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觀《無問西東》有感(通用8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5W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無問西東》有感(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無問西東》有感(通用8篇)

觀《無問西東》有感 篇1

聽朋友説《無問西東》是講民國的文藝片,看別的影評説電影講到了西南聯大的大師,覺得應該是感興趣的題材,所以下午去看了。

總的來説,説是一部文藝片定位不錯,整個故事拍得場景看上去很美,人物很熱血,那麼多句“真心”真是大寫的尷尬。

在民國、抗戰那麼困難的時候,電影場景物資竟然如此充足,都顯違和。

民國大環境總體應該表現的是沉重的歷史背景與大師背後不屈從命運的心和愛國的情懷。但是電影拍得輕飄飄的,不算多雷,也不算多好,好歹迎合了小清新的心吧。這個題材,本可以拍得更好的。錢穆當年寫《國史大綱》是以為中國要亡國,編史以作為日後復國的基礎。這樣偉大的情懷,電影沒有表現出來,可能是因為導演功力不夠,表現不出來吧。

影片各個主角,都在各自的人生、各自的命運中做出選擇,表現了追求,表現了無悔的心。除了尷尬之外,也算不錯。

敍事方面,各個故事線穿插得很凌亂,四個時代,每個故事線都有關聯,但聯繫不是很明顯,而且時間上也很亂,總覺得在講述方式上表現得過了,抓人眼球的效果雖然體現了,但故事線太多、顯得凌亂。《西伯利亞理髮師》七條線齊頭並進,都講得那麼清楚,是導演功底不夠之過呀。

有兩個小細節表現得很好:

1、章子怡演的女主角在明白過來被心愛的人拋棄的時候笑了,從死亡線掙扎醒過來看到黃曉明扮演的男主角反而痛哭,永不在逆境、敵人、眾人前示弱,是堅強的表現。

2、西南聯大的時候,教室蓋得不結實,屋頂又漏雨,風聲雨聲與飛機的轟炸聲蓋住了老師講學的聲音,老師終於在黑板上寫“靜坐聽雨”字,然後靜坐,聽雨;學生也明白過來老師的意思,也靜坐,聽雨。現在少見的是這樣的師者,以及能夠明白師者“靜坐聽雨”之心的學生。有這樣精神的老師和學生,環境的惡劣,物資的匱乏,又算得了什麼呢?中國到底不亡。

總的來説,不踩到雷的電影算少見的了,推薦。

無論怎樣,都是無悔的一生呀。

影片末尾掛出了眾大師的一生,站在屏幕面前眼淚止不住地流,那是一個多麼璨爛的時代,多麼偉大而令人敬仰的一生呀!

觀《無問西東》有感 篇2

每個人生來又何嘗不是一種自贖,若試問生命的意義,如果只有活着,才能讓你感覺到自己的存在,那麼,便活的開心,如果不是這樣,究結細枝末節,何嘗痛快,生來無非是個過程,憐憫,同情,善良,誰都會有,誰都能懂,卻不是誰都能做到。

生而為人,學澤立人,生而為人,本性勿移。

你若問我人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無法回答,他不是照亮黑暗的一束光,因為黑暗本就是光的組成,也不是失落者的祈求,因為每一個失落者曾經也會施捨,如果都不需要,就都捨棄,閉上眼睛,不去理會教書先生的字眼,不去環顧席地而坐的失落者,不去臆想黑暗中的光明,你看到的,你想到的,你做過的,都會在眼前的黑暗中出現,交替疊加的事物,會佔據你的思想,肉體至大腦再至靈魂,不需要掙扎,你也改變不了結果,如此而已,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容得下失去,容我們回顧,時間只會向前,定義者將向前視為信仰,視為進步,生命將時間看作同伴,當成朋友,糾結於何種,何種意義,只會讓自己睜開眼時看見的滿是失望,陌生、冷淡,會佔據你的思想,主導你的意識,操控你的行為,可如果,睜開眼看見的是一點一滴的幸福時刻,不經刻意渲染的場景,無關乎利益、權利的陪伴,不自主掉下的淚水,或許你會理解,為什麼生而為人,為什麼黑暗便是光明,施捨便是乞討,失落便是自信。

人生而脆弱,敏感,本性如此,本應如此,改變會讓人得到強大,失去真實的自己,得到進步,失去卑微的自容,那麼,有人又會問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曾經的我,認為錯即是違背道德,背棄通俗,對即使崇尚道德,融洽通俗,長大一些了,認為對的便清清楚楚,認為錯的便模模糊糊。

