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歸途列車的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3W

一張車票,一提行囊,一段數過N遍公路牌的歸途。以下是歸途列車的觀後感,歡迎閲讀。

歸途列車的觀後感

歸途列車的觀後感1

張麗琴是一部叫做《歸途列車》的紀錄片中的四川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和普通的農村小女孩一樣長大了,但她的父母還在她一歲的時候就去南方打工,所以她是她的外公外婆帶大的。她和外公的關係很好,在外公去世後,她經常一個人去給外公燒紙,並向外公傾吐自己的心思。張麗琴不喜歡父母,不僅父母從小就沒能陪她長大,而且老是逼她認真讀書。她可能也因為成績不是很好,因此對此感到厭煩,於是在她十七歲的那年,她決定像村裏的夥伴那樣去南方打工。因為她需要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像其他的任何一個女孩一樣,她需要錢和漂亮的衣服。

張麗琴到了離他父母不遠的一個做服裝加工的公司上班,此舉令她的父母非常的痛心。她的爸爸和媽媽都認為在南方這麼辛苦的打工賺錢,都是為支持孩子們能夠專心上學,因為他們深深知道,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從農村到城市這條路,就得好好讀書,在他們看來,讀書就是唯一的正道。但他們的孩子似乎並沒有認識到這點,仍然輟學來到這這個高速發展但污染極其嚴重的南方城市打工。張麗琴剛來到這裏並不適應,長時間的重複勞作令她感到疲憊,飯菜也是難以下嚥。她的爸爸來看她了,並轉達了她媽媽的問候。一家三口都在這個毫無幸福感的城市裏打工和互相關愛着,他們以及和他們相似的農民工們辛勤的勞作着,此舉支撐了整個蓬勃發展的中國製造業,甚至為2008年的經濟大危機做出了脊樑般的貢獻。張麗琴也就是在這一年,她用自己賺的錢買了較流行的衣服,也燙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頭。在燙頭的時候,髮廊裏腦袋蓬炸的年輕“髮型師”“真誠”的對她説,給她做的這個是洋人的髮型,這句話應該能給張麗琴某種信心吧。她在走出那家路邊拐角的小發廊時還像大多數剛做完髮型的女孩般微笑着揮手致謝。

2008年的年初,張麗琴一家三口決定一起回家過春節。這年一月份的大雪給包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貴州等在內的20多個省(市、區)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特別是湖南等地的鐵路受阻而導致廣州的大批農民工滯留好幾天,期間所造成的混亂和惶恐不僅令在場的人記憶深刻,也同樣使每個觀看這部記錄片的人受到刺痛。張麗琴親身經歷了這一切,我不知道這會對她造成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影響,但至少讓她見識了這些社會底層人命運卑微與坎坷。他們最終回到了那寧靜安逸但封閉的農村,一家人也終於在新春佳節團聚了。張麗琴的媽媽很開心的看了她弟弟的成績單,併為她弟弟能取得的較好成績而自豪,這似乎能給他們這個世代農耕的家庭帶來改變命運的希望。也就是在這個春節,出於叛逆期的張麗琴和父親發生了激烈的肢體衝突,並遭受了父親的第一次的毆打,這使她更加堅定了要自己闖蕩和賺錢的決心。這年夏天她剪掉了精心呵護的長髮,隻身來到了深圳,開始了她打工的生活。張麗琴剛開始找到的工作是在酒吧賣啤酒,老闆教育她説,顧客永遠是對的,對此她並沒有發表看法,只是默默的幹着自己的工作。

也就是在這一年,北京迎來了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張麗琴和全國甚至包括全世界的華人一樣守在電視大屏幕前看着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開始。他們對祖國的強大和輝煌的事蹟感到無比的自豪。他們含着熱淚,看着一枚枚金牌在中國健兒身上產生,並祝願能獲得更多。張麗琴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時間,已經適應了這邊的生活,對於燈紅酒綠和勁歌豔舞也能融入其中,她和身邊的那些年輕的男女一樣,在鬼火般閃耀不定的燈光和震耳的喇叭咚咚聲中,也扭起了在寂靜的農村永遠不會扭動的舞姿。……而離深圳不遠的另一個南方城市,張麗琴的父母為了家中的兒子不重蹈姐姐的路,她母親決定回家照顧兒子和家庭。張麗琴的母親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樸實農村婦女,她一方面擔心家中的孩子,期間給村中的神靈們燒心許願希望她女兒張麗琴能變好,另一方面也心疼丈夫孤身一人在外打工辛苦。最終,他們還是把最重要的希望留給了孩子。

