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歲月神偷觀後感(通用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8W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歲月神偷觀後感(通用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歲月神偷觀後感(通用5篇)

歲月神偷觀後感1

《歲月神偷》從一個孩童的視角展開,講述了香港六十年代末羅姓一家的平凡瑣事。暖黃的色調,舒緩温暖的歌曲伴隨孩子的童真將觀眾的思緒拉回到了六十年代的香港,開篇短短几個畫面,構成了一幅香港百姓眾生相。

一、偷不走的親情

小兒子充滿童趣,把魚缸戴在頭上幻想着自己成為了太空人,在大街小巷穿梭着。導演正是用他的視角展開劇情,一是選擇一個親身經歷的人更具説服力,二是他代表的是香港年輕的一代,是希望和未來。大兒子門門皆優,全能人才,在跑道上揮灑着青春的汗水,在魚缸裏尋找着一輩子的愛情記憶,但是最終被癌症擊垮。兄弟倆的感情是本片描繪的一個重點,當弟弟站在台階上高揮着手對哥哥説道“你好棒”;當哥哥抱起正被父親訓斥的弟弟坐在街角哭泣;當哥哥病逝,弟弟在奔跑中嚎嚎大哭時,所有憋屈的情感在這裏得到釋放,我們在弟弟的哭聲中釋放着自己的淚水。

羅家夫婦在平淡而平凡的生活中挺過了一個又一個波折,颱風吹垮了房屋,病魔奪去了兒子,時代變遷奪去了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但他們依舊堅挺着,微笑着,期望着。片中有二處表現夫妻關係的細節讓人動容,一是羅父親自為羅母定製的皮鞋,羅母取名為“難,佳”,一步難,一步佳,這正是生活最好的詮釋。二是羅父為救兒子當掉了戒指,戒指已經當去,但無名指上的印痕深深刺痛了觀眾的心,羅母細細的一個牽手動作,表現的也正是不離不棄的夫妻情。

當然,跟所有青春發生的事一樣,少不了朦朧而美好的愛情。單純,簡單,卻又因為距離的懸殊無疾而終,但彼此的心有靈犀都被觀眾看在了眼裏。那首“我渴望自由”就像那條紅彩雀一樣,我們深信有些記憶永遠不會忘記。除此之外,還有祖孫情,兄弟情,以及街坊鄰里之間的和諧氣氛。

二、時代印記

説到底,片中最感人的就是那些在大時代背景下的頑強不屈的市井小民。本片又名《1969太空漫遊》,我們都知道,60年代是香港最黑暗的年代,大批大陸人南下香港尋金,本土人掀起了移民潮,外來人口的湧入,市場的衝擊,空前混亂。護士打針要錢遞水要錢,警察要收“保護費”,再加上大陸文革的衝擊,香港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混亂和黑暗。儘管如此,導演用孩童的主觀視角表現,既富有了幾份童真,又將社會的黑暗展現,當然最主要的是呈現給觀眾一種美好的情緒,這也是導演的浪漫主義情懷。所謂的情懷就是回憶裏無論多麼現實,醜惡的面目都會變成美好,至少孩子的世界沒有那麼紛繁複雜。

雖然影片表現的年代已久,但導演對場景的還原,對細節的處理可謂尤其用心,也是是因為導演親身經歷的緣故吧。最具香港特色的,除了那懸掛着紅旗飄飄的衣服,波仔糕外,還有獨特的街道。

在那個還沒有那麼多摩天大樓拔地而起的年代,香港主要以街為單位,鄰里之間,街頭巷尾也是一大特色。導演故意安排了兩場吃飯的戲來表現那個年代的特色,以及鄰里之間的關係。第一場是大兒子為鄰居讀信那一幕,第二場是父親訓斥兩個兒子。 雖然吃飯是以家庭為單位,但鄰里之間不分彼此,誰家做了好吃的,叫來大家一起吃,誰家缺個湯,少份菜,彼此分分。羅父訓斥兒子也有鄰里幫忙説嘴。

