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幼兒園幼兒教師讀書筆記(通用8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8.9K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幼兒教師讀書筆記(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幼兒教師讀書筆記(通用8篇)

幼兒園幼兒教師讀書筆記1

時間過得真快啊,不知不覺中暑期生活已經臨近尾聲,在這個假期中收穫最多的就是學習了《做個快樂的幼兒教師》一書,這本書向我們展示瞭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從而在思考中獲得快樂、在創造中體驗快樂、在表達中感受快樂。

從第一天的閲讀中,我的思想上就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們幼兒教師要享受快樂、體驗快樂。“經常看到不同幼兒園的教師碰到一起,先互相傾訴苦衷,象工作如何緊張、家長如何難對付等……”看到這裏,我也想到了自己。在幼教工作的這1年多的時間裏,也有不少的埋怨、嘮叨,感歎工作壓力大、過於煩瑣。但一味的抱怨只會使生活更加的黯然失色,更會影響到工作的質量。“享受快樂人生是每個人的權利,難道幼兒教師卻要被拒之門外,不!”是啊,正如著名學者戴爾所説:生活就象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

1、在思考中獲得快樂。

布萊希特説過:“思考是人類最大的快樂。”成為會思考的幼兒教師,首先要有對事業的熱誠、積極思考的態度和自信心。書中還有許多有趣的事例,把幼兒教師的思考和智慧充分的挖掘了出來。其中有一個“玩積塑”的例子,她轉換了自己的角色,以一名幼兒的身份參與到孩子的區角遊戲中,和孩子一起開心的玩積木,老師和孩子一起沉浸在快樂的遊戲中,一起分享遊戲的成功和快樂。是啊,在平時工作中,也會碰到不願合作的孩子,這時如果放下教師的“架子”,和孩子一起操作、一起玩,孩子就會把你當成朋友一般,向你敞開自己的心扉。

2、在創造中體驗快樂。

做為幼兒教師要怎樣“創造”呢?“創造”離我們遠嗎?書中從以下三大點告訴我們如何創造:立志做會創造的幼兒教師、培養創造人格、提高創新能力。其實我們身邊也不乏有創造力的幼兒教師,有的老師有音樂和美術方面的創造力,有的會創編故事、兒歌,有的還會出很多的“好點子”,仔細的觀察,創造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一起去體驗創造的快樂吧!

3、在表達中感受快樂。

書中所説的表達指的是寫作表達,指如何在寫作中感受快樂。其實,看到“寫作”兩字大部分老師和我一樣的感受:頭疼。一篇論文、隨筆都要花好幾個夜晚才能“熬”出來,如何感受到其中的快樂呢?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教會我不少的寫作方法,如:貼切、簡潔、新穎。著名的作家冰心説過:“很好的思想內容,象一盞畫得很美的紗燈,表達思想的文字就象燈裏的燭光,若是裏面燭光很亮,這盞紗燈上的美麗圖畫,就會映射得纖毫畢現;若是燭光昏暗,無論多美的紗燈也會減色。”

《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常讀、常看、常思,這本書將一直陪伴着我、激勵着我,讓我們一起做個快樂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幼兒教師讀書筆記2

我利用假期的時間細細品讀了《兒童發展心理學》這本書,從中受益非淺,或多或少給我一點點啟發,它讓我對兒童心理髮展的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我的小課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建構了理論基礎。

本書主要介紹了20世紀20年代以來兒童心理學研究的地位不斷的強化用心理機能形成的過程來説明心理機能的涵義,使心理學的發展從描述性階段向説明性階段過渡,兒童發展心理學能夠為此提供説明性的控制論模型。兒童是人生起點時期,是一個生機勃勃,充滿生命力的時期,也是人類個體心理髮生髮展、撒播智慧種子的播種季節。本書不僅讓讀者對兒童發展心理學有了比較直觀的基本認識,同時也為下兩篇有關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具體內容作了鋪墊。例如: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社會角色發生重大轉變,開始承擔“學生”的責任,核心活動由“遊戲”變為“學習”。