這部紀錄片是年輕的導演範立欣的第一部獨立記錄長片,忠實記錄了外出打工農民工的艱苦生活,特別是每年的春節回家過年,那真是一場地獄之行的真實體驗。這部片子在國際上獲得了不少的大獎,特別是那清新而真實的鏡頭讓人印象深刻。這部片子是這次清華美院紀錄片展映的開幕影片,導演範立欣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看到這部片子,他想從一個長遠的發展角度看,試圖通過這種紀錄片來影響這些在校的並將來能成為社會主流的大學生們,希望他們關心一下這些底層的農民工們。

歸途列車的觀後感2

這部影片以一個農民工家庭為主線向我們展現了當代農民工的悲苦。從中我們也看到一個家庭的完整對於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

首先,由於家庭成員之間存在着婚姻關係和血緣關係,共同生活,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有着相互依存的親密關係。從片子中我們看出,女兒對父母是很想親近的,但由於自小分離,感情疏遠,雙方都無法相互理解。從中我們看到影響他們家庭關係的重要因素是家庭成員間的區位距離,家庭成員間的區位距離大,交往和溝通的頻率低、次數少。相互關係就較為疏遠。影片中的家庭就是如此,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只回來一次,父母也覺得自己跟孩子沒有話説,孩子也不聽父母的話。相比之下,女兒覺得爺爺奶奶才是更親近的人,是爺爺奶奶陪伴他們長大。這是一個極大的悲哀,父母以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的出發點外出打工,換來的卻是孩子的不理解甚至是怨恨。最終女兒為了自由或是一種報復也離開學校、遠離家鄉外出打工。儘管不適應,但她覺得自由就是她的幸福。

影片中的夫妻關係較為良好,我注意到丈夫對妻子是很關愛的,比如幫妻子洗衣服,給他倒洗腳水等。我想如果妻子沒有跟丈夫一起外出打工,那麼女兒與媽媽的關係不會這麼糟,而夫妻關係倒是會出些問題,這也給我們以警示,農民工生活的進退兩難,以及在金錢與親人間的艱難選擇。

從家庭功能角度來看,這個家庭首要功能肯定是家庭功能,父母為了給兒女更好的生活選擇外出打工,賺錢以給予他們好的學習條件,這又是家庭的教育功能,以及家庭的情感滿足功能,但很顯然,這個家庭沒有滿足最後這一功能,因為父母與子女的分離造成雙方缺乏溝通,很難理解彼此的心理。其次,這個家庭也在起着贍養老人的作用,這對夫妻屬於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他們外出打工也是無奈之舉。我看到家裏農田的收割全靠老人與孩子,的確覺得外出打工的代價太大了,讓孩子一個人處理這麼多事情,不叛逆才怪,這也是留守兒童產生問題的根源。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中國家庭的精神生活和個人的心理狀況是令人關注的。家庭是給其成員提供情感安全,心裏安定的港灣,但顯然,影片中的家庭沒有做到這一點,女兒外出打工投考的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自己的父母。

這裏我有一個很直觀的感受,我的一個親戚家在黑龍江,現如今在北京打工,小女兒從小隨父母搬家,他們在大連工作過3年,隨後轉戰北京,在這種不安定的生活中,小女兒的學業很差,不得不也和父母一樣做打工妹,這樣的生活中,受傷最大的就是孩子,在還未成年的歲數,就去賺錢養家,是一種潛在的悲哀,或許短暫的自由與快樂讓人看不到痛苦在哪裏,但在春運回家的人潮中,我們就會深刻體會到那樣一種北京離鄉的酸楚。

我認為在賺錢的同時,也要顧及到孩子的成長問題,不能以為孩子打拼的名義,而忽視對孩子的關愛與教育。

以上是我對《歸途列車》這部紀錄片的一些感悟。

歸途列車的觀後感3

外媒曾將中國的春運稱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人口大遷徙”。不明白中國究根結底是個化不開鄉土情結的國家的人同樣也不會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中國人選擇在這最繁忙的時節最擁擠的地點踏上這趟最艱難的路程,不過是來匆匆,卻要奮不顧身。《》這部紀錄片,並不昭顯解釋這個宏大主題的野心,只是小心翼翼地在這鋪天蓋地的春運人潮中跟蹤一個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間他們在這場大遷徙中的悲歡離合與默然無語——前因後果,不言自明。

片子一開始的幾個鏡頭,就看得人無言以對。在廣州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廠裏,兒童們在堆着廢舊布料的街邊玩耍,幾尺之外就是呼嘯而過的車流,他們的父輩正用自己生命中最青壯的力氣,為托起“madeinChina”的標記;機器轟鳴的製衣廠裏,嬰兒們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紀,他們就已參與了這場宏大的經濟變革,父母都在低頭忙碌,沒時間想自己為什麼要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時離。在城市户口的父母們忙着請昂貴的月嬸,排着隊在親子班報名的時候,他們不會想起,與他們同城的另一些角落裏,有許多和他們一樣平等的生命個體,目之所及的只有生存問題。

歸途列車的觀後感4

分幾次看完了這部電影。覺得中國的父母既偉大又悲哀!

