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觀看《輝煌中國》觀後感800字(精選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6W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看《輝煌中國》觀後感800字(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觀看《輝煌中國》觀後感800字(精選5篇)

觀看《輝煌中國》觀後感800字1

這是一部讓每個中國人激動人心的紀錄片,這是一部讓炎黃子孫充滿自豪的紀錄片,19日的《圓夢工程》給我們拉開了感悟“輝煌力量”的序幕,我們將在《創新活力》《協調發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開放中國》中開啟一次美麗的振奮人心的文藝旅行,讓輝煌力量激盪我們全身。

輝煌力量是光輝燦爛的力量。朱德同志在《寄東北諸將》詩中寫道:“勛業輝煌欣共舉,名花燦爛喜連枝。”今天,我們的各項事業取得了光輝燦爛的成就,噴薄出一種光輝燦爛的偉大力量。這種力量堅定自信,這種力量昂揚精神,這種力量讓我們更加信心百倍的走好我們自己的出彩人生,打造好我們的精彩事業。

光輝燦爛的力量讓我們的中國發展走向更加光輝燦爛。 輝煌力量是金銀珠寶的力量。的確,我們昨天很貧窮,我們一無所有,我們百廢待興。但是,今天,我們發展了,我們強大了,我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金銀珠寶,這是科技的金銀珠寶,這是經濟的金銀珠寶,這是文化的金銀珠寶,這是精神的金銀珠寶,這是我們中國發展的強大後盾,這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雄厚基礎。這種力量是我們發展的壓艙石,我們揚帆遠行,充滿自信,昂揚向前。

輝煌力量是照亮前進的力量。輝煌的力量是照亮前進的力量。歷史告訴未來,今天照亮明天。十八大以來,我們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夢來了,五大發展理念來了,共享小康來了,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來了。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幸福夢想輝煌燦爛,我們中華民族的復興征程輝煌燦爛。我們前程似錦,我們輝煌向前。

今天,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共識,我們砥礪奮進、真抓實幹,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五年來,我們老百姓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昨天,我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今天,我們從富起來到強起來,我們正在自豪的經歷一場新的歷史性飛躍,我們共同見證這個偉大的時代。

從《輝煌中國》感悟“輝煌力量”,輝煌力量激勵我們輝煌前進,取得新的輝煌成就。

觀看《輝煌中國》觀後感800字2

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通過一個個創新故事集中展現中國各領域領先世界的科技實力。全片共六集,分別是《圓夢工程》《創新活力》《協調發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開放中國》。通過觀看《圓夢工程》,紀錄片顯示,如今中國每三個手機用户中就有兩個在使用移動支付。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並使用紙幣的國家,中國又在引領全球支付體系邁入新時代,併成為一個用創新科技鑄造起的時髦前沿、方便快捷的互聯網國度。

片中列舉了中國在多個領域的科技成就: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金額超過208萬億元人民幣,世界第一;中國超級計算機已經站上技術制高點,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完全使用國產芯片;中國每年要產生300億件快遞包裹,智慧物流體系建設領先全球;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接近9萬台,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智能工廠已遍佈146個行業領域……一項項尖端創新,正不斷拉伸人們對“頂配中國”的想象。

五年來,從移動支付到共享單車,從“中國製造2025”到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從空天領域、海工領域,到芯片等尖端領域,再到參與大科學計劃,中國的創新動力源源不竭,中國的創新人才也不斷湧現。

一個個的圓夢工程,鋪展宏圖,大大加快了中國現代化進程。 看完《輝煌中國》第一集《圓夢工程》之後,我感到十分震撼,從紀錄片當中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人民羣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從人民眼中看到的中國輝煌,更加接地氣,更有説服力和感染力。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深感振奮和自豪,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始終秉承“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實際工作,解民憂、添民利,獲得羣眾真心的擁護和信任。 五年來,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成功,大大加快了中國現代化進程。

這是你我共築的輝煌中國!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脈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展示五年來中國人民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真實記錄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觀看《輝煌中國》觀後感800字3

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台聯合制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於19日至24日每晚8點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脈絡……充分展示五年來中國人民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真實記錄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輝煌中國》全片凸顯有意義、有厚重、有時代的代表性,分為《圓夢工程》《創新活力》《協調發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開放中國》六集,把一個恢宏的五年融合成一個故事,給人一種串珠為鏈的驚豔。每一集都是有鮮明的主題,講訴曾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從思緒的回味中體驗五年來的變化,將無數人聯結為最大的.同心圓,物質和精神的雙豐收是思想共鳴的基礎。