學習環境和作息習慣的改變,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生活上的不習慣,兒童發展年齡階段任務的不同,導致了一部分學生心理上的不適應。一年級學生雖然對學習充滿好奇,但持久性不強,自控能力較差。學前教育的差異,會給學生帶來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的差異。學生對師長的依賴性特別強。夥伴間交往以“玩”為主題,在接觸羣體規範,學生經常會出現“違規”和“告狀”現象。三年級開始,學生從兒童期轉入少年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性要求明顯增強,各方面能力發展較快。學科學習的難度和強度的增大,造成了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生活的不適應,作業拖拉,成績退步。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分化,學科偏愛的形成,也促進了其個性和愛好的逐步顯現。三年級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增強,隨着生活範圍的擴大,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增強。

心理健康干預指在確診的基礎上,採用一系列適合學生的心理治療方法對學生心理問題及行為進行矯正的過程。對於不同層面的心理問題,可以採取不同的干預方法。。如果能細心觀察,並提前發現一些普遍性、可能導致學生們心理問題發生的事,我們完全可以對此進行集體的預防性干預。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別等問題嚴重了才想辦法。

例如:我校設立了“心理廣播站”,每週三對全校進行各方面的心理輔導,開展了主題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學生“分數”以外的能力,使其重拾信心。學校又開展主題教育“調整心態迎接考試”對學生考前心態調整進行干預指導。指導學生正確對待E時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隱患,開展了集體指導講座“沉溺網絡的危害”,指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進行學習交流等,而不是沉溺於網絡遊戲虛度年華,指導家長改變錯誤的教育觀念與教養方式。這些不同的主題教育都是根據學生不同時段可能發生的不同問題進行有意識的集體預防性干預途徑,這些特定的集體干預內容,可以在不同時段疏導學生的心理,防範於未然,則能大大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教育部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目標中強調的是: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發展。這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達成目標,我們教師除了要從態度上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外,還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

幼兒園幼兒教師讀書筆記3

閲讀是藝術,正因閲讀就是探索的過程。我們透過閲讀來實現一種對應,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個人的經歷、與我們的個人的體驗一一對應。閲讀,説到底,就是以設身處地的行為去探索世界,以設身處地的方式進入他人的世界。

“打開一扇閲讀的門,開始一生愛的旅程。”有書相伴的人生必須是快樂充實的,有“閲讀”習慣的人必須是感恩快樂的。同樣,教師的成長、教師的發展、教師的快樂都能夠從閲讀中得到,每一天給自己留一點時刻閲讀,與偉人、名人對話,提升自己的才華,錘鍊教育的智慧,在閲讀中尋找無窮的樂趣。

一個教師沒有閲讀,就不會有深厚的人文底藴。作為教師,如果一向能夠堅持閲讀,就能始終持續與最前沿的思想的聲音的接軌,除了能夠獲得新知,還能夠獲得一種精神上和道義上的力量。正因一個人如果沒有一種外在的動機資源的輸入,任何人都可能感到動力不足的。堅持閲讀,就能夠讓閲讀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成為我們生命的組成部分。

時下,流行這樣一句話:享受過程。就閲讀而言,只有在博覽羣書、遍賞芳華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開卷有益”的妙處和“萬里清風來”的意境。從這個好處上講,享受閲讀的過程,其實就是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過程。讓我們做一個忠實的閲讀者,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成為與別人進行心靈碰撞的自由領地,成為自己不斷進步的階梯。

幼兒園幼兒教師讀書筆記4

對於成長於文化斷層年代的我們,胡適先生似乎只是歷史的一個符號,他曾經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等,由於種種原因,難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對於他的瞭解多來自片段性的軼事或宏大感受。近日於南圖覓得一本《胡適的聲音》,雖然只是一冊不同時期的演講集,但也足以窺見胡先生博大精深學養的滄海一粟。

“寧鳴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適的聲音》一書的卷首語,這是胡先生一生主張並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來,不論在什麼語境下先生都會是一個“大右派”。作為一個有深厚舊學背景,在完善的西學教育中成長起來的學者,胡先生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是真正學貫中西的大家。他的文字曉暢明白,樸實自然,沒有精英意識,即使現在閲讀也有極強親近感,很符合他倡導的白話文應該是“活”的文字。