是中國農民生活的最真實寫照!

看完,很感動。父母之心,兒女之行,每天都在我們的土地上演。沒有好與不好,幸與不幸,這是我們這個民族,或者説偉大的中國農民,曾經乃至目前或許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依然在堅守或不得不堅守的一種生活方式。

歸途列車的觀後感5

第一次觀看《歸途列車》是在重慶,2014年大三的紀錄片課上。當時看的是大陸網傳版本,沒有英文字幕,因為熟悉重慶話,所以紀錄片裏的四川話對白都能直接聽懂。在觀影的'時候,我喜歡把自己同電影當中的人物進行角色對換,把自己放到電影發生的場景中,用心體會角色們當時的心境與矛盾。因此,第二次觀看這部紀錄片時,我依舊很有觸動。但是對比前後觀看的兩個版本,我發現了一些細微的不同之處,現在的DVD版本中,字幕替代同期聲的地方明顯增多。導演為何在最後的版本中這樣處理呢?我帶着這個疑問,站在電影分析的角度,開始了一趟探索《歸途列車》中人情冷暖的心靈之旅。

一列車的背後

大家都説這是一部講春運的片子,但是我卻覺得這是一部講外出務工者生存、家庭、情感狀況的片子。導演範立欣採用劇情片的手法,拍攝一個紀實題材,有主人公,有鋪墊,有矛盾衝突,所以很能抓住觀影者的眼球。在影片當中,導演把春運形容成為一場大規模的遷徙,每年約有1.3億的外出務工者,將在春節前,返回離工作地幾千公里之遠的家鄉。在這場浩大的遷徙過程中,火車是他們首選的交通工具,因此,買到一張回家的火車票成為他們這羣人最關心的問題。但是往往會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他們需要排好幾天的隊買票,有時候甚至只能買到站票。但無論如何,能過年回家同親人團聚就是對他們一年辛苦工作最大的安慰。因此,春運大潮的主力軍就是這羣外出務工者。

全片有兩次出現春運大軍的鏡頭,一段是在開頭2006年春運,一段是在中間部分2007年春運。導演通過春運作為切入點來講述春運背後的人和事。片子的主線是講述一户外來務工者的家庭,通過這個家庭來表現這整批人羣的特點。父母親一代在外打工賺錢,孩子留在老家上學由祖父母帶。可以看到在這羣人當中,父母親與孩子的交流是微乎極微的,他們希望自己能多賺錢讓孩子繼續讀書有一個好的未來,但是在孩子們心中,始終認為父母是為了錢才離開他們,父母對自己的照料養育遠不及祖父母。因此,片中的小女孩張琴才會有各種叛逆的舉動,糾其根本就是一種向父母發泄不滿情緒的方式。女孩的叛逆全過程,攝像機完完全全地紀錄了下來。其叛逆情緒的高潮,也就是整個片子的高潮,在67分鐘的時候,女孩頂撞父親,父親出手打女孩。

所以,從整體來看,春運大潮只是一個現象,在這個現象背後的暴露出的各種問題才是這部片子想表達的東西。從大方面來看,有中國社會存在的貧富差距問題,農民不能依靠自己的田地養活自己,必須出來找工養活家庭。教育差距使得這一部分人只能在車間流水線上工作,付出繁重的勞動力,卻只有很少的薪水。户籍等問題使得孩子們不能在父母的工作地上學,因此,這些外來務工者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由家裏年邁的祖父母照顧,長期分離。從小方面來看,這種親人分離,就引發了留守問題。這羣留守在偏遠鄉村的孩子,他們的成長沒有父母的陪伴,對父母充滿了不滿情緒,看着村裏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獲得錢和自由,因此,也逐漸萌生了逃離這座山村的想法。他們不明白讀書受教育對自己的重要性,只能通過自己的叛逆行為,向父母發泄不滿情緒,殊不知,是對父母外出打工付出的心水的無情踐踏。

視覺傳達VS旁白講述

整部影片的畫面很富有張力。無論是描寫羣體的鏡頭,還是主人公家庭的鏡頭,導演都擅於捕捉人們的肢體語言和麪部表情。整部片子沒有旁白,只有交代時間地點的字幕以及主人公的同期聲。在第一次觀看影片時,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父母親兩人坐在船頭的那番對話,內容大致為每次收到家裏的來信都會哭,會吃不下飯,必須要先吃飯才能看信。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想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兩人突然坐在了船頭,不是在船艙裏。現在看來,也許是導演故意的安排,為了拍攝效果。但是緊接着又發現,在之前版本中主人公説話的聲音是能聽見的,但是後面的這個版本卻只能聽見一句對白,其餘都用英文字幕顯示,同期聲由環境音給遮蓋了。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女孩張琴的自述,奶奶與孫子孫女的對話等處。所以,在這個版本中,對話講述的聲音也有一定比例地減少。導演的用意在何處呢?

