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改寫作文

村晚改寫作文(精選14篇)

欄目: 改寫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9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村晚改寫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村晚改寫作文(精選14篇)

村晚改寫作文 篇1

夏天的傍晚,陣雨過後,暑熱已經褪去,詩人雷震走出小院,來到了村外。

他一邊搖着摺扇,一邊嘴裏不停地吟唱着。不知不覺,他來到了池塘邊,只見池水上漲,已經漫過了堤岸。柳樹長長的柔軟的枝條輕拂着池水,碧綠的池水微波粼粼。浮萍也長滿了池塘,它們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變成了橙黃色。池塘裏,一個個綠盤中間白荷花、粉荷花亭亭玉立、嬌豔欲滴,她們舒展開潔白的、粉紅的花瓣,盡情地展示着她們優美的舞姿。蜻蜓飛來了,立在荷尖上,振動着紅紅的雙翼,小青蛙悠閒自在地荷葉上高歌,小魚兒歡快地嬉戲,好不愜意!池塘邊的蘆葦草長得十分茂盛,葉尖上還滾動着晶瑩的露珠 ,在夕陽的斜照下熠熠發光。茂密的草叢中散落着許多不知名的小野花,它們仰着一張張可愛的小臉,對着美麗的晚霞,興奮地笑着。青青的草,五顏六色的花,真是美不勝收。讓人不禁想起白居易詩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遠處,黛綠色的山連綿起伏,煙霧迷濛。太陽公公慢慢偏西,漸漸地,他的大半個身子已經沉落下去,只露出一半邊紅紅的臉。青山和大地就像一大嘴張開着,把太陽銜在中間。這時,青山,綠草,蘆葦、柳樹、池塘、荷花都籠罩在夕陽的餘輝中,池水泛着金光,好看極了。

樹上的知了還在聲聲地叫着,好像在演奏夏天的進行曲。這時,不知從哪兒又傳來斷斷續續的笛聲。循聲望去,只見遠處的青草地裏,一個身穿小白褂,頭扎一個小朝天髻的牧童。他隨隨便便地橫坐在牛上面,翹起腿,嘴裏銜着一支笛子,無憂無慮地吹着不成調的曲子,自由自在地走着,陶醉其中。而那頭老牛,好像被牧童的笛聲陶醉了,慢悠悠的一邊咀嚼着青草,一邊慢悠悠地走着……小牧童和老牛的身影漸漸消失在暮色中,只有那跳躍的笛音,隱隱約約在天穹裏飛翔、旋轉……好一幅美麗、寧靜、恬淡的鄉村黃昏水墨畫呀!,

詩人雷震準備走的時候,再回頭望望那如詩如畫的鄉村晚景,不由得詩興大發,即興吟出這首流傳千古的詩作《村晚》: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改寫作文 篇2

秋。雨跡猶殘留,山巒陰朦朧,田地不枯朽,楊柳低垂頭,水塘青色秀,茂草綠油油,夕陽永長壽,牧童騎黃牛。

雨天,稻田。雨後,空氣十分濕潤,帶着霧濛濛的感受。田地中,稻穗葉片上有着許多晶亮的雨珠,有的在平躺着仰天,上面一個透明泡泡壓在它們身上,雨珠不聲不響地承受着,不起眼的雨珠藴含大力量;有的在一點點吸收其餘水珠,擴大自身,微微移動前進;還有的倒掛金鈎在葉子末端,頑強的身軀不敢輕易懈怠,好似有了思想一般謹防掉落。一望無垠的田地用中間的小路隔開,呈“Z”字形,延伸向邊界。

田地旁,柳樹依依,風起,柳枝擺動,飄揚起來,甩出一顆顆雨珠,很清爽。小池裏,因雨水的供給,池水變得充沛起來,與岸上的泥土形成了一條線,就快漫上池岸了,風吹,水面起來波紋,印了這句話“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前方的波紋奔進撲在了岸上。岸邊草昔日的俏臉蒙上了灰色紗巾,失去了光彩,降了一個色調,但並不影響它們長大。