書中涉獵的領域和年代跨度很大,從“五四”時期到五十年代,幾乎收錄了胡先生一生中不同時期的各種演講內容,讓我們看到胡先生歷經學者到官員(駐美大使)直至“中央研究院”院長等不同角色轉化中為人,治學的態度,可以充分體現他畢生倡言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以及"認真的作事,嚴肅的作人"的為人之道。

對書中感觸頗深的是一篇對“五四”事件的回顧演講稿,具體而詳盡的過程描述讓我們身臨其境。一方面,他承認“經過了這次轟動全國青年的大解放,方才有中山先生所讚歎的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另一方面,他堅持説,五四運動“實是這整個文化運動中的一項歷史性的政治干擾。它把一個文化運動轉變成一個政治運動”。他明確表達了:對抗爭政府的同情和對運動方式的拒斥。胡先生作為獨立知識分子,一貫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寧鳴而生”。

另一篇極具特色的演講稿是關於中國禪宗的發展史,從中國哲學史的角度系統講述了佛教在中國成長髮展的過程。胡先生關於禪宗發展史的研究考證翔實,表述客觀風趣。胡先生本人沒有宗教信仰,他的佛教研究完全從學問的視野進入。胡先生的禪宗研究源於他編著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到他離世只完成《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禪宗史是研究的不足之處,他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彌補。胡先生對禪宗史下過很多功夫,頗有心得,在研究的基礎上專門為影響很大,成為一代宗師卻不識字的六祖慧能的弟子,作了一部《神會和尚傳》;晚年,又花很多時間去考證《虛雲和尚年譜》。雖然禪宗史只是胡先生治學一隅,但嚴謹的態度足以描述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他的研究甚至曾引發日本禪宗學者鈴木大拙與他的一翻論戰。胡先生對於禪宗史的研究體現了他在治學中的“不默而死”。

多看看胡先生的研究,會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感受到他作為獨立知識分子,用獨立、理性、責任、正見、負責的言論來發表個人思考的行為特點。

如何深入的探尋與認同自己的文化,如何以獨立知識分子的思維來“寧鳴而生、不默而死”,是我們需要一生探尋的問題。

幼兒園幼兒教師讀書筆記5

最近,我在閲讀一本書名字叫《不會説話的孩子想“説”什麼》。其中有一個章節談到“培養快樂、負責、有潛質孩子的5個訣竅”。(分開的時候)

在學習這5個訣竅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會使用的9種情緒密碼:好奇、開心、驚奇、苦惱、生氣、害怕、羞愧、噁心、厭惡。

訣竅1,允許孩子充分、合理地表達所有的情緒密碼(儘可能不讓孩子的情緒受到壓抑)。表示開心、好奇的情緒密碼,都是正面的情緒密碼;表示苦惱、生氣、害怕、羞愧、噁心、厭惡,這些都是負面的情緒密碼。

訣竅2,儘可能鼓勵孩子多多表達好奇和開心的情緒密碼(儘可能讓正面情緒充分發揮,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圖書或是雜誌,開始動手撕扯。如果這本書不是那麼珍重,你不妨先觀察一會兒,看看孩子對撕扯所發出的聲音、撕扯時候的感覺、撕扯本身都有什麼反應。或者你就應捫心自問,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親撕報紙的動作。然後,要讓孩子知道,你認可孩子的興趣,也對此表示欣賞:“這本雜誌很棒,對不對?上方的`圖案也很漂亮,紙張也很棒喲。”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撕雜誌,那就那另外的紙換下它,同時要跟孩子説:“這本雜誌不能夠撕,這有一張紙,你能夠隨便玩。”

訣竅3,排除引起苦惱的因素(儘可能設法消除因其負面情緒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鏡的人就會哭,如果我們忽視孩子的這種表現,或者對孩子的哭鬧不予理睬,這樣做會讓孩子誤以為你沒有明白他發出的情緒密碼,這樣不僅僅對孩子沒有幫忙,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苦惱。在這種狀況下,我們能夠把孩子抱起來,讓孩子背對那個人,也能夠請那個人把眼鏡摘下來,或者還能夠問那個人是否介意讓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鏡,以便消除孩子的負面情緒。