在我認為,導演是在嘗試運用視覺傳達的方式,講述故事。視覺傳達,指得就是通過看畫面讓觀眾明白導演想要表達的意思。通常,在很多紀錄片開頭,會有旁白講述這部片子的背景,但是在這部片子當中,導演直接放了一大批人在火車站外等候,湧入站台,擠上車廂的鏡頭。他用畫面語言告訴觀眾,我要講一個和列車相關的故事。而後,鏡頭轉向廣州的工廠車間工人們在勞作以及四川回龍村老人和小孩在鄉村勞作。其中,有簡簡單單的字幕告訴觀眾時間和地點,以及一些必要的介紹。例如,這座村子只有老人和小孩,大多數的青壯年都出門務工了。很簡單地引出了這批外出務工者的現狀和家庭情況。而後故事情節的發展也都是基於畫面和對白。張家兩口子買了很久的票,終於買到了回家的火車票,從廣州到家,他們要坐火車,再坐船,再轉坐大巴,可以説是跋山涉水。鏡頭記錄了他們在外工作的辛苦以及對家人的思念。其中,片中母親説了這樣一段話,大概意思是,在琴一歲的時候,她就把琴扔給了祖父母,看着幼小的琴,心裏十分痛苦,大家都勸她等琴大一點再走,但是為了給琴一個好未來,沒有辦法,她必須走。觀眾可以通過看到母親臉部痛苦的表情,聯想到那個骨肉分離的畫面,加上背景音樂的烘托,有很強的感染力。但是導演同樣只放了幾句對白,就把聲音調低,放上了背景音樂,用字幕告訴觀眾。當時我留下了眼淚。這種通過看,理解情感的方式,增加了觀眾與影片的互動,導演通過鏡頭帶着觀眾體驗,而不是通過旁白講述告訴大家。因此,我想導演的這種處理,從很大層面上增強了片子的感染力。

是否為民族誌電影(ethnographic film)

之所以會提出這個議題,是因為我覺得這部紀錄片同我最近看的許多民族誌電影很像。《民族誌電影概述》中對民族誌電影是這樣描述的:“民族誌電影通常指的是以田野考察為基礎,藉助於影視拍攝與製作技術,以視聽形式對某一族羣的社會、歷史、文化、民俗信仰活動等給予描述與記錄,通常類似紀錄片,但是它更強調人類學知識的表現。” 結合我在視覺民族誌課上學習到的Jay Ruby(1975)對民族誌電影提出的四條標準,幾乎可以給民族誌電影列出三個特徵:一是要有田野調查,深入調查對象;二是要描述紀錄一族羣的社會文化現象;三是要表現人類學知識。在我看來,具備這三個特徵的就可以稱之為民族誌電影。

在拍攝《歸途列車》之前,導演就前往廣州的各個工廠做調查,並且挑選出了張昌華這一家做為代表。外出務工者,其實就是一個龐大的族羣,在他們身上有着相似的經歷和處境,代表了社會一個階層的文化現象。導演挑選出的這一個家庭是這羣外出務工者家庭中普通的一家,但十分具有典型性。在這家人身上表現出的矛盾,其實就是這整個羣體的矛盾。他們身上表現出的社會文化現象,就是這一羣體的社會文化現象。整個拍攝過程,當然也是田野調查的一部分。導演和攝製組同外出務工者們一同搶春運火車票,一同擠火車,一同體驗這種生活的辛酸。因此,我認為《歸途列車》已經具備了作為民族誌電影的第一、二兩個特徵。第三個特徵,表現人類學知識。在這裏,我不得不提及1986年由美國著名導演羅伯特.加德納拍攝的《極樂森林》。這部有着長達10年爭論的民族誌電影,開啟了視覺民族誌電影的先河。他首創了不用旁白講述只用畫面記錄來表現人類學知識,我認為,範立欣同樣採用了與其相似的方式,創作了《歸途列車》。

《歸途列車》表現的人類學知識可以概括為如下這幅圖表:

由圖中紅色箭頭可見,最後,有一部分像琴一樣的孩子,選擇了像他們父母一樣城裏打工賺錢,踏上了新一代外出務工者之路。

以上三方面內容,就是我對《歸途列車》這部紀錄片的所有思考。之所以被其吸引,是因為無論站在社會、個人還是文化時代的角度,都能發現它是一部有血有肉情感飽滿的片子。全篇影評純屬個人觀點,如有異議,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