傍晚,落日,遠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已是臨近夜晚。太陽光依然強烈,但因為天色漸暗,於是陽光被襯得有些刺眼,橙紅色,接近紅色。屋檐此時還在滴水,一粒豆大的水珠掛在檐邊,景物都倒映在了其中,如同一個顛倒世界。夕陽照射出的光輝也保留在了這絢麗的水珠中,房屋被正在傾灑的夕照包裹着,樹木被鍍上了金邊夕陽漸沉,落在遠處連綿起伏的青山上,又掉在兩山之間的凹陷當中,被青山小心翼翼地銜着、含在中間,逐步吞噬、淹沒。唯有池的水面依稀殘留着斑駁草影。

一陣悠揚隨意的笛曲傳來,雖然沒有固定的腔調,卻仍能讓人心馳神往,再配上“哞哞”的叫聲,也更加和諧了。順着笛聲循聲望去,原來是小牧童騎着黃牛,正緩緩地把家還。只見小牧童身穿一件白汗衫,套上一條短褲,側身坐在牛背上,笛子持在兩手,按着笛孔,將它放在脣邊,奏出樂曲,小肚子都露了出來,十分可愛。身下的老黃牛皮膚都皺巴巴的,尾巴細長,左搖右擺,驅趕着蚊蟲,有時還會抽打到自己。老黃牛的四隻蹄子邁向前方。泥土地散發的氣息夾雜在空氣中,雨後的泥地,尚未乾透,還是能在地上發現雨的蹤跡,坑坑窪窪積滿了水,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四隻蹄子全然不顧,一腳踩下又抬起,就形成了新的坑窪,但蹄子則是染上了土漬。老牛在行動,因此會搖搖晃晃,牧童也跟隨輕輕搖動身子,這不礙他吹笛。幾聲笛,幾聲牛蹄,幾聲踏地的聲音,組成了鄉村傍晚獨有的音律風情。

村晚改寫作文 篇3

這,又是一個寧靜的傍晚。我悠閒自得地走在村間小路上。步入一家小菜館,我點上一碟黃酒小菜,挑了一個緊挨在窗邊的位置坐下,便沉浸在這愜意的晚景之中……

村口的一片池塘清澈見底,池塘周圍長滿了一叢叢、一片片嫩綠的小草,自打入春之後,在前不久就下了一場濛濛春雨,經過這番滋養,小草便一地一地綠了,你要是仔細看看,還會發現挨挨擠擠的小草間,還夾雜着晶瑩剔透的露珠,風一拂,它們就如跳舞似的肆意搖擺,空氣也濕潤了幾分。那聲音,“沙沙”響,讓人輕鬆自在,我不禁閉上雙眼,好好地享受這大自然的演奏。池水靜靜地睡着,但是卻漲得很高很高,幾乎要溢出了池岸。水中的鯉魚們躍出水面,硬是打破了這寧靜,使水面激起了幾朵白色的水花。這不,又引來了歸巢的鳥兒們,它們紛紛落在岸邊,嘰嘰喳喳叫成一片,品嚐着甜甜的池水,平靜的池面與活潑的鳥兒們相映成趣。“啪”,不知是哪一隻俏皮的小鳥一頭扎進池中,一波波漣漪便盪漾開來。

傾刻間,酒菜都已上齊了。我二話不説,拿起木筷子就大口大口地吃起菜來。

無意之中,我望見了落山的太陽。它懸掛在汕頭,倒像是被遠山銜在嘴裏,倒映在粼粼的水波中。它不再像白天那樣耀眼,失去了以往那雄赳赳的氣勢,而是像一個嬌氣的姑娘,餘暉柔和地照耀在水面上,居然將滿池子水染成了暖融融的顏色——紅裏透黃,黃中映紅。又平添了幾分生機,幾分情趣,一番詩意……

