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狼圖騰》讀書筆記5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17W

《狼圖騰》是一本奇書,它直逼儒家文化民族性格深處的弱性。煌煌五十言,五十萬只狼羣匯合,現實了作者閲歷、智慧和勇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閲讀!

《狼圖騰》讀書筆記5篇

《狼圖騰》讀書筆記(一)

讀《狼圖騰》,被其中一幕所震撼到——一羣狼在一羣馴鹿旁散亂的休憩,突然向馴鹿羣衝去,使馴鹿聚成一羣奔跑以確保安全。這時,狼羣中的一匹狼猛衝到鹿羣中,抓破一頭“指定”的馴鹿的腿。

隨後這頭鹿又被放開歸隊了。這一幕一遍一遍、一天一天地重演着,狼羣耐心地等待着時機,受傷的馴鹿漸漸失掉大量血液、力氣和反抗的意志。狼羣定期更換角色,由不同的狼來扮演“劍手”,使這頭可憐的馴鹿舊傷未愈又添新創。狼羣最終勝利的形勢越來越明顯了。

最後,當這頭馴鹿已極為虛弱,再也不會對狼羣構成嚴重威脅時,狼羣開始出擊。是耐心保證了勝利必將屬於狼羣。

實際上,此時的狼也已經飢腸轆轆,在這種數天之後才能見分曉的煎熬中幾乎餓死。為什麼它們不乾脆直接進攻結果那頭馴鹿呢?因為像馴鹿這樣體型較大的動物,如果踢得準,一蹄子就能把比它小得多的狼踢翻在地,非死即傷。

狼羣謀求的不是眼前小利,而是長遠的勝利。這種耐心正是放遠眼光的一種重要體現,而只有把眼光放遠才能獲得更加長遠的利益。

《狼圖騰》讀書筆記(二)

這是一本紀實體的長篇小説。這本書書由幾十個“狼故事”組成。那些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佈陣、伏擊、奇襲的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小狼艱難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

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為敍事主體的小説,這本書真正揭示了人性與狼性,是一本令人讀完之後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

狼是智慧的。這一點在草原狼捕殺獵物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它們的每一次進攻都堪稱經典。它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在狼與人的爭鬥中,這種智慧也隨處可見。為了不使狼羣暴露,獨處而被人發現的狼,往往逃向與狼羣相反的方向。犧牲自己,保全羣體。這絕非聰明,而是智慧。

狼是團結的。

它們很少各自為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調度下進行。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羣狼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擋。即使是它們被牧民和獵狗圍困,四面楚歌,它們依然鎮定自若,陣形不亂。

狼是勇敢的。

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為了沖垮馬羣,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圍壯馬的肚皮,與馬同歸於盡。與羣狗的爭鬥中狼也是前赴後繼,即便是戰鬥到最後一條也毫不畏懼。在那片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誰與爭風在草原上,人類成了名副其實的學生,人從狼那裏學來了智慧,團結和勇敢。

《狼圖騰》讀書筆記(三)

這是一本優秀的小説,描述了大草原上騰格爾地區的人民羣眾的生活。隨着他的描述,我彷彿也身在大草原,感覺草原的廣闊,人民羣眾的熱情好客。以及人與狼之間的那種微妙關係,那種生在草原,死後軀體還於草原的高尚的情懷。一種對死的無所畏懼,和對死後的那種從容處之。

狼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動物。死去的狼的身體也會被狼吃掉。為了生存,老的,弱的為強壯的所殺,是為了保持團體的整體素質。對於頭領的狼王,更是一種説不出是喜歡或是害怕的感覺,敏捷的身手,超越羣體的洞察力,以及對狼羣的絕對控制權。可以説狼王就是整個狼羣的精神所在。一隻優秀的草原狼。

人和狼共存於一個大草原,可以説是有點休慼相關了,人們恨狼,獵狼,卻又崇敬的膜拜狼,傳説狼與人是共有一個祖先的。有的狼的臉孔確也相似於人類。當然這也並非是不可能的。草原上人的智慧是代代相傳的。愈老是精華。一輩子生活在在草原,對於氣候和每一寸土地都是熟悉的。他們是真正的草原英雄,不倒的豐碑。