訣竅4,用話語幫忙孩子表達情緒密碼。例如,小孩子正因飢餓哭泣時,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時刻同他説話:“我聽到了,孩子,你此刻餓了對吧,我們找點東西來吃吧!”若孩子被汽車喇叭聲嚇到了,你能夠跟他説:“那種聲音真可怕,把你嚇壞了。”孩子開心地蕩着鞦韆,你能夠用話語增強這種經歷給孩子帶來的正面感受,能夠發出誇張的聲音,比如“哇——”的一聲,或者説:“你玩的很開心,對不對?”這些語言描述不僅僅對孩子的感覺予以認可,同時也能把孩子身體的感覺用語言描述出來。

訣竅5,明白孩子的願望,他想要變得和大人一樣。1歲大的索尼婭走到電視機後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電線和插頭,這時父親平靜地説:“索尼婭,若果插頭在插座裏,電線就會有電,你碰它會受傷,到我這來,我給你看看這段沒有電的電線,看看到底是怎樣回事。要不來玩這個好玩的球吧!”然後索尼婭走到父親面前,聽父親簡單描述了一下電線和電流的用途,就開心地玩球去了。這時父親不妨説一句:“索尼婭,謝謝你不去玩那些電線,我愛你。”在這件事情上,首先,父親以平靜的語氣和孩子説話,並干預了她的危險舉動,儘管孩子不能完全聽懂父親的意思,但她明白説話的含義和語調。其次,他還給索尼婭帶給了一種十分好玩的東西——球。最後,“謝謝你,我愛你!”他用這樣正面的語言對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導索尼婭在行為上做出改變並給予獎勵。這位父親所有的舉動和反應,都是在給索尼婭師範一些寶貴的經驗,還會有助於她將來長成一個心地仁慈、態度冷靜以及情感和諧的大人。

幼兒園幼兒教師讀書筆記6

閒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着“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裏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裏做媽媽佈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閲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繫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遊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着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着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幼兒園幼兒教師讀書筆記7

今天讀到“生活化課程與教師發展”一章,作者真實的描述了幼兒教師的現狀,並且要求“深入的研究教師”,強調要“關注教師的職業感受”等等,句句字字都撥動着我心中的漣漪。原本以為如虞老師這種大師級人物,只是關注大政方針、理論創新等理論層面的東西,可是讀了這本書,我在心中由衷的佩服虞老,他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的聯繫,關注在中國國情下的幼兒教育。雖然虞老的洞察和呼籲暫時還不能改變中國大部分幼兒教師的現狀,但至少給了我們信心,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迷茫,原來並不全是我們自己孤單的在承受、思考、掙扎,還有虞老這樣的專家和我們作伴,也許只是語言文字上的共鳴,但這對於我們來説,已經是莫大的恩賜和榮幸了。以下是部分思考:

你是否關注了教師的職業感受?

幼兒教師的工作具有一般教師工作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教師的職業感受經常產生於教師的地位、待遇、社會和家長評價及工作成效等很多的因素,任何教師都會產生特定的職業感受,但的確社會和管理者並不都瞭解教師的職業感受。

師幼是否能真正的平等?

我們一直都在提倡“師幼平等”,而這種平等大多是對我們教師的要求,可是誰又能保障我們教師自身能獲得平等的權利和地位呢?對人類個體來説,與自己思維水平接近的人的對話能產生真正的思想互動,能獲得真正的思想碰撞和智慧激發,能對人的精神產生促進作用。對幼兒教師自身來説,()他們與幼兒的溝通更多的是職業的而非個人生活需求性的對話,倫理上要求教師認識到這種溝通是平等的,但從心智上説,這種對話是不對等的,教師可以去在意、照顧幼兒的感受,但幼兒不可能像教師一樣做,幼兒教師經常需要拋棄自己,迎合、照顧幼兒的感受。因而,幼兒教師自身的需求並不能在工作中真正得到充分滿足,久而久之,作為成人的內心經常被擱置,可能的與成人對話的慾念被迫放棄,作為成人的幼兒教師的某些思維方式甚至某些思想慢慢的遲鈍或部分泯滅。所謂童心永在,一方面是對教師的褒揚,言説教師的精神狀態和教師的職業特點;另一方面也是幼兒教師的一種職業無奈,甚至是對正常的、與其心智發展水平對應的對話的犧牲。

誰來關注幼兒教師的思維特點?