現在,我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去外面好好看看,再進一步領略領略村晚之美!”想罷,便風起雲湧似的吃完了整整一碟小菜,丟了兩枚銅錢在桌上,走出了菜館。

緩緩走到村口前的柳樹下,風一拂過,柳樹便梳起了它的綠頭髮,那樣子優雅極了!忽然,從不遠處飄來一陣悠揚的笛聲,我順着聲音望去,一匹老牛映入眼簾,原來是王二家的小牧童放完牛往家趕哪!它閒悠地橫坐在牛背上,垂着雙腳,前後晃盪,透出一股擋不住的自在。只見他輕輕將一支竹笛橫在嘴邊,悠然自得地吹奏着,那笛聲沒有腔調,聽起來卻十分愜意,讓人心曠神怡……

趁着酒勁,我詩興大發: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改寫作文 篇4

傍晚,天空微亮,絢麗斑斕的彩霞將大地染成了橘紅色,與陡峭的山峯交輝相映,宛如鑲嵌在山間的一幅圖畫。太陽從雲縫中露出了笑臉。一道金黃色霞光環繞的彩虹橫跨在遙遠的天際,好似一座通往天界的“金橋”,讓人猶如步入仙境一般。這時,蒼茫的暮色中出現了一個人影,他就是宋朝詩人——雷震。

走着走着,詩人來到一個小池塘邊。只見池塘邊的堤岸上長滿了柔嫩的小草。它們在落日餘輝的映照下,也變成了橙黃色。一顆顆晶瑩剔透的小露珠兒在鮮花嫩葉間滾動着,每顆露珠都映出一個美麗的黃昏。可能是剛剛下的雨很大吧,小小的池塘裏已經漲滿了水,都快溢到岸上來了。池中的魚兒在水裏歡快地搖擺着尾巴,泛起陣陣漣漪,時而又跳出水面,在空中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撲通“一聲落回水中,倏地一下,歡快地遊向遠方,漸漸沒了蹤跡。

落日西沉,它的臉漲得紅彤彤的,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又像個喝醉了酒的老公公。“哦,太陽很快就要回家了”。詩人自言自語道,“瞧,它的半邊臉越來越小,也越來越紅,餘輝把遠處的草木都染成了燦爛的紅色,天邊的小山也顯得格外巍峨壯觀。太陽的半邊臉躲在兩座山的中間,彷彿被它們叼住了似的。這景象倒映在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隨着水面帶有涼意的小圓暈盪漾着。“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在這美如畫的山郊野外,這悠閒自在的傍晚時分,真讓人不忍心離去!

這時,不遠處傳來幾聲“哞哞”的牛叫,尋着聲音,詩人不禁向樹林走去。只見,一羣羣小鳥嘰嘰喳喳地陸續飛回樹林。漸漸地,林子變得安靜了,只有那時而拂過的涼風逗得樹木不時向天空微笑。而那“沙沙作響的葉子伴着那隱隱約約的哞哞聲,時而幾聲鳥兒的拍翅聲,奏出了一曲讓人沉醉的樂曲。一頭老黃牛嘴裏叼着幾根青草,尾巴不停地左右搖擺,牛背上橫坐着一個牧童,大約七八歲的樣子,他身材瘦小,穿着一身黃色外衣,腳穿露着腳丫子的草鞋,悠閒地拿起一支短笛,隨意地吹奏起不成調的樂曲縈繞在寬大的牛背上,迴盪在那一望無際的空曠田野上……

雷震不由詩興大發,吟出了這樣一首詩:

草滿池塘水滿坡,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改寫作文 篇5

傍晚時分,夕陽照在大地上面。數不勝數了池塘裏面,池塘裏面的水滿的都快溢出來了池岸。

天空是一片金燦燦的,又那西山是層巒疊嶂,蜿蜒起伏。山頭有些是高的,有些是低的,像是在比賽誰的山頭高。霧把山遮住了,只露出一個小山尖,一隻只白鷺飛過,是多麼美麗的畫頁。