現在,我反而很難形容,就像油盡燈枯的高僧,大智若愚的聖人,斑駁陸離的佛者,即便才華橫溢,蓋世驚人,恐怕也道不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不是他們修行太少,不是他們不夠專情,是無人能及的高度,會讓人感到壓抑,會促人放棄。傷人傷己,或許這個問題,本就沒有答案,或許問題的本身就是答案,在你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答案就已經出來了,他或許不需要人們去尋找,不需浪費時間去推敲。

它也許不是真相,但也是離真相最近的答案。

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意識,生命是經得起推敲的,對與錯是經得起考驗的,愛與恨是經得起折磨的,人與人是經得起欺騙的。

以生命做代價換來的真相,或許在有些人看來叫做高尚,但是,在我看來那是懦弱,不堪,假以生命為長度,生活為寬度,時間為高度,多長,多寬,多高,才算合適,才是正確……

在你的生命中,又遇到多少人,他們會給你安慰,促你成長,無論是誰,無論怎樣,生命的長度理應看得見,生活的寬度合適就好,時間的高度能夠給你帶來安全感,如此就好,即便我們生而為人,即便我們分不清對與錯,即便我們看不穿黑暗,都沒關係,把握好生命的長度,生活的寬度和時間的高度,一切自解。

觀《無問西東》有感 篇3

全家人一起觀看了這部電影,影片確實好看,這是全家不同年齡段的人共同得出的一致意見。有一些精彩的片段能讓人牢牢的印在腦海裏,經典的台詞也會在耳邊響起。時間只過去了一天,精彩的畫面還在,但經典的台詞已經記不完整了,為了挽留感動,撰寫一篇觀後感,給自己,也為這部好電影做一宣傳,推薦給沒有看過這部影片的朋友。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萬事皆有因果,人生就是因果相系、循環往復。

影片由三個小故事組成:1923年的某一天,吳嶺瀾向清華大學教務長梅貽琦請教“什麼是真實”的問題,梅貽琦先生做出了經典的回答:“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

抗日戰爭時期,吳嶺瀾在西南聯大當教授,他用他真實的精神當時處在民族危亡的學生們,引導着學生沈光耀去思考、去選擇怎樣的人生。沈光耀作為一名飛行員,用大愛影響和救助着一大羣孤兒,其中有一個叫陳鵬孤兒。

全國解放了,作為清華學生的陳鵬,用他的人格力量與氣度喚醒了同學李想的正確人生觀。在正確的人生觀指導下,邊疆支邊醫生李想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拯救了另外兩名夫妻醫生,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了夫妻醫生的生命,而夫妻醫生是某大公司高級經理張果果的父母。高級經理張果果無私地幫助處在生死邊緣上的四胞胎家庭。這一切都是芸芸眾生的前生今世奇妙的緣分。

梅貽琦先生説: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之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不過只有這些日子。

影片通過三個故事,提出了三個“如果”。一是如果你知道你的人生將如此世俗而艱難,你還會選擇出生嗎?二是如果你們提前瞭解了,你們要面對的人生,你們是否有勇氣前來。三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你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是否你還會在意那些世俗要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

最後通過張果果給四胞胎在窗户上畫畫和接打電話以及影片話外音的形式,向觀眾講明瞭本片的核心思想: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記憶的模糊加上水平有限,不能完全表達心中所想,還是自己親自走進影院,感受“真實”,無問西東。

觀《無問西東》有感 篇4

電影《無問西東》是一部被預告片耽誤的好片。

非常感動,是真實的感動。

宣傳裏看起來像個爛片,但真的不爛,不止不爛,還好的不得了,好的快上天了。每個人都演得特別好,王力宏上天開始我就一直哭一直哭,感動的不行。本來以為會節奏很亂很突兀的四段式,實際效果很流暢,銜接的特別好。劇本、攝影和剪輯都是大師級的,加上膠片質感,看起來不要太舒服。 結束大家都起身準備走的時候,片尾出了人物介紹,然後所有人都站着安安靜靜地看完最後幾分鐘,這種感覺真的好。不知道為什麼一直跳票了這麼久,不過最後能上映真是太好了。看了點映真是太好了。 西南聯大,泰戈爾訪華,抗日,文革,現代。史詩又青春。

劇情跳躍,時空跨度挺大,一開始看的時候有點懵,看到結局才豁然開朗,題材很新穎,串聯講述了幾個時空的故事,卻又隱隱相互關聯,有很多讓人深思的地方,電影挺有深度,很感人,好多處淚點,耐人尋味。演得都還不錯,王力宏好帥,章子怡很漂亮。無論你處在哪個時代,都願最珍貴的你,對人生抱有期待,希望。在你迷茫時,願守住你的珍貴,勇敢的活出真實的自己,並真誠為之努力,無問西東。

