方創造了無限。

一見鍾情,然後互相吸引,這也許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模樣。奧古斯都和海瑟的愛情沒有那麼轟轟烈烈,但是平淡卻又美好。或許他們之間書寫更多的不是承諾,而是悼詞,電話鈴聲帶來更多的不是愛人的思念,更多的是恐懼和噩耗,但是這兩個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的人,將自己餘生最後的時間都留給了對方。癌症不是他們愛情的絆腳石,反而因為癌症,讓他們更加珍惜對方。

影片中令人感動的不是兩個身患絕症的人互相照顧,而是他們在死亡之前對生命有着不一樣的看法。葬禮不是為亡者辦的,而是為生者辦的,用一個人的死亡告訴參加葬禮的人努力活下去,或許這也是奧古斯都提前為自己辦一個葬禮的原因。我們無法逃避生活,因為生活就在那裏;我們無逃避死亡,因為那是命中註定。

因為愛情的出現,生命有了意義;因為死亡的存在,生命有了終結;而愛情因為生命的終結有了不死的回憶。即使生命很短暫,但是隻要與你在一起,便如同漫天星辰一般美好。

《星運裏的錯》觀後感2

影片講述了兩位身患癌症的少年,在人生最後的時光裏,相遇、相愛、相守,但始終逃不過疾病魔咒的命運的悽美故事。筆者無意想去歌頌這部影片在描述兩個少年在面對絕症之時,嘗試熱愛生活的勇氣,甚至是他們在最後選擇快樂與選擇受難的決定,因為生命的本真,比電影中呈現得艱難得要多。疾病真的可怕嗎?正如Hazel最後描述Gus的死一樣:“正如癌症是他身體的一部分,它使作為他身體一部分的心臟也停止了跳動。”

很多年前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都沒有愛過就死去,那該多遺憾”。這裏的“愛”一般是指代愛情,而世界的愛本就不止一種,對父母的愛,對朋友的愛,對兄弟的愛,對兒女的愛。而我覺得這句話更多是想強調一種死亡總是遺憾的,你總是來不及去做很多美妙的事情,比如愛。

書中有着這麼一段話,我偷懶就不翻書了大概回憶一下,“我知道我們註定死亡,這是在劫難逃的,所有的掙扎都是無用,可我愛上了你”。電影更是大肆的渲染了兩個癌症纏繞的年輕人互相感知對方的痛苦和希望對方快樂起來,這樣的橋段想一想就幼稚又感動,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走,而走的時候必然傷害那些愛你的人。

年輕如我們,每次提起“命運”二字,內心總是微微顫抖。我們相信它嗎?那是否意味着我們早被安排,抵抗或者順從,都是一種安排。我們不相信它?那為什麼生活總是不如我們想象的那樣進行。外部的苦難讓我們警醒生命無常,而內部的苦難則提醒我們生命脆弱。

就像托爾斯泰那個偉大的開頭:“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我們在描繪幸福的時候,總是詞彙貧乏,甚至我們不屑於描繪幸福,而人類卻非常善於描繪各種不幸,彷彿在這個世界上,苦難總是以出其不意的形式出現,我們總嘗試去預告它,克服對它的恐懼。

然而,Gus在最後卻給出了我們答案,縱使命運使然,所有的遭遇都錯落有致地安排在每個人身上,我們依然對自己有幾分決定權,“你無法不選擇被傷害,但讓誰來傷害你,你卻又幾分選擇權。我對我的選擇很滿意,希望她也滿意自己的選擇”。

《星運裏的錯》觀後感3

影片中,無論是身患絕症的主角,還是其家庭成員,都有一種“視死亡為日常”的閒適勁,甚至還對此抱有幾分幽默態度。這種處理方式,立馬提升了影片的氣質,讓它顯得不是那麼俗。在這方面,還需讚一聲編導的掌控力:面對大悲大喜的題材,刻意不讓情緒過分渲染,一不小心又會走向另一個極端——矯情。《星運裏的錯》在這方面,基本控制得很好,沒有一味提升品位而將自己弄得不近人情。