紅殷殷的夕陽落下西山時,那一刻夕陽彷彿被西山銜住了一樣,便倒映在了池塘裏。水面是一片金黃,是如此的耀眼。這時絲絲微風拂過水麪,盪漾起了陣陣波紋。一旁的柳樹見此情景,也慢慢地跟着微微擺動起來了長長的柳條,似乎也在為這唯美的大自然伴舞。池塘裏的兩隻鴨子“嘎嘎嘎”的叫着,兩隻鴨子並排遊着,十分歡快。

忽然這時林中傳出一陣笛聲,一看是一個小牧童,他上身穿着一件白色小背心,下身穿着一條藍色短褲。雙手輕輕拿着一支短笛,橫坐在牛背上面。輕輕地吹起了短笛,也沒有,十分固定的曲調。真是讓人陶醉,連老牛也聽的擺擺腦袋,刨刨蹄子,搖搖尾巴,似乎也在説真好聽主人再來一曲吧!

吹累了,他便把笛子放下,舒服的趴在牛背,叼起一根狗尾草,翹起二郎腿,眯上眼睛愜意的睡着了。

村晚改寫作文 篇6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這是一個舒服的季節——春,在這個美好的季節,萬物復甦……

你瞧,天上掛着如羊毛般厚實的雲朵,池塘裏剛剛有一些嫩綠的草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楊柳兄弟便伸出手摸摸它們的頭表示歡迎。魚兒也吐着泡泡擺着尾巴湊過來看熱鬧了,頓時,池塘裏熱鬧起來:魚兒在水草之間快樂地穿梭,時不時躍出水面向岸上的人們展示自己那了不起的技能;小蝌蚪不知什麼時候也遊了過來,各種各樣的動物歡聚一堂,就像開派對一樣,氣氛輕鬆愉悦。池塘裏的水在這樣的鬧騰下,水流直漲,都快溢出來了。

不知不覺間玩了很久,太陽公公都要下班休息了。你看,青山司機已經在接他回家了。青山司機把山頂上的蓋子打開,讓太陽公公鑽進去,它的動作是那樣温柔,就像虎媽媽輕輕銜着剛出生的虎寶寶一樣。太陽鑽進去時,裏面發出耀眼的紅色光芒,把天空映襯得火紅,雲朵也被染成了金、紫、紅等各種美麗的顏色。此時的天空比其他任何時候都要夢幻、迷人。

天色漸晚,遠處一隻老黃牛馱着一個小牧童朝家的方向走去,那個小牧童頭髮亂糟糟的,眼睛大而明亮,他上身穿白色背心,下身穿着藍短褲。他橫坐在牛背上,懶洋洋地望着即將回家的太陽。這時,他不知從哪兒掏出了一支短笛,架在嘴邊有模有樣的吹了起來。可是,他吹出來的音符完全沒有曲調,卻又調皮地鑽進了旁人的耳朵裏。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孩子是在亂吹笛子啊!

村晚改寫作文 篇7

在一個小村莊裏,有一個不規則形狀的小池塘。池塘裏有一條條黑黑的小蝌蚪,長得像一羣在一起聚會的逗號,可愛極了,真想抓幾條回家。兩隻鴛鴦從池塘的東面游到西面,看上去像已經結伴一生的情侶。

在池塘的岸邊上,長滿了翠綠的青草。湊近一聞,竟還散發着淡淡的清香。在池岸上,還有幾棵高大的柳樹,它們都長着嫩綠色的長頭髮。一陣風吹來,它們的長髮隨風飄揚,真應該用畫筆記錄下這個美麗而又讓人心曠神怡的瞬間。