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每一個都是歷史的路口,我們在一步步的努力中,實現發展的跨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如同一條將億萬羣眾聯繫在一起的紐帶,在五年間變得更加堅實。鐵腕務實的深化改革、推心置腹的宣傳工作、念茲在茲的惠民情懷,讓全國上下良性互動,產生強大凝聚力的“公約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共識,正在日用而不知中深入人心,與無數個體的親身感受、情感意願和心理預期不斷交織、激盪,構成建設祖國的最美畫面。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五年來,我們面對問題不斷突圍,不斷贏取生活的幸福和安寧,國家社會得到實質性改善。但是未來的發展之路依然充滿挑戰,這也是《輝煌中國》裏的“故事”帶給我們的警示。今日之中國,發展很快、問題也不少,我們固然有實現中國復興夢的美好藍圖,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但也必須要在解決人民的需求中步步前行。

躺在歷史的功勞簿上誠不可取,畢其功於一役也絕不現實,這不是天真無知,就是輕浮冒進。從辯證法的視角,觀察我們的社會,其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輝煌中國》並不迴避矛盾,也不掩蓋問題,把問題放入中國現實語境中去分析,實現與國情對接、跟事實對接,這就是一個“好故事”產生的邏輯前提。

《輝煌中國》讓我們砥礪前行的五年場景,讓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

觀看《輝煌中國》觀後感800字4

9月21日晚,中央電視台播出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第三集《協調發展》。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我們可以從攝影師的記錄中,看到天梯上孩子們的笑容,扶貧幹部的汗與淚,姑蘇小鎮城鄉統籌的奇蹟,“閩寧模式”東西部牽手的成功跨越,一個個特色小鎮、中心城市、城市羣的興起。而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以及縈繞着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輝煌中國》正給我們展現了國家協調發展的宏大敍事。

這是輝煌中國五年來的發展變化,從一個個小人物的奮鬥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家正在為東南西北中的協調發展努力,正在向一體化、一元化發展邁進。中國經歷了幾十年快速發展之後,西方經濟學中那道所謂繞不過去的“中等收入陷阱”橫亙在眼前。如何避免國家落入“陷阱”而停滯不前,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應對這些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五年來,國家從縮小發展中的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入手,努力回答幾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讓千百年來共同富裕的夢想照進現實,讓中國的發展更加平衡協調、持續健康。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製度展示了特有的優勢,而中國正在獨具智慧地創造中國方案,更能增強中華民族的制度自信。

《輝煌中國》記錄下的時代烙印如此立體而真實,雖然北京的文化和科技,天津的金融和新制造,河北的現代商貿和物流,定位、優勢完全不同,但是協同發展的魅力卻如此大,京昆高速、津保城際鐵路、北京新機場,1小時通勤圈初步形成,13908億元構築起三地交通一體化的立體骨架。2016年,京津冀經濟增速達到7.5%,經濟規模佔全國的10%,已經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隨着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步伐加快,從交通、人才、教育、產業、城市佈局等方面入手,我們可以發現,如今炙手可熱的雄安新區正成為協調發展的全新樣板。“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觀看《輝煌中國》觀後感800字5

《輝煌中國》21日晚播出第三集《協調發展》,揭祕中國如何打贏扶貧攻堅戰,爭取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世界歷史上不乏因發展失衡而使國家落入“陷阱”停滯不前的例子。中國在經歷了幾十年快速發展之後,西方經濟學中那道所謂繞不過去的“中等收入陷阱”橫亙眼前。

如何縮小發展中的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區域差距,讓共同富裕的夢想照進現實,讓中國發展更加平衡協調、持續健康?該片認為,中國製度展示了特有的優勢,中國智慧創造了獨特方案。

就扶貧攻堅而言,中國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都已被調動起來:財政扶貧,國家設立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僅2017年就超過860億元人民幣;交通扶貧,中國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396萬公里,99.9%的鄉鎮都已通車;水利扶貧,貧困地區1億多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70%。

此外,旅遊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電商扶貧等,令上千萬中國貧困户走上了創富路。全國17.68萬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34300多家民營企業亦參與了這場攻堅戰,他們結對幫扶的對象覆蓋了中國所有貧困村。

片中提到,中國要在2020年徹底消除貧困,意味着平均每分鐘要脱貧約20人。而數據顯示,近五年來中國每年減貧1391萬人,朝着更長遠的社會協調發展邁出了關鍵一步。對此,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前署長海倫99克拉克讚賞説,“中國最貧困人口的脱貧規模舉世矚目,速度之快絕無僅有。”

如今,中國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規劃版圖、謀劃未來。從長江經濟帶,到京津冀一體化,再到縈繞着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紀錄片展現了中國一個個特色小鎮、中心城市、城市羣的興起。

該片總結指出,消除貧困、共同富裕,中國正在踐行着國家制度的本質要求。這宏大誓願,是人類歷史上温暖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