西南聯大的故事長久以來總是非常打動我,感謝宗璞先生的野葫蘆引系列。飛行員這個角色讓我想了澹台瑋,最温和謙謙的瑋瑋。 最讓我動情是時間軸最早的兩個故事,一個舒服,温和裏藴藏人生的力量,梅校長的話是治癒的針劑;一個熱血,正義勇敢,叫人潸然淚下。 這才是真正宣傳愛國主義的好片子吧,每次飛機滑過雲層,鏡頭掃向大地,我都在想,這裏是我的祖國啊,怎麼能夠不為她自豪不為她流淚呢。我都想,假若我生在戰爭年代,也一定上前線去吧。 最熱淚盈眶的是真實的報道出現在熒幕上時,真實的數據白紙黑字陳列,日軍的連續轟炸,抗日空戰報道出現的時候,眼淚一下子就湧了出來,刺痛而感恩。 好片子,半星扣給選角王力宏。

本來想寫個長長的影評,但臨了臨了卻又不知該從何寫起。 好像有很多想説的,但又不知道要説些什麼。感覺自己的學識還是太過淺薄,言語還是太過匱乏,無法將我的所思所想完美的表達出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我們自詡為正義的行為,難保不是對他人的傷害。善與惡的界限並沒有我們小時候想的那麼分明,一念之差,成仁成魔。“北平之大,竟容不下一張安靜的課桌。”這是文人最好的時代,正是這個時代成就了他們;但這也是文人最壞的時代,這個時代容不下他們安心做學問。在那個時代,有着太多太多的無奈和身不由己。“三代五將”這是怎樣一種榮耀與悲哀,那碗冰糖蓮子羹,那個少年卻是再也喝不到了。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卻是不知道要説些什麼,就這樣吧。如果你們知道你們要面對的是怎樣的人生,你們還有勇氣來到這個世界上嗎?在這個社會上,有着太多的謊言與身不由己,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色。但願你們所有付出終有回報,願你們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觀《無問西東》有感 篇5

一個週末的下午,我們一家去電影院看了一部電影《無問西東》。裏面有一段故事是説在20世紀30年代,一個叫沈光耀的學生從香港來到清華大學求學。當時因為戰爭,學習環境很差,教室都是用稻草做的。儘管他是個富家子弟,但他也希望獲取更多知識報效國家。當他學習了一段時間後,祖國遭到了襲擊,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去當兵。在軍營裏,他不但給貧困地方的孩子送東西吃,而且最後勇敢地走上了戰場,打死了一個又一個敵人,最後不幸英勇犧牲。

看完這部片子以後,我發現那時的學生是這樣求知若渴,但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都好艱辛啊!以前的學習環境很差,教學的儀器又很少,比現在落後了太多太多。我們現在有明亮、乾淨的教室,有教學用的電視,還有這麼多老師來給我們上課,也沒有那麼多戰爭和顛沛流離。雖然我們現在的學業不輕鬆,作業要求也很高,但一想到電影裏沈光耀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也刻苦學習,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把握現在的機會,努力學習。看到電影裏沈光耀在生活物資如此匱乏的情況下,也省下自己的口糧,送給窮苦的孩子們。我覺得在新時代,更應該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也很喜歡幫助同學,當一個同學生病的時候,我可以主動幫他帶作業,幫他補課。以後我還要更關心周圍的同學和夥伴們,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毫不猶豫的伸出友愛之手,使大家一起進步!

我們現在在一個新時代,沒有戰爭,只有和平。這是最好的學習機會,時間一去不復返,我要好好把握它。當別人在隨意玩耍的時候,我們要抓緊時間學習。我現在年紀還小,等我長大了以後,要像沈光耀一樣,在祖國需要我的時候,勇敢的衝出來,報效祖國。現在先要打好基礎,以後才能為祖國多出一份力,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越來越強大。記得古文《少年中國説》裏説過:“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青少年應該樹立這遠大的志向,承擔這重大的責任。

觀《無問西東》有感 篇6

這部劇是“青春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片名取自清華大學校歌中一句歌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正所謂“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指要超越西方的學問,爭取獲得世界級成果。這部作品展現的大背景是在抗戰時期,橫跨民國到上世紀中後期。

影片演員的陣容空前強大,後期製作團隊也是曾經獲得過很多著名獎項。從芳芳導演的角度來説,她的認真創新態度感動了很多人,從細節深入,使得整部作品非常走心,還原所涉及到的歷史細節,從一開始就讓觀眾覺得《無問東西》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作品。