對於古語“套不着孩子,打不着狼”的這一古老諺語的深刻體會。牧民的孩子從小學捉狼,那些狼崽就是靠孩子們鑽進山洞,抱出來,也就是説,孩子是冒着生命危險得到小狼,小狼如果是很小的,就可以訓養成和狼狗差不多,可以説訓練一條小狼是非常難的,小説中的那隻小狼,就是死也不願訓服,最終也是以死亡而告終。而那條意外得來的二郞,我也認為是一隻小狼,只是因為過小的失去母狼而被人類所圈養和感化而成的。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那些下鄉知青的命運,在騰格爾草原上受到了同等的待遇,充分顯示出草原人民廣闊的胸懷。那熱愛草原的小夥子,把這看成自己的家。

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羊羣被狼所設圈套全被趕入了冰窟,還有兩個牧羊人也失去了生命。讓人見識草原狼的狡猾和有組織性。由此而引出殺狼的決定。但是生態環境也要維持。也就是説,草原上的生物是有比例的,不能盲目讓一個物種滅絕。

本書較好地反映了大草原人民的生活和當時社會現狀下的社會局面。反映出廣大人民羣眾在當時的社會局面下的精神面貌和少數民族人民羣眾的堅持真理,熱愛大自然的胸懷。

《狼圖騰》讀書筆記(四)

自古以來,狼一直扮演着一個兇惡狡詐的角色,什麼狼狽為奸、狼心狗肺,好像只有狼這個字眼才能更好的詮釋“壞”的含義。而《狼圖騰》卻不一樣,它沒有通過人們長期形成的偏見來看待狼,而是描繪了一個獨有魅力,一個雖聰明但不狡猾,一個神奇讓人驚歎的草原精靈。

在這本書中,主人公陳陣與幾名知青,去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人民與狼的搏鬥,看到了狼的興衰起伏,由開始的害怕狼,到最後與遊牧民族同化,近乎到了崇拜狼的地步。這幾十個緊張離奇的.與狼相關的故事,將我吸引到了一個狼的世界,似乎真的與這些狼共同生存在一起。

他在蒙古的額侖草原,跟隨睿智、崇尚騰格里和狼圖騰的畢利格老人和一些見多識廣的蒙古人,在這個山美水美的地方,漸漸地崇拜上了狼圖騰。窺視狼羣狩獵、見識狼羣偷襲羊羣、挖狼洞、養狼崽、面臨了狼災……當他看見老練的狼王帶領身經百戰的狼羣,彈無虛發的狩獲大量的獵物時,當他被狼羣的超羣智慧所吸引,當他看見狼羣陷入一個個艱難的窘境,卻絲毫不膽怯、不退縮,反而齊心協力共同解決困難,他又為狼羣非凡的組織能力和智慧而讚歎。陳陣模模糊糊地看到且領悟到,狼圖騰是一個強大、神祕、極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圖騰。

狼使人類學到了大量的計謀;它堅強現實,不白日做夢,只為目標而奮鬥,比起這一點,我們人類遜色了很多。可許多人類不肯正確的面對狼的優點和缺點,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絕不可能絕對,如果只死拽着狼的缺點,瘋狂的消滅狼,恐怕,不久的不久,也將是我們人類的末日了。

狼也是為了生存,並非只有人類以食為天,世上千千萬萬的生物都是以食為天,這個世界絕不可能為了讓一種生物活下去,而讓另一個生物失去生存的權利,包括人類。大自然是由每一種生物環環相扣組成的,如果你剝奪了其中一個生物的身存權利,而你也將受到滅頂之災。人類是自私的,他不能容忍任何一種生物來掠奪他的財產,而目光短淺的他不知道,在他殘忍地殘害了一個生靈的同時,大自然都將給他記上一筆永遠不能抹去的賬,而這筆賬,在未來,將放大無數的威力,慢慢的償還給他。陳陣懵懵懂懂的領悟了。