曾經的青春電影多為低成本的獨立製作,明星初出道時的青澀演技,用本色表演來講述親身的經歷,簡單卻不簡陋,叛逆裏透着執着。今年在北美“青少年選擇獎”中異軍突起的《星運裏的錯》,就投資規模和卡司陣容而言,遠比不上《飢餓遊戲》和《暮光之城》,人設更像是歐洲文藝片,情節未能跳出俗套,敍事角度上倒是可親,可信。絕症+純愛的。模式,放在年輕人身上再次產生共鳴,《星運裏的錯》與生俱來的悲劇氣質,被偶像式的表演和金句台詞沖淡了。

據瞭解,《尋找阿拉斯加》的作者是約翰·格林,他同時也是《星運裏的錯》的小説作者。影片編劇為斯考特·諾伊施塔特和邁克爾·H·韋伯,他們還撰寫過《和莎莫的500天》的劇本。《尋找阿拉斯加》的故事一樣發生在兩個年輕人中間。故事的主角叫做邁爾斯,他大三的時候出國唸書,在國外認識了一個叫做阿拉斯加的女生。隨後,邁爾斯就愛上了這個神祕的女孩子。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學校,這本書都是一本被禁看的書。

但青春和愛情的魅力就在於可能性。雖然死亡不能避免,但副作用可以減弱,通向終點的每個瞬間都可以無限延長。有了奧古斯都的陪伴,海瑟開始拾起一個個早已放棄的夢想,原本被質疑的自我開始不斷得到肯定,而自己也開始有了抗爭的勇氣。

故事其實是從一個比較平常的視角切入,兩個病孩子的愛。但這種愛是不同於狗血韓劇中的那種你死我活、你儂我儂的幼齒的愛。海澤爾厭世,她因為病痛和命運而冷漠;奧古斯都自大,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這個世界能記住他。而正是由於有了彼此,海澤爾懂得卸下心防大膽去愛,奧古斯都也明白了自己真正的意義。有人説,愛是一種治癒,而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愛是一種成長。

我們能如何選擇講述悲傷,可以粉飾它,就像電影和言情小説的手法,美麗的人物接受美麗的考驗,而那些考驗都可以用一聲抱歉解決,那些都不是事實。電影開頭便是女主海瑟(謝琳。伍德蕾Shailene Woodley飾),她的眼睛裏透露着悲傷,註定是個悲傷的故事。

活在愛情裏的人大概都是一樣的吧,不在乎什麼時候遇見,只在乎遇見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們又能給彼此帶來什麼。我是這樣的愛着你,儘管我已經無力在陪伴你,但是在我有限的生命裏,我是用盡了全部在愛着你,我沒有想到我們的一個照面就已經註定了將來的結局,我未曾料到,我也可以擁有這樣深刻的愛情。

影片的結構十分簡單甚至可以説是簡練,人物不過男女主角,及他們周邊的人物(作家其實就是催化劑一樣的道具)卻始終帶着巧克力的味道讓你在甜蜜的同時也體會苦澀,而這個苦澀就是離別,不管是女孩不知道自己活多久,男孩的癌細胞擴散都是不可避免的現實,即使他們的愛情可以遮隱到一些湧動的悲傷卻也是不可爭辯需要面對的結局。

《星運裏的錯》觀後感4

倘若這是人生中最後一天,我會怎麼活?

我不止一次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只是到現在我都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我想要更圓的月亮,更亮的星星,更美的花朵,我想要平凡的快樂,不聲色的張揚,重複的單調……我想要的不多,但我想要確切的生命。

《星運裏的錯》中不缺患癌症的少男少女,他們在與癌細胞的抗爭中活了下來,帶着殘缺的身體,堅強的活着,對於他們來説,光是活下去就足夠幸運,這種偉大的樂觀,對生命的諂媚,對未來的勇氣,讓我明白生命的沉痛婉轉至不可説。

海瑟,十七歲的少女,卻在十三歲患上甲狀腺癌,後來癌細胞轉移到肺部,造成肺積水。當醫生和家人都已經放棄的時候,海瑟卻靠着極小的成功率活下來了,大家都稱之為奇蹟。可是她的生命必須依靠氧氣瓶和每天服用三次的八種處方藥,她沒法像普通少女一樣瘋狂放浪追逐自我,因為虛弱的肺,她的生活平靜如死水般消沉而灰暗,母親一度認為她患上了憂鬱症,便把她送去了互助中心。可是在她看來,憂鬱症不是癌症的副作用,而是邁向死亡的副作用。

