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000字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75W

蕭紅的《呼蘭河傳》是現代文學史上一部具有獨特魅力的作品,它在時間的淘洗中仍然保持着動人的生命韻律,為大家分享了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歡迎借鑑!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第一篇】

看完了張愛玲的《傳奇》,才開始好好地看起《呼蘭河傳》來。昨天下午看得第一章,今天早上起來看到了第四章。剛下過雨的清晨因為她的文字而有了不一樣的愜意。

覺得自己每嘗試讀一本書,就像是經歷一場小小的冒險。很多時候都會從這種小小的冒險裏收穫到更多的驚奇和喜悦。就好比這本小書一樣。覺得這不是一本小説。像是一本散文,而且還帶有自傳的性質。好比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但是這兩本書又有着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覺得林英子是在小時候有着很多人的關愛和親切的,但是《呼蘭河傳》裏的“我”正如矛盾寫得序言裏提到的,呼蘭河城的人的生活是無比單調刻板的,而蕭紅的童年又是無比寂寞的。我一邊讀下去,一邊很憂心的在文字之間尋找這種潛藏的寂寞。覺得茅盾先生都説了,他在這裏面寫得盡是寂寞的生活,如果我讀不出來的話,便是根本沒有讀懂這本書的。所以我總是有了很深的壓力。比如,我讀到她寫得純真而幽默的一句話,或者是她童年裏極為淘氣的一件事情,便忍不住地笑出聲來。我一笑出來,便又立刻覺得我是不應該在讀一本描寫自己深重的寂寞的書的時候這樣子的,於是又有了很深刻的沉默。

就這樣,自己既矛盾又欣喜地把這本書讀下去,越讀越喜歡,並且關聯起自己的童年來,又生出了無限的感慨。

通淡之中有着濃厚的味道。

給我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清晨。

到了近中午的時候,在網上碰到了樑慧,順便談起了假期讀書的事情,就説到了從幾天前就開始看的《呼蘭河傳》。她是在放暑假前的一個晚上加一個上午看完的。她説,真是很好的一本書,但是我們可能是因為處在這樣一個年紀,看了自會無限感慨,所以跟這本書便有了很多的共同語言,但並不見得別的年紀的人看了之後也會喜歡。

我突然才意識到,對於書的評價當真是有着很多年齡與經歷的緣由的。但是,這樣一本書,我覺得她不僅僅侷限在對於童年的描寫和懷念上,肯定還有別的東西在裏面,只是我現在還沒有完全讀完,只是隱約地感到一點更深的其餘的東西,但是還不能明白地説清楚。

今天下午讀完了第四五章,這樣突然地加速度,會覺得很辛苦。在家讀書往往不像在學校那樣抽時間趕時間的,總是很隨意地想起的時候便讀一些,不想讀的時候便隨便地扔在哪裏,所以好好的新書,在家裏一放就有了滄桑的樣子。

估計晚上的時候會讀完,然後到第二天的時候,會整理出一些自己的感受來。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第二篇】

學完了蕭紅的《祖父的園子》,應該給學生找到《呼蘭河傳》來看看。可是學校的圖書室沒有,那就上網查查吧。所幸網上有一些節選。那就打印下來吧!

也許是被她淺顯流暢的文字所吸引,也許是被後花園裏的景象所打動,手裏拿着稿子竟然放不下來,一口氣看完了。

那個後花園,蕭紅不遺餘力不厭其煩地重複着的荒涼的後花園,不知是否是陪伴她童年的真實的天地;那些蜂兒蝶兒蛐蛐兒,是否仍在不知疲倦地舞着唱着。這七分的'真實三分的飄渺,在蕭紅的心中,該是用什麼樣的彩絲帶編織成的裂帛。那些蘸着她的髒手印的大個饅頭,那隻被罩着眼睛拉磨的毛驢,無不象陳年的米酒,發酵着她久遠而淒涼的回憶。她的回憶是寂寞而淒涼的。我能想象她在大門前寫作時,一定時時停下筆來,望着眼前的一棵。大榆樹發呆,思緒早已飛過樹間的葉子,飛往辛酸的童年。童年裏,有跳大繩時人們的熱鬧的歡呼,有觀河燈時壯觀的場面,有人們對掉進泥坑子的豬的嬉笑怒罵,還有人們對"李永藥店"的你稱我道。惟獨沒有一個貼心的夥伴,沒有。眼淚不覺就掉下來了,稿紙上頓時濕了一大片。夥伴,稍稍稱職一點兒的是祖父,這後花園裏唯一開放芬芳花朵的玫瑰,唯一結出甜美果實的櫻桃樹,給了童年的她以全世界的温情與愛,也給了她幼稚的心靈以美麗善良的憧憬,雖然她長大以後經常不懂得別人的快樂。那個在我腦海中迴旋多次的老祖父,我一直未能幻想出他的模樣,他應有着長長的鬍鬚,可以讓我任意編織花樣的鬍鬚。温情,這帶着遠古回憶色彩的詞眼兒,僅在祖父出場的時刻到來。其他的一切,彷彿都發生在這個世界,卻都在我的世界之外。

呼蘭河城裏的人大抵是這些:在"黑夜"中擔心地活着又自尊心極強的有二伯;尖刻無聊心眼兒小的老廚子;還有勤懇忠厚愛妻小的馮歪嘴子,唯一出場的女主人公是率真開朗卻被活活燙死的團圓媳婦。呼蘭河的女人們害怕男人,不平等的地位昭示了不平等的命運。小城彷彿一個封閉廣闊的世界,生活並不單調,可怕的是重複。那幾個粉墨登場的主角定是蕭紅精心挑選的。他們身上重疊着無數呼蘭河人的影象。他們並沒有太壞的心思,縱使是譏笑嘲諷,也只為打發這簡單而宂長的時光。春夏秋冬寒暑往,生老病死平常事。他們的生活就象在山中自然開落的花兒,生命並不是象煙絲一樣節節燃燒着那樣漫長,而難測的命運則象無情地吹落了煙蒂上的煙灰。活着是小城裏的人的唯一的生活目標,而沒有其他的想望,就連想看看城那邊是什麼的想法有沒有。因而人們活在了自己的目光裏,但很滿足。沒有人的瞳孔裏有哪怕一絲的好奇的火焰,沒有人的腦海中有懷疑詢問的念頭,為此我感到深深的悲涼。

蕭紅用一種平靜的筆調來呈現一個平靜的世界,用自然的口吻講述着小城自然的生活,難道錯了嗎?我們總認為作品(尤其是長篇小説)理應有着它思想的深度,平鋪直敍的故事一定是欺騙了我們。但我沒有覺得這種筆調和口吻不好。試想,當一箇中年人推開往事的柵欄,用一個不太更事卻又初涉人間冷暖的孩童的眼光,再一次經歷那令人心顫的寂寞的童年時,平靜自然的下面,是一股多麼深沉洶湧的潮流。靜水流深。蕭紅的內心有幾人能真正理會。