羅母説:“做人嘛,總要信”,羅父説:“千萬要保住頂”。影片的最後,在一排西洋墓碑前,父親用中國傳統方式幫大兒子蓋住頂。數年過去,小兒子長大成人,哥哥口中的兩條彩虹終於在歷經了所有磨難後出現,這也象徵着他們的明天,小小的一家,縮影了整個香港。香港也即將迎來它的明天,不再迷茫混亂。

歲月神偷觀後感2

看完《歲月神偷》後給我一種很希奇的心裏感受,假如這部影片抽去時代背景的話,和美國的那部《姐姐的守護者》非常一樣,無論是人物組成,還是故事節,尤甚煽情手法,所幸的是,《歲月神偷》有着更高的追求,它的特色就體現時時代特徵和民族性中。

《歲月神偷》以20世紀60年代末的香港為背景,富有時代特徵的店鋪、服裝和音樂都告誡我們這是一部旨在緬懷的影片,堅信香港人看到務必會勾起對往事的回憶。即便大陸人看來,也能瞭解其中好多有共鳴的地方,這也是它的“國內特色”,影片中經典的嚴父慈母形象設計幾乎是每個國內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家庭氛圍,而那種底層小人物用心奮鬥希望下一代成才的故事也能讓大家心有慼慼,尤甚小朋友雙筆寫作業偷懶的情景現時仍然通用……這些讓我們心動的情節使得《歲月神偷》擺脱了《姐姐的守護者》那種強制性煽情的俗套,因而當後半部電影情節急轉直下,呈現諸多煽情場景的時間,觀眾才呈現發自內心地流出自我的眼淚。

即便如此,我仍然認為影片的前半部分對平常家庭日常的描寫才是影片最成功的地方,那一場街坊們大街上吃串飯的情景不僅交代了影片涉及到的某些人物,也生動反映了那個時代人與人之中的關係。按照那樣平平淡淡中帶有一絲温馨和感動的套路去下去,影片很可能像《天水圍的日與夜》一樣成為經典,但對商業元素的追求和過度戲劇化的轉折,使得影片離經典一步之遙,最後沒能跨越過去,只能算是佳作,而無法稱之為傑作。

魚的記憶力僅有三秒,這句話在電影裏反覆提及,記憶是影片所要SHOW給我們的核心資料。編導對60年代的緬懷,包含着對自我家庭的記憶和對香港的深情,以至是香港電影的輓歌。那個馮寶寶、蕭芳芳照片成為商品的年代是香港電影輝煌的時代,而如今的香港電影卻還在逐漸流失特色,在香港電影百年的今天,諸多導演都表現了對曾經的黃金時代的緬懷,尤甚在《旺角監獄》中都有緬懷香港電影的台詞

羣眾常説回憶過去預示着1個人已經老了,但記憶是最希奇的東西,有本書中曾説每一個人生下來就揹負着自我民族的記憶。記憶有時間在時光的摧殘下會變得不真的和虛偽,但記憶中對往事、故人的感情卻隨着時間逐漸增深。《歲月神偷》的名字告訴了我們影片的主題,但影片中對於這一主題的表現卻相當含蓄,影片首要的故事節都產生在不長的時間內,我們只能映照現實才能體味出40年前與今日之對比,才能體味出“神偷”的特異。從這個角度講,影片把成功的失敗寄託於它所能引發的共鳴,假如羣眾只把它當做一部煽情的影片來看,《歲月神偷》就流失了它所被寄託的主旨。

任達華和吳君如在影片中都發揮很好,國內式媽媽的經典形象在兩個人的演繹下會讓每一個人勾起某些往事。飾演主角的小朋友發揮一樣出色,從某種程度上説他搶盡了兩位大牌媽媽的風頭。影片的配樂非常舒緩,到了感情的爆發之時也運用得很出色,看完影片後,好多人都想把影片中那一首首英文插曲找來聽聽。

