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五年級上冊《水滸傳》讀書筆記700字(精選5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49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上冊《水滸傳》讀書筆記700字(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上冊《水滸傳》讀書筆記700字(精選5篇)

五年級上冊《水滸傳》讀書筆記1

在這個民不聊生,好人被誣害的年代。許多人都選擇作為一個平凡的人。但是有那麼一些人,他們雖被戴上“草寇”的帽子,仍然懲罰着貪官污吏,抵抗當時昏暗的朝政。他們就是梁山好漢。

他們之中有的是官,被誣陷上了梁山;有的是賊,為了混口飯吃上了梁山;更多的則是普通百姓,為了解救芸芸眾生,為了伸張正義來到了梁山。不論之前來梁山的目的是什麼,到了梁山後,他們都再為解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做着努力。“只反貪官,不反皇帝”是他們的原則。對於他們的忠義,也是可以從皇帝一招安他們就為國征戰這點看出的。

很多人把他們當作賊來看,但是他們卻是真正的忠心不二,伸張正義。偉大的人往往被人們所誤解,梁山好漢們就是這樣的。直到這本書的一半時,才有越來越多的百姓理解了他們,加入了他們。

《水滸傳》中的英雄們也有情感,當朋友犧牲時,他們會難過,會悲痛欲絕;當朝廷昏暗是,他們會歎息,會想要拯救朝政;當百姓受苦時,他們會同情他們,幫助他們;當有好官被貪官誣陷時,他們會憤怒,為此感到不公;當朋友有難時,他們更會出手相救。這些細節更加體現出了他們的忠義和有正義感。

梁山好漢們是這麼的忠心,這麼的有正義感,卻最後落了個不好的下場。這讓我們更加地要去想一個問題:“世間正義的人不在少數,卻為什麼在關鍵時刻沒人敢站出來呢?”這就是因為大家有一層警戒心,怕做了正義的事反被誣陷。

有一個開車的小夥子路過高速,看到一個大媽躺在地上,就去扶她,送她到了醫院。大媽醒後卻説是小夥子撞得。這是多麼讓人心寒!假設有一天,一個老太太被撞倒了,大家都因為怕攤上事而不去管她,這是多麼殘酷的一幅畫面!所以,大家要有警戒心,但跟要有正義感和同情心。

很多人會問:“我們又不會遇上這樣的事,怎麼變得有正義感呢?”其實從身邊的小事就可以看出了,比如説當別人把垃圾扔出垃圾箱時你去制止他,就是伸張正義。

我們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五年級上冊《水滸傳》讀書筆記2

《水滸傳》中一羣人物都稱為好漢,但我覺得他們更像是莽夫、強盜。

像魯智深,首先魯智深一時憤怒打死了鎮關西背上了一條人命,後來到了五台山當和尚,明明寺中主持對他很好,但他還是飲酒作樂,用禪杖打壞了亭子,敲碎了石獸,打了眾僧。我覺得那些僧人並沒有錯,而魯智深卻義正言辭的打罵那些和尚。後來他到了瓦官寺看不出誰好誰壞欺負了僧人,後來去打那兩個強盜卻被打了回來,也導致了僧人們自殺。他以好漢的名義去打殺,最終毀了一個瓦官寺。難道殺害了這麼多人就稱得上是好漢嗎?雖然它為人們除了點禍害,但造成的禍害更多。

林沖是一個掌管重兵的教頭,卻也是好漢。他因得罪了高太尉而被刺配,遇到了柴進,款待林沖時説:村夫不知高下,教頭到此,如何恁的輕意?我想,林沖又不曾做過什麼好事,況且又是武將是朝廷上的官員,為何如此敬仰他,照顧他?後來林沖去梁山泊中途時看到一羣村夫在茅屋喝酒,村夫自己不夠喝就沒給他,林沖就把他們都打跑了,自己把酒喝光了。真是沒道理。後來到梁山伯又殺了王倫,儘管王倫雖不是心胸寬廣之人,但畢竟不曾作惡,卻説殺就殺了連一條活路也不給留。

梁山泊上的好漢也是以打家劫舍為生。他們的理念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論稱分金銀,成套穿衣裳。卻沒有想到過要勞作。實現他們的理想只有侵州奪府,搶劫府庫錢糧,雖然也分一點給老百姓,但他們自己數千人消耗的錢財,不還是要讓農民承擔嗎?這樣只能使官吏更加嚴酷的搜刮老百姓。雖然是劫富濟貧,但劫的、殺的商客中也有好人。這不是枉殺無辜嗎?

《水滸傳》中的所謂英雄,大多不是良善之輩,雖偶爾做出一些善義之舉,但大多功不補罪,逃避王法。這些人無視法律法規,公然跟官府叫板。像這樣的好漢,我實在不大佩服他們。

五年級上冊《水滸傳》讀書筆記3

本次的讀後感內容是,宋江為了招安,不惜用兄弟的性命收買人心。

宋江為了招安,先收買人心,收買的是誰的人心呢?自然是魯智深的,在梁山泊上魯智深沒有頭領,又很會結交俠義之士,所以跟梁山泊上每個人的關係都不錯,又會一身的好武藝,所以宋江想要招安必須過魯智深這關。與其説是收買人心,不如説是為了讓魯智深感到自己有義對他,所以在魯智深落難之時,幾乎動用了整個梁山泊的人馬,就為了去救一個魯智深。這下宋江就不會再怕魯智深的阻擋了。