作為幼兒教師,職業要求要求他們明瞭、具體、直觀,但我們的各類管理部門又經常要求他們會抽象、能概括。其實,很多教師早就在職業生涯中習慣了明瞭、具體、感性、直觀。有時候,要讓幼兒教師從社會生活的宏大背景下思考問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必須考慮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如何才是合理的,我們有沒有真正幫助幼兒教師。我們認為,必須加強業務的溝通,加強思想的交流,讓教師成為一個真正的專業共同體,同時,又要讓教師參與到更大的其他層次的教師或社會成員參與的更為廣泛的共同體中,激活教師的思想。

對教師的要求和期待是否適切?

對教師的要求合期待要適切,幼兒教師的核心職責是做好一個教師,至於“研究者”、“管理者”等是相對而言的。別對教師有過多的期待而讓教師無所適從,產生職業倦怠和職業迷茫。對幼兒教師要多鼓勵,少職責,多引導,不貶損;不能只説老師們做的不對,要引導老師們思考不對在哪裏及什麼是對的,當管理人員和專家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對的時候,最好別告訴老師他們錯了,不要期待人人都是教育家,但可以期待人人盡力而為。

是否滿足了教師的成就感?

幼兒教師成就感的指向主要的不應是文本的和紙面上的成果,而應是每天日常的幼兒行為和表現。也就是説,能引發幼兒積極投入、努力創造、主動表達,能讓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是幼兒教師最大的成就。文本的、紙面的成就只是日常幼兒表現的副產品,不能主次顛倒,避免對能寫的但日常課程實施行為並不突出的教師大加褒揚,而對書面表達能力一般但課程實施行為很有創意並真正能有效促進幼兒發展的教師加以忽視。因為,我們提出,回到一日生活過程中,回到教師的和幼兒的行動之中。

幼兒園幼兒教師讀書筆記8

今年我帶的是大班,為了能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我認真閲讀了《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一書。幼兒園的工作是複雜而具體的。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就包括:專門的教育教學活動、遊戲活動還有生活常規活動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又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很多小的細節和工作。這些活動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麼,教師在面對繁瑣而緊張的教育學活動時,要怎樣做才能二者兼顧呢?看了這本書後就自己的觀點談幾點思考:

班級管理是班級教師通過組織、計劃、實施、調整等環節,把幼兒園的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等資源充分運用起來,以便達到預定的目的。

我們每天都和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只要和幼兒打交道,最能打開局面的就是“情”,而班級的管理中,情更應是始終貫穿其中的主線。

我認為對幼兒要做到:關愛、友愛、慈愛。

教師與幼兒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兩個最主要的因素。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有助於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其能力;有助於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有助於教師與幼兒的身心健康。而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師必須要做到“熱愛”二字。贊可夫説:“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前國家教育部長柳斌同志在貫徹幼兒園兩個法規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要愛孩子,不愛孩子的人不能當幼兒教師,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因此,“愛”是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生長素。作為教師要做到熱愛每個孩子。首先要主動親近幼兒。課上,從教態到語氣都要十分真摯而親切,使幼兒感受到母愛般的温暖,課下,要主動接近幼兒,愛撫幼兒,給他們講故事。其次,要真心體貼幼兒,既要關心幼兒的教育問題,還要注重幼兒的養護問題。從睡眠、起牀到用餐、喝水,都要事事關注,事事細心,還要隨時觀察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這些看似婆婆媽媽的小事,正能夠體現出幼兒園教師母愛般的師愛,要正確引導幼兒,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善惡美醜,以科學的教育思想塑造幼兒美好的心靈。

總之,班級的管理工作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敏鋭而細緻的心,洞察一切事,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係,切實為為幼兒,為家長營造一個寬鬆、和諧、安全、衞生、舒適的精神環境和物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