向遠處望去,一座座高大的山峯似乎穿進了天空中,一座山連着一座山,延綿不斷。傍晚時分,夕陽徐徐落下,其中一座山像咬着太陽一般,和太陽緊緊依靠,一起玩鬧。

又過了一會兒,太陽與高山約法三章説“明天的這時再相遇”後,就落得更低了。落到了水面上,好像浸在寒冷的水中一樣,使水中泛起微微的波紋。羣山腳下,有一望無際的田地,田中有許多農民在忙碌。他們有的鏟着地,有的揮起鋤頭,都在為了更好的收成奮進着,真是一派美麗又繁忙的景象。

在山的不遠處,有一片小樹木,林裏有一頭強壯的牛兒快樂地甩着尾巴,朝着這美不勝收之處緩慢地走來。是誰告訴了它這片好地方?往牛背上一看,原來是一個長着聰明腦袋的小牧童橫坐在牛背上呀!他回家的路要穿過這片好地方,他正悠閒自在地往家走去。仔細一聽,又仔細一看,牧童的手裏正拿着一支短笛在吹奏。沒想到這不成曲調的聲音竟也和這般意境如此的般配!

村晚改寫作文 篇8

在一個安詳的傍晚,晚霞映紅的天空,映紅了雲彩。放眼,向遠處望過去,到處都是一片耀眼的紅色,天空中不時的飛過幾只小巧玲瓏的鳥兒,很快,又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走進一座美麗的小山村之中,突然被眼前的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迷住了,遠處,一汪池水,首先,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池塘裏面的水全都向四周溢了出來,池塘裏面也長滿了綠茵茵的青草。你看那些綠油油的小草,充滿生機,充滿活力,一個個挺拔着健康的身姿,在比誰的個高呢!池塘裏面的水會在下雨的時候唱歌,不信你聽“嘩啦啦,嘩啦啦,嘩啦啦”飛出一連串的美好的美麗的音符!池塘裏的水清澈見底,各種各樣的鵝卵石浮現在眼前,美麗極了!水中的魚兒四處遊動。

太陽將要落山了。牧童揚起眉毛都着嘴,拿起短笛,把笛口放到嘴口橫坐在牛背上,緩緩地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隨口吹着沒有固定的曲調,好聽極了。

牛兒依舊不緊不慢、慢慢吞吞的走着,道路旁邊的野花、野草隨風而搖擺,彷彿是在歡迎他們呢!最後,奔向遠方小牧童的身影慢慢消失在晚霞之中,只有那些笛聲,在淡淡的暮色裏,隱隱約約的飛翔着,極深,越來越輕,越來越輕。逐漸到沒有了聲音。

附古詩:

村晚

宋,雷震

曹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改寫作文 篇9

太陽漸漸西移,接近遠處的山顛,晚霞映紅了天空,映紅了雲彩。此時的太陽紅得最豔,到處是一片耀眼的紅色。鬱鬱葱葱的青草快要長滿了池塘,一池清水似乎已平直了池堤,幾處低窪地,已有清水流出,如一道道小小的瀑布,飛流直下。

眺望遠處,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山,層層疊疊、蜿蜒起伏。簡直可以與那桂林山水相媲美。偶爾有一羣白鷺插入晚霞,給這勝似仙境的美景又增添了一絲秀麗,看着這場景,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詩句。一陣微風吹過,卻讓人感到一絲絲涼意,池面上也蕩起漣漪,那鋪在池面上的晚霞也隨着盪漾開來,慢慢地消失在池邊的青草裏。

一陣悠揚的笛聲從遠處飄來,它時而婉轉,時而悠揚,時而高亢,時而低沉,似乎又聽不出是什麼曲調,就這樣無憂無慮地起伏着。尋聲望去,只見一牧童橫坐在那水牛背上,雙手捧着一把短笛放在嘴邊正悠然自得的吹着,晚霞灑落在牧童和那水牛身上,好似披着金光閃閃的外衣光彩奪目。牛兒在不緊不慢走着,牧童時而放下短笛,揮舞着雙手撓耳抓頭,時而又在空氣中揮舞,好像孫悟空一樣滑稽可笑。原來是在跟蚊蟲作鬥爭。

詩人雷震看到這畫面,流露出一時的感受,創作了這首詩......