最近,出現紀念青春的作品,算是一股熱潮,這部劇其實很早之前就已經殺青,一直沒有出現在觀眾的視線,劇中的演員從拍攝到現在也經歷了幾年的變化,社會身份也有所變化,想必對於演員自身來説也是對幾年青春的紀念,從電影的前期宣傳到影片上映,引起了很多話題。始終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部劇作是一部很優秀的作品,它所帶來的價值昇華會讓正值青春年華的你我重新審視當下,用感恩之心面對,努力用心生活,我想這部劇帶給觀眾的震撼是波濤洶湧的。

這部劇的題材大膽使用現實中我國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為背景,作品內涵非常豐富,以年輕人在最美好的年紀所經歷為題材,可以引發更多年輕人的共鳴,演繹了四段傳奇人生,內容深刻,既有憤世嫉俗,也有感傷過去,其中摻雜革命主義情懷和大無畏主義精神。

劇中的四位年輕人都有鮮明的定位,章子怡飾演的王佳是中醫學院的護士,在風華正茂的年紀,有着單純的夢想,同時也上演了一場“三角戀”,非常真實,牽動着觀眾的心,劇作中角色的性格鋒芒,嫉惡如仇,會為老師抱不平,也會被同學嫉妒,她的人生中可以預見的悲劇很多,所以這一角色我認為非常貼近現實,並且承包了觀眾的部分淚點所在。

張震飾演的張果果是一家公司的廣告創意總監,表裏不一,違心的做事,在他的世界裏沒有信任這個概念,其實這樣的人物特點在社會中是普遍存在的。以此可以喚醒一些人內心真實的聲音,引導社會上正能量的崛起,多呼籲人們看到更多美好的東西,停停腳步,引人深思。

王力宏紅飾演的沈光耀是一個廣東富家子弟,在昆明求學,正是抗日戰爭的時代,因為看到戰爭所帶來的災難,頂着家族壓力投身革命,在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演繹着屬於自己的英雄傳奇,這樣的角色其實並不罕見,他的存在弘揚了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從另一個角度來説,也倡導敢於突破自我,不能把自己約束在固定的牢籠。

陳楚生飾演的吳嶺瀾可以用這樣的話來形容“一事能狂便少年”,他是一名清華大學的在讀學生,因為目睹了偉大文學家泰戈爾的訪問,影響了他的命運。四位人物所發生的故事在劇作中實則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每個人都在各自的道路中遇到不同的問題:猶豫和彷徨,金錢和良心,榮譽與誠信,小我和大我。四段故事流暢自然,一直牽動着觀眾的情緒,代入感非常強。

這部劇作在製作中的很多細節都能打動觀眾,符合大環境的服飾和道具,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這部作品完全做到了。劇中的演員也是實力加偶像派,從顏值到演技都能征服觀眾,邀請的大咖足以證明這部作品的分量。

觀《無問西東》有感 篇7

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我該怎樣才能過好這一生?這個問題也無時無刻的不在困擾着我。雖然這個問題無論是自己還是有智慧的長者都無法給出確切答案,但我們還是應該時不時的問問自己: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

小時候做着天才夢,做着英雄夢,以為只要長大了就能成為功成名就、受人矚目的人。以為長大了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長大了我並沒有成為自己心目中那個不一樣的自己,而是和所有普通人一樣上班下班,幹着自己都不知道有什麼意義的工作,掙着剛夠養活自己的工資,還得應付着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偶爾的不懷好意。

從上班第一天起,我就可以遇見退休前一天的工作狀態。別人説過,我自己也想過,這樣安安穩穩的過一生也是不錯的,況且工作環境、工作待遇尤其是工作上的夥伴都是很不錯的。然後像大多數人一樣到了年紀找個差不多的人結婚、生娃,過着差不多的生活,沒有起伏,沒有波瀾。可我總覺得還缺少點什麼。

像大多數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一樣,我想我並不甘心就這樣混日子,也説不出什麼“平平淡淡才是真”這些所謂的人生哲理,我想要的是一個跟別人不太一樣的人生,我覺得至少該無關任何人、任何事,只為自己,做些什麼。在這個毫無能力的年紀卻不想毫無作為的就這樣揮霍完自己的時光。

下班以後、休息的時候百無聊賴的翻着手機,點開朋友圈關了又點,打開微博關了又打開,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幹些什麼,貌似有點孤單落寞。再瞟一眼其他人,每天看肥皂劇一部接着一部、打遊戲一場接着一場,貌似過的也很充實,也很快樂。實在無聊的週末,我也嘗試過窩宿舍追一整天的劇,但是這種感覺並不好,除了更落寞還多了一種負罪感。為什麼這種生活我就過不來呢?