在電影院裏,四周有好多女小孩在影片後半段開始啜泣,儘管它的煽情性情節還在俗套卻足夠感動觀眾,假如你的淚腺較淺,那麼進影院的時間請自備紙巾。

歲月神偷觀後感3

看了電影《歲月神偷》,心中湧起一次次淡淡的憂傷和莫名的感動。

簡單的情節,平淡的敍述,將家庭的親情和少年懵懂的愛情演繹的真實而又親切。它彷彿在述説你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你的昨天。進一的家庭無疑是拮据的,但親情讓貧苦的家庭一樣温馨。它讓你回想起少年時上學的情景,男生和女生,簡單而又熟悉。有的是對未來的遐想和憧憬,不用面對未來的挑戰和世俗的眼光。但父母卻要為這個家庭無怨無悔的.付出。進一得了白血病,阿爸阿媽即使將全部值錢傢什當了也要為兒子輸血,進二一夜之間長大了許多,家裏都在為進一深深的祈禱,每一個情節,你都可以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感動,在於能引起深深的共鳴,在於平淡中演繹的真實。

純潔而又浪漫的初戀,讓人陶醉讓人感動。一旦離開莫名的想念,一旦見面會心的微笑,一旦分離來往的書信,一旦重逢深深的擁抱,初戀,遙遠而又讓人回味。曾經有段歲月時間過得漫長而又急速,曾經有個人偷走過你的心。你會因為TA的一個小小的禮物而欣喜若狂,TA的一個甜蜜的吻而心神盪漾。你是完全的心有所屬,你的世界滿是TA的影子。而這一切隨着年齡的增長都會溜走,所以初戀是不加糖的咖啡,在苦澀中有讓人回味的甘甜。

而我們終要長大,父母也在一天天衰老,生活也會經歷無法預料的變故,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的擁有。年少時我們不懂父母的苦心,愛情的脆弱,一旦明白了,歲月已經不再停留。歲月偷走了我們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人,也在偷走我們經歷的感情,所以,生命中的每一天,要用心去過,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擁有的,會被歲月不知不覺的偷走…

歲月神偷觀後感4

又看了一次《歲月神偷》這部電影。之前一次看,是在高二的時候了,那時候同全班人一起看這部電影,看完的時候班裏面有一半以上的同學哭了。過了這麼長時間了,當我再次見到電影中的人物,聽到那熟悉的歌聲,那個純情的年華,還是忍不住有種想哭的衝動。

六十年代的香港,狹長的永利街裏,一家人原本過着普普通通的生活,雖説艱難度日,卻也是其樂融融的日子。街坊鄰居的和睦,兄弟兩人的情誼,進一跟芳菲的純情初戀……原本該是多麼的幸福的日子。然而,命運總是不肯讓我們永遠的這麼快樂幸福下。先是一場掃蕩整個香港的暴風雨,緊接着更有一個潛伏已久的噩夢,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就在一夜之間,由於突發的變故,支離破碎……

想來進二説的沒錯,其實,在幻變的生命裏,歲月,原來才是最大的小偷……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自己開始漸漸的愛上了這部電影。眼中看到的,確實正如他人所説的那樣,這是一部悲劇性極強的電影,因為在歲月面前,無論是純情的初戀,抑或是家庭的親密,不管怎麼樣的一種幸福,到最後,都會變得如同一層薄薄的霧,被風一吹,也就散了。

所有的魚,都只有三秒鐘的記憶,從魚缸的一頭游到另一頭,早就已經忘記了之前到過那裏,所以,它們能夠很開心的度過每一天。

有一段時間,曾瘋狂的想當一條魚,因為覺得當一條魚,生活能夠無憂無慮,能夠很自由。可是又有的時候,心裏覺得好生的矛盾,假若,這份自由是用我所有的回憶換來的話,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氣承受。

人生在世,也許確實就像羅母説的那樣,一步難,一步佳,又一步難,又一步佳……從來沒有永遠的幸福,也從來沒有永遠的苦痛。我們都只是漫長的歲月之河裏的過客罷了,不論生前的地位是多麼的高貴抑或多麼低賤,最終所得的,不過也就那一剖黃土。

很喜歡裏面那首歌,《歲月輕狂》,不是嗎?歲月輕狂呵!童年的色彩會漸漸褪,青春的愛戀會漸漸散場,即使是已經約定了白頭偕老,也隨時可能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禍,將兩個人拆開,一切,遲早都是會被歲月偷走的,年華如水!