【村晚】

附古詩: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改寫作文 篇10

傍晚,太陽映紅了整片天空,紅得靜,紅得爽。而此時,一陣風吹過,池塘的水草便輕輕擺動,好像在整齊的跳舞似的,放眼望去,水草好像佈滿了池塘,在整齊地搖擺,猶如一個巨大的方陣。而水草後面,便是那清澈的池水,它們也有節奏地前進着,使人看到了一絲絲波瀾。

此時的太陽是紅豔,也是豔麗的,也是耀眼的。山是無比的樸素,無比高大。貌似可以把太陽放到嘴裏含着。

落日和山的樣子倒映在湖水中,閃爍着讓人們感動到寒意的粼粼波光的湖面如此的靜,如此的淺。

此時此刻,不知是某家或是某個村的小牧童,橫着坐在一頭老黃牛的背上。身穿一件白色小背心,還穿着一條深藍色的褲子,而且還是一條藍色小短褲!他雙目合閉,手上拿着一隻小短笛正在吹着。河裏的小鴨子,岸上的老牛都興奮地搖起頭來,有趣的聽着短笛吹出毫無章法卻悠揚悦耳的曲子,看着前方的道路,搖着小尾巴,興致勃勃的走着。

附古詩:村晚宋.

雷震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改寫作文 篇11

夏天的傍晚,燥熱漸漸退去,取之而代的是一陣陣涼爽的微風,吹拂着人們的臉龐,梳理着人們的髮絲

傍晚的景色格外美。昨夜的一場春雨使池塘水位上漲,幾隻鴨子在水中慢悠悠地遊着,時不時把頭扎進水裏,叼出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吞下去,還“嘎嘎”地叫兩聲,好像在為自己喝彩呢!池塘邊長滿了密密的碧綠的青草,生機勃勃,好像在爭着誰比誰長得高,長得好,又好像為大地穿上了一件毛茸茸的衣服。好看極了!遠處,火紅的落日落在山尖上,好像山變成了饞嘴的小孩,正含着一個好吃的鹹鴨蛋黃一樣,有趣極了。落日又好像一簇火苗,點燃了潔白的雲朵和湛藍的天空,讓天上好似燃燒起來一團熊熊烈火,紅橙相間,壯麗至極,時不時飛過的幾隻歸巢的鳥兒,讓這幅畫面多了一分柔和與温暖。池塘像鏡子一樣,把這幅畫面照了下來,又好像偉大的畫家在池塘中畫了一幅美麗的落日圖。風一吹,水面泛起層層漣漪。“畫兒”模糊了,但擋不住它倒映在水中的絢麗色彩,依然美麗的讓人沉醉。

突然,一陣悠揚的笛聲隨風飄來,原來是牧童回家了,只見他橫坐在牛背上,雙手把短笛放在嘴邊,悠閒隨意地吹着,笛聲迴盪在村子的每個角落,出奇的好聽!牛兒也好像通人性似的,一步一步慢慢的走着,身後留下一串串蹄印,生怕騎在自己身上的小主人坐的不夠舒服。不時的回過頭來望着牧童,目光清澈柔和,還對着牧童眨了眨眼睛,“哞哞”地叫了兩聲,好像在誇讚小主人吹得好聽呢!牛兒和牧童向着冒着炊煙的村莊慢慢走去,背影漸漸地變成一個小黑點,越來越遠

這就是傍晚的鄉村,美麗和諧,令人陶醉。

村晚改寫作文 篇12

我效仿先賢脱離官場,隱居山林。站在鄉村小路上,我心曠神怡。在這裏,我忘記了官場上的所有瑣事及煩惱,所有愁緒一忘皆空。

黃昏即將來臨,太陽也即將落山。山脈連綿不斷,此起彼伏。在落日的映照下,那幾只玩耍的蒼鷺,幾座平穩的山脈,幾朵輕柔的雲彩兒都被染成了橙黃色,金黃色等等。特別是那朵雲,就像赤兔馬奔向北方。我多麼希望自己能騎上它,收復失地!