是呀。狼也許只是掠走了一隻羊,但如果我們獵殺了一匹狼,就是掠走了一小部分人類未來的生存空間。每一個生物都該受到保護,它們是維持生態平衡的不可缺少的東西。像劍齒虎、渡渡鳥,這些曾被我們趕盡殺絕的動物,都不可能再開出絢麗的生命之花了。難道這些用死亡換來的警鐘,難道還不能讓人類醒悟嗎?我們該丟掉殘害生靈的斧子了。

可人類好像還沒有醒悟,仍在向他們心中罪深惡極的生物,一次次舉起屠刀。

《狼圖騰》讀書筆記(五)

泱泱華夏,幾千年的文化傳統,我們一直自稱是龍的傳人。然而,龍圖騰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的象徵,一種寄託,不能給我們帶來智慧,教我們本領。而蒙古人信奉的狼圖騰,不僅是一種象徵。狼從古至今都是蒙古人的好老師,狼教蒙古人打架,給蒙古人帶來智慧,是蒙古人的老師。而我們一直對狼有太多的偏見和誤解,畏狼如虎,憎狼如災。在漢人的字典李,有關狼的一切都是不好的;狼外婆、大灰狼、浪子野心、才狼虎豹、狼心狗肺。《狼騰圖》給了我全新的認識。

狼是草原民族的獸祖,宗師,戰神與楷模。狼從不打擾無準備之仗。每次打圍狼王都會偵察好地形,利用好自然條件,再經過耐心的等待,選擇最佳時機,一舉成功。古代的蒙古人打仗就像狼一樣,用智慧來打,所以成吉思汗才可以把中國的版圖擴大到最大。所有在中原地區無人能敵的漢人將軍。到了草原就只有失敗的份了。

我們長把有智慧的人比喻為狐狸,因為大家都認為狐狸聰明、狡猾,而狼都是貪婪、愚蠢的。可是草原上狼才是最聰明的動物,它們趕走了曾經在草原上生存的老虎和熊。狼具有強烈的團隊精神和家庭責任感。它們每一仗獵都配合默契,聽狼王統一指揮。狼羣打食不會只想着自己,還會想着那些跟不上的老狼、病狼、小狼和產崽餵奶的母狼。不管打下多少獵物,夜間,狼王一聲長嗷,全草原的狼都來了,準保不會剩下一點食物。草原人也像草原狼一樣,團結互助。

狼不僅是草原人民的老師,更是草原的守護者。在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大命小命相互抑制,共同生存,這就是生態平衡。在草原,狼是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狼吃野兔、老鼠,吃那些老弱病殘的黃羊,這樣草原就不會被破壞,人和動物才能共同生存。草原人也懂這個道理,所以它們打狼從不趕盡殺絕。説道生態平衡我們就應該思考一下了。為什麼漢人進入草原後,草原就慢慢退化,最後變成了沙場,生態環境也遭到了破壞?就是因為當時的漢人並沒有看重生態平衡這一點,殺死了大批草原狼,剩下的也都是逃到邊界外。老鼠、旱賴成災,大量放牧,最終導致草原被破壞。人們的生活好了,可是草原卻病了。

俗語説,“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在蒙古每年都會有人掏狼崽,有的孩子就會鑽狼洞去把小狼崽抱出來。這句俗語難不成就是由此而來?古時候,詠狼煙來報警,狼煙被解釋為“用狼糞燒出來的煙”,是一種沖天濃煙。《狼圖騰》中,陳陳親自燒了一回狼糞,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狼糞燒出來的煙是淺棕色的,並不是濃濃黑煙。或許,狼煙是指像狼一樣的蒙古軍隊來了,以此警報敵軍來犯。

從小聽狼外婆的故事長大《狼圖騰》讓我重新認識了狼,我也感受到蒙古人對狼忌恨又愛的矛盾的感情。過了“狼來了”的時代,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如何對待狼的問題,就像埃塞俄比亞的紅狼,不要等到狼成為瀕滅絕的動物時,我們才懂得起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