還有第二個人,這個人就是晁蓋。晁蓋是梁山泊的頭,他要是不同意,那麼宋江也永遠招不了安。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殺死晁蓋。當晁蓋要去要去報仇時,就是晁蓋死的時候,但晁蓋走時點的.人除了吳用、公孫勝兩個軍師外,其餘的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人,從中可以看出晁蓋已經知道吳用和公孫勝背叛了自己。而他想要立功找回自己的威望,卻在行進的路上中了埋伏。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當頭亂箭射過來,不期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倒下馬來。”“急拔得箭出,血暈倒了,看那箭上有史文恭二字。”“原來是中了藥箭,晁蓋中了箭毒。”從這三處中可知那個毒箭並非是史文恭所用,因為眾人都知,史文恭根本不會用箭,所以更不會在箭上刻下自己的名字,還可以知道那支箭是專門衝着晁蓋射的,因為當時是亂箭射來,其他人沒事卻只有晁蓋中了箭,還是一把毒箭。

還可以從晁蓋説的話和宋江的行為中看出“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聚義堂改為忠義堂”“今日各請兄弟去管”中可看出晁蓋並不想讓宋江當梁山泊的主,還可以從宋江的行為中看出,宋江想做梁山泊泊主,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要不然為何能這麼快的打理好梁山泊,並給各將領分配好了任務。

五年級上冊《水滸傳》讀書筆記4

施耐庵的《水滸傳》與曹雪芹的《紅樓夢》、吳承恩的《西遊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並稱“四大名著”。由於《水滸傳》用的是古白話,在暑假裏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整本書讀完一遍,但意思我也僅僅只瞭解了個大概。讀完整本書,“路見不平一聲吼哇,該出手時就出手哇,風風火火闖九州哇……”劉歡的“好漢歌”一直不由自主的想起在耳畔。

“造反”在人們眼中看來是大逆不道的,“造反”者在人們心中也都是殺人放火的壞蛋。但施耐庵筆下的《水滸傳》卻反其道而行之,為那些“造反”者樹碑立傳,渲染他們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的英雄壯舉,使他們在讀者心中成為高大無比的英雄人物。

《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回體小説,生動的描寫了梁山好漢們起義過程,從起義——盛—失敗。通過描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反抗道路。好漢們大多是被逼無奈才鋌而走險、犯上作亂的,鮮明的表現了當時社會的封建專制,體現了一個深刻的真理: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小説還將好漢們聚居的梁山描繪成一個“八方共域,異姓一家”不分貴賤、互愛平等的理想社會。

《水滸傳》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漢就有一百零八將,再加其他陪襯人物,共有幾百人之多。然而每一個人都形象鮮明,各有各的性格。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下層俠義之士的人物形象代表之一的武松,他崇尚忠義。“有仇報仇,有恩報恩”是他的一貫的作風。從為兄報仇開始,武松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步步走向反抗道路,是下層英雄好漢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整本書主要體現忠、義二字。對祖國的忠心,對朋友的義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整本書藴含着豐富的文學藝術,但由於時代的侷限,書中不免有一些濫殺無辜、歧視婦女的封建思想。所以,在閲讀時我們應該注意“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我們能夠學到更多!

五年級上冊《水滸傳》讀書筆記5

這幾天我終於閲讀完了《水滸傳》,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書就是這本書。它栩栩如生的描寫了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漢。忠、義、孝、是他們的品德。

雖然梁山好漢與朝廷作對,被稱為草寇,但他們也是迫不得已才被逼上梁山,他們上梁山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他們已經看出朝廷的腐敗,不可能一直在朝廷做官,而且一定會有賊寇反對朝廷。第二:他們都被客觀形勢所迫,逼上梁山。比如豹子頭林沖本來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後來被陸虞侯、高俅、高衙內等人陷害,要不是魯智深救他,林沖就被害死了,所以被逼上梁山。武松本來在陽谷縣當都頭,由於哥哥被西門慶、潘金蓮、王婆等人害死,去官府報案,結果知縣不領案,武松只好親手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後來醉打蔣門神,又被張都監陷害,也被逼上梁山。呼延灼、關勝、董平、張清等大將也被打敗逼上梁山……

但是我認為宋江不應該接受招安,因為本來朝廷就腐敗,好漢們應該與朝廷戰到底,讓朝廷明白不是土匪壞,而是自己的國家管理的不好,如果朝廷不腐敗,重用人才,安撫老百姓,每個做官的都做清官,不陷害別人,就不會有土匪了。如果朝廷在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就和朝廷拼到底,徹底打敗大宋朝。可如果接受了招安,就是自投羅網,被朝廷利用,既不能讓朝廷意識到錯誤,還要被方臘那羣真正的賊寇打得生存無幾。

梁山好漢的忠、義、孝等優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宋江之所以稱為及時雨孝義黑三郎呼保義是因為他寬宏大度,樂於助人,是個大孝子。還有魯智深野豬林救林沖,武松替哥哥報仇,武松血濺鴛鴦樓並寫上“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宋江接父,李逵下山接母並孤身殺四虎等故事充分表達了梁山好漢孝順、忠心耿耿、為兄弟兩肋插刀、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做事敢作敢當等英雄品質。我喜歡魯智深的講義氣,喜歡武松的敢作敢當,喜歡李逵的粗中有細,更喜歡梁山好漢的忠、義、孝。《水滸傳》真是一本必讀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