我常常想,作為滄海一粟的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享受生活?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還是實現自我的價值?當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需要留下些什麼證明我存在過嗎?而我又能留下些什麼呢?即使留下我的足跡又有意義嗎?——我不知道。

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不用像沈家耀在民族危難存亡之際做出選擇,也不需要像陳鵬那樣在愛情和理想面前做出選擇。但我們更多的是像張果果那樣,在這個紛紛擾擾,混沌不堪的世界裏行走,做出自己的選擇。

平凡的我們還有一種選擇,無關倫理道德,無關社會大義。這種選擇無關對錯,只是沿途的風景不一樣而已,而你只需要遵從內心,做真實的自己,無悔當初。

最後,以電影裏的旁白結尾:“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觀《無問西東》有感 篇8

影片觀盡,道路仍遠;人生未盡,漸行漸遠;愛與真心,永存於心。——題記

“你知道自己的內心嗎?”“你們史冊最完善最永久的是什麼?”泰戈爾的提問時刻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五千年來,多少的朝代更迭,多少的戰火連天,在功名利祿的誘惑中,在民不聊生的悲慘中,那亙古不變的,那永垂不朽的,是愛與真心。

愛與真心,不需要驚天動地的誓言來表現;愛與真心,不需要轟轟烈烈的行為來證明;愛與真心,不需要無趣的自賣自誇來氾濫。它只是對內心的温習、對初心的堅守、對自我的認知。

什麼是愛?愛就是對祖國的愛,對眾生的愛。

無論是投身軍旅,為保家衞國英勇奮戰,最終壯烈犧牲的沈光耀;還是遠赴邊疆戈壁,不畏艱難困苦,參與“兩彈”研發最終完成科研的陳鵬,這都是對祖國的愛。這種愛往往伴隨着許多羈絆與淚水。選擇了這種大愛,也就意味着選擇了割捨對父母的愛,對戀人的愛,對朋友的愛。

電影接近尾聲,沈光耀開着飛機衝向敵艦。夕陽照在他的臉上,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從他的眼睛裏,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他那一聲“媽,對不起”觸動了多少人?他的無畏與堅強感動了多少人?即使現在臨近黑夜,即使將要面臨永別,他沒有後悔,因為他相信,那一邊暮色蒼茫,不過是頃刻之間,未來的世界將會更加美好。左拉説過:“生活的道路一旦選定,就要勇敢的走到底,絕不回頭。”這可能就是對沈光耀一生最好的闡釋吧。

吳嶺瀾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候隻身前往西南聯大,獻身於教育事業,授予學生知識與思想傳承。身出豪門的沈光耀加入空軍隊伍後,不斷給孤兒村投放糧食,才幫助孤兒們解決了飢餓之苦;張果果援助四胞胎家庭,從開始的種種擔心到最後聽從自己的內心,才有了後來對四胞胎家庭的無私幫助,這都是對眾生的愛。即使他們彼此有自己的生活,即使他們彼此可能陌生,但是這種對眾生的愛永遠會作為一朵最為素潔的蓓蕾,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生活總是讓人遍體鱗傷,每個人都不容易,每個人面對的困難都將前所未有,每個人都是海洋上的船隻,誰也説不準驚濤駭浪什麼時候出現。唯有愛,能讓無邊的荒漠變成綠洲;唯有愛,能讓漫長的航行晴空萬里;唯有愛,能讓生活的道路花團錦簇。

什麼是真心?真心,是李想在臨死前的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真心,是吳嶺瀾所感悟的“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欣喜,會因初生的朝陽歡呼跳躍”。我們每個人都在闡述自己的真心,哭了,笑了,都是我們的真心。真心,靠的是坦誠,每一行熱淚都有它的由來,每一處傷痛都有他的無奈。

真心不在喧囂浮華,真心也不在庸庸碌碌,它就在風吹出漣漪的一瞬間。真心是陰溝里人們仰望星空的望遠鏡;真心是黑暗中行人找到方向的明燈;真心是夜空中人們內心最燦爛的那顆星。因為真心,我們才無怨無悔;因為真心,我們才有了知足常樂;因為真心,我們才站上了人生巔峯。

在《無問西東》中,百年清華,往事如煙。讓我感觸最深的,無不是愛與真心。電影裏有那麼一句台詞“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我相信我們能與愛相伴,心懷真心。最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