在一陣陣鳥鳴聲中,在農舍炊煙的伴隨下,傳來一陣笛聲,隨意而又動聽。放牛回家的牧童橫坐於牛背,他是多麼調皮,多麼天真可愛。他不懂音律,隨意地吹奏。池塘邊,青草尤其茂盛,老牛又咀嚼起那鮮嫩的青草。池塘裏池水高漲,朝水裏一望,當年高中進士的我已年過半百。

在清涼的水波中,倒映着那牧童吹奏短笛的景象,多麼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沒有一絲煩惱。唉,真想回到過去,過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一望,那遠山好像將貌似蛋黃的太陽叼在嘴中,生動,有趣。

啊,田園生活多麼令人嚮往,隱居山林的生活多麼閒趣,孩子的生活多麼無拘無束!

村晚改寫作文 篇13

夏末秋初,此時已經是傍晚六時,晚霞映紅了天空,映紅了雲彩。隨着天色漸晚,太陽似乎變成了一個大火球,遠處的青山似乎張大了嘴,要把太陽給吞下去。幾隻白鷺從空中飛過,但是很快又不見了蹤影。

這時,一陣清風吹過,一片池塘中泛起了層層漣漪,那水中碧綠且生機勃勃的小草也輕輕搖晃起來,有的小草的葉子碰到了水面,水面便盪漾起來,一圈圍着一圈,小草們有的比水面高,有的還在水中,差不多快長滿了池塘,那池塘的水也不甘心,高漲着水,馬上溢出了池塘,它們互不相讓。

池塘邊有幾座高山,座座挺拔,似孫悟空的金箍棒一般直通雲霄,山壁更是陡峭,上去都很難。山上的樹木茂盛,一大片全是綠色,只是有幾片枯黃的樹葉似鶴立雞羣。山的後方,一片紅光,染紅了天空。

咦?是哪傳來了笛聲?隨着笛聲望去原來是一位小牧童,他橫做在黃牛背上,欣賞着田園風光,慢慢的把家還。仔細一看,小牧童身穿一件白衣服,一條藍褲子,手中拿着一隻短笛,開始吹了起來,他雙眼微微閉着,似乎在為這獨特的感覺而享受。黃牛也“哞哞”的叫着,似乎在為小牧童伴奏呢。沒有人聽得懂他吹得是什麼 ,可能是他隨口吹吧,他吹一會兒,停一會兒不知道在想什麼。

詩人雷震正好隱居在此,看到了這幅場景,便揮筆寫下了《村晚》。

村晚改寫作文 篇14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傍晚,暖黃的陽光輕輕灑落在水面上,好像水面都在散發淡淡的光芒。池塘泛起漣漪,水草也跟着波動。水很滿,幾乎要沒過地面,但也只是浸泡着岸邊的泥土,泡久了,池塘周圍環繞着一股雨後泥土的氣息,清新極了。

遠處的青山素雅的像一幅水墨畫,卻又透着一位老者在揮灑筆墨時的勁挺和韻味。青山的挺立和黃昏的抒情相融交織,身處其中,心好像被觸動了一樣,湧動着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微風漸漸柔和,萬物都變得温柔起來。落日緩緩隱去,悄無聲息,把寂靜的天空留給了皎白的月光。

晚歸的牧童藉着最後一縷陽光,與老牛在樹影婆娑的小徑上行走。他仰起頭,感受微風和光線劃過臉際,嘴角漾起了笑意。走累了,拿出口袋裏的小短笛,帶着無名的腔調,帶着泥土的氣息,帶着悠閒自在,與夏蟬新蛙齊奏鳴,與青山落日説再見。最後,牧童和牛都隨着天色暗去消失在池邊的小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