就算生命沒有色彩,我們也一樣想要活下去,想要更多歲月的數字,想得到更多,活着不是為了有多麼精彩多麼難忘,而是活着本身就讓人興奮不已。我們常常會感慨生活的不易,也會抱怨生命的不公,但我們常常忘了,沒有被我們珍惜的生命,我們不滿意的生命,對於普通人來説生命看似無限,對於將死之人來説卻是饋贈,即使知道自己生命有限,也不會放棄最後一秒,這是對生命的尊重,對生命的渴望,活下去,比我們認為的要幸福得多。

當遇見另一個與你一樣深受病痛折磨,卻依然對生命充滿無限敬畏與勇敢的人,彷彿有限的事就變成了無限。奧古斯都,將香煙叼在口中,卻不給他傷害你力量的桀驁不馴的男孩,遇見了海瑟。好像雨滴遇見了海洋,雲遇見了風,我遇見了你,那麼驚喜意外又心存感激,感激生命,感激遇見你。感同身受,並不是個美好的詞,但對於海瑟與奧古斯都來講卻如同世界上的另一個我。經歷過苦難的人對待這個世界愈加温柔。所以海瑟才會不斷重複“痛苦要求被感受到”。

生命從不在於它的長度而在於它的高度。就像海瑟在阿姆斯特丹去的安妮法蘭克之家一樣,望着越來越陡峭的樓梯,我想她也有過害怕遲疑甚至放棄,她此刻一定比誰都希望自己是個普通人。

如果癌症只是與命運做鬥爭,那此刻的海瑟,便是對生命發出挑戰。就像旁白所説的那樣,哪裏有希望,哪裏就有生命。

揹着重重的氧氣瓶,爬上一階一階陡峭的樓梯的時候,海瑟用她的極限換來了她所能企及的深廣,也才會領悟,周遭的美好事物已然大過於生命本身,如果一味執着於生命的長短,則無法看到生命中本來的光彩。海瑟的生命,已經到達了她所能夠承受的高度,而有些人終其一生無法做到。

可是,即使我們充滿了無限勇氣,我們帶着不懼一切的決心向生命發出挑戰,上天卻總愛給我們當頭棒喝。海瑟好不容易正視了自己對奧古斯都的感情,好不容易生命變成了彩色,好不容易對未來的生命有所期待,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容易,可是老天好不公平。在海瑟進醫院之前,奧古斯都檢查出癌細胞擴散到了全身,醫生已經不建議化療了。

就是這樣樂觀的奧古斯都,每一刻他的勇氣沒有動搖,勇敢到常常讓人忘記他是病人,可事實並非如此,他已經連獨自外出買煙都做不到了,癌細胞阻止了他的呼吸。

他説,他不希望被遺忘,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偉大的人,是的,我們都或多或少希望自己可以永恆留在人世,但有意義的人生僅限於不被遺忘嗎,我們可能沒有成為定義上偉大的人,但我們有家人有朋友有愛人,這些都真實存在而並非僥倖,被所愛的人記住更是一種榮幸,我們選擇愛與被愛都是必然,就像海瑟在給他的悼詞上説的那樣,他在有限的時間裏,給了我永恆。

看過這樣一篇文章,作者常常會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用眼罩將眼睛蒙起來,體會做半天的盲人,她説,這半天時間裏她會真正平靜下來感受生命,體會沒有眼睛的世界是多麼困難,於是才會變得更加寬容,才會更加珍惜今後的生活。我們總是擁有很多而不自知,只有自己生了病的時候才會知道身體的重要性,才會懂得珍愛生命,才會珍惜現在的生活,才會感受細節中的美好,才會知道即使生活不令人滿意,但是活下去依然是那麼幸運。

電影中説,在這樣的時刻,我無法想到痛苦,反而想到仍然存在的美好,試着收復自己的幸福,想想你周圍的一切美好事物,保持愉快。

Tags:星運 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