有的時候一個人在湖邊,總會不知然的想起那些年走過的路,見過的人,也會想到現如今的生活,那些東西,我是那麼拼命的想抓住的那些東西,大概是有很少我真的能夠保留住的罷?!

常常會幻想是不是有某種機器,能夠將我頭腦那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多的部分啟用,把我所有的記憶都用只讀的方式裝進,這樣的話,每個我見過的人,每件我經歷過的事情,每份青春裏的友誼以及每場失敗的愛戀,我都能夠在腦海裏清晰的回憶起。只可惜,每次見到曾經認識的某些人,要等到對方説起來的時候才能夠回憶起原來有過這樣的一個人,甚至有的時候即使對方説出來自己是誰了,我都沒辦法在自己的腦海裏搜尋出一丁點的關於他的東西。呵,忘記雖説能夠幫助我們治癒傷痛,卻也同時可謂是人生的一大痛苦的事情了罷?

想起每次過年在家,某鄰居的大叔將自家的音響開得超大聲的在K歌,而每次,都會聽到同樣的一首歌:你知道你是誰,你知道年華如水……每次,明明是在新春初始佳節裏,卻總是抑制不住。

歲月神偷觀後感5

在幻變的生命裏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劇中説到一個父親為了做皮鞋給兒子讀書連孩子都沒有時間看一眼,父親有兩兄弟一個是在街頭開皮鞋店,一個在街尾開理髮店,日子總算過得能夠!

可是劇中主要的就是圍繞着一家四口很一個大兒子的女朋友而產生的!

當時這部電影上映時我就覺得這部電影沒什麼好看的,可是今日無聊就放來看看,看了才發現歲月真的那麼重要,令我想起了童年時候的我!

任達華飾演父親,在劇中他本來就是想省吃儉用的賺點錢供大兒子上大學,可是卻忽略了對家庭的感情了,每一天只做皮鞋外根本沒有看兒子一眼,直到兒子得了白血癌後才懂得感情比任何東西都重要,這個體會到爸爸其實是家庭最重要頂樑柱。

吳君如飾演媽媽,在劇中她是一個口舌滑的一個母親每次來買皮鞋的顧客都給他説服了,除了做飯外,最重要的是在兒子得血癌後帶着兒子到北京去看,可是得到的就是失落的消息,之後又回到家裏的醫院,這個證明媽媽是最疼兒女的。

李治廷飾演哥哥,他在劇中演的是一個讀書比較優秀的學生,但因為認識一位有錢的女孩子就為感情而讀書變得差了,當時老爸為此事而當着街坊的臉罵了他一頓,之後這個女孩搬到美國去了,所以他讀書也稍微有提高了,可憐的是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哥哥跟弟弟很好,這個已證明兄弟感情還很好。

張堅庭飾演哥哥的女朋友,它們都是兩情相悦的情侶,之後因為父母要移民到美國才跟哥哥分開,可是她發現寫了好多信都沒有他回覆就向爸爸請假回國看哥哥了,之後才明白他得了白血病,可惜的是哥哥之後就吐血死了,這個證明了感情是最偉大的。

還有哥哥的弟弟也是劇中的重要人物,因為他令整部片增加了不少童年的記憶,也許這個片子僅有小孩子才體會到童年的歡樂吧,他是一個很壞的孩子讀書十分差,並且經常偷東西,之後被爸爸發現了,打了他一頓後才慢慢的變好了,哥哥的死令他喚醒了他讀書的樂趣,從此以後他也考上了哥哥讀的學校,這個證明了偷東西小時候哪個都會有,最重要的是要改。

好了,就評論這麼多了,還有很多故事都沒寫下,如果你想明白故事情節的能夠看看這部電影《歲月神偷》